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村干部关爱工程增强村级组织内聚力问题研究报告
时间:2022-07-10 04:29:00
导语:实施村干部关爱工程增强村级组织内聚力问题研究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我们对临安26个乡镇街道关爱村干部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全面调研。调研采用座谈交流与问卷访问相结合的办法进行,130个村的142名村干部直接参与座谈,另有130个村的323名村干部接受了问卷调查。调研覆盖了全市39%的行政村,调研对象占全市村级两委干部总数的35%。26个乡镇街道的党政班子成员参加了问卷调查,其中党委(党工委)书记、组织副书记、组织委员共78位同志参与了座谈。
通过调研,我们从临安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出发,结合全市关爱村干部工作实践,立足增强关爱村干部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调动广大村干部办事创业的积极性,着重思考了新形势下如何实施村干部关爱工程、增强村级基层组织内聚力的问题。
一、关于对实施村干部关爱工程的认识问题
广大农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是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要实施好关爱村干部工程,首先必须切实解决好对这项工作的思想认识问题。结合当前形势和临安实际,本人认为,实施村干部关爱工程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1、实施村干部关爱工程,是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题中之义。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胜利实现“十一五”规划,关键在于党的领导。而村干部是党最基层、与群众联系最密切的干部。基层工作和基层干部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发挥着基础但关键的作用。历史的经验证明,关爱村干部,充分调动起广大村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广大村干部适应市场、领导发展的能力,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依法治村、民主管村的能力,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能力,是党实现、改善和加强对农村领导的重要保证,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富裕的前提和基础。各级党委都应高度重视关爱村干部工作,真正使村干部得到真情关爱,使村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使村级党组织成为坚强战斗堡垒,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2、实施村干部关爱工程,是实施“十一五”规划,全面推进临安强市名城胜地建设的客观需要。目前,临安市委已经制定了“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战略举措。要实现这些目标,离不开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需要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积极参与。尤其是村干部直接工作在农村基层第一线,农村许多工作必须依靠村干部去协调、督促和落实。因此,必须通过村干部关爱工程,充分激发村干部的工作热情,才能更好地发挥村干部在强市名城胜地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实现“十一五”发展战略目标。
3、实施村干部关爱工程,是“落实三真”,切实解决村干部实际困难和问题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尽管我市已经在关爱村干部中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但对照村干部的现实需求,与先进地区相比,仍然存在不少差距。特别是当前,面对“十一五”时期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无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新农村建设,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会对村干部提出许多新的任务和要求。要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达到新要求,一方面需要村干部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素质,但另一方面,也需要上级党委和社会各界给予他们更多关爱和支持,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所以,加强对村干部的关爱,是落实“三真”要求,切实解决村干部实际困难和问题的内在要求。
二、临安关爱村干部工作的实践与现状
