建设农村高素质党员队伍的有效途径

时间:2022-07-14 12:01:00

导语:建设农村高素质党员队伍的有效途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建设农村高素质党员队伍的有效途径

为保持和发扬新形势下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余庆县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推行“三个培养”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即在科技能手、致富能手、流通能手中培养党员,在党员中培养科技能手、致富能手、流通能手,在党员科技能手、致富能手、流通能手中培养村干部,积极探索新时期农村党建工作的新路子。

一、“三个培养”提出的背景

余庆属典型的农业县,农业人口、农业经济、农业财政是最基本的县情。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农民群众发展意识不断增强,致富愿望强烈。他们怕的是致富没人带路,盼的是信息技术,愁的是产品没有销路。但农村党员、村干部年龄结构不合理,文化素质偏低,思想观念偏旧,致富能力偏弱等问题日显突出,有些虽然是政治上的能人,却不是经济上的能人,在发展农村经济中显得力不从心,不能很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困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因素,给农村党员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已显得十分迫切。与此同时,一部份农民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大力发展经济,率先走上富裕道路,成为科技能手、致富能手和流通能手。据统计,全县农村有科技能手9605名,致富能手24439名,流通能手5871名,有2301人获“绿色证书”,508人获专业技术职称。他们思想解放,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懂科技,会管理,善经营,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中坚力量。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通过两轮整建,已取得一定效果,但成果如何巩固?如何把基层组织建设与农村经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何把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与提高生产力水平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何盘活乡土人才资源,加强能人队伍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能人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带着这一系列问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县提出了“三个培养”的新思路:把农村领办、创办科技示范基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经济的能人列为“三个培养”的对象。坚持标准,对照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带头学科学、用科学,在脱贫致富中表现突出的致富能手、科技能手、流通能手培养成党员和村组干部;把文化技术素质较高的共产党员、基层干部培养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着力建立以“三个培养”为载体的党员发展机制,优化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结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打造农村“精锐部队”,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主要作法及效果

(一)加强领导,严格考核。县委将“三个培养”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镇、村把“三个培养”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拟定培养计划,建立能人档案,对能人全面推行优胜劣汰,动态培养,跟踪管理。切实将“三个培养”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双带”活动、扶贫开发等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

(二)加强培训,提高素质。村级能人的优势是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弱点是科学技术理论知识不足,这也成为阻碍他们发展的因素。为提高农村能人的整体素质,我县以县、乡镇党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为基地,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灵活性。采取内育、外派等形式,鼓励农民外出学技,返乡创业,通过延伸培训、辐射培训和双带培训,切实拓宽实践锻炼渠道。全县共举办涉及“三个培养”的培训班300余期,培训3万余人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党的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科技知识培训,提高村级能人、农村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使他们逐步成为运用科技的“示范人”,发展经济的“规划人”,调整结构的“经纪人”,生产经营的“服务人”和利益风险的“保护人”。

(三)创造条件,加强服务。坚持在资金、项目、技术、信息等方面对村级能人和党员能人实行重点倾斜,鼓励他们兴办各类扶贫型、开发型、示范型、服务型基地。定期召开座谈会,了解村级能人的思想动态,加强交流沟通,帮助农村能人和党员能人解决生产、经营、销售上存在的难题,努力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大乌江镇箐口村对23名科技能人和致富能手,15名流通能手进行表彰,在全村掀起学习能人、争当能人的热潮,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激励机制。白泥镇通过开展评选“草莓大王”,“西瓜大王”、“甘蔗大王”等科技能手评选活动,变枯燥的说教灌输为生动的竞赛,使学习新技术,引进新品种成为群众比学赶帮超的自觉行动。通过典型引路,达到学会一技,教会一片,带动一方的效果,形成能人带众人,众人成能人的发展格局。

(四)坚持标准,确保质量。在推行“三个培养”中切实规范发展党员工作程序,严格实行公示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农村能手中发展党员,注重从思想上进行引导和考察培养,杜绝思想上和政治上有问题的致富能手混入党内;对已加入党组织的农村能人,发现其思想上、行动上与党员身份相背离的及时进行教育,帮助整改。对难以改正的,给予严肃处置;在农村党员村级能人中培养村干部,坚持德才并重的原则,避免把权力欲望强、自律行为弱,致富能力高、带富本领低,甚至违法乱纪的能人选入村级“两委”。

