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待遇问题的调查与思考报告

时间:2022-07-11 05:52:00

导语:村干部待遇问题的调查与思考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村干部待遇问题的调查与思考报告

村干部待遇问题,关系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社会稳定,关系到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农村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为了解村干部待遇现状,最近,我们组织专门班子,采取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表和个别走访的形式,共计调查了6个乡镇,座谈走访乡、村两级干部64人,并专门听取了县财政、经管局、民政局等单位相关单位的意见,在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一、我县村干部待遇的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25个乡镇,499个行政村,现有在职村干部1497名,离任村干部903名。近年来,我县顺应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把解决农村干部待遇,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主要采取了如下一些措施。

一是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开辟村干部报待遇的收入之源。农村税费改革后,我县村干部工资主要由财政转移支付补贴解决。2005年,全县村干部工资总额为994万元,其中用于发放在职村干部工资813万元,在职村干部人均年工资为5431元;发放党员、组长工资181万元。县财政为每个行政村转移支付补贴标准为每年15000元,全县每年补贴到村资金为815万元,为及时发放村干部工资提供了比较稳定的资金来源。同时,为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我县从2002年开始推行“村帐乡”制度,目前已有15个乡镇280个村实行了此项制度,财政转移支付补贴资金直接到村,乡镇农财服务部门为各村设立专帐,统一代管,年末一次性发放,有效保证了村干部工资落实到位。

二是注重关心爱护,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一是在政治上给予激励。每年县乡两级评选一批工作突出的优秀村干部进行表彰,对一些特别优秀的村党支部书记,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选拔到乡镇企业和站所工作。1998年,全县组织开展“十佳贫困边远村干部”评选活动。2005年,县委又开展了“十佳村支部书记”评选活动,除了给他们颁发荣誉证书外,每人还奖励现金2000元。其中有3名村支部书记被评为市、县劳模。二是经济上给予关心。推行村干部绩效考核工资制,将村干部工资与实绩考核挂钩。每年末,各乡镇根据村干部目标责任考核情况,确定村干部工资等级,并结合其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发放目标奖。对一些经济条件好的村,可根据本村经济收入状况,通过村民大会,适当提高村干部的工资补贴。有的富裕村班子成员,全年报酬可超过万元,最高的达到了23506元。三是生活上给予照顾。为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我县从1991年起就实行了离任村干部固定生活津贴制度,县乡两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解决离任村干部的生活待遇问题。2003年,县委又专门对离任村干部固定生活津贴标准进行调整,对任村正职10年以上的离任村干部,每月生活补贴由12元、18元、24元增加到30元、40元、50元;对其它离任村干部,县财政每年按每村400元标准发放固定经费到村,每人月补贴标准在20元左右,不足部分由乡镇解决。2005年,县财政共支付离任村干部补贴资金583920元,较好地解决了村干部的后顾之忧,调动了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三是突出技能培训,增强村干部发家致富的一技之长。为提高村干部队伍素质,增强他们的致富带富能力,我们以县委党校为主阵地,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载体,建立和完善了村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每年有计划地组织村干部进行分类别、分层次教育培训。近两年分别举办了领头雁培训班和新农村建设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并组织村干部800多人次到外地参观学习。同时,通过举办成人高中(中专)、农广校大专班、农函大等多种形式,积极鼓励村干部参加各类成人教育,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工作水平。在培训内容上,注重加强对村干部实用技术、经营管理知识培训,增强村干部的经济工作能力,提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2004年以来,我们连续两年组织开展了农村党员“三富”竞赛活动,鼓励农村党员干部率先富、带头富、带领群众共同富。近几年来,一些村干部在政策的鼓励下,纷纷领头兴办企业,发展产业,我县新增的特色种植养殖项目中,有90%是村干部自己投资或带动村民投资发展起来的,如谭桥村的无公害蔬菜种植、新塘村的生猪养殖、花石垅村的水稻制种、官田村的旅游产业、新联村的劳务输出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既发展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又增加了村干部家庭经济收入。