近年来,临安市委在抓基层组织建设过程中始终把关心爱护村干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借助学教活动、村级组织换届等活动,有计划地解决了一些村干部的实际问题,不断探索加强关爱村干部的手段、方法和形式。通过调研发现,村干部对关爱工作总体持满意态度。
总结临安近年来关爱村干部工作实践,主要特点有:
1、关爱工作的覆盖面日益扩大。全市关爱村干部工作的关爱对象已经由原来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扩展为以现职村书记、主任为主,包括退职干部、村妇女主任、村三套班子成员在内的群体。2001年临安市制定了误工补贴、养老保险、风险保障三项制度,各乡镇街道根据自身财政状况针对退职村干部制定了不同的退职保障制度和生活困难补助制度,各行政村也从调动工作积极性出发,制定了对村非主要干部的待遇补贴政策。为帮助整个村干部群体适应农村工作形势,不断提高农村工作水平,市乡两级在培训村干部的过程中,不断扩大培训覆盖面。2005年参加集训的3963名村干部中,非主要干部占了83%。
2、关爱工作的渠道日益拓宽。在关爱工作中,临安市不是仅仅从经济上着手,而是通过组织的关心重视,把对村干部的关心与爱护从各个渠道反映出来。在政治方面:一是扩大村干部在各类选举中的名额比例,拓宽村干部参政议政渠道。现任的市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农村干部分别占21%、22%、10%;二是加大优秀表彰力度,树立先进典型。2003年至2005年,全市每年有20名左右的村干部被评为各类市级优秀。在工作方面:一是由市四套班子成员、各部委办局、经济强乡镇和企业对全市41个贫困村进行重点帮扶;二是由各乡镇街道班子成员分片包干、挂钩指导;三是由涉农部门和乡镇街道选派了662名同志实行驻村指导。在监督管理方面:一是通过大力实施村务公开、财务公开,让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二是通过实施村账制度与村级审计制度,尽量减少村干部违纪现象,充分将关爱体现在对村干部的保护上。
3、关爱工作的投入日益增加。“十五”期间,我市整体经济实力和农民人均收入增长幅度较大。GDP总量由2000年的77?05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50?4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4658元增加到2005年的7262元。与之相适应的是,全市村干部平均的误工报酬也有了一定增加,基本呈现与整体经济实力同步增长趋势。2005年,市乡两级财政补助已达到400余万元,其中市财政补助部分由原来每年80万元增加到了160万元。此外,“十五”期间,全市在加强村干部教育以及改善村干部工作环境方面,共投入资金1500万元左右,村干部参培人数及村级办公场所面积逐年增加。
通过关爱村干部的实践,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强化,广大村干部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不断增强,他们无私奉献、开拓创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加快,广大农村发生了的可喜变化。但是由于经济实力、地区差异等原因,全市在关爱村干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共性问题,概括起来主要为:一是在当前与历史上,更偏重于当前。村干部经济、生活、政治等方面的问题,有一个历史的延续性。近年来对在职村干部关爱的政策与制度出台得比较多,对退居二线,特别是曾长期担任村主要干部的老干部的关爱政策较少。二是在工作与生活上,更偏重于工作。当前各项关爱工作措施,重点指向还主要在于促进工作,对村干部生活上的关爱相对比较欠缺。三是在自筹与统筹上,更偏重于自筹。由于临安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部分乡镇财政比较困难,所以在经济保障方面除了市级财政的统筹之外,乡镇统筹较难到位,绝大多数村依靠自筹解决。
三、实施村干部关爱工程的构想
实施村干部关爱工程,就是动员全市力量,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制定、整合、完善、落实各项关爱村干部的举措,切实解决村干部关心的问题,调动村干部干事的积极性。从临安实践出发,本人认为实施村干部关爱工程,要重点研究和探索三个方面的问题:
1、明确关爱工程的范围。通过问卷调查显示,323名受访村干部的关爱需求明显呈现多元化特点:
根据这一调查结果,本人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进一步明确关爱工程的范围:
一要政治上关心。在调研中发现,大多数村干部渴望得到上级党组织政治上的关心。然而,在实践中,却仍有部分基层干部将政治关心物资化、简单化,忽视了真正的政治关心。从政治上给予的关心爱护,包括在思想理论素质、党性觉悟、思想作风上切实了解他们,掌握他们在政治倾向、思想变化、精神状态等方面的情况,并给予关心、帮助、监督甚至是批评,这是一种比物质利益更深层次的关心,是关爱村干部的首要任务。
二要生活上保障。目前对村干部普遍的评价是“动力不足”,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存在村干部工作量大与生活待遇较低的矛盾。据调研统计,村干部对误工补贴、养老保险、风险保障等三项经济待遇方面的制度不太满意及不满意率分别高达35?6%、54?7%、45?6%。因此,实施村干部的关爱工程,必须通过提高村干部的经济待遇,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三要工作上支持。调研中了解到不少人感叹“村干部难当”。具体分析主要原因有:一是压力体制的依然存在与村民民主意识的逐步增强,使村干部处于“上压下顶”状态;二是农村改革的深化与村级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使村干部处于“不管不行、想管管不了”状态;三是干部群众盼发展与村级经济的薄弱,使村干部处于“无钱难办事”状态;四是部分村级党组织战斗力弱化与村委会主任“海选”推出,使少数村干部处于“同台难同心”状态。因此,在本次调研中,36?2%的受访村干部希望能得到上级党委政府更多支持与帮助。
