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性发挥状况的调查与思考报告

时间:2022-07-11 08:30:00

导语:先进性发挥状况的调查与思考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先进性发挥状况的调查与思考报告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农村党员队伍先进性发挥状况,确保下阶段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根据省、市的要求,我县将“党员先进性发挥状况的调查”作为今年的重点调研课题,专门成立了以县委党群副书记为组长的课题组,通过下村走访、问卷调查、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下发九大类统计表格及4000余份调查问卷,围绕“五个基本明确”,即基本明确党员队伍中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基本明确不合格党员主要有哪些表现,基本明确不同群体党员保持先进性应有哪些具体要求,基本明确党员干部和群众对先进性教育有哪些希望,基本明确先进性教育活动应确定哪些具体目标、采取哪些重点措施的目标要求,对全县农村党员队伍先进性发挥状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基本摸清了当前我县农村党员队伍先进性发挥的现状,并对如何发挥党员先进性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思考

一、当前农村党员队伍先进性发挥的现状及问题

党员是党的细胞,党的先进性要通过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近年来,广大农村党员立足于“在思想觉悟上优于普通群众,在致富技能上优于普通群众,在工作业绩上优于普通群众”的目标,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争做发展经济、带头致富的“领头雁”,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贴心人”,处理各种急、难、险、重突发性事件的“排头兵”等方面,较好地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出了党员的先进性。特别是在去年的抗击“非典”和今年抗击14号台风的战斗中,涌现了许多农村党员临危不惧、敢于拼搏、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让广大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身边党员所体现出来的先进性。从总体上讲,农村党员在先进性发挥方面的主流是好的。但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农村部分党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宗旨意识淡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随着“四个多样化”趋势的日益明显,部分党员宗旨意识淡化,价值观错位,一事当前,先替甚至只替自己打算。如有的党员只顾自己,不顾身边群众;有的不关心集体,对公益事业不热心,不带头;有的家族观念、私心杂念严重;有的党员干部在感情上疏远群众,工作中脱离群众,不愿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也有的党员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不负责任地说:现在工作上要带头,经济上没甜头,政治上没奔头,党员没当头,认为“党员社员都是员,区别在于两毛钱”。还有的党员不能正确认识和分析农村改革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看不清社会主流,看不清发展方向,认为共产主义理想太遥远,可望不可及,对党的事业失去信心。个别党员对党组织心存不满,讲怪话、消极话,不仅没有起到正面作用,反而起到负面作用。少数党员理想信念动摇甚至丧失,被各种宗教和封建迷信的“唯心论”、“有神论”思想所蒙蔽,积极参与各种宗教和非法组织活动,忘却了自己的党员身份。调查问卷显示,对党的事业和前途有信心的占了68.4%,一般和没信心的占了31.6%。当问及假如现在不是党员,还会要求入党的人数占79.6%,再考虑和不会的占20%,其中还有0.4%的人选择了要求加入其他党派。

2、组织观念弱化,自律意识不强。有些党员对党组织活动缺乏兴趣,对组织工作漠不关心,经常不参加组织生活。经调查发现,近年来在农村党员中,因各种因素不参加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不做党组织所分配的工作的“三不”党员比例逐年上升,有的党员不知去向与组织长期失去联系,更谈不上参加组织生活和交纳党费,党员身份名存实亡。据统计,全县农村党员中,参加组织生活不正常的有356人,长期失去联系的有52人。党员参加支部活动要求发放误工补贴的现象较为普遍。有的党员奉行所谓的“言论自由”,人格双重化,存在会上不讲,会后乱讲,当面不说,背后乱说的现象。在调查问卷中发现,假如不给报酬,选择再考虑和不会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占了13.5%;当问及碰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选择看情况和先考虑个人利益的党员占了31.3%。

3、政策法制观念不强,违法违纪现象增加。有些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办事不公,为政不廉,处处为自己利益着想,较少为群众考虑,对工作缺乏热情,对群众缺乏感情。有些党员不按政策办事,在计划生育、土地征用、公益事业和税费上缴等方面不带头,做群众“尾巴”。有的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放松了学习,放松了思想改造,放松了对自己的约束,民主集中制观念弱化,霸道、专横,贪污腐化,以权谋私,违法违纪案件有逐年上升趋势。少数党员还参与“六合彩”、“扑克招标”等赌博活动,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对群众的调查问卷中,当问及现在的党员和以前相比,选择好多了的仅占44.6%,而选择差不多和不如以前的占了55.2%。问及需要帮助时,首先选择党员的仅占16.6%,而选择亲朋好友和自己解决的占了36%。

