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民工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报告

时间:2022-07-11 05:55:00

导语:浅谈农民工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浅谈农民工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报告

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特别是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在农村的纵深发展,农村大批青壮年农民走出家门,向沿海地区涌流,形成了中国波澜壮阔的“民工潮”。“农民工”这一现象已经成了广大媒体和业界人士关注的焦点。攸县作为一个拥有60多万农业人口的农业大县。早就以“万名的哥闯深圳”的劳务输出现象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闻名。目前全县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达到15万人,其中农民工党员近5000人。农民工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已经成了各级基层党组织的重大课题。带着这一课题,笔者就农民工党员教育管理的意义、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了一些调查走访,撰写了调查研究报告如下。

一、基本动因

(一)加强农民工党员教育管理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职责所在。

抓好党员的教育管理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内容和职责所在。一方面村级党组织受地域限制和农民工党员自身状况的主客观条件的因素影响,各基层党组织放松有的甚至放弃了农民工党员的教育管理,使农民工一度成了当地组织管不到,务工地党组织不愿管的“两不管”党员,成了党员管理中的一片空白地带。另一方面,农民工党员由于经常外出,有的甚至长期在外工作,不能参加党组织活动,不能参加村里工作,有的甚至连党费都无法交。尽管是党组织的一员,却无法感受党组织的温暖,聆听党组织的教诲,尽管是一名党员,却无从感受到自身的特殊身份,行使党员的权利。因而如何加强对农民工党员的教育,消除党员管理盲区,真正实现哪里有党员,那里就有党组织的活动,这是农村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加强农民工党员的教育管理是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工作所需。

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村干部人选问题成为了制约农村稳定和发展的一大障碍。村干部年龄偏大,知识偏低,能力偏弱等状况始终无法改观,一方面与村级工作环境、村干部的待遇紧密相关。另一方面,与基层组织忽视农民工党员教育管理,不注重培养发展青年农民工党员,培养农民工后备干部有很大的关系。从农民工队伍自身素质状况来看,其思想观念、经济意识、文化水平、组织协调能力均应强于普通农民和普通党员。这些优越条件无疑成为村干部人选的首选对象。加强对农民工党员发展的教育管理,使他们热心村级工作,关注家乡发展,并将他们培养成村干部后备力量,是解决村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加强农民工党员教育管理,是保持和体现党员先进性的重点所在。

从农民工党员的状况来年看,其思想观念新于在家党员,文化水平高于在家党员,经济意识强于在家党员,年龄也轻于在家党员,可以说是集中了党员中的精英分子。加强对农民工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党性意识和组织观念,有利于保持和体现党的先进性,同时,通过他们的影响和带动,培养发展年轻的农民工入党,有利于改善党员队伍结构,也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二、问题探究

近些年,我县从探索建立流动党员管理中心入手加强流动管理上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但对于农民工党员教育管理由于受地理条件和党员自身状况等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积淀,也有现实的葕生;既有政治体制的缺陷,也有经济条件的制约;既有个人的主观因素,也有组织的工作疏忽。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

(一)不容忽视的舆论环境

当前,基层干部对农民工党员教育管理上主要存在一些不良心理。有的认为农民工党员流动性大,情况复杂,教育管理难以组织,费用较多,无法实施,存在畏难思想;有的认为农民工党员跨地域性流动,作为村级组织鞭长莫及,属于县乡两级党组织和流入地党组织的工作,因而产生推委思想;有的认为农民工思想过于开放,政治上靠不住,不愿在农民工中发展党员,存在排斥思想;有的担心农民工党员参与村级工作,惹来麻烦,甚至会危及自己的地位,因而产生逃避思想。由于这些模糊思想的作怪,影响农民工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不可推卸的主体责任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方式上失之于宽。对农民工党员的教育接“自来生”的办法,采取分散式甚至放任式管理,坐等农民工党员回家接受教育,而不是主动地沟通联系,加强管理。二是教育内容上失之于偏。一些村干部存在重经济轻政治的思想,只局限于农民工履行经济手续,比如交纳农业税、公益事业费、党费,或者为村集体捐资捐物作贡献上,而对他们的思想政治的表现过问不多,教育不够。三是教育的手段失之于软。党员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教育和惩处也是紧密联系的。由于受好人主义思想的影响,对于农民工党员管理上疏于监督,疏于管理,党组织生活会流于形式,民主评议走了过场,有的农民工党员长期外出既不参加党组织活动,不履行党员义务,甚至连党费也不能按时交纳,丧失了一个党员的起码条件。村党组织也不闻不问,任其发展。

