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的报告

时间:2022-07-12 11:37:00

导语: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的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的报告

一、文成县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近几年来,全县各级党组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积极实践,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得到较大提升,许多基层党建工作得到省市的肯定,走在全市的前列。

(一)近几年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1、“党员富民工程”成效显著。近年来,我县实施以“双培双带”为主要内容的“党员富民工程”,以重要手段、以“典型示范”为关键措施,以“富民强村”为根本目标,按照“部门挂钩到村,干部结对到户”的要求,建立县领导联系点、县机关部门挂村帮户制度,实行各类资金下拨党员优先、技术培训党员优先、项目落实党员优先、各种优惠政策党员优先的“四优先”,努力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农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提高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推进富民强村工作。通过3年的努力,共培育党员致富示范实践基地60多个,涌现出茶叶书记蔡日省、雪梨书记黄林跳、中药材书记雷衍开等一大批农村富民书记和双带好党员,培养致富带头人100多名,致富党员550多名,并采取拍摄“十大富民支部书记”电教片,编写《我们的领头雁》、《先锋之歌》等宣传小册子,举办全县优秀村党员干部创业事迹巡回演讲等措施,扩大了先进典型的辐射效应,激发了全县党员群众的创业致富热情,带动3万余农民实现共同致富,发展300多名专业大户、种养能手加入党组织,使农村党员逐渐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而“党员富民工程”的实施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2、全面推进行政村规模调整。从2003年开始,我们针对行政村规模相对较小、农村人才选拔难、村级经济发展壮大难、公益事业兴办难等等问题,按照“规模并大,实力并强,班子并优”的工作思路,切实加大行政村调整合并力度,提高村级党组织整体功能。通过撤并,全县行政村从549个减为384个,撤并率为29.5%,撤并后产生了三个方面实际效果:一是班子并优。行政村撤并后,增加了村组人员,扩大了选人范围,解决了人难选的问题,能人治村、强人治村得以实现,改变了原村“矮子里选将军”的现象,一批年龄轻、文化高、能力强、素质好的同志走上了村组干部岗位。二是实力并强。全县119个新村涉及260个村,其中两村合建的74个,3村合建的20个,4村合建的8个,5村合建的3个。通过以大带小,以好带差,以强带弱,进一步提高了党组织统揽经济工作的能力,形成了人才、技术、信息、土地等优势互补的叠加效效。三是资源并优。行政村撤并后,有利于精简村干部队伍,减少村干部职数,节约村级财务支出,降低政府运行成本,全县减少“边穷小”的行政村160多个,精减村两委干部职数1600多个,减少了一批“空壳村”、薄弱村,减轻了村级经济负担。

3、村干部报酬补助机制不断创新。文成作为经济欠发达山区县,行政村干部报酬补助问题一直是困扰基层组织工作的一个难点问题。2003年1月开始,实行村干部最低报酬补助制,并全面实施以定岗、定责、组织考核和群众考评为主要内容“两定两考”考核办法,对村主要干部进行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联评,使村干部报酬补助与考核结果挂钩。2005年在总结村干部最低报酬保障机制的基础上,创新采取绩效报酬的办法落实村干部误工报酬,把村干部的误工报酬由基本报酬、绩效报酬、效益报酬三部分组成,进一步增强村干部误工报酬落实的合理性和实用性,真正体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打破“大锅饭”和平均主义现象,使村干部误工报酬从每人每年8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1200元。2003年以来省市县共落实村干部误工报酬资金270.96万元,乡镇发放村干部误工报酬200多万元。

4、加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力度。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问题是我们一直想解决而无法解决的老大难问题,省委作出解决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问题后,省委下达我县共131个村办公场所建设任务,因此文成县也成为温州市各县(市、区)村级办公场所建设任务最多的县。文成县紧紧抓住机遇,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拨出专项经费100万元,与省市资金配套使用,同时通过发动华侨捐资、指导员争取等办法解决缺口资金,推行“一站式”审批,建立县领导联系点、定期督查、质量监督、资金管理等八项制度,注重发挥村级活动场所的功能,切实加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力度,在今年5月底前全部131个建设任务,在全市率先投入使用,在进度、质量、资金管理等方面走在温州全市前列,并且该项工作多次得到温州市委领导的肯定和赞扬。同时我们通过自行解决村活动场所21个,转移闲置校舍69个,实现全县村村都有自己的活动场所。

5、农村指导员工作不断深化。下派期间,我们积极创新载体,以解决“三农”问题作为落脚点和出发点,扎实开展农村指导员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得到了省市的肯定,在今年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全力发挥农村工作指导员作用》的典型经验交流。我们针对每个派驻农村指导员优势特长有异、能力水平不同、农村需求不同的实际,在增强下派农村工作指导员的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十分注重“量身定做”、“因人而宜、因村而宜”选派干部,发挥农村工作指导员的作用最大化。同时,我们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整合资源、统分结合、优势互补的“县乡互动,分级处理”工作机制,全面整合各级下派农村工作指导员的力量。把农村工作指导员的专业特长、工作经历以及派出单位的工作性质进行归类分组,共分经济建设指导组、社会事业发展组、组织建设协调组、农村稳定维护组等4个组,充分发挥指导员的专业特长,在乡镇、片区、全县范围内实行工作互动,最大限度地整合农村工作指导员的力量,较好地盘活了人力资源,激发了活力,促进了问题的解决,赢得了群众的信赖,经过三批的实践,这项工作已经成为真正的“民心工程”。

