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指导员与政企联络员比较与思考

时间:2022-06-30 05:16:00

导语:企业指导员与政企联络员比较与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企业指导员与政企联络员比较与思考

任何事物,有比较才有区别,有比较才有创新,有比较才有提高。比较是一种研究的方法,比较的目的是鉴别其优劣,寻找其规律,挖掘其真谛,从而扬长避短,找到一种更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工作路子。

一、政治指导员与政企联络员的由来

企业派政治指导员的做法,是地方党组织从部队学来的。

我们奉贤区把政治指导员派往企业开展党的工作,最早提出的是平安镇党委,然后在全区非公企业中推开。进入90年代以后,非公企业在奉贤区迅猛发展,但是党建工作相对薄弱,一些企业“无党员、无党的组织、无党的活动”,党建工作出现了空白点。政治指导员派到企业以后,他们在政府与企业之间架起了一座联系的桥梁。他们在企业了解和掌握了一些实情,为企业的健康发展献计献策排忧解难作出了贡献。但是,由于政治指导员是从机关和事业单位派下去的,没有很好地解决政治指导员的组织体制和工作机制问题,实践证明效果并不很理想。政治指导员兼职不能尽职,工作不能完全到位,加上有些同志对企业不够熟悉,到企业说不上话,办不成事,企业不是很欢迎。政治指导员既缺少自我加压的内动力,又缺少企业需求的外动力。所以多年过去了,过去的老大难,现在还是难老大,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仍是基层党建工作的最薄弱点。

*年,奉贤区金汇镇党委在吸取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推出了政企联络员的做法。这种做法不同于政治指导员的地方是,政企联络员产生于企业,这些同志由企业法人推荐,经组织考察,党委决定,然后召开大会由党委和政府发聘书宣布的。他们一般都是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或者是老板的亲信,手中掌有一定的实权,对政府交办的事情有较强的协调能力。他们来自于企业,受聘于政府,服务于职工,成为企业、政府和职工三方利益的重要协调人。

政企联络员产生的另一个原因是,到金汇镇来投资的外资企业和外地企业越来越多,这些外来企业都急于迅速膨胀和发展,但是又苦于不熟悉当地情况,办事情比较困难;他们迫切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政府也需要与企业加强沟通和协调,在这种情况下政企联络员就应运而生了。

二、政治指导员与政企联络员之比较

政治指导员与政企联络员的地位作用和工作任务等共同之处很多,但是不同之处也有不少,为了鉴别两种做法的长短,我们从运作机制、工作职责、管理方式、作用效果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发现两者各有不同:

1、机制不同。政治指导员与政企联络员除了名称不同外,关键的还有四个方面不同:一是政治倾向不同。政治指导员到企业的目的是开展党的工作,传达党的方针政策,发展新党员,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而政企联络员来自于企业,他们的出发点是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谋求政府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二是工作重心不同。政治指导员侧重于政治领导,以党建为工作出发点,重心在管理上。政企联络员侧重于服务,以服务为联络的出发点,重心在协调上。三是人员素质不同。政治指导员100%是党员,绝大多数是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与上级党组织容易保持一致。政企联络员的情况比较复杂,在21名政企联络员中,中共党员只有6人,到退休和接近退休的同志有5人,开展党建工作不太方便,缺乏活力。四是实践效果不同。政企联络员的工作可以从组织、时间、任务上做到“三落实”,工作到位效果好,他们有一种工作热情和原动力。而政治指导员由于是机关或事业单位的人员,调动频繁,工作繁杂,联络和指导的企业工作往往要落空。

2、职责不同。政治指导员在镇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其主要职责体现在五个方面,就是为党委和政府当好五大员。即,党和政府声音的传播者,党员群众政治上的引导者,法律法规实施的监督者,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者,各方关系的协调者。政企联络员承担的职责主要有四项:一是参加党委和政府召开的相关会议和开展相关活动;二是及时将党委和政府的工作要求向企业经营主反馈;三是及时将企业需要党委和政府帮助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反映上来;四是妥善处理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政治指导员和政企联络员的职责不同,原因是平安镇党委和金汇镇党委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不同。平安镇党委侧重于网络化组织化建设,注重于党的工作的全覆盖,努力使党建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实现我们党提出的“有党员的地方,必须有党的组织,有群众的地方,必须有党的活动”的要求。而金汇镇党委建立政企联络员的目的,则侧重于党的工作的有效性。他们认为,推行政企联络员制度,是政府和企业双方客观的内在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来毫无行政隶属关系的外地、外国的企业纷纷进来,政府对这些企业的管理和调控有所减弱;建立政企联络员是为了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也是为了扩大政府的群众基础,争取企业中的那一部分群众,从而巩固我们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通过政企联络员的努力工作,使企业有更大的发展,政府也从税收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3、管理方式不同。对政治指导员的领导方式是行政命令型的。政治指导员往往站在领导机关的立场上,对企业实行政治领导。为了加强对政治指导员的组织领导,平安镇党委和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包括工作例会制度、检查评比制度、考核奖励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等,定期听取他们的工作汇报,并对工作成绩突出的政治指导员进行表彰和奖励。