4、改革发展意识欠缺,“双带”能力不强。共产党的力量和作用,不在于党员的数量,而主要在于党员的质量。农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应该体现在示范带头、帮助带动作用上。但从现有情况看,“左”的思想、小农意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方式以及“等、靠、要”的思想,在农村党员队伍中都有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甚至还比较突出。有的农村党员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改革发展意识不强,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安贫守穷。有的虽有致富的愿望,但缺乏开拓创新的勇气和致富的本领能力,做生意怕蚀本,入股办企业怕砸锅,从事贩运怕上当,承包经营怕吃亏,怕这怕那,茫然无措,个别甚至成为政府救济对象,起不到脱贫致富的示范带头作用据统计,全县农村党员中,家庭经济好的党员仅占21.9%,而情况一般和差的党员却占了78.1%。。也有的党员对党组织要求带头致富比较认同,有一定的发展创新意识,但只想自己如何发展致富,不会或不愿意帮助带动其他党员和群众共同致富。调查问卷显示,当问及农村党员“双带”能力如何时,党员问卷中选择强的占了48.1%;党员只管自己致富,不考虑带领群众致富的占24.4%;选择自己没能力致富,更不用说带领群众致富的占27.5%。

二、影响农村党员先进性发挥的主要因素

农村党员队伍先进性发挥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新的形势下诸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主要有: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导致部分党员缺少发挥先进性的内动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党员观念的更新,但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规则、求利观念难免渗透到党内生活中来,冲击着党员的党性观念、宗旨服务意识,导致部分党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只求索取,不讲奉献,以个人利益为本质的价值观占主导地位,实用主义倾向在党员群体中比较突出。同时,随着“四个多样化”的日益加剧,党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遇到许多问题,面对党员干部腐败现象屡禁不止、就业困难、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一些党员就产生了种种思想困惑和矛盾,对党的前途和命运产生了消极悲观情绪,有的党员说,“理想理想,有钱就想”,“信念信念,只说不见”。理想信念的淡化,党员发挥先进性的内动力就减弱。

2、党组织自身地位不同程度的弱化,导致部分党员缺少发挥先进性的依托力。农村党组织是农村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其自身凝聚力、战斗力强弱对党员作用的发挥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从农村当前实际看,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受到了严峻的考验。而有些村党组织领导班子缺乏驾驭全局和带领经济发展的能力,办法不多,思路狭窄,难以适应日趋复杂的农村工作需要。有的村党组织班子成员不团结,闹无原则纠纷,影响了党组织整体作用的发挥。部分村“两委”关系不协调,村委会主任和村党组织书记比高低、争大小,“不唱同一首歌”,各打各的算盘,互相拆台。也有些村党组织在影响上、威望上都比不上通过直选产生的村委会,想领导又领导不了,干脆撒手不管,不去领导,村党组织的权力被“架空”,发挥不了应有的带动效应,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削弱,党员发挥作用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另一方面,当前农村党员队伍自身素质偏低,也影响了作用的发挥。据2003年底统计,我县共有农村党员14380名,其中60岁以上的3738人,占了总数的26%;35岁以下的2767人,仅占总数的19.2%;小学及文盲的6071人,占总数的42.2%;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2533人,仅占总数的17.6%。无论是从年龄结构和文化结构上都显得极不合理,农村党员由于自身素质能力的欠缺,即使想发挥作用也是力不从心。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分化,大量的农村年轻党员外出,留在家里的单纯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民党员,习惯于落后的生产方式,收入状况很不乐观,实际上已经成为农村的弱势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党员先进性的发挥。如我县的安岭乡46岁以下的农村党员总共只有81名,长期外出的有76名,使得在家党员的年龄严重老化,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进性难以发挥。

