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街道体制改革的设想报告

时间:2022-07-13 08:56:00

导语:探索街道体制改革的设想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探索街道体制改革的设想报告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昌州街道是为了实现荣昌“三大目标”而新设立的办事处,近日县委书记夏泽良同志到昌州来调研,对昌州街道进行了重新定位,要求昌州街道要做“城市拓展之区、工业集聚之区、城乡统筹之区、体制改革之区”。尤其是体制改革之区我们感到责任重大,昌州街道自2007年9月19日成立以来,通过近9个月的运行,我觉得在体制上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新机构的牌子是挂起来了,但是,实际上,街道各机构仍然按老机构模式在运行,职能转变、机构设置等并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新成立的单位,要敢于解放思想,敢于打破坚冰,对体制改革进行大胆探索,结合昌州实际,提出如下改革初步设想。

一、昌州街道现在内设机构设置情况

1、昌州街道设置党政综合办事机构6个:党政办公室、人大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挂民政办公室、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牌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信访办公室牌子)、社区管理办公室。

2、昌州街道设置公益性事业机构6个:财政所、农业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人口和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站、社会保障服务所、村居建设管理所。

3、县主管部门直管机构设置情况

主管部门在昌州街道设有派出所、教管中心、中小学校、司法所、畜牧兽医站、房管所、国土所、工商所、地税所等。

二、昌州街道自成立以来各机构运行的初步成效

1、转变了政府职能。街道办事处的主要职责是完善社区功能、搞好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2、理顺了县街道的关系。改革明确了街道所属事业单位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直接管理,人员管理和考核以街道为主;县直有关部门设在街道的机构,实行县、街道双重管理。

3、精简了领导职数。街道采取党政交叉任职的办法,领导职数控制在10名。党工委、办事处一起决策、一起落实,人大工委、纪工委关口前移,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变原来的四套班子为一套工作机构、一套监督机构,做到议行合一。

4、政令畅通。昌州街道办事处一班人紧密团结,带领昌州街道所有工作人员较出色地完成了县重点工程的征地拆迁、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和服务工作,

三、昌州街道现机构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作量大和工作强度大凸显。由于昌州街道是由原昌元镇一分为二新成立的机构,街道工作人员都是由原昌元镇分过来一半人数,再加之昌州街道管辖面积广,又处于荣昌开放开发前沿,人手紧张、管理难度大,特别是县上的各种会议和工作安排牵涉党政主要领导的大量精力,被戏称为“领导白天保证不休息,晚上休息没保证”。(2)街道管理机制继承有余,创新不足。一位街道干部深有感触地说,“可能是仍然以‘小城市带大农村’为主的缘故,我们还是沿用以前乡镇的那一套管理方式,怎么样转换成街道的管理模式还有待摸索。”更深层的问题是如何实现从一级政府组织向一级派出性行政组织的转变。(3)农村公益性服务组织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成熟。“以钱养事”公益性服务新机制操作化过程中的一些技术性问题,特别是服务项目的经费核算、目标考核、效果评估等还没有实现标准化和量化。(4)职能不清、机构交叉。昌州街道办事处是由镇改街道而成的,既管农村,又管城市,既有乡镇的职能,又有街道的职能,变成了乡镇不像乡镇,街道不像街道。由于昌州街道是原昌元镇一分为二成立的街道办事处,管辖内既有农村,更有正在开发建设的新兴城区,所以一切都在探索之中,既没有现成的模式,又没有其它的经验可以借鉴,所以在设置机构时,没有针对街道的现状而设立职能和机构,自然就存在职能不清、机构交叉的情况。比如,出现了经济管理强,市场监管弱、社会管理弱、行政执法弱、公共服务弱。多个部门存在职责交叉。(5)结构不合理、协调不力、权责脱节。权责分离,要么有权无责,要么有责无权。特别是县直管部门由于三权(人权、财权、物权)在上,一权(事权)在下,平级部门之间出了问题不能协调,往往是县政府出面靠上压解决;比如,在城市供水、地下管网管理方面,水利、建设、国土资源等各个部门都管,但缺乏统一的协调部门和机制,往往相互推诿和扯皮。

