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员队伍思想状况和改进党员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
时间:2022-07-08 05:04:00
导语:加强党员队伍思想状况和改进党员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前段时间,我们集中力量通过各种形式,对党员队伍思想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调研中发现的党员队伍思想状况进行了分析。
一、当前党员队伍中存在的思想问题
从共性问题来分析,主要呈现“四化”:
一是理想宗旨观念弱化。少数党员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对党信心不足,有的甚至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从事封建迷信活动和宗教活动。从对近百名党员群众调查来看,有28.6%的党员群众认为,当前党员的共产主义信仰发生动摇,27.9%的群众认为党员的思想观念处于消极状态,趋于多样化。据最近一次排摸结果统计,全县有26名农村党员参加了宗教活动,有的信教党员在党组织对他进行说服、批评教育时,思想还相当顽固。同时,由于一些党员干部严重脱离群众,不关心群众疾苦,甚至侵犯群众利益带来的不良影响,已直接导致农村青年入党积极性下降。调查发现,有41.5%人认为是党组织做了大量思想工作后,才提交入党申请书,抱有党组织要我入党,我才入党的思想。17%的人对入党抱无所谓态度,入与不入一个样。
二是奉献服务意识淡化。当前,党员讲奉献的少了,求实惠的多了,讲服务的少了,要回报的多了。农村党员开会要补贴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46.5%的群众认为党员的奉献精神较以前削弱,没有以前党员那样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2.3%的群众认为党员的奉献服务意识已消失,跟普通群众没有什么两样,甚至不如普通群众。
三是组织纪律观念淡化。党员角色意识淡化,不愿接受组织约束,游离于组织之外,我行我素,党员不象党员的现象比较突出。有的党员只要权利,不要义务,不做党组织分配交给的任务,不参加组织生活,有的甚至不交党费。有的还热衷于做群众尾巴,丧失党性原则,带头聚众闹事、参与集体上访。有的甚至违法违纪,造成不良影响。据初步统计,今年全县已查处违法违纪党员93名。
四是关系庸俗化。党内好人主义盛行,开党内民主生活会时,只讲好的方面,谈问题缺点时,打擦边球,蜻蜓点水,就是说也是说一些“通病”,相互之间不肯提缺点,只是提一些希望而已,谁也不想得罪人。在党员民主评议中,评不出不合格党员,都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甚至在处置不合格党员时,有的党员也不能坚持原则,讲亲情、面情,处置的决议往往通不过。
从个性问题来分析
——农村党员以下两方面问题比较突出:①老年党员思想僵化。有的党员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认识不足,缺乏信心,有的对深化改革不理解,发表一些过激言行,还有的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以“老资格”自居,损害了老党员在群众中的形象。②无职党员发挥作用弱化。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党员从事职业多样化,流动性大,导致作用的发挥难。如某村22名党员中,在企业打工的6名,个人办厂的1名,个体经商的6名,在家休息的老年党员5名,村干部2名,外出党员1名,务农党员1名。除了村干部以外,只有年老党员和少数务农党员在村,其他无职党员在村外自谋职业,发挥作用很难。
——企业党员中存在的一些思想问题:①党员情绪低落,思想消极。认为现在的党员与不是党员一个样,在企业为老板打工,只是老板的雇工,体现不出党员的荣誉感、自豪感,只是每月多交几元党费而已。尤其是企业下岗职工党员,怨气大,牢骚多,情绪比较激动。②下岗职工党员管理难。一些党员职工下岗后,组织关系与党员的户籍、居住地、工作单位相脱节,下岗党员四处打工,党组织找不到党员,党员不能自觉接受党组织的管理。③隐性党员组织关系迁移难。企业党员流动性大,组织关系迁移比较麻烦,使许多党员不愿或难以将组织关系迁到企业。据不完全统计,到12月份,我县50名职工以上非公有制企业中“隐性”党员有393名,已转移组织关系的只有291名。
——机关党员中存在的问题有:人民公仆意识淡薄。一些机关干部入党动机不纯,工作责任心不强,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少数人精神不振,工作标准不高,服务态度不好,“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个别党员干部甚至私欲较重,出现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倾向。
二、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的存在,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从客观因素分析,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四个多样化”的出现,使少数党员的观念发生变化。偏面认为现在是市场经济了,一切以经济利益为中心,只要能赚到钱,党员不党员一个样,有的甚至对西方一些腐朽思想产生浓厚兴趣。农村中一些有能力、有文化、年纪轻的党员纷纷外出找工,留下的只是一些年老体弱的老年党员守家,党员分布四散;企业党员流动性较大,跳槽频繁,给党员教育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
从主观因素来分析,一是各级党组织对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在思想认识上不够重视。存在着重经济轻党建思想。把党建工作当作软指标,多抓少抓关系不大,往往用完成业务工作来代替党建工作。同时,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基层党组织对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畏难情绪。对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探索不够,习惯于用老一套方法思想来教育党员,因循守旧、简单了事。对党员的工作和思想实际不够关心,不闻不问,思想政治工作严重滞后。二是各级党组织在工作中还存在缺陷。党员教育内容单薄,形式单一,缺乏有效性。党员作用发挥的途径方法欠缺。党员的荣誉和责任感没有充分激发出来。党组织如何就新形势下拓宽无职党员发挥作用的渠道缺乏有效办法。对党员的监督管理不力,出口不畅。怕麻烦,怕得罪人思想比较普遍,民主生活会走过场,处置不合格党员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等。支部自身建设不到位,有的基层支部活动不正常,制度不健全,对党员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有的则就活动抓活动,对党员的实际生活困难解决、关心不够,一定程度上损伤了他们的积极性。
三、对策研究
