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组织建设调查报告
时间:2022-07-11 06:55:00
导语:村级组织建设调查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普陀区共有10个乡镇,3个街道,195个行政村,其中农业村130个,渔业村65个;村人口在500人以下的有33个,人口在500-1000人的有67个,人口在1000-2000人的有83个,人口在2000人以上的有12个;有195个行政村党(总)支部,其中140个村党(总)支部被命名为"五好"村党支部;共有5934名渔农村党员,占党员总数的43.7%。今年6月份,我们对全区村级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村级组织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一)村干部管理方面
1、村主要干部年龄、文化结构情况:从上半年已选举产生的192名村支部书记情况看,年龄在35岁以下的有27名,占14.1%;36-45岁的75名,占39.1%;46-59岁的90名,占46.8%。文化程度大专以上的7名,占3.6%;高中、中专88名,占45.8%;初中87名,占45.3%;小学以下10名,占5.2%。从190名村委会主任情况看,年龄在35岁以下15名,占7.9%;36-45岁93名,占48.9%;46-59岁80名,占42.1%。文化程度大专以上的4名,占2.1%;高中、中专68名,占35.8%;初中99名,占52.1%;小学以下19名,占10%。
2、村干部工资报酬和社会养老保险情况:全区共有脱产干部472人,其中村支书188人,村主任97人,其他村干部187人。从按村分布情况看,脱产干部在5人及以上的村有6个,4人的村有7个,3人的村有55个,2人及以下的有128个。村脱产干部年报酬收入在0.5万元以下的有15人,0.5-0.8万元的有93人,0.8-1万元有145人,1-1.5万元的有133人,1.5-2万元的有49人,2-3万元的有24人,3万元以上的有19人。从年工资报酬兑现情况看,至今尚还拖欠的有12人,拖欠总额达9.7万元,其中拖欠时间1年以下的有6人,2年的有5人,3年以上的有1人。至2001年底,全区共有507名村干部享受了社会养老保险,其中村支书220名,村主任103名,村其他干部184名。村干部人均每年保险额度为612.7元,其中最高的是虾峙镇,人均每年投保额度为770元;最低的是蚂蚁岛乡,人均每年投保额度为400元。
3、村干部教育培训情况:一是全区共有73名年龄在45周岁以下、初中文化程度的村支书和村主任参加了省农广校《现代乡村综合管理》中专班学历培训并毕业;各乡镇还通过与大专院校、教育局培训中心联系,举办大专证书和成人高中学历培训班,共有138名村干部参加了培训。二是区委每年组织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进行岗位业务培训。三是区科学技术局、区海洋与渔业局、区农林水利局和乡镇(街道)每年安排村干部实用技术培训,适时组织专家辅导、现场示范和参观学习。
虽然我区已全面推行了村党支部"二推一选"和村委会"海选",使一批年纪轻、素质好、能力强的村干部选配进村级领导班子,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不断加强。但是,在村干部的宏观管理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村干部整体素质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主要体现在有些村干部的"双带"能力不强,村干部中致富能力强,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缺乏;少数村干部思想观念落后,创新意识不强,有的放松党性锻炼,有的工作方法不当,有的比较独断专行。二是村干部的激励保障机制尚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工资报酬的制订标准尚有不合理之处,个别村干部报酬难兑现;村干部的养老保险工作开展存在不平衡性,投保额度差异较大。
(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面
据统计,全区195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村有4个,1-2万元有14个,2-5万元有24个,5-10万元有43个,10-20万元有52个,20-50万元有42个,50万元以上的有17个。2001年度各村的主要经济收入达6117.3万元,其中经济实体收入466.86万元、各类承包(返回)款1872.3万元、上级拨款566.39万元、土地征用1805.43万元、土地整理98.73万元;2001年度村级主要开支达4524.44万元,占总收入的74%,其中干部报酬开支648.45万元、办公经费开支381.61、实事项目开支2085.88万元、社会福利开支796.59万元。共有174个村实行了村帐乡镇(街道)管理。
近几年来,应该说我区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但随着渔农村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尤其是中日、中韩渔业协议签订和中国加入WTO,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基础薄弱,发展缺乏后劲。有些村地理位置偏僻,规模小,底子薄,基础差,即无可开发资源,又无人才资金等优势,发展集体经济比较困难。二是发展办法少,增收渠道单一。由于渔业生产形势严峻,渔民欠收和转产转业困难,导致渔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幅下降,并将持续下滑;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大,高效农业发展缓慢,农民增收不快,也将影响农业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三是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投资明显增大,各类负担费用支出也不断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的管理和监督尚不规范,集体经济保值增值难。
(三)党员队伍建设方面
全区共有渔农村党员5934人,其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有732人,36-45岁有977人,46-59有1763人,60岁以上有2462人;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的有14人,高中(中专)的有564人,初中1928人,小学及以下有3428人。从党员发展情况看,1999年渔农村党员发展数量为134人,其中一线102人;2000年发展数量为107人,其中一线76人;2001年发展数量为95人,其中一线72人。
渔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党员发展数量少。一些村党支部和村支书工作重心侧重于村级经济发展,疏于党员发展工作;个别村支书占位思想严重,不愿发展党员。二是党员队伍老化,老年党员的教育管理问题日渐突出。全区60岁以上的渔农村党员有2462人,占渔农村党员总数的41.5%;其中70岁以上的有1086人,占渔农村党员总数的18.3%。一些老党员年迈体弱,模范作用较难发挥;有的居住偏僻或长期卧病在床,不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有的党员观念淡薄,思想落后,疏离党组织,个别党员甚至参加宗教迷信活动。
二、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一)创新管理方法,切实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