(五)滚动培养,提供舞台。坚持早选苗,早培养,早成才,变自然成长为加速成长,成熟一个,选进一个,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形成良性循环的格局。对思想素质高,精神境界高的各类能人,首先列入党员发展对象,然后再作为村级后备干部或村级“两委”班子成员进行培养,对成熟的及时压担子,尽快发挥作用。龙溪镇红军村加强对流通能手的教育管理,使他们在思想认识上得到提高,宗旨意识得到增强,全村已有几十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龙家镇光明村高寨村民组徐再友熟悉建筑技术,带领全组的男劳力活跃在周边地区承接工程,带出了100多人的建筑队伍,建筑业已成为该组重要的经济支柱,人均收入超过4000元。在逐渐富裕后,又带动村民建设美好家园,全组90%以上的农户住上了漂亮的“小洋楼”,100%的农户实现了“三通”,90%以上的农户用上了无害化卫生厕所及浴室,96%的家庭安装了电话,成为远近有名的“黔北第一寨”。由于徐再友在发展农村经济中表现突出,村党支部将他加以培养并吸收为预备党员。小腮镇女同志潘光福,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育苗技术,带动几十户群众走上了致富道路。今年,在镇、村党组织的支持下,建起了20亩松、杉、柏及金银花育苗基地,带动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被评为遵义市“三八红旗手”,并于2000年4月加入了党组织。白泥镇满溪村共产党员周修平带动本地14名青年获得了“绿色证书”后,依托技术力量,大力发展红桔产业,成立柑桔研究会和营销中心,并将产品进行商标注册,切实创品牌,抢市场,增效益,家家户户都实现了富裕奔小康。松烟镇年轻党员万在培被推选为村委会副主任后,始终坚持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紧跟产业调整步伐,扦插苦丁茶苗500万株,种植苦丁茶17亩,今年可望收入10万元,以实际行动带动当地的产业发展。

据统计,2000—2002年4月,全县共发展农村党员358名,其中科技能手125名,致富能手159名,流通能手39名。在2001年村级“两委”换届中,有150名科技能手,170名致富能手,35名流通能手进入村级“两委”班子。构皮滩镇将全镇272个村民组撤并为193个后,改选了79名村民组长,80%以上的均是科技能手、致富能手和流通能手。“三个培养”的运行通过两年多的实践已初见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一批思想政治觉悟高、富有开拓进取精神、乐于奉献的农村能人加入了党组织,进入了村级“两委”班子,实现了从有人办事到有能人办大事的转变,较好地解决了基层党组织后继乏人的问题;二是树立了农村党员的新形象,优化了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结构,提高了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致富增收的能力,保证了党组织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升了“三级联创”的整体水平,巩固了农村基层组织两轮整建成果;三是加大了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力度,进一步优化了资源配置,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使农村工作实现由传统管理型向科技服务型的转变,提高了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全县的科技贡献率达37.2%。

三、几点启示

(一)“三个培养”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支撑点。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础固,迈大步,基础溃,向后退。在新的形势下,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基层组织建设不能墨守成规,必须因势而动,与时俱进,创新载体,激发创建活力,丰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内涵。“三个培养”积极探索新的选人育人用人新机制,营造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激活党组织的“细胞”,有效地解决农村党员存在的“三偏”问题,发挥了党组织的火车头作用和党员的排头兵作用,建立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增强了发展党员和培养基层干部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三个培养”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源。目前,一些地方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难的问题较为突出,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关键的是要教会群众的致富本领,增强“造血”功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三个培养”通过最直观、最有效、最生动的方式,由党员和干部带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帮助群众赚,广开农民就业和农村增收的新途径、新领域,形成了头雁领着群雁飞的格局,深化了“双带”内容。同时,通过把大批发展农村经济的先进分子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可以随时了解和掌握生产、流通的信息,取得领导发展农村经济的发言权和主动权。通过经济建设“反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形成了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互相促进、互相支撑的良好格局,用实践对“围绕党建抓经济,抓好经济促发展”进行了有力的诠释。

(三)三个培养”是实现“三个代表”的重要手段。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农村党员和农村干部是贯彻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是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三个培养”最为关键的是激活了人的能动因素,促使党员干部认真反思和检查自已在发展农村经济中所存在的问题,增强了他们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了工作积极性,转变了工作作风,由过去的哄着干、扶着干、催着干变为现在的主动干、争着干、比着干,掀起了争先创优的热潮,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带动效应,发展农村经济,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较好地维护了群众的利益,让群众真正得到了长期实惠,增加了党群、干群关系的亲和力,使基层党组织做到了说话有人听,做事有人跟,达到了组织满意、群众满意、党员干部和农村能人满意“三赢”的良好效果,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代表”资格,提升了“代表”水平,增强了“代表”能力,开创了农村工作新局面。

四、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从农村能手中发展党员,部分能人受市场经济的影响,金钱主义、利已主义较为严重,缺乏入党的主动性,难以培养发展;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一些党员缺乏开拓进取精神,难以引导致富;把农村党员中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容易产生“富者为官”的误导。加之,这部分人会花一定精力管理“自留地”,抓村级工作的时间相对减少,难免顾此失彼。

(二)随着城乡差距拉大,部分能人渴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优越的发展环境,纷纷外流,使培养对象相对减少。加之对外出的村级能人的情况无法掌握,难以实施动态跟踪管理。

(三)“三个培养”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短期内见不到真正实效,部分地方松劲厌战情绪严重,贯彻不力,培训不实,标准不高,投入不足。加之,部分村干部还害怕年富力强的村级能人与自己争位置,抢饭碗,致使素质高、能力强的优秀能人无法向党组织靠拢,进入村级“两委”班子。

(四)培养工作力度不大。目前,村级农村干部中,村级能人255名,占总数的57%,科技能手、流通能手、致富能手中的党员分别仅为10%,12%,8%。且科技致富能手多,流通能手少,比例不协调,发展不平衡。

(五)撤区并村后,国家干部与农村干部同工不同酬的问题较为严重,造成农村干部心理不平衡。同时,由于村级工作的终端性和村干部报酬的象征性,使一些能人不愿意加入党组织,进入村级班子,均给“三个培养”的运作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