1、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责任,形成齐心协力抓党员队伍建设的良好氛围
要充分认识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增强各级党组织在新形势下加强党员有效教育管理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把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纳入各级党委重要议事日程,明确责任,系统运作,强化考核、督查,促使各级党组织从根本上摆正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与经济工作的位子,从战略的高度将两者在同一聚集点上加以运转,找准结合点。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正确把握好党员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以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强化制度建设为着力点,多管齐下,常抓不懈,不断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
2、认真抓好党员发展工作,把好党员队伍“入口关”
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做好新党员发展工作。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标准发展党员,不单纯为了追求数量而降低标准。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党组织对每一个申请入党的人,必须在实践、群众中进行严格的考察了解。进一步抓好党员发展推优制、培训制、预审制和公示制,严格履行入党手续。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发展工作,在抓好“四制”的基础上,要建立“双重考察制度”,即对考察发展对象,不仅要在其工作单位广泛听取意见,而且要在其居住地或户籍所在地党组织征求意见,保证新党员质量。同时针对企业、农村党员流动性大的特点,以乡镇党委为单位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台帐,将有关情况如申请书、考察表、考察期间表现情况记录在内,保证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培养不因流动而断档,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不断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3、强化阵地建设,构筑教育网络,严格组织生活制度,确保党员教育工作的持久性
一是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网络建设。建立健全村、点、镇三级党员教育网络建设,保证一月一次党日活动、一季一次以点为单位和一年二次全镇党课教育,消除党员教育“空白点”。二是以实施“村村有播放点”建设为抓手,规范党员活动室和电教设施建设,对已经实现“村村有播放点”的乡镇建立正常的收看、播放制度,并在收看实效上下功夫。三是严格党内民主生活制度。坚持和健全组织生活会制度,开展党员谈心活动,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帮助党员克服缺点,纠正错误。同时要加强对民主生活会的管理和指导,强化责任人意识,使民主生活会不走过场,不留于形式。此外,还要主动适应党员流动性增大的实际,及时调整基层党组织的设置,理顺新形势下党组织和党员的组织关系,切实消除党员教育管理的“空白点”。
4、以“三个代表”教育为主要内容,增强教育的有效性
一是对党员干部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从党员的工作和思想实际出发,紧扣“三个代表”要求,教育广大党员争做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模范,争做建设、传播先进文化的模范,争做实践党的宗旨的模范,争做开拓创新的模范。要围绕“群众有困难,我们怎么办?群众有意见,我们怎么办?群众有要求,我们怎么办?”进行讨论与教育,着力解决当前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机关党员领导干部素质,增强机关党员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要对农村和企业一般党员进行无神论教育和先进性教育。要通过集中整顿和加强经常性教育相结合的办法,进一步坚定农村一般党员的理想信念。对信教和参加封建迷信活动、非法组织的党员要采取教育说服、限期整改、劝退除名等办法,做到转化一批、教育一批同时,要围绕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党员作用,保持党员的先进性问题,寻找党员发挥作用的途径和办法。在农村要着重探索发挥好无职党员作用的途径,通过定岗定职、目标管理,引导无职党员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知识化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乡镇企业党员,要开展“亮身份、比贡献”活动,引导他们为推进非公企业的健康发展发挥各自的作用。
5、以建立《党员功过簿》制度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党员分类目标管理工作,增强教育管理的针对性
一是要根据党员职业特点等情况,建立支部书记《党员功过簿》制度,指定一名负责人记录党员为党争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行为和有损于党的形象的各种行为。并将《党员功过簿》记载工作与党员目标管理考核和民主评议工作结合起来,从而逐步建立起党员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管理机制。二是积极探索对流动党员、下岗职工党员和老年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对在外出党员人数较多、时间较长、地点相对固定的地方,可以建立正式支部;在外出党员人数较少、时间较短、又有一定流动性的地方,可以建立临时支部;对外出时间不固定、地点分散的党员,可以采取发放流动党员证、派遣党的联络员等方式与当地党组织联系。对下岗党员可制订切合实际的管理方法,能理顺组织关系的及时进行理顺,对一时难以理顺或落实的,可建立下岗党员登记制度,对下岗党员进行登记造册,以便及时联系。要求流动党员、下岗党员按月或季汇报思想工作情况,每年至少参加二次以上的党日活动。三是积极畅通“出口”,建立正常的党员队伍出口机制。要积极探索群众评议党员的做法,加大对党员的激励鞭策力度;要提出党员队伍出口管理意见,建立党员预警制度,规范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真正纯洁党员队伍。四是要注意挖掘党员队伍中各行各业的优秀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广大党员,以真正弘扬正气,树立新时期党员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