(三)不可回避的队伍状况

农民工党员外出打工,经过一番市场的摸爬滚打,许多人发家致富,甚至成为富甲一方的业主、老板。从经济角度来看,也可以说是农村生产力的代表。然而许多人却忽视了自身政治学习和世界观的改造,在思想上与党员先进性的标准尚有差距。表现之一是思想作风不纯,头脑里满是市场经济意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滋长。表现之二是组织观念不强,党性原则丧失,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严重,不服从组织安排,只讲权利,不讲义务。表现之三是表率作用不强,缺乏“富而思进、富而思源”的思想,个人致富了,个人发迹了,而不能很好地带领乡亲们致富,有的甚至为富不仁,家乡公益事业分文不予,在外花天酒地,一掷千金,大耍派头。

三、对策研究

(一)以开展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努力营造重视农民工党员教育管理的工作氛围。

按照中央的部署,今年下半年将要全面铺开党员先进性集中教育活动。要以这次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切实加强农民工党员的教育管理。要深化工作认识。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民工党员作为农村先进党员的代表,是教育的重中之重。结合主题教育活动,认真研究在农民工党教育管理方面可操作性强的办法和措施,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要理清工作思路。农民工党员的管理必须从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流动党员及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既要加强管理,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又要兼顾流动党员的实际情况,遵循党员流动的客观规律,管而不死、放而有序、活而不乱。要明确工作职责。农民工党员教育管理以村为主,县、乡、村三级联动,共同承担,县委组织部、各乡镇党委、村党支部要切实承担各自职责,明确工作内容,各职能部门如公安、民政、计生等单位要配合协调,齐抓共管。

(二)以构建流动党员管理中心为切入点,灵活设立农民工党组织。

近年来,我县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深圳的士行业,探索并建立了深圳流动党员管理中心,实现了对当地流动党员有效管理,也为加强农民工党员教育管理创造了成功的经验。今后,要按照“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的要求,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灵活建立农民工党组织。一是单独成立党组织。对农民工相对集中、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生产经营稳定的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均可以单独建立党组织。教育管理以乡镇党委管理为主,村里协助。二是联合组建党组织。针对农民工比较集中的行业,比如我县的深圳的士业、株洲的服装业、长沙的商贸业,为方便党员的相互联系和统一管理,采取成立行业联合党组织,由县委组织部指导管理。三是挂靠党组织。对仅有个别党员或者党员流动性频繁,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采取挂靠、派入、依托等形式成立党组织。通过多种形式构建党组织,确保农民工党员离乡不离党,处处都有家,为党员的教育管理打好基础。

(三)以实行党员分类化管理为模式,不断完善农民工党员管理制度。

一是建立分类目标管理制度。根据农民工党员的年龄、文化、岗位和外出从事职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年度目标考核、目标管理制度。考核内容分完成本村工作任务情况和在外表现情况等。对本村工作考核主要考核其完成税费任务、参加重大活动及对村所作贡献。对流入地党员活动主要查看其《流动党员证》上的记录。根据年度考核结果,进行相应奖惩,并对流入地党组织反馈信息,以加强教育管理。二是建立《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由县委组织部统一制作《流动党员活动证》,活动证根据农民工党员教育的特点,设置组织关系接转记录、党员参加活动记录栏、党员参加学习记录栏等,在党员外出时连同组织关系下发给每个党员,将每个党员参加流入地党组织活动记录,作为党员年度考核和民主评议定档的依据。三是建立登记、汇报制度。对外出时间在3个月以上的农民党员,外出前必须向所在党支部提出申请,说明去向和时间。每两个月向所在党支部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如实汇报一次思想、工作、生活情况,使其不脱离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

(四)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为手段,不断创新农民工党员教育管理方式。

要坚持“小型、业余、分散”的原则,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增强了教育的实效性。第一,在教育内容上突出针对性。根据农民工党员的不同需求,借助远教设备进行教学,内容上既要有党员教育的内容,又要有专业性知识和各种信息;既要有经济管理知识,又要有法律法规知识。尤其要广泛开展税法宣传教育,使个体经营者党员树立了守法经营、依法纳税、多做贡献的良好形象。第二,在教育方式上突出灵活性。按照“实际、实在、实用”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教育。以党小组为单位出行前准备好电教资料、党报刊、业务书籍等,由党小组长负责组织党员学习,还要充分利用远教互联网跟踪教育管理,做到“党员随处走,教育随人行”。在组织学习上,要坚持做到“小、短、勤、多”四个字。及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第三,在主题活动上突出多样性。在农民工党员中广泛开展先锋岗、先锋车、文明户评选活动。对“遵纪守法、无私奉献、团结互助、文明经营的党员经营户和业主授予光荣称号;针对农民工党员不断增多的实际,开展党员爱乡回流活动。利用农民工党员见识广、信息多的优势,主动帮助家乡发展经济,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