对政企联络员的管理方式是松散型的。这些同志受企业领导,其人事和工资关系全部在企业。金汇镇党委和政府为了加强对政企联络员的日常管理,成立了政企联络员工作指导站,成员由工商、税务、派出所等执法部门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同志担任。政企联络员只享受党委和政府的政治待遇,与其他企业的党支部书记一样可以参加党委和政府召开的相关会议和相关活动。他们中虽然有许多同志不是党员,但也是经过党委授聘的党的干部,做党的工作。实践证明,有了这支队伍,党委和政府与非公企业的联系方便多了。

由此看来,从政府管理这个角度看,对政治指导员便于管理,但是管理成本大,管理效果不十分理想。而政企联络员不太好管理,参加党委和政府的会议和活动的出席率也不是很高,但是管理成本低,管理企业的效果比较好。

4、作用不同。政治指导员的作用更多的是政治作用,而企业需要的协调作用、桥梁作用、攻坚作用等,政治指导员难以发挥或者发挥得不十分理想。因为他们的利益与企业的命运不是捆在一起的,企业的兴衰,对他们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对企业管好了管差了,到企业去多了去少了,在经济上没有关系。而且都是兼职的,本职工作本来就比较忙,到企业去指导和解决问题就少了,许多政治指导员只是挂了一个头衔,没有到过企业一次的同志不在少数,客观上企业分散,无法指导,也是政治指导员难以发挥作用的原因之一。

政企联络员由于身在企业,工作在企业,生活在企业,发挥其作用有三个明显的优势:一是对企业情况熟。他们对企业的经营策略、经营业绩以及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了如指掌,对经营者的思路和职工的想法掌握得很清楚,对企业的需求和政府应该做的事情也十分清楚。二是与老板的关系亲。政企联络员都是经过老板认可和企业推荐产生的,许多同志还是老板的亲属,至少是老板身边信得过的人。这些同志任联络员当然首先维护企业的利益,但是他们也有许多事情有求于党委和政府,所以他们忙碌于企业与政府之间,做了许多有利于政府和企业的工作。三是协调权力大。政企联络员在企业身居要职,工作开展起来有职有权,说话一言九鼎,对完成党委和政府交办的工作和处理协调劳资关系都较为顺畅。

三、比较后的意见

应该肯定,政治指导员和政企联络员都是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非常好的经验,在不同时期发挥了不同的重要作用,即使是同一种做法,由于各党委的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不同,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因此,两种做法不存在哪一种好或者哪一种差的问题,两种做法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经过综合分析和比较,我的意见是:

1、因企而宜,实行分类管理。目前在上海郊区的企业主要有以下几种:外资企业、外地来沪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等,由于这些企业的性质不同,用同一个模式管理是不切合实际的,各党委和政府应该根据企业的不同类别和不同需求,采取不同的联络工作方式。

一是对注册型企业,宜交给经济园区来管理,因为这些企业飞来飞去,流动性很大,不确定性很大,只有经济园区的同志能够熟悉他们,了解他们,让他们来管理注册型企业比较合适。二是对实业型的本地企业,宜下派政治指导员,因为这些老企业关系深,屁股老,只有政府派政治指导员进去,具有一定的行政权力,他们才听话服管。三是对实业型的外来落户企业,宜推荐政企联络员的做法,因为这些企业初来乍到对本地情况不了解,他们对外派过来的同志有一种排斥心理,特别是外资企业更有一种逆反心态,认为政府派人来是对他们的不信任,由他们自己推荐产生政企联络员,地方政府同样可以达到了解企业、服务企业、支持企业的目的。

2、注意党建工作覆盖面与有效性的有机统一。市委提出“消除党组织建设的空白点、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的工作有效性”的目标,我的理解,这三句话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将它分开来理解,更不能断章取义。解决空白点,建立党组织,只完成了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基础工作,而最关键的是要改进党的活动方式,增强党的工作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党对广大党员和群众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如果把建立党组织作为加强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目标,不注重改进党建工作的方针和方法,在企业里的党员还是没有归属感,群众对党委和政府还是有一种距离感,那么,怎么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在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难,但是在非公企业开展富有生气的党组织活动更难,我们的理论工作者和党务工作者应该把后者作为研究和探索的重点。

3、在服务中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委和政府应该把为企业服务作为工作立足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把企业作为服务的重要对象,视他们为“上帝”,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这是我们党委和政府以及行政机关的重要工作职责。企业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作,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目标。而政府机关要从政治的角度、稳定的角度、大局的角度来要求企业,这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如果我们不转变观念,继续用行政的手段、命令的方式,对企业实行管理,那么企业肯定不服管,政府工作人员不开心,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解决不了。企业发展受阻效益下降,政府也不能从企业的税收中得到好处。所以只有在服务中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在服务中接近企业,在服务中接近员工,把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结合起来,从感情上接纳外来企业和外来人员,设身处地的为企业着想,替职工分忧,才能使党建工作更具有针对性,使政府对党员群众更具有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