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农村党员贫困问题的探索报告
时间:2022-07-13 05:41:00
导语:解决农村党员贫困问题的探索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消除党内贫困,帮助贫困党员脱贫致富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几年来,由于农村连年受灾,党员中出现了一些弱势群体,尤其是去年,阿荣旗农业生产遭受了历史罕见的多种自然灾害,受灾农村党员达3000多人,其中因灾返贫达1127人,占农村党员总数的28%。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党员先进性作用的发挥,制约着“三农”问题的解决,为此,阿荣旗一直把帮助这些党员脱贫致富作为各级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谋思路、求发展,积极地解决农村党员的贫困问题。
一、农村贫困党员的现状
目前,全旗共有农村党员4034名,其中贫困党员1738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43%。近年来,阿荣旗采取了诸多措施,努力帮助贫困党员脱贫致富,但部分农村党员的贫困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仍有许多党员处在温饱与贫困的反复中。主要表现在:一是家庭收入少或是没有经济来源,与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要求不相适应;二是农村贫困党员由于年龄结构偏高、经济意识不强等原因,在发展经济,协调合理关系等方面与群众有明显差距,与党员的先进性要求不相适应;三是农村贫困党员守旧意识浓厚,对市场经济和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差,速度慢,与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不相适应。
二、制约农村贫困党员脱贫致富的主要因素
制约农村贫困党员脱贫致富的主要因素既有客观上的原因,也有主观上的原因。由调查情况看,客观上,一是农业生产连续受灾,农村党员大多又单纯以种地为生,这就使处于温饱线上的党员急剧返贫;二是受疾病等非人为因素的影响,增加了家庭生活支出,使一部分党员返贫;三是缺少资金不能富,贫困党员的日常收入仅能维持基本的生活支出,没有富余资金搞家庭副业,扩大再生产。主观上,一是思想僵化不敢富,农村贫困党员大多思想观念陈旧,缺乏拼搏进取、奋发向上的开拓精神,认为凭自己目前的经济状况,如果去发展畜牧业、种植新品种,若出现风险将更加贫穷,因此不敢闯、不敢试,安于现状,陷入了“穷——怕穷——受穷”的恶性循环;二是不懂技术不会富,一些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党员,文化科学知识学习不够,思想认识水平不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差,缺乏创新的精神和动力,“扒堆守业”有一套,加快发展没办法,对目前的农业适用技术不掌握,仍沿用传统的种植、养殖方法,使农业生产不增产、不增收;三是年龄偏大难致富,目前,农村贫困党员多数年龄偏大,使老党员的家庭生产、调整种植业结构等方面都受到了影响;同时,子女偏多,生活支出大,使这部分党员的收入难顶支出,生活贫困;四是驾驭市场的能力弱,受文化素质、信息闭塞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农村党员不掌握市场规律,囿于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农产品的产值难以提高。
三、解决农村党员贫困的措施与成效
贫困党员是党员队伍的一个组成部分,解决好他们的生产和生活问题,既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为此,阿荣旗从摸清底数入手,把全旗贫困党员和没有劳动能力党员的现有经济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后,登记造册并由旗委组织部备案,认真加以解决。
1、从解决贫困党员的当务之急入手,进行生活性扶助。贫困党员由于生活上的艰难,生活上自顾不暇,不仅影响了自身的形象,更影响了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因此,解决他们生活困难是当务之急,是让他们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一是开展“安居”活动。“安居”即“安心”,贫困党员,大多在生活、生产、居住等方面存在困难,因此旗乡村三级党组织多方筹措资金,帮助这部分党员解决居住问题,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积极探索以乡镇部门、旗直企事业单位为主的“结对子”帮扶活动,通过这些部门的帮扶,形成“组织帮党员、党员带群众”,“帮助一个、带动一片”的良好格局。二是开展生活救济。由于这部分党员的贫困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那些因年老体弱、天灾病业或由不可抗拒的突发性自然因素而导致一时贫困的党员,及时采取雪中送炭式的生活性扶助。三是开展党费扶贫。在开展党费扶贫工作中,坚持“三立足”的原则,即:立足于发挥规模效益,培养“大户”,集中管理,避免“毛毛细雨遍地洒”的现象;立足于发挥示范效益,把资金投入到有能力、有基础的党员户上;立足于发挥长期效益,开发生产项目,积蓄发展后劲,实现根本脱贫。因人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党费扶贫项目的论证,按照“科学论证、保证效益”的基本思路选项目,结合党员自身实际选择项目,根据帮扶对象居住环境和专业特长,做到适合什么发展什么。