(二)文成县当前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

近年来,虽然根据文成实际创造了一些党建特色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面对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四个多样化”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作为经济欠发达的文成县,基层组织建设如何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新的考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经济相对落后,乡镇村党组织调控力有所弱化。自农村税费改革以后,乡镇财源不足问题更是越发凸显,收支难以平衡,从文成县的实际情况看,有将近三分之二乡镇存在不同程度的财政赤字,造成乡镇党委没有能力投入更多资金用于支持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导致乡镇党委开展党建工作难度很大,严重影响了乡镇党委的调控力和号召力。而村级集体经济匮乏更是突出的问题,年集体经济收入万元以下的“空壳村”的数量还相当多,导致一些基层党组织在为群众办事上心有余而力不足,很难有能力筹措资金用于农村水电路等基本设施建设。据2005年底统计,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586万元,当年支出1737万元,负责金额达到1151万元;384个行政村中集体经济年固定收入1万元以下的318个,占总数82.8%;1万元以上66个,其中100万元以上的村仅有一个。由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先锋工程建设提出“强实力”的目标难以实现,自身解决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经费的难度很大,已经影响到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2、农村党员队伍老化、弱化,外出流动党员管理难。一是青年党员源头匮乏。全县37多万人有近10万多人外出务工经商,全县行政村常住人口不到50人的行政村有20多个。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和农村“能人”大量外出,这给发展青年党员、培养后备干部带来了一定难度。一些支部书记用老眼光、老标准、老观念去衡量人,对培养优秀青年入党不放心,怕发展好苗子,抢了自己位置,一定程度影响了优秀青年、致富能人入党。二是农村党员队伍老化、弱化。由于优秀农村青年难以及时补充进来,原有的党员队伍日趋老化,全县384个行政村共有党员10646名,60岁以上党员4076名,占38.3%;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9212名,占86.5%,这足以说明农村党员老化、弱化现象十分严重。这些年,虽然我们加大力度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改善党员结构,但一些行政村仍存在优秀青年党员培养一批,走掉一批的现象,难以根本改变党员队伍老化、弱化的状况。三是农村外出党员管理较难。随着大量农村富裕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村流动党员大量增加,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也削弱了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也给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带来难度。据统计,2005年农村外出流动党员2004人,占了18.8%,而且流动党员流动范围广,地域广,有的党员外出前不向党组织报告,有的长期游离于党组织之外,成为“挂名党员”,相当一部分党员不能正常交纳党费,有的党员甚至没有参加一年一度的民主评议工作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农村外出流动党员的管理和教育提出了挑战、带来了难度,这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农村党建工作的难点。

3、部分乡镇干部农村工作经验欠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强。近几年来,大批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到乡镇工作,虽然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但是这些年轻干部非常缺乏农村实际工作经验,对农村工作特点和复杂性认识不够,对农业知识懂得不多,也缺乏吃苦精神和奉献意识,对农村农业工作指导能力不强。此外,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素质提高,农民群众对乡镇干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有相当一部分乡镇年轻干部一时难适应和胜任农村工作,甚至不愿做农村工作,怕做农村工作,怕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以来,这些年轻干部平时工作怕下村,下村怕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怕得罪人,越是这样,群众越有意见。

4、一些原有的组织工作制度,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新背景的要求。随着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民主进程不断加快,一些原有的制度已不适应新的工作需要。如村委会直接选举后,村党支部选举制度提出挑战,乡镇和农村等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势在必行。乡镇党委和政府的民主决策机制有待完善,如实行乡镇党委重大决策实行“票决”制,全委票决制等都要进一步探索。随着城乡之间人员频繁流动,农村党员发展工作重心必然要转到流动人员上来,如何实行外出、外来人员双向培养发展制度一定要探索,解决异地入党问题,等等。

二、今后一段时期文成县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路和主要措施。

1、加强集权,引入服务理念,增强乡镇村党组织的调控能力。要加大乡镇的撤并力度,改变乡镇规模小、数量过多、布局不合理的现状,实现乡镇村责、权、利统一,全力整合各项资源,加快城镇化进程。理顺条块关系,根据责权一致、人权与事权一致的原则,调整和理顺上级主管部门派驻乡镇机构的管理体制。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进一步规范、完善条块管理的新办法,尽力做到以满足群众需求、理顺关系、健全职能、建设强有力的乡镇党委、政府为基点,下放权力,加强乡镇集权。为民服务是“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也是基层党组织开展一切工作的根本宗旨。把服务的理念引入基层党建工作,以良好的服务推进基层党建各项工作的落实,促进农村难热点问题的解决,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乡镇村党组织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自觉地把自己认定为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工具,牢固树立执政为民意识,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在不断总结深化下派农村指导员工作,建立健全服务“三农”的长效机制。要重视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在发展致富中的缺信息、缺技术、缺市场的问题,帮助他们增产、增收,加快脱贫致富,切实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切实增强乡镇村党组织的调控力和号召力。

