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学习型城市情况的调查报告
时间:2022-07-12 04:09:00
导语:建设学习型城市情况的调查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年底铜陵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学习型城市战略目标以来,全市上下积极响应。最近,我们对全市30多个单位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综述如下。
一、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的基本情况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和探索,学习型城市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
1、强化领导,健全组织网络。建设学习型城市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必须齐抓共管。*年11月25日,市委下发了《中共铜陵市委关于建设学习型城市决定》,并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参加的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指导委员会及办公室,为增强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村镇、学习型家庭等6类学习型组织的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共铜陵市委关于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和建设6类学习型组织的实施意见。一县三区也分别成立了建设学习型城镇(城区、郊区)指导委员会。五项载体的组织机构也已完善,从而形成了建设学习型城市的组织管理网络。各类学习型组织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明确了各项工作的责任人,初步形成了基本适应建设学习型城市要求的组织网络。
2、明确目标,拓展发展思想。我市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总体目标是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努力确立先进的学习理念,健全的学习体系,形成社会化学习网络,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力争到2010年,形成全民参与、门类齐全、具有较高质量和效益的终身教育体系,把铜陵建设成为以各类学习型组织为依托,以人力资源开发为核心,具有浓厚时代气息和鲜明地方特色的学习型城市。六类学习型组织领导小组分别制定六类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以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和领导干部的驾驭能力为目标,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以转变职能、改进作风、搞好服务、提高效率,建设政治坚定、务实高效、勤政廉洁、人民满意的党政机关为共同目标,建设学习型机关;以大力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建设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为总体目标,建设学习型企业;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市民综合素质、满足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共同目标,建设学习型社区;以建设经济繁荣、环境整洁、文明法治、生活富裕的现代小康村镇为共同目标,建设学习型村镇;以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家庭美德、建设和睦的现代家庭为总体目标,建设学习型家庭。
3、传播理念,提高思想认识。市学习办、市直新闻媒体和各单位采取多种形式,加大了宣传力度,引导广大市民了解建设学习型城市的理念和意义。"学习周"期间,各家新闻单位整体联动,深入到各个学习现场采访报道,把"学习周"活动的气氛推向高潮。《铜陵日报》、《铜陵社会科学》刊登学习型城市理念,市学习办联合多家单位在长江路沿线车站、护拦、一些大的广场门前制作了公益性广告宣传牌,在公交车、中巴车、出租车上张贴学习型城市宣传标语,各部门、各单位也分别利用宣传标语、黑板报、宣传栏、网页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宣传学习型城市理念,反映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的动态,全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4、创新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学习型城市的活动载体是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就是将学习内容因时、因地、因人地蕴于活动之中,使全体市民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树立全新的学习理念,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学习的无限魅力,实现学习目标。载体建设有利于实现学习观念的创新,有利于营造浓郁的城市学习氛围,有利于调动市民的学习积极性。我市主要确定了5类载体来引领和推进学习型城市这项工作。一是举办"学习日"和"学习周"。从2005年起,确定每月第一个星期的星期六为全市"学习日";确定每年9月第一周为全市建设学习型城市"学习周"。一年中,已开展了8个"学习日"和一个"学习周"活动。"学习日"期间,各级领导班子、机关、企业、社区、乡镇、家庭学习宣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结合我市和本单位实际把学习型城市建设与保持共产员先进性教育相结合,与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相结合,开展了如便民服务、党员义务奉献活动、农业实用技术知识讲座、先进事迹报告会、便民书市、才艺展示、科技馆和图书馆等文化活动场所免费开放等。在"学习周"期间,集中举办了"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铜陵学习型城市建设"知识竞赛电视抢答赛、各类讲座、"学习周"文艺晚会,开展图书捐赠、组织农户参加农业实用技术知识培训,同时组织各类学会、研究会开展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社科成果展示、诗词朗读等活动。统计有近10万市民参加了相关活动,数千人次参观了文化场馆,约万人次听取了各类讲座,数千人次点击或参与网上论坛活动。"学习日"和"学习周"已成为推动全民学习的新课堂,展示美好生活的新窗口,丰富城市文化的新亮点。二是启动学习型城市论坛,发挥网络传媒作用。围绕城市长远发展战略、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邀请中央及省级部门领导、先进地区领导、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到论坛演讲。