二、当前农村干部待遇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中央政策对农村的倾斜和一系列减负举措的推行,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的推行,可以说农民在经济上松了绑,减轻了负担,但也给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级公益事业和村工作正常运转带来了诸多困惑,使得新形势下村干部待遇的落实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村干部工资待遇偏低,地区之间失衡。据统计,我县2005年在职村干部人均年工资为5431元,但从村干部职责上看,他们担负着产业发展、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责任,不论是工作量,还是工作的繁重程度,都不低于乡镇机关工作人员,但在待遇方面,则远远不如国家工作人员,也比不上外出务工人员。再加上国家工作人员工资调整,社会劳务工资大幅度上涨(目前农村劳动力工资达到了50元/日),这种差距就更大。同时,由于经济基础不一,地域不同,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差别很大,从而也导致村干部待遇地区差距悬殊。我县东部资源乡村,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较强,村干部报酬除从财政转移支付补贴中解决部分外,还可通过村集体经营收入中获得额外补贴,其工资远远高于非资源乡镇。据统计,2005年,全县村干部年均工资额最高的乡镇达到了23506元,最低的只有3542元,相差6.5倍。村干部年均工资不足5000元的村达187个。

2、村集体经济薄弱,日常工作运转困难。据统计,2005年,全县有177个村无任何收益,占村总数的35.5%,有169个村集体收益在5万元以下,占33.9%。因此,绝大部分村是靠县财政转移支付补贴资金支付干部报酬和办公经费,无其它任何经济来源。由于办公经费杯水车薪,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仅能应付简单的日常开支和干部基本工资。如果要实施村组道路的维护、学校维修、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等公益事业项目,村里根本就拿不出一分钱,只能硬着头皮大量举债,村干部的工资更是无法兑现。2005年,全县村级债务总额为16591万元,村均负债达3247万元,其中因兴办基础设施项目产生的债务达6976.8万元,占村级债务总额的42.05%,有债务的村达到了484个,占总村数的97%。目前,多数村面对巨额债务基本是无力偿还,相当一部分村维持村务正常运转都比较困难。

3、村级工作环境较差,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当前,村干部工作环境差、条件差,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一是自身发展上缺乏奔头。村干部的身份是“亦官亦民”,他们不是国家公职干部,在选拔录用方面只能下不能上,既不能进事业单位,更难进入公务员行列。在晋级晋职方面除极个别的情况外,村干部要想成为国家公职人员、享受级别待遇是十分困难的。在职时倍受重视,退职后无人关心,家庭不理解,社会有偏见,自己心理上也不平衡。二是在工作中吃尽苦头。村干部“上管天文地理、下管鸡毛蒜皮”,工作多,任务重,事情杂,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要落实,全靠村干部,在当前农村工作的新形势下,对村干部的依赖性更强。乡镇对村干部工作要求高,群众对村干部的期望高,村干部的工作压力很大。部分农民思想觉悟不高,小农思想较为严重,对村干部不尊重、不理解、不支持,持怀疑否定态度;一些村痞、村霸故意刁难,妨碍村干部工作的开展,甚至威胁到村干部的人身安全。三是离任后没有盼头。目前,我县还没全面推行在职村干部医疗卫生、退休养老保险制度。村干部退职后,在生活补贴、医疗保健、政治荣誉等方面没有什么照顾。同时,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标准虽然在2003年进行过调整,但相对于目前社会消费水平来看,这个标准仍然偏低。少数乡镇由于经济拮据,对没有纳入县财政补贴的离任村干部没有任何补助。许多年老的离任村干部生活无着落,晚景堪忧。离任村干部生活保障差,对在职村干部也产生了不良影响,一些村干部觉得自己既无前途,又无“钱”图,遂产生了撂担子的想法。

三、对策与建议

提高村干部政治、经济待遇既是稳定农村政权的需要,也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必然要求,这项工作要逐步实现乡为主向县为主转变,需要引起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提高村干部待遇,必须从实际着眼,从长远出发,制定积极稳妥的措施。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解决:

1、实行合村并组,精减村干职数。实行合村并组、精减村干职数,是提高村干部经济待遇的有效办法,也是农村工作的发展方向。去年全县通过村级组织换届,精简干部职数164名。但从我县村人口规模来看,1000人以下的村有156个,占31.3%;1000-2000人的村有288个,占57.7%;2000人以上的村55个,占11%。村的规模太小,可以考虑把1000人以下的小村适度进行合并,扩大村的规模,减少行政村的个数,从而减少村干部人员数量和工资支出。同时,在村支两委班子配备中,进一步推行村支部书记与村主任职务“一肩挑”,村支两委干部实行交叉任职,村群团组织干部尽量由村干部兼任,进一步减少村干部配备职数。