四要精神上关怀。村干部处在农村改革和建设的第一线,面临的困难和矛盾较多。调研中,通过与村干部座谈交流,感觉到他们流露出各种心理问题。如工作的压力,矛盾的纷扰,情感的摩擦,干部与农民双重角色的冲突等。因此,必须切实加强对村干部的精神关怀。
2、建立关爱工程的运作机制。通过对临安关爱村干部工作的实践分析,本人认为建立“关爱工作目标化、目标推进项目化、项目落实责任化”的关爱工程运作机制,是改变目前关爱工作层次不高、制度繁多且执行状况不理想的可行之策。
所谓关爱工作目标化,是指应当立足实际,对关爱工作进行长远规划,确立分阶段目标,以确保关爱举措的“连动”。关爱村干部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基础工作,需要各级党委政府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着眼当前、谋划长远。从实际出发,临安市委确定“十一五”期间村干部关爱工程总体目标是:确保村干部政治待遇,不断提高经济待遇,全面加强素质教育,建立健全村干部工作帮扶机制,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内聚力,激发村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引导广大村干部为“融入大都市、建设新临安”多做贡献。围绕上述总体目标,确定“政治激励、经济保障、教育帮扶”三个具体目标,实现关爱工作有计划地分步实施。
所谓目标推进项目化,是指借助合适的载体,选准关键的问题,在一个时间段内高效推进某一项关爱工作,确保关爱工作的“协动”。以村级办公场所建设为例,由于该项目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具体的扶持政策、严格的考核办法,并由领导亲自挂帅抓进度、抓督查、抓验收,所以全省上下迅速形成了工作合力,长期困扰村干部“办公无房”的局面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借鉴这一做法,临安计划“十一五”期间实施三大项目。一是继续深化村级办公场所建设项目,确保全市村级办公场所面积全部达到100平方米以上。二是落实村干部经济保障制度,在实现村干部误工补贴不低于全市农民人均收入基础上,专门启动村干部养老保险项目,力争实现在职村干部养老保险和风险保障全覆盖,并逐步实现退职村干部养老保险全覆盖。三是大力开展村干部素质提高工程,确保“十一五”期间完成两轮村干部集训,总人数不少于6000人次;完成两轮村干部高中学历和绿色农业证书“双证制”教育,总人数不少于2000人次。
所谓项目落实责任化,是指要明确主体,落实责任,以确保关爱工作“真动”。一是明确市委、市政府、市委组织部承担选择关爱项目、制定关爱政策、督查关爱措施落实的具体责任,每年研究组织工作时,把推进关爱工作项目的内容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将项目落实情况纳入年度党建目标责任制考核。二是明确各有关职能部门开展工作指导、落实专项资金、为项目推进提供各项服务的具体责任;三是明确乡镇一级作为关爱村干部的主体,确定乡镇街道党政一把手为关爱工作第一责任人,乡镇街道组织副书记为关爱工作的具体责任人,将关爱村干部工作纳入乡镇街道年度绩效考核。
3、健全关爱工程的保障机制。为确保村干部关爱工作落实,还必须建立健全一系列关爱工程保障机制。
一是规划保障。结合关爱工作目标化的要求,为确保关爱工作的系统性与计划性,各级党委应当结合“十一五”规划,出台“十一五”关爱村干部工作指导意见,制定出各地关爱村干部的规划、政策和措施,并根据村在职主要干部、非主要干部、退职干部等不同类别,从政治关心、经济保障、工作支持、精神关怀等方面制定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按阶段执行,分步实施。
二是制度保障。从临安来看,要实施村干部关爱工程,有必要建立科学务实的制度,让关爱工作制度化。通过废除、修改、整合现有的制度,可以统一建立教育、激励、监督管理等三个方面的十项制度。教育方面以深化“菜单式”教学为主载体,建立《村干部菜单式培训制度》,规范对村干部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用技术培训、文化知识普及以及“双证制”教学等;在激励方面,建立健全《市乡两级领导与村干部谈心谈话制度》、《市乡两级挂钩联系村制度》、《村干部误工补贴发放制度》、《村干部风险保障制度》、《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党员村干部保持先进性具体要求》等六项制度;在监督方面,建立健全《村级班子工作制度》、《村级廉政制度》、《村干部行为规范》等三项制度。
三是舆论保障。对村干部的关爱不仅是政府行为,也是一种社会行为,还应当动员各部门以及广大农村居民广泛参与。要充分利用多种新闻媒体,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宣传方式,让“重视村干部、关爱村干部”的观念深入人心,促使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村干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爱村干部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