一年来,共举办20多场次,近万人次参与,使我市各级领导干部思想进一步解放、观念进一步更新。同时,充分发挥网络传媒作用,利用"铜陵新闻网"、"铜陵政府网"等网站,开设学习型城市"网上论坛",集中市民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推进建设学习型城市活动。三是开展"新三学",提升自身素养。在全市提倡学电脑、学外语、学技能等"新三学"活动,开展公务员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培训,通过开展公务员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培训,使广大公务员进一步普及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知识,促进我市政务公开化、办公高效化、服务网络化的工作进程,同时开展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考试和社会化计算机培训教育,促进计算机知识的普及与应用。四是组织公益性活动,实现城乡互动。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组织30多位专家、教授和领导,开展了40多场次建设学习型城市和社科知识普及讲座活动。一些部门和单位举办各种专业知识竞赛或技能比武。在城区开展了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在农村开展"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掀起城乡广大群众学法律、讲卫生、用科技的热潮。五是开展家庭学习竞赛活动,实施"细胞"工程。市妇联召开了全市各界妇女纪念"三八"妇女节暨建设学习型家庭动员会,50户市级"五好文明家庭"联合向全市家庭、妇女姐妹发出了"贯彻市委决定,建设学习型家庭"的倡议,发放倡议书近千份;启动"万户家庭网上行"培训工程,开设培训班三期,培训学员200多人;开展捐赠图书共建"书香家园"活动,活动收到价值3000余元的捐赠图书;开展"交通安全进万家"知识竞赛和有奖征文活动。
5、完善机制,提供有力保证。学习型城市的建设活动,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使这一系统工程快速健康地运转起来,就必须建立一套与学习型城市相匹配的长效机制,从制度上保障生命力。市指导委员会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共铜陵市委关于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和《铜陵市2005年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要点》,明确了目标,步骤和方法。市学习办制定了《铜陵市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指导委员会及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形成了《铜陵市建设学习型城市指导委员会主任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例会,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市学习办根据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出台了《铜陵市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各部门、各单位也分别结合实际建立了相关制度。
二、建设学习型城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对建设学习型城市的认识上有差距。有些领导没有认识到建设学习型城市有利于增强城市活力,提高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没有认识到它是学习型组织理论应用于城市管理的一种创新和实践。有的认为建设学习型城市对城市发展没有多大实际意义。这些思想认识上的局限,导致工作中行动迟缓,推进不力,紧一阵,松一阵,不推不动,缺乏一抓到底的韧劲。二是对学习型组织所强调的"学习"理解有偏颇,理解成"读书活动"的一种新提法,或者是一种单纯的学习制度的建立;有的只注意学习的形式、内容变化,而不注重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的只注意阶段性学习任务的完成,而不注意终身学习观念的树立。原因是他们把学习型组织所强调的"学习"与我们传统的"学习"等同起来。学习型组织的"学习",更多强调是创新性学习、团队学习、学会学习,要求我们树立工作学习化、生活学习化等终身学习理念,本质是提高组织竞争力和个人生存能力。三是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发展不平衡。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三个不平衡":六类学习型组织之间不平衡,机关有基础,工作容易推开,成效较为明显;单位之间不平衡,单位领导认识有差异,力度有强有弱,进度和成效不尽相同;城乡不平衡,教育文化资源城市好于农村,政府组织的文化活动偏向于城市,城市居民教育文化消费高于农民。四是引导机制不够完善。一些单位对引导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没有引起足够地重视,在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中,有的单位领导在会上要求下属勤于学习,自己整天忙于事务,没有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
三、建议及对策
1、进一步营造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浓厚氛围。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主渠道作用,继续组织开展有声势、有深度、持久性的宣传报道,展示城市风采,优化发展环境,营造浓厚的建设学习型城市氛围。一是要加大新闻宣传力度,要加强与省级新闻媒体的合作,市主要新闻媒体要积极主动地策划设计专题、专栏,把倡导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的先进理念作为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任务,持续有效地宣传深化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特色活动、典型经验和具体成效。市学习办要搞好学习型城市网页。力争建立学习型城市网站,继续办好《铜陵市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简报》。二是要做好社会环境宣传,在城市主要干道设立公益性广告宣传牌,在社区设立宣传栏,加强有关建设学习型城市户外公益广告的宣传。
