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考察的见闻与思考报告
时间:2022-07-14 11:58:00
导语:新乡市考察的见闻与思考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根据全县干部教育培训计划,3月25日至4月4日,县委组织部召集各乡镇党委副书记、部分村党支部书记共计24人组成实践“三个代表”考察团,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吴起带队,赴河南省新乡市的刘庄村、回龙村和唐庄镇等地考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关键需要解决“人”的问题,这是我们学习新乡经验最为深刻的体会。
一、几点感受
1、发展变化:翻天覆地
刘庄村总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1050亩,共有350户1605人。这里曾是当地有名的“佃户村”和“长工村”,“方圆十里乡,最穷数刘庄,住的茅草房,糠菜半年粮,逃荒把饭要,忍痛卖儿朗”是当时刘庄的生动写照。作为全国第一个农民公社,刘庄坚持集体联产承包责任制,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兴办了医药、机械、造纸、食品等工业企业,全村95%的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吸纳了5000余人到刘庄就业。2003年,全村固定资产超过11亿元,完成各业产值9.8亿元,出口创汇3150余万美元,上缴国家税金5529万元,人均纳税3.4万元,人均集体分配8500元,加上住房、上学、医疗等20多项福利,农民实际人均收入超过12000元,户均存款20万元以上。村民家家有空调、冰箱、摩托车等家用电器。正在建设配有空调、宽带网、闭路电视、电话、车库、现代化厨具、集中供热、供气的400套农民公寓。刘庄一跃成为全国富裕、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样板,实现了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农民知识化和生活城市化的目标。
回龙村地处太行山腹地,总面积20平方公里,辖17个自然村960人。全村山高谷深,环境恶劣,经济落后,村民们长期过着运输靠人背、吃水靠肩挑、磨面靠石碾、照明靠油灯的贫困生活。1992年底,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680元。自1993年以来,回龙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兴建了老年人活动室、教学楼、医疗所和农民别墅;治理了8座荒坡,在荆棘乱石中开辟了1500亩梯田,种植了10万多株果树;建成了石材开发销售公司、香菇种植销售公司等20余家村办和个体企业,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000元,村集体收入超过100万元,60%的农户安装了电话,从以前的“极贫部落”发展成为全省富裕文明的小康村。
唐庄镇总面积70平方公里,耕地58300亩,辖31个行政村8953户37800口人。唐庄镇立足创建交通便利,环境优雅,殷实富足,社会文明的中原名镇的目标,认真实施“西抓石头东抓菜,北抓林果南抓粮,乡镇企业挑大梁,沿着国道做文章”的发展战略,兴建了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国家级万亩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十里商业街、农民飞机场和万亩桃花园,兴办了水泥厂、采石厂、胶合板厂等50多家镇办、村办企业。成功地举办了十届“桃花节”,承办了2002年度的全国跳伞锦标赛和冠军赛。全镇乡村公路全部实现水泥路面硬化,形成了“四横四竖”的交通网络。集镇设施配套,功能齐备,形成了三横三竖“田”字型发展格局。
2、典型人物:经久不衰
刘庄村、回龙村和唐庄镇作为全国农村基层组织示范点,创造了许多宝贵经验。他们的发展和变化,分别与史来贺、张荣锁、吴金印三位典型人物息息相关。史来贺自1952年10月担任刘庄村党支部(党委)书记起,就立下了“跟党走,挖穷根,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誓言,带领全村人民将刘庄建成了“中原首富村”。他多次被当选为全国党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多次荣获全军英模、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优秀领导干部、全国乡镇企业十大功勋等殊誉。中共中央组织部曾把他的名字与雷锋、焦裕禄、王进喜、钱学森列在一起,誉为解放以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张荣锁担任回龙村党支部书记起,发动全村群众“与天斗,与地斗”,放着“百万富翁”的日子不过,带领群众改山治水,发展经济,被誉为“太行愚公”,被评为2003年感动中国十佳新闻人物。唐庄镇党委书记吴金印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干一处响一处,走一路富一路”。曾被中央组织部誉为“太行公仆”和全国乡镇党委书记的榜样,多次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中组部等单位先后决定,在全国广大农村基层干部中广泛深入开展向吴金印、史来贺、张荣锁学习的活动。
3、创业精神:震天撼地
回龙村自然环境极其恶劣,长期以来,长15公里、高200多米的悬崖绝壁把回龙村一分为二,由于无法开发利用山上资源,致使崖上380多名群众过着极其艰苦的日子。曾经有四个朝代的官员准备修路,皆由地势险要,耗资惊人,只在悬崖上开辟了一条20公分宽的“老爷天梯”,先后有20名村民命丧“天梯”。为了修筑公路,张荣锁不惜倾家荡产,变卖了百万家产,带领全村党员群众日夜奋战在最危险、最艰难的地方,痴心不改,失志不移,战天斗地,克服了千难万险,吃尽了千辛万苦,投工15万个,动用土石方30万立方,投资650余万元,在悬崖绝壁上开辟了9公里的盘山公路,打通了1000米长的“S”形隧道,打通了河南与山西的一条南北通道,开辟出一条通向富裕、文明的康庄大道,筑起了一座“太行丰碑”,创造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业绩,被群众称为生命路、致富路、连心路、党建路、功德路、通天路。刘庄群众在70年代,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白天种棉粮,晚上盖楼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4、朴素语言:掷地有声
史来贺、张荣锁、吴金印时刻牢记党的宗旨,视人民如父母,吃苦在前,实干在前,吃亏在前,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使群众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形成了党组织与农民群众水乳交融的和谐关系。史来贺坚持拿全村最低的工资,坚持最后一个搬进新居。他常说:“农村只有汗水,只有露水,就是没有油水。当干部要时刻为群众着想,要带头吃亏,带头出力,带头奉献。”吴金印经常为五保户、贫困户打开水,端尿盆,煎草药、做家务,送物资,他说:“老百姓养鸡为下蛋,养狗为看门,养我们干部为啥?如果我们不为老百姓办事,连鸡狗都不如。”在修建公路时,张荣锁挺身而出,高呼:“我是书记,我开头炮”,冒着生命危险,吊在悬崖绝壁上开炮眼,打响了开山第一炮。路修通了,村民们两次为张荣锁立碑树传,他坚决将石碑推倒了:“没有党的教导,就没有张荣锁的今天;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回龙村的今天。若要感谢,只能感谢党,要立碑,就应该为党立碑,为群众立碑!”