1、要持之以恒地抓好村级班子建设。要更新用人观念,拓宽选人视野。在选配村党支部人选时,要侧重从优秀致富人才、科技示范户、专业户、企业骨干、复退军人、务工经商人员、回乡知青以及留村优秀青年中挑选。在坚持原有的内选、外请、下派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异地交流和公开选拔的方式,可以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的限制择优选才。要逐步改善村干部队伍结构,村干部的任职年龄一般应在55周岁以下,其中新任职的村主要干部年龄一般应在45岁以下;文化程度一般应达到初中以上,其中新任职的村主要干部一般应具备高中(中专)以上的文化程度。同时,要切实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实行动态管理,加大培养锻炼力度。
2、要持之以恒地抓好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把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列入年度干部培训计划,坚持分级负责和"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搞好村干部的岗位培训、学历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全面提高村干部素质。村主要干部一般由区委负责培训,其他村干部由各乡镇、街道负责培训。有条件的可以安排村干部到乡镇、街道或区属部门进行挂职锻炼,或组织村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考察学习。
3、要持之以恒地抓好村干部管理监督。要健全村干部管理、监督机制,着重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一要抓好村务公开制度的落实,实行有效的民主管理。以村务公开这一载体,推进对村干部的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推进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二要抓好村务民主听证会制度的落实,实行有效的民主监督,促进村干部勤政为公,廉政为民。三要抓好村干部的任期或离任审计制度的落实。特别是对于一些经济活动频繁,集体资产规模大的村要进行重点审计,规范村干部经济行为。
4、要持之以恒地抓好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建设。一要完善工资报酬制度。村干部工资报酬一般可实行结构工资制,主要由基本工资、规模工资、年度考核奖、效益工资和通讯费补助等五部分构成。村主要脱产干部的基本工资一般可确定在400-600元左右;规模工资基数可定在100元左右,根据村人口数,每增加500人,增加50元;年度考核奖根据各乡镇的实际情况确定三个不同的档次和奖金额度;效益工资一般可包括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奖、招商引资奖、催讨欠款奖等几部分内容。村主要脱产干部年收入一般要控制在当地渔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6倍左右,其他脱产的村干部根据工作量等情况,按一定比例逐级递减,但最低不能低于当年的渔农民人均纯收入。二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扩大投保对象,增加保险金额度,切实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有条件的还可以为村干部适当落实大病医疗保险。
(二)探索多种形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1、因地制宜,积极培育集体经济增长源。一是充分发挥村集体土地资源优势,培育以地生财的新机制,如利用山林、滩涂等资源,以股份合作、招标承包等形式,兴办种养开发基地,以开发求增收。二是加强服务,努力实现以服务促发展。要积极为渔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特别是渔业村,要在渔船办证、作业结构调整、鱼货投售等方面切实加强服务和指导;同时规范生产船只的"两费"收缴力度,保证渔村集体经济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三是因地制宜,发挥区位优势,拓宽发展门路,大胆探索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超越所有制和地域、行业界限,多在资本资产经营方式上想办法,促进村级集体经济的良性发展。
2、健全制度,加强对集体经济的有效管理。一要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包括健全财务收支的预决算制度、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制度等;二要坚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的原则。既要为渔农民群众办实事,创办各项公益事业,同时也要考虑财力情况,尽量防止举债搞建设;三要按精干、高效的原则配备干部,尽量减少村干部职数,从源头上扼制管理费用的增加;四要全面推行以"定期报帐制、记帐制、会计聘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村会计制度。
3、切合实际,加大行政村撤并力度。要根据实际,适时对人口少、规模小、集体经济薄弱、发展后劲不足的村进行撤并,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通过撤并,整合资源优势,扩大村级规模,减少村干部职数配备,降低费用开支,壮大集体经济发展实力。
(三)注重工作实效,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1、切实抓好党员发展工作。一是各镇乡、街道党委要加强对渔农村党员发展工作的指导、检查督促力度,对党员发展工作问题突出的村,要帮助找出薄弱环节,切实落实责任,并列入村支书年度岗位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对于长期或较长时期未发展党员和发展党员措施不力、故意设置障碍的村党支部班子和书记要视情通报批评,必要时给予组织调整。二是村党支部要通过各种途径对青年渔农民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船老大、种养殖户、致富能手、务工经商人员中善于物色好苗子,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激发他们的入党热情,逐步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2、切实抓好老年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一是合理调整村党组织设置,对党员实行分类管理。对于党员人数较多的,可设立党总支,把老年党员专门纳入一个支部进行管理;对于党员人数较少的即可以专门划分老年党小组,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行政村撤并,同时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合理设置党组织,把老年党员纳入规范化管理。二是灵活运用各种方式,有效开展老年党员的组织生活,扎实做好教育管理工作。如可以充分发挥各村普遍建立的"老年协会"作用,把党的组织生活延伸到"老年协会"进行;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可以上门走访谈心、家庭活动点等形式,使老年党员在家中也能过组织生活。各村党支部还可以适时组织一些公益性的活动,使老年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关心。
- 上一篇:完善干部考察评价办法研究报告
- 下一篇: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