三、昌州街道体制改革的初步设想

(一)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一步转变街道行政职能,精简机构人员,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强化为社区居民服务,逐步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基本原则

整合资源、适度精简。改革既要精简机构、编制、人员,又要确保基层政权有效运转和加强公益性服务功能。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改革要根据昌州街道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城市化进程较快、街道职能转变较快等实际,强化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和民主法治的职能。

理顺关系、权责一致。理顺县和街道、街道与社区(村)的关系,合理划分事权、财权、人权。正确处理办事处与居(村)民委员会的关系。

统筹规划、精心实施。根据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部署要求,借鉴其它发达地方乡镇机构改革试点的经验,统筹规划,制定方案,精心组织实施。

(二)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1、规范街道办事处的职能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公共行政管理体制的要求,进一步规范街道办事处职能,解决政府职能越位、错位、缺位问题,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职能配置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进程相适应,与财政供给能力相协调,重点强化以下职能:

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维护农民的主体地位和权益,组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强社区服务。重点要加强县城拓展及农民集中居住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加大环境治理、保护力度;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及时、有效化解农村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加强公共服务。重点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征地农转非保障)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推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更多地为农民提供科学技术、市场信息、劳动就业等方面的服务。

加强民主法治。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村民自治,提高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保障农(居)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构建和谐社会。

理顺县和街道的关系。根据权力、责任、监督相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分县和街道事权、财权、人权。应当由县及部门承担的工作任务,不转移给街道承担;需要由县和街道共同完成的工作,县提供相应的经费保证,并赋予必要的权力。县严格控制面向街道的各类检查、评比、达标活动以及“一票否决”事项。

理顺街道和居(村)民委员会的关系。街道要正确处理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充分发挥居(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不得把属于街道的行政职能交给居(村)民委员会,也不能包办代替居(村)民委员会的事务。

2、合理设置街道党政办事机构

(1)调整街道综合办事机构的设置及职能

①机构调整:将现设置的6大办公室调整为设置5个综合科,具体为:党政综合科、经济发展科、社会保障服务科(挂民政、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牌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科(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科牌子,“司法所”与其合署办公)和城市发展建设科等5个科;

按有关规定设立纪律检查委员会、人民武装部、工会工作委员会、妇女联合会、共青团委员会,日常工作分别由党政综合科承担,明确相关职能和从事具体工作的人;人大不设专门办事机构,其日常事务由党政综合科承担。

综合科不作为街道一级的中间层次,负责人由街道分管领导兼任。

②职能调整

党政综合科:主要承担党的组织建设、纪检监察、宣传和精神文明建设、统战、武装、机构编制、人事、民宗侨台、工青妇、老龄、目标管理、文秘、纪检、监察、老干部等方面职责,承担人大工委的具体工作及县人大常委会交办或委托的其它事务。负责承办政协工作方面的具体事务。负责各部门、各方面的综合协调,督查有关工作的落实。

经济发展科:主要承办工业、农业、水利和第三产业发展规划与计划、发展和改革、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安全生产、森林防火、招商引资、内贸外贸、交通、统计、国有资产管理、负责协调与经济发展相关的其他工作。

社会保障服务科:主要承担民政优抚、人口和计划生育、教育、卫生、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文化、体育、科技、广播电视、社会救济、残疾人事业、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务输出等方面职责。负责协调与社会事务相关的其他工作。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科:主要承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负责政法部门工作协调和组织有关部门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承担法制建设、人民调解、信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公共应急事件、救灾抢险、车辆、船舶、矿山、食品卫生安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方面职责。

