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村党员作用发挥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2-07-10 03:52:00
导语:促进农村党员作用发挥的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形势下,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党员队伍内部差异扩大,党员流动频繁,使得原有的党员教育管理模式遇到了诸多难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为切实增强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努力提高党员教育管理的水平,近年来,富阳市积极探索党员分类教育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对不同领域、不同类型党员,采取相应的教育和管理手段,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主要做法
1、顺应时势抓载体。富阳市有农村党员17855名,占全市党员总数的50%,且大多以在本地生活为主。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完善和农村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化,农村党员队伍中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在少数无职党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部分党员的光荣感、责任感和进取精神与时展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望、党员先进性的标准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不会、不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与群众联系不够密切等问题日益突出。针对农村党员特别是无职党员教育管理难和发挥作用难的问题,我们一直在探索有效的方式、途径。2003年,我们在部分乡镇试行“联系农户”、“设岗定责”的做法,经总结完善,2004年初起在全市农村全面推行农村党员“联户服务区”和“联事先锋岗”的“双联”活动。
党员“联户服务区”,是指党员根据自己的年龄、居住地、行业等情况,以户为单位,联系农户,服务农户。一般每名党员联系农户不少于3户。联户的职责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达上级党组织有关文件精神;听取联系户的意见和建议,并向村党组织转达;督促联系户落实、完成有关任务;了解联系户的思想、生活和生产状况,力所能及地帮助联系户解决各类矛盾和困难,帮助维护联系户的正当权益,联系党员无法解决的,及时报告村党组织。
党员“联事先锋岗”,是指根据党员的特长、村民群众的需要及该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人口多少、工作量大小,设置不同类型的先锋岗,如科技示范、勤劳致富、治安调解、环境卫生等,制定岗位职责。通过党员自荐、民主推荐、组织安排等程序,根据党员的特长择优配岗,使广大党员找到适合自己特长的岗位开展工作。同时以“先锋岗”为载体,开展“三向培养”活动,吸收素质好的非党致富能人参加有关“先锋岗”特别是科技示范、勤劳致富方面的岗位,通过党员与非党致富能人的互动,达到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为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党员干部的目的。
自这项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共有82%的农村党员联系了41%的农户,78%的党员参加了16个先锋岗,有1266名非党致富能人加入“先锋岗”,有1583名致富能手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效果,而且参加“双联”活动的党员在动态增加。
2、注重实效抓深化。“双联”活动的开展也是动态发展的过程,在前几年“双联”活动开展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把“双联”活动作为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来坚持,在要求、载体、考核等方面都作了进一步的深化,确保“双联”活动真正取得实效。一是明责任。对农村党员、村党组织、乡镇(街道)党(工)委在“双联”活动中的工作明确提出了具体的职责要求。对农村党员,明确了“31155”的要求。即每名党员联系农户不少于3户;每名党员每季度走访联系户不少于1次;每名党员参加联事岗位不少于1个;每名党员每年为联系户办实事不少于5件;每名党员每年在联事岗位上办实事不少于5件。对村党组织,要求认真抓好组织实施。确定并公示“双联”名单;建立《联户服务区记录薄》、《联事先锋岗记录薄》,给每名党员提供“双联”记事本,登记活动情况;做好检查考核,对“双联”活动开展情况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查,年底进行全面考核。对乡镇(街道)党(工)委,要求细化考核方法,严格考核督查;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要经常进村入户,走访党员群众;及时总结“双联”活动的实践经验,不断深化和完善“双联”活动。二是造氛围。村党组织将每名党员“双联”名单在党员活动室上墙公布,并通过党务村务公开栏、小册子、宣传册等形式告知各联系户和其他群众,接受群众的监督。各乡镇(街道)党(工)委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农业开发等多个方面建立党员“双联”基地、党员先锋岗等,发挥党员“双联”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对“双联”活动开展不深入的村党组织要求严格自查,限期整改,并广泛宣传“双联”活动的目的意义、实际效果和典型经验,推动“双联”活动的深入开展。三是严考核。实行三级考核,在市级考核层面,将深化农村党员“双联”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2006年度乡镇(街道)基层组织工作目标考核细则》,对乡镇(街道)进行考核。在乡镇考核层面,各乡镇(街道)党(工)委把各村开展党员“双联”活动情况作为所驻村农村工作指导员年度考核、所在村级班子综合考核和村党组织书记考核评优的重要内容。在村级考核层面,村党组织把党员参加“双联”活动情况列入党员百分考核和年度“双评”考核内容。平时每位党员定期向村党组织和村民代表汇报“双联”工作情况,年终采取个人自评、群众民意测评、支部综合评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考核。党员履行“双联”职责的情况,作为年终评议党员的重要内容,以此促使无职党员干有目标、学有榜样。四是重激励。为了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结合一些乡镇给农村党员户悬挂“共产党员户”牌子的做法,今年初以来在全市农村党员推行共产党员“亮身份、许承诺”制度。要求每位农村党员结合自身实际和“双联”活动情况,承诺自己全年要为本单位(村)和群众办哪些实事。党组织将每位党员承诺内容和完成情况进行公布,接受群众监督。注意挖掘和培植实施党员承诺制的典型,对完成承诺情况较好的村党组织和党员适时进行表彰,并作为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员评选和表彰的推荐条件。