2、从增强贫困党员造血功能入手,开展生产性扶助。生活的扶助,只能解决一时之需,只有进行生产性的扶助,增强造血功能,才是长久之计。一是“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坚持领导干部、部门联系村制度,广泛开展“1+1”扶贫帮困、“双百工程”(100名机关干部帮促100个致富典型户,带动100个贫困党员)活动,帮助贫困党员寻找发展项目,制定增收计划。同时深入开展党员电教扶贫工程,促进新技术、新品种在农村的推广和运用,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二是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对于那些有脱贫的愿望和信心,因缺少资金而无法起步的贫困党员,区别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生产性扶持。根据党员的贫困程度和能力,在帮助他们选准致富项目的基础上,低息借给贫困党员一定数量的扶贫资金,一次下拨到位。按照“分级管理,定额投放,限期偿还、滚动轮回”的原则,实行循环使用。对党员扶贫资金的管理,探索实行农村党员信用等级评定制度,对受到各级表彰、年终评议为优秀的农村党员,在评定信用等级时,提升等级认定。获区级表彰的,在原信用等级基础上,授信额度扩大两倍;获市级表彰的,授信额度扩大一倍。对有信用等级证的党员,发放贷款证,优先享受贷款。
3、从加强科技培训入手,提高贫困党员科技致富的能力。要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他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承担起致富带头人的任务,就必须对他们进行科技培训,提高他们的致富技能。一是抓好科技培训。科协及农业科技等部门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确定专人负责;乡镇对贫困党员所需求的科技知识进行调查摸底,分门别类,有重点地进行培训。依托旗乡两级党校和外地的一些高等院校举办了不同种类的农民党员科技培训班,基层党组织坚持把帮助贫困老党员掌握致富本领作为党内扶贫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每年各乡镇在举办各类致富技术培训班时,首先把贫困老党员作为重点,使贫困老党员提高对致富的认识,学到致富的本领,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二是解决新问题。在培训工作中,结合农村生产实际,针对扶贫生产项目运行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研究,拿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使一部分贫困党员从中学到了市场经济知识和实用技术,提高了致富的本领。同时,创办一些致富方面的刊物,宣传科技致富典型,传授科技知识和致富信息。三是提供技术服务。乡、村两级党组织及时了解贫困党员新上的发展项目,对他们不熟悉的生产技术,及时帮助他们聘请技术员,进行全程技术指导。
4、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增强贫困党员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对于那些由于思想僵化、观念落后和安于现状导致贫困的党员,光靠生产、技术和生活上的扶持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更重要的还在于帮助他们解放思想,摒弃不思进取的陈旧观念,启发他们增强自力更生、带头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致富达小康。一是灵活教育方式。通过支部“”、典型示范等多种方式,加强贫困党员的思想教育,重点为贫困党员开设经济灶、技术灶。同时,结合党员电教扶贫工程,教育引导他们经济上穷,思想上不能穷,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变自身状况,并组织贫困党员到周边地区参观学习,积极帮助他们转变思想,洗脑换脑,激发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强烈欲望。二是示范引导,解决部分农村党员“想干不会干”的问题。建立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多方面的示范基地,坚持“立足示范办基地,办好基地促发展”的指导思想,每年在全旗培育扶持20户以上有示范带动力的农村党员专业大户,由旗委组织部出面融资,采取财政拨一点、涉农部门筹一点、专业大户捐一点的“三个一点”的办法,重点解决部分农村党员基地规模大、市场前景好,但又急缺资金的问题。在建立培训示范基地的同时,积极组织农村党员到基地进行参观学习,把现场观摩与亲身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为党员致富搞好示范引导。
5、从加强领导入手,落实各级党组织的责任。一是开展“农村党员致富工程”,成立旗委书记任组长的“农村党员致富工程”领导小组,把“党员致富工程”纳为全旗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的重要内容,旗委与乡镇党委、乡镇党委与各村党支部分别签订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并建立了定期督查制度,普遍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帮助协调致富资金。二是出台优惠政策。各乡镇结合各自实际积极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努力为农村党员致富铺路架桥。三是建立长效帮扶机制与奖惩机制。明确旗、乡、村三级党组织的牵头职责,并要求农牧业、林业、水利、科技、扶贫等涉农部门充分利用各自职能优势,对农村贫困党员的发展项目予以倾斜扶持,完善帮扶责任体系,建立了上下结合、横向互动的帮扶责任制;同时,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将党员扶贫工作纳入旗直涉农部门和乡镇、村的三级联创工作。在考核中,注重抓两头带中间,一方面对工作开展差的各级责任单位,通过各种方式在全旗通报批评,并不得参加评选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另一方面,对在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营造出了奋勇争先的工作氛围。
- 上一篇:如何发挥社区党员作用的思考报告
- 下一篇:坚持社区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