2、多方筹集资金,保证基本待遇。一是要保证在职村干部的经济待遇。县财政要在财力允许的前提下,逐年提高转移支付补贴标准,提高村干部工资水平。同时,加大对村级财政转移支付的监管力度,对全县村主要干部基本工资标准作统一规定,确保村干部基础工资部分发放到位。二是对困难乡村给予适当资金倾斜。在县财政转移支付补贴标准上,要改变目前一刀切的现状,建议根据村级经济实力、人口规模等,把行政村划分出不同档次,按档次拨付财政转移支付补贴,在补贴标准上对困难乡镇和村给予适当倾斜。三是适当调整离任村干部固定生活补贴政策。目前我县享受固定生活补贴的离任村干部为903人,其中任职10—19年的693人,20—29年的194人,而30年以上的只有16人。建议对任职年限进行细化,可按5年设档,并适当提高补贴标准。四是设立特困村干部救济基金。采取县财政拨一点,县管党费拿一点,县直单位出一点,乡镇政府筹一点的办法,对患重大疾病或生活难以自理的村干部予以补助,切实为村干部解决实际困难。

3、坚持内争外引,壮大村级经济。解决村干部经济待遇问题的根本出路还是在于加快村级经济发展。只有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才能赢得一方人心;只有找准发展路子,才能致富一方经济;只有不断壮大村级经济,村干部的工资待遇才能真正得到解决。要立足村情,发挥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挖掘传统产业,培植新兴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实力。资源乡村要抓好矿产资源、山地资源、水面资源、农产品资源的系列开发,通过资源开发来主导村级经济的发展,形成资源集约经营特色。地处集镇要塞的,要利用城镇的辐射效应,大力发展为城镇服务的产业。国道和省道沿线村,要利用交通优势,大力发展商业、运输及服务业等。要努力实现基地化生产,形成规模特色,积极推介“公司加农户”和“协会加农户”等经济组织,建立商品生产基地,发展规模特色经济。要通过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办点工作,挑选一定数量的产业发展示范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在资金、信息、技术上进行重点扶持,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推动村级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要选派得力工作队驻村入户,建立包干责任制,加大对农村后进村的转化工作力度。

4、坚持多措并举,切实减轻村级债务负担。集体经济是党支部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要下大力气清理整治村级债务,采取措施遏制集体经济滚动负债势头,确保村务工作正常运转。一是化解村级不良债务,甩掉陈年包袱。对各村财务进行全面清理审计,逐笔核实债权债务,根据债务的成因,合法、合理界定责任,将不应由村集体承担的债务从村级债务中分离出来,重新落实债务主体。二是提高管理水平,杜绝新增债务。要建立和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强化对村务的监督。要建立严格的举债报批制度。一般情况下,村级不得向外举债,确因特殊情况需要举债的,必须由村民代表大会讨论,落实还债来源、措施,报乡镇批准后施行。要建立重点监控制度,落实领导责任,在项目资金上重点倾斜,促进重点村化解债务;要将村级债务的增减变化情况作为村务公开的重点内容,增强其透明度,促使群众关心化债。三是盘活集体闲置的房屋、场地、设备及“四荒地”等资源,因地制宜,采取租赁、承包方式或引进项目、技术,创办集体经济。

5、推行村干部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各级党组织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村干部工资待遇制度,严格目标管理,实行奖优罚劣。在条件具备的时候,逐步推行村干部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和风险基金等,切实改善村干部的经济待遇问题。对于村干部发展产业,要在政策、税收等方面给予倾斜,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大力扶助,实行各种奖励措施,鼓励村干部进行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加强普法教育,提高村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教育村民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对少数拒不履行义务、严重影响农村工作开展的村民加大处置力度,对一切恶意诬告或报复伤害村干部的违法行为,坚决依法严惩,维护村干部正当权益,在社会上营造理解、关心、支持村干部工作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