富阳市自实行农村党员“双联”活动以来,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部分党员联系群众不够密切,部分无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部分地区党员发展滞后的问题,探索了农村党员发挥作用的一些办法,走出了吸收农村优秀青年入党的新路子,增创了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机制,夯实了党的农村工作基础。广大党员感到,“双联”活动为他们展示自身才能、发挥先锋作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舞台;群众也感到,“双联”活动使党员与他们的距离更近了,党员的先进性变得看得见、摸得着了。我们在开展“双联”活动过程中体会到,这项工作使我们找到了一个提高党员素质与服务人民群众的有机结合点,对于保持党员先进性,夯实党的基层工作基础,具有积极的意义。只要有好的载体,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几点思考
“双联”活动是我们促进农村党员作用发挥的一个有机载体,但是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促进农村党员作用发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必须要多种措施并用,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在开展“双联”活动过程中,我们感觉到,要真正使“双联”活动取得实效,必须要多种配套措施齐头并进:
1、落实“双找”,实施流动党员“安家工程”,是深入开展“双联”活动的重要基础。富阳市民营经济比较发达,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在民营企业工作,其中不乏农村党员,还有很多农村党员从事个体经营。这部分党员如果底子不摸清楚,始终游离于“双联”活动以外,那么开展“双联”活动的基础就不够牢固。为此,我们非常重视这部分流动党员的调查摸底工作,早在2001年,富阳就率先开展了“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的“双找”活动,并把它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加以坚持。目前全市登记在册的外出流动党员1095名、外来流动党员341名、无单位党员435名、“口袋”党员29名,并落实好组织关系,使隐性党员重新找到党组织。按照杭州市的统一部署,我们还积极实施了流动党员“安家工程”,在每个乡镇(街道)建立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在每个社区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站,在流动人员集中之地成立临时党支部和流动党员之家,为流动党员的就业、生活提供帮助。通过落实“双找”和实施流动党员“安家工程”,为农村“双联”活动的开展摸清了党员底数,打下了良好基础。
2、创新教育手段,提高党员素质,是深入开展“双联”活动的根本保证。要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双联”作用,党员素质是根本保证。应该看到,在农村党员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存在自身素质不高的问题,这是我们一直在作探索的问题。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我们针对开展农村党员学习教育的做法,总结了“讲学为先、五学并举”和菜单式、小班化学习教育方式,努力提高农村党员素质。“讲学为先、五学并举”,即干部专家“讲学”,帮助党员学得懂;因人而异“帮学”,帮助党员学得快;小班形式“导学”,帮助党员学得深;督导联系“促学”,帮助党员学得实;严格标准“评学”,帮助党员学得全。“菜单式、小班化”培训,即乡镇(街道)根据党员的不同需求,设置不同的培训课程,并将培训课程名单下发到各村、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供党员自主选择。乡镇(街道)党(工)委根据参加培训党员的年龄、文化程度和工作状况等实际情况,分别编班,开展小班化教育。党员素质的提高,对于提升“双联”活动的效果,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但是党员素质的提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毕竟农村党员个体千差万别,素质参差不齐,今后工作中,还需不断深化农村党员素质提高的长效机制,在取得实效上下功夫。
3、推行村企党员“双重”管理,发挥区域流动党员“双联”作用,是深入开展“双联”活动的有效补充。目前富阳绝大部分流动党员,组织关系在村,但是工作在企业,这部分党员在管理上很容易出现“真空地带”。针对这种现象,我们采取村、企两级党组织“双向联系、双重管理”的办法,对组织关系在村、工作在企业的党员进行备案登记,与企业其他党员一样,参加企业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和组织生活会,逐步实现由原来的“两不管,两头松”变为“两地管,双落实”。在加强对村企流动党员备案管理的基础上,积极为流动党员发挥作用提供平台。建立流动党员联系员制度,确定流动党员为工作联系员,通过流动党员开展对一般职工和外来人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提高了非公企业职工的工作效率。在农村“双联”活动中,把流动党员也纳入其中,安排他们联系困难农户,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并把企业中学到的技能传授给村民,带领大家共同致富。通过村企流动党员“双联”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了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他们既能立足本职岗位,主动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促进企业发展,又能在本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帮户结对,带领致富,达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4、建立困难党员帮扶机制,解决困难党员的后顾之忧,是深入开展“双联”活动的有力保障。当前农村党员中,文盲半文盲、年老体弱、生活困难等党员仍占有相当比例。这部分党员自身生活都比较困难,要他们去参加“双联”活动,发挥双带作用,显然不符合实际。但是,做好对这部分困难党员的帮扶工作,既解决了我们党组织内部党员之间平衡发展的问题,也是对参加“双联”活动的广大农村党员的有力保障,这让他们感觉到,如果有一天自己生活困难了,党组织也不会忘记自己,从而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双联”活动中去。为此,我们在各乡镇(街道)普遍建立了农村困难党员帮扶机制,设立了农村困难党员帮扶专项资金,通过党费拨一点,财政出一点,党员、企业、社会捐一点等途径,筹集资金每年保持在300万元左右;建立了党员帮扶中心,出台了困难党员慰问制度、维权制度,形成了“组织帮党员、党员帮群众”的良好氛围。2005年底,按照富阳标准,对1866名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进行了慰问,给他们带去党组织的温暖,切实增强了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在非公企业,我们还积极开展了“党员互助帮困”活动,对家庭困难、身患重病的党员进行结对帮扶,并动员企业拿出一部分救助资金,再通过发动党员和职工捐款,慰问生病、生活困难职工,有效地凝聚了企业职工人心。
- 上一篇:提高农村党组织战斗力的调研报告
- 下一篇:不断加强党员分类教育管理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