二、几点启示
学习考察的目的在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宽视野,推动工作。余庆同新乡的典型相比,显然有交通、基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照搬照抄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根据新乡经验,结合县情实际,关键需要采取措施,解决好“人”的问题:
1、以教育培训提高人
刘庄华星制药厂投产不久,由于清理发酵罐的工人不熟悉操作规程,造成了巨大损失。史来贺认为,提高刘庄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比建设10个华星药厂更为重要。为此,刘庄投入巨资完善教育培训设施,建立管理机制,全村有140多人被评为工程师、农艺师、会计师和技师。一大批土生土长的“泥腿子”,成为刘庄持续发展的骨干力量。
一支思想解放、善于开拓又具有相应知识和能力的干部队伍毫无疑问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反之,一批观念阵旧,孤陋寡闻、知识缺乏的干部则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因此,提高干部的整体素质,是使命所系,形势所需。要树立“培训就是福利”、“培训就是奖励”的理念,紧紧围绕执政能力建设这条主线,加强教育培训,既要培养党员、干部的“政策头脑”和“法律头脑”,又要培养“科技头脑”和“经济头脑”,使田坎型干部变成市场型干部,指导型干部变成服务型干部,消除“知识透支”和“本领恐慌”现象。要围绕经济发展大局,要按照立体、复合要求,重视干部的实践锻炼,把他们外派发达地区、企业挂职学习,下派一线基层,送到经济工作主战场,突击中心工作,参与重点工程,应对突发事件,使干部在急、难、险、重的工作环境中磨练意志,开拓视野,增强本领。要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大力发展“两村经济”,做农民的“眼睛”看市场,做农民的“耳朵”听信息,做农民的“跑腿”跑经营,推进产业化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以改革机制激活人
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为什么有的地方高歌猛进,有的地方却长期山河依旧,关键的因素是人。要建立干部实绩考核体系,完善“逆向测评法”,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拉开档次,分清优劣,激出热情,激出活力,让能人站出来,将强人选出来,把领头雁树立起来。坚持在一线锻炼干部,在一线培养干部,在一线选拔干部的要求,选调县、乡镇机关干部到村党支部工作,有计划地将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到示范村锻炼和工作,进一步优化班子结构,激发工作活力。要坚持以设岗定责为载体,以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以“三个培养”为手段,充分整合组织资源,使党员都是一座桥、一盏灯和一面旗,激发党员队伍活力。
3、以塑造典型激励人
一个先进模范就是一面旗帜,就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给人启发,催人奋进。仅在新乡农村,史来贺精神、吴金印形象曾经教育、影响和激励了整整两代至三代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共产党员,涌现出一大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仅新乡县史来贺式的党支部书记就有30多个。
培育典型、示范带动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必须要树立嫁接、创新、开放的理念,不做“复印机”,不当“传声筒”,敢于破旧,善于立新,大胆探索。要坚持一手抓好老先进,一手培育新典型,集中精力打造一批诸如“四在农家”、“三个培养”等叫得响、站得住、推得开、有时代特征的品牌,精心发现和树立当地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使“三级联创”活动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刘庄、回龙、唐庄作为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典型,长期经久不衰,关键是他们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注入新鲜内容。当然,一个知名品牌的形成,一个先进典型的产生,绝非朝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围绕发展目标锲而不舍,不搞虎头蛇尾,不吹一阵风,避免一哄而上,一轰而下,确保先进典型可行、可信、可学、可用。
4、以转变作风凝聚人
张荣锁笃信“好爹好娘是人民,甘作赤子报乡亲”的理念,当洪水肆虐,为抢救群众的生命财产,他冲锋在前,不怕牺牲;当群众有难,他不惜财力,倾囊相助。史来贺担任了51年村党支部书记,吴金印担任了40多年的乡镇党委书记,多次放弃上调机会,虽然“兼任”了地师级职务,却坚持扎根农村,为当地的发展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依靠特有的人格力树立了崇高的威信和良好形象,赢得了群众真挚的拥护和爱戴。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将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将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考虑,将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要组织开展“假如我是农民”的换位思考,用思想感情的变化带来作风的转变。要建立群众办事制,完善领导干部联系点、实事公论、群众评议制等制度,整治干部“走读”,治理干部的“漂浮病”,真正做到重心下移,领导下访,干部下乡,部门下联,作风下评。要坚持在深入实际,联系群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切实转变作风,通过作风的转变带动突出问题的解决,通过突出问题的解决、增强干部和群众的亲和力,进一步确立“代表”资格,增强“代表”能力,提升“代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