3、党员教育管理机制的相对滞后,导致部分党员缺少发挥先进性的约束力。一是党组织认识不到位,工作力度不够,部分党员组织生活自由化。加强管理是农村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农村各项工作的必然要求。但由于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思想认识和工作部署上未把党员教育管理摆上重要位置,“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致使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不到位。有的农村党组织长期不组织党员开展活动,对党员的管理放任自流;有的党组织对思想行为落后的党员不敢批评、不会批评、不愿批评,对个别严重违反《党章》要求的党员,组织处理不及时、不严格,致使农村党员组织生活自由化的倾向比较严重,党员履行义务的责任意识淡薄。二是教育管理滞后,方法陈旧、手段单一,党员对党组织的依赖感和归属感削弱。当前,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党员行业的不断分化,劳动力在产业和地区间流动的加剧,农村党员队伍的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不同类别的党员群体。但在实际中,各级党组织对如何有效、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类别党员进行不同方式的教育管理研究的较少,仍然采用单一的、笼统的教育管理模式,收效甚微,导致党员作用的发挥缺乏一定的外部压力。据调查,农村党员教育大多是学习文件,阅读报纸,内容比较枯燥,真正触及灵魂深处和融趣味、教育于一体的教育活动少,党员教育效果不明显。有的党组织对外出党员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一些党员处于游离状态,长期脱离党组织的教育管理,致使有的党员“免疫力”下降。有的党组织对党员先进性的发挥要求不够严格,对先进性党员不表彰,对做出贡献的党员不奖励,对贫困党员不救济,党组织对党员失去吸引力,党员也对党组织失去依赖感。三是出口不畅,一批不合格党员滞留党内,警示效应不明显。当前,农村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不同程度存在“图形式、走过场”的情况,评议的标准和程序缺乏操作性,在不合格党员的处置上往往失之于宽,“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现象依然存在,使得部分不合格党员滞留党内,这给许多农村党员带来了错误的信息,普遍认为入了党就万事大吉,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影响了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党组织的威信。

4、对党员作用发挥的途径探索不够,导致部分党员缺少发挥先进性的推动力。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党员先进性发挥的要求不具体,定位比较模糊。党章虽然对党员的义务作了明确规定,但其标准是涵盖所有党员群体的,而针对党员各个层次各个岗位上如何体现先进性没有具体的标准和要求,不能有效激励和引导党员充分发挥先进性作用。而且许多农村党员认为只要不违法乱纪,配合村两委开展工作,不被评为不合格党员,就算是保持党员先进性了。二是给党员提供作用发挥的载体和平台少,效果不明显。新形势下,党组织对党员如何发挥先进性作用过于概念化,具体为党员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还很欠缺,形成长效机制的更少。特别是农村无职党员,除了参与抗击“非典”、抗台救灾等一些突击性事务外,平时很少有职责分工,即使想发挥作用也是有力无处使。即使有,但往往缺乏针对性,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三是党内民主渠道不畅,党员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影响了党员作用的发挥。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而当前党员对党内事务缺乏必要的了解,其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一些党组织只在救灾抢险、义务劳动、志愿献血、捐款捐物等需要党员带头履行义务时,才想到党员,而平常则很少想到。有些譬如党内的一些重大决策的形成、党内重要制度制订等本应有党员主体参与的事,却往往成了领导机关或少数人的“专利”,很少倾听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党员的民主权利往往只是停留在形式上的举举手、画画圈上,挫伤了党员积极性,制约了党员作用的发挥。

三、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先进性的对策思考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农村党员在新的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中必须重新进行定位,农村党员的作用也应该赋予新的内容,作用发挥的途径也应该进行有益的探索。

1、强化思想教育,使其“愿意”发挥作用。就党员个体来说,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需要有内在的动力。这种动力,首先来自于党员对党的事业的自觉认同,源于党员对党的内心信念和内心情感。在农村,要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方面存在的差距,首要的就是要紧紧围绕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条主线,抓住增强党性这个总开关,切实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激发农村党员艰苦奋斗、勇于奉献、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各级党组织要根据农村党员的认知特点,通过讨论交流学、巡回辅导学、结对帮扶学、电教直观学、典型示范学、参观启发学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提高教育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引导农村党员加强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解,牢牢把握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于坚持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不断增强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同时,要针对农村党员的思想实际,大力开展党的历史传统教育,重温入党誓词,牢记党的宗旨。要加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广大农村党员澄清模糊认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信念,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蚀,努力把思想教育取得的成果,转化为发挥党员作用、体现党员先进性的自觉行动。