2、进一步构筑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基础平台。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确立终身学习理念,建立社会化、开放式的终身教育体系和网络,来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加速知识更新,培养和造就大批各级各类人才。它是一种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新型模式。进一步构筑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基础平台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一是建立开放型的终身教育平台。这是实现全民终身学习、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保证。要积极实施科教兴市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劳动者队伍,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合格的新生人力资源。要继续完善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在内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同时全面推进继续教育,充分发挥各级党校、干校和成人教育学校的作用,广泛开展学历教育和专业人才岗位培训;大力发展远程教育、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完善自学考试制度,开展群众性的读书活动,调动和发挥民间投资、社会办学的积极性,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学习平台。要按照教育社会化的要求,促进国民教育体系、干部教育体系和其他社会继续教育体系的相互衔接、协调配合,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推动学校教育设施和教学资源向社区和社会开放,使各类工人文化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儿活动中心及各类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宫等成为学习型城市的功能性设施,能够为市民的随时随地学习提供多渠道、多时空、多媒体的学习机会和方式。我市可以铜陵广播电视大学为龙头成立铜陵市社区学院市民学习中心,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和媒体的协调统一。三是要大力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平台。重点抓好党政、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等五类专门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实施人才资源的整体性规划和开发,加快培养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各类专门人才。要完善人才引进、竞争、激励、评价、分配机制,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改善各类人才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设立各种形式的奖励基金,对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重奖。
3、进一步加强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要以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和建设学习型机关为龙头,带动整体;以建设学习型企业为躯干,强化主体;以建设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村镇为两翼,辐射城乡;以建设学习型家庭为基础,活化细胞。六类学习型组织领导小组要把建设学习型组织摆上重要位置,认真研究解决建设学习型组织中的实际问题。要继续在典型引导,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上下功夫,抓好典型的培育工作,促使他们多出经验、多出成效。各成员单位要结合各自的职能特点,切实履行职责。在此基础上将学习型组织建设向学习型政府、学习型系统、学习型学校(院、所)等拓展。
4、进一步创新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活动载体。要在原有的五类载体("学习日"和"学习?quot;、"新三学"、学习型城市论坛、开展公益性活动、学习型家庭知识竞赛)基础上设计多层次、宽领域、重实效的各种活动载体,整合各种资源,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各单位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意见,要有创新的思路和创新的举措。比如说,组织各类讲座、报告会、读书会和群众性读书活动;建设远程教育平台,推进政府、企业、家庭上网工程;搞好各类专门人才培养等等。
5、进一步完善建设学习型城市的保障机制。建设学习型城市是一个不断推进的动态过程,学习型城市保障机制的建立,有助于使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走上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指导机构和各类学习型组织的牵头协调机构要充分发挥作用,负责规划部署面上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督促检查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各成员单位要采取得力措施,一是要建立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领导机制。按照分级负责、各负其责的原则,统筹抓好全市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各级党委对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负总责,党委(党组)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要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把任务层层分解落实,纳入创建文明城市考核和岗位目标责任考核之中。要强化管理,建立健全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管理网络。二是要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要对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进行定期考核,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检查考核评比活动,对先进典型进行表彰。积极制定相关政策,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劳动预备制度、就业准入制度和技师社会化考评制度,引导人们通过学习提高素质,增强信心,迎接挑战。三是要建立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各级财政要安排必要的经费,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也要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强化教育培训工作和学习型组织的软硬件建设。
- 上一篇:加强领导干部的诚信建设
- 下一篇:落实建立长效机制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