城市发展建设科:主要承担街道居民委员会管理和城区的社区规划、社区服务、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健全社区服务网络,提高社区服务质量:负责制定并落实辖区内规划、建设、交通工作,完成党工委、办事处和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环境保护、村镇规划建设);

(2)调整街道事业单位机构设置

①将现有的6所调整6个分局:经济发展服务分局(挂农业服务分局牌子、挂“企业服务分局牌子,畜牧兽医站与其合署办公)、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分局、村镇建设管理服务分局(国土所、房管所与其合署办公)、卫生管理服务分局(人口与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站与卫生社区服务中心合并,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文化体育服务分局(教管中心与其合署办公)、财贸管理监督审计服务分局(工商、国税、地税与其合署办公)。

街道管理事业单位中,不作为中间层次,负责人由街道分管领导兼任。按职能分别设置事业岗位,按性质分类管理事业人员,实行联合办公。

②职能调整

经济发展服务分局:承担农技、农机、林业、水利水保、水产、蚕桑、畜牧等方面的重大技术推广、信息服务、资源环境保护、灾害防治、工业经济、商业经济的服务、经济统计、土地流转等工作。

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分局:承担就业、再就业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劳动和社会保障,人才交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优抚救济等社会保障工作。

村镇建设管理服务分局:承担国土利用、村镇规划、村(居)建设、市政公用事业、房屋管理、市容环境、环保等方面的具体事务工作。

卫生管理服务分局:承担计划生育宣传咨询、技术服务、人员培训、药具发放和农村合作医疗、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等工作。

文化体育服务分局:承担辖区内教育工作、文化体育阵地建设,组织开展文化体育、文化交流、全民健身活动,组织辖区内文艺培训,完成文化体育事业方面的其它服务工作。

财贸管理监督审计服务分局:承担财政(工商、国税、地税)收支、预决算、财务管理、各项农民补贴兑付和耕地占用税、契税征收管理工作。监督和管理街道会计工作、承担辖区内各种审计方面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可根据工作需要,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内单一或综合设置若干岗位,提倡“一人多岗、一岗为主,交叉兼职”。

(3)县级派出机构:公安派出所实行县、街道双重管理。其党组织关系实行属地管理,领导干部的考核评定应征求街道党工委的意见,任免必须事先征得街道党工委的同意。组织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健全协管制度,保证街道党工委的协管职能得到落实。国税、地税、工商、司法、卫生社区服务中心、教管中心、中小学校、畜牧兽医、国土、房管等人、财、物权下划街道管理。

3、重新核定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

①结合我街道实际,重新核定街道机关行政编制总数为50人;核定街道管理事业单位事业编制总数为50名。

②县派出机构管理的事业单位核定的人员编制数暂不变。

③核定街道领导职数为10名,其中党委书记1名、人大工委主任1名,办事处主任1名;副主任3名、武装部长1名、纪工委书记1名、组织委员1名、宣传统战委员1名。领导干部均任昌州街道党工委委员。

④综合办事机构领导职数配备:综合办事机构设1正3副。

⑤事业单位领导职数配备:事业单位设1正3副。

4、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

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在街道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推行竞争上岗。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街道机关工作人员实行管理。街道事业单位全面实行以聘用制和岗位管理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起以人员聘用制、岗位聘任制、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制为主要内容的新型用人制度,逐步实现事业单位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

5、多途径分流安置富余人员

根据街道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不同情况,采取多种途径妥善分流安置富余人员。要利用本次体制改革的有利契机,根据实际情况清退编外人员,规范编外用工行为。

体制改革是一项高度敏感的工作,态度必须积极,措施更要稳妥。一是要充分酝酿,反复协商。即使实施小方案,由于与干部的期盼差距明显,同时也将触动部分县级部门的利益,酝酿协商工作需要过细,必须达成完全一致才可决策和实施。二是深入宣传,正确待权。要通过大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引导各方正确对待,防止出现不必要的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