2、强化能力培养,使其“能够”发挥作用。农村党员自身谋发展的能力和素质是农村党员先进性发挥的“瓶颈”。要带头和带动群众奔小康,关键是要解决农村党员和党组织自身的发展能力问题。一方面要抓好农村党员干部的能力培养工作。全面实行并深化“两推一选”,切实把群众信得过、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的党员选进村党组织领导班子,特别是要选好选准村党组织书记,努力增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的群众基础和驾驭能力,使村党组织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对确无合适人选的,要拓宽视野,采取机关选派、外出选请、公开选拔等多种途径把优秀的党员选拔到村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努力改善村党组织领导班子的知识、年龄、职业等结构,不断提高班子的整体效能。要进一步健全村干部经常受教育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政治理论教育、岗位教育、学历教育和实用技术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培训新格局,逐步由临时性、应急性培训向经常化、系统化培训转变,并积极创造条件有重点地将村党组织干部选派到先锋工程“五好”村、村干部教育培训实践基地、非公企业等挂职锻炼,不断提高村党组织成员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农民群众致富的能力,增强处理复杂矛盾和领导新时期农村工作的本领。另一方面,要抓好农村普通党员的素质提升工作。针对农村党员想致富、缺技术、少门路的实际,要通过党员电教、科技讲座、印发资料、广播电视宣传、农村科技致富宣讲团等各种途径,狠抓农村党员的实用技能培训,使每个党员至少掌握一门实用技术,利用科技致富,为带领村民走上富裕之路奠定基础。要大力开展“三培养工程”建设,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把农村中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中的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切实提高农村党员的整体素质。要进一步深化“共富裕工程”建设,对那些年老体弱、文化程度低、缺乏致富能力的农村党员,各级党组织要以结对帮扶的形式,帮助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3、强化管理约束,使其“必须”发挥作用。党组织对党员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党员先进性的保持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各级党组织要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切实加强对农村党员的管理,促使其发挥党员作用。一要把好入口关,从源头上优化农村党员队伍。要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充分认识并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发展党员工作。要把发展的重点放在那些年纪轻、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种养大户、科技能人、农民致富能人、个体经营者、乡村企业的生产骨干以及各类乡土人才身上。同时,要积极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利用外出务工人员春节回家团聚的机会,通过办培训班、开座谈会等形式,对他们进行党的知识教育,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在此基础上,要积极稳妥地做好在其他社会阶层特别是在私营企业之中发展党员工作,进一步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和党的工作覆盖面,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同时,要积极探索发展党员工作新机制,我县从2002年开始探索实施农村入党积极分子公推优选制度,打破了农村发展党员“在少数人中选人,由少数人定人”的传统模式,通过公开报名、文化考试、民主测评、考察公示、支部确定五个环节来筛选入党积极分子,将发展党员工作放到一个“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环境中进行,将党内决定与党外公认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党员群众对发展对象的选择权,效果十分明显,新党员的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值得坚持和推广。二要严格处置不合格党员,疏通党员队伍出口。不合格党员滞留党内,对党的先进性是一个极大危害。当前,必须要将不合格党员及时地从党内消除出去,纯洁党员队伍,重塑党员形象,提高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要不断改进党员民主评议的方式方法,分类制定不合格党员的标准,然后通过党内评议和群众评议相结合,定性评议和定量评议相结合的方法评出优秀党员、合格党员和不合格党员,并将党员作用发挥情况与评议结果有效挂钩,保证民主评议结果的公正性。要加大处置不合格党员的力度,使党员感到“轻轻松松当不了党员”。三是规范中间管理,树立队伍形象。要针对农村党员的不同的年龄层次、从业特点、职务身份等提出发挥先进性的不同要求,并建立农村党员分类管理的模式,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党员发挥先进性的方向更明确,更切合农村实际。要严格党内组织生活纪律,制定农村党员行为规范,加大对党员的考核力度,并对党员实施有效监督,建立起与党员从业变化、流动状况等相适应的监督体系,使党员能够与党组织保持经常性联系,积极参与党内活动,充分发挥作用。要继续探索外出党员的管理模式,在外出党员相对集中的地区设立驻外党组织,组织、引导流动党员结合各自的从业特点和当地实际开展活动,发挥作用。

4、强化载体建设,使其“有效”发挥作用。确立和提高党员的政治地位,提供党员作用发挥的载体,激发党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是发挥好党员作用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各级党组织要积极探索创新党员发挥作用的载体,针对农村党员实际,开展多层次的实践活动,使党员能够找到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如通过建立健全和开展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承诺制、“党员先锋岗”、“党员荣辱牌”、党员行为规范等制度和活动,为农村党员提供有效发挥先进性和释放自身能量的途径和平台。同时要树立一批各层次党员典型大力宣传,通过用农村党员身边的典型教育广大党员,充分唤醒党员的先进性意识,引导和激励广大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党内民主,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从而激发党员发挥作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我县从今年开始,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畅通党情上下传递渠道为出发点,着眼构建系统规范的党内民主政治建设框架和体系,在全县基层党组织中实施了“党情畅通工程”,通过建立健全村党组织书记“公推直选”、“党情论坛”、“党组织书记直通卡”、党内情况通报、党内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党务公开、民主评议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等制度,不断优化党内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机制,进一步疏通和拓宽了党内民主的渠道,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参与权和知情权,促进了党员作用的有效发挥,使党的工作更好地体现党情民意,效果比较明显,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