2、全力打造“富民党建品牌”,同步推进党建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基层组织工作千头万绪,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发展。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发展不动摇。所以基层党组织要在发展上下苦功夫、做文章,精选载体,找准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要大力实施以“双培双带”为主要内容的“党员富民工程”,促进党的建设与农村发展共同推进、共同提高。一要加大对党员发展的资金扶持和培训。要实行“乡镇牵头、联社信贷、部门支持”的农村优秀党员信用贷款制度,帮助农村党员解决生产资金的周转困难,增强农村党员的致富造血功能和“双带”能力。要采取教育培训、结对扶持、政策倾斜等多种形式,着力树立起一批站具有文成特色的“党员富民品牌”。要在全县33个乡镇建立关爱党员基金,加大对党员发展的扶持力度,开设党员服务“110”热线,建立党员服务小组,提倡“党员有困难找党组织”,经常主动为党员解决学习、工作、生活、组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二要树立培育一大批富民典型。注重发现和挖掘一批富民支部书记、“双带”好党员、示范实践基地等,运用好电视台、党报杂志、宣传窗、电教片等各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发挥他们的辐射示范效应,带动农民群众共同致富。三要围绕农业七大主导产业,积极探索支部+协会+基地+农户的党建工作设置模式,大力培养一批富民“村官”、富民带头人;四要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依托打造生态工业型、旅游型经济,大力拓展财源,鼓励村级组织通过依法经营集体土地、兴办经济实体、开展资本运作、土地整理、有偿服务、小水电开发等途径,实现“积财、聚财、生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农村自身造血功能。

3、巩固深化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不断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一是要巩固深化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回头看”活动,按照“突出重点、求实管用”的原则,认真落实中央四个文件精神,建立健全关爱基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党内民主参与、为民服务等方面的长效机制建设,不断巩固深化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二是要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总体思路,切实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采取“县机关部门挂钩联建、乡镇领导挂钩带建、先进支部挂钩帮建”的“三建”办法,切实抓好后进支部转化工作。三是要进一步抓好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要总结党员发展工作好经验、好做法,建立和完善党员发展通报、党员发展“两评一议”、跟踪培养、公示、预审、过失责任追究、黄红牌预警等制度,加大党员发展力度和督查力度,规范党员发展程序,改善党员发展结构,并注重在生产、工作一线和青年、妇女、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切实提高发展党员的质量。要建立农村党员服务中心,对党员进行设岗定责,使每位党员都找到了发挥才干、尽职尽责的途径。要严格实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坚决处置一批纪律涣散、思想消极的不合格党员,纯洁党的队伍。要健全完善“乡镇流动党员服务中心”、流动党员支部(党小组)等办法,完善外出党员联系日、流动党员联系卡等措施,加强对外出党员教育和管理,并积极培养和吸收务工经商优秀青年入党,为基层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

4、切实抓好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努力夯实村级基层组织建设的执政基础。一要集中精力抓好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积极总结推广我县龙川乡、金炉乡两个试点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经验,不断扩大党内选举民主,按照省市委统一部署,采取“两票制”、“党委委员公推”等方式,选好配好乡镇党委班子。要积极探索推广乡镇党代会闭幕期间发挥党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总结推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成功经验。二要开展村级组织换届“回头看”活动。要对去年村级组织换届工作开展一次“回头看”活动,对村两委关系不顺、班子内部不团结、问题情况复杂的村,要采取下派干部、领导联系、调整班子等措施进行整顿转化。要大胆提拔重用有思想、敢于创新、责任心强、具有能够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同志,配齐配强村两委领导班子。同时,及时健全村经济合作社、调解、治保、妇联、团支部等配套组织。三要提高农村干部和党员的整体素质。要实施“农村干部和党员人才计划”,制订《2005-2008年文成县农村干部和党员人才计划》,提出农村干部和党员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主要措施。针对新形势下农村劳动力流动频繁、干部队伍不稳定和后继乏人的问题,实施“有组织送出去,有计划请回来,有措施留得住”的“农村干部和党员人才培养计划”,把一大批农村优秀人才推向市场经济的前沿接受锻炼,吸引一大批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回乡担任村干部,激励一大批能力强、群众公认的干部安心农村工作。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继续实施好“基层干部素质提升计划”,加大换届后村两委干部培训力度,增强农村党员干部发展经济能力、处理实际问题能力和依法办事能力等,提高执政为民的本领。四要不断健全完善村级组织运行制度。要认真抓好《关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意见》、《浙江省村级组织工作规则》和《文成县村级财务管理暂行规定》等三个文件的落实,完善《文成县村干部管理办法》和《文成县村两委工作规则》,健全村级民主听证会制、村级重大事项村民公决制、村干部创业承诺制等制度,进一步理顺村两委关系,提高村级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抓好村干部的管理、考核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