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调查报告
时间:2022-06-13 08:31:00
导语: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调查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市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在大力巩固和发展国有、集体经济的同时,非公有制经济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后,我市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入,所有制结构逐步调整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更加迅速。至目前,全市非公有制企业总数达到101342家,从业人员741476人,其中50名以上的企业2554家。今年1至8月,全市个私企业共完成销售总额417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14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活跃城乡经济,满足社会多方面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给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保证非公有制企业的健康发展,是目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最近,我们采取实地走访、座谈讨论、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对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了解,在分析和总结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情况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整体的认识和对策。
一、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现状
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自1986年8月成立第一个私营企业党支部后,各级党委一直来都比较重视,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就党的基层组织的整体而言,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仍是难点和薄弱环节。
1、党组织的设置工作有所突破,但与企业发展不甚适应。各级党委认真落实有3名以上党员的企业都要建立党组织的要求,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设置,作了积极的探索,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按经济区域或行业组建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设置企业党的组织。据对50名员工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调查,有3名以上党员的1833家,已单独建立党组织的1358家,占74.1%,其余企业建立了联合支部。但从实际情况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立面还很小,仅占非公有制企业总数的2%;在1239家职工100人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中,单独建党组织821个,占66.3%;在1190家已开业的外商投资企业中,建党组织317个,占26.6%。这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及其所处的地位很不相称,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设置呈现明显的滞后性。
2、党员作用有所体现,但党员教育管理还显薄弱。各级党组织注重加强对党员的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的素质,并通过组织党员责任区、“争先创优”、岗位奉献、献计献策等活动,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据对2810名非公有制企业职工问卷调查,认为目前非公有制企业中党员作用发挥好的492人,较好的1175人,两者占被调查对象的59.3%。但也不容乐观,有不少非股东的党员在思想认识上并非十分统一,认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只能为“老板”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思想上难以接受,行动上不愿“出头”,存在着党员不党员无所谓的思想。在党员的教育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有的企业党组织党员教育的方法仍沿用国有、集体企业的一些做法,内容缺乏针对性,活动流于形式;有的企业党组织“”制度未能得到认真落实;有的企业党组织甚至没有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另外,由于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党员的流动性比较大,加上有些外来党员,没有及时转移党员组织关系,或隐瞒党员身份,致使少数党员游离于组织之外,混同于普通工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存在“不到位”的问题。
3、发展党员工作己引起重视,但党的力量薄弱状况还较突出。各地从充实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力量,改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滞后的要求出发,对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发展党员工作提出了要求,采取下派党的工作员、落实责任人等一系列的措施,及时吸收符合条件的优秀职工入党,使党员发展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截止今年8月,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工作员达1156名,其中今年下派的工作员486名;今年以来全市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共发展党员800余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近2000余人。但党员的数量与10万余家非公有制企业的总数和庞大的职工队伍相比,还显得十分不够。在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力量薄弱状况未能得到根本的改变。一是从数量上看,党员总数偏少。全市非公有制企业有党员21944名,占职工总人数的2.96%,大大低于全市党员占总人口5.2%和国有企业党员占职工总数17.3%的比例。二是从党员分布情况看,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性。全市非公有制企业中,有3名以上党员的企业1833家,仅占企业总数的18%,加上6.7%的企业仅有个别党员,大批非公有制企业仍然是党的力量的“空白点”。三是从党员在企业内部的阶层结构看,对企业的影响力较小。至目前,全市私营企业主是党员的1241名,占私营企业主总数的4.8%。据对20家建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的随机调查,这些企业共有股东128人,其中党员65人,占50.8%,在未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中,持股党员比较少,相当一部分非公有制企业无党员持股。
4、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的氛围基本形成,但党组织的工作环境尚需要进一步优化。近几年来,各级党组织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日益重视,先后对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等不同类型的企业党建工作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的资料,提出了不少切合实际的建议措施,出台了一些政策意见,如市委先后制订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党的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农村股份合作企业党建工作的试行意见》、《关于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党的工作的意见》。今年5月,市委又制订下发了《关于加强非公制企业党的建设的意见》,建立联系会议制度,召开了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会议和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团建设会议,编辑了反映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经验的书籍《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和探索》。非公有制企业的工会组建工作近年来有新的突破,组建私营企业工会已通过地方立法,到今年底可基本实现“哪里有企业,哪里有职工,哪里就有工会组织”目标,工会组建为推进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党联系群众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同时,也为建立党组织创造了条件。今年11月,全国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我市的工会建设经验得到各级充分肯定。所有这些,说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已逐步被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职工所认识和接受。据对260名职工、党员调查,认为有必要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的243名,占93.5%;认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重要的198名,占76.2%,认为重要性一般的57名,占21.9%认为不重要和不清楚的仅5名。但要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必须进一步优化党组织的工作条件和环境。部分企业主对建立党组织态度冷漠,甚至怀有疑虑,担心党组织支持工人同他们唱“对台戏”,担心党组织在企业中开展政治活动多,影响生产经营,存在着排斥和戒备心理。据对1265家调查,设党务工作机构的企业469家,专职党务政工人员数331名,占职工总数0.04%,企业党务政工力量不足。另外,企业党组织负责人是企业中层干部的229人,是企业一般员工的29人,这对企业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带来难度。有相当一部分党组织缺乏活动阵地,党组织活动经费得不到保障,许多方面依赖于企业负责人的个人意愿,影响了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
二、影响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主要矛盾
非公有制企业产权结构、领导体制、生产管理、用工制度等方面的特殊性,对加强党建工作产生一定影响,出现了许多矛盾与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狭义效益观念的增强与党的领导观念相对淡化的矛盾。市场经济的求利性在非公有制企业中表现尤为突出,一些企业把追求经营利润,创造经济效益作为唯一的目标,尤其是一些本人不是党员或不是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的企业经营者,平时只注重抓生产、抓业务,党的观念比较淡薄。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经营者对党的工作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要同国际接轨,国外企业不设党组织也照样办得好。在企业中有无党组织关系不大;也有人认为企业是经济组织,主要讲经济效益,党组织是政治组织,在企业中没有必要,甚至认为建党组织会“碍事”、“添乱”,对在企业中建党的组织、开展党的工作,有一定的抵触情绪。
二是资产所有者决策权和指挥权的强化与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矛盾。非公有制企业是私营经济或外商、港澳台商经济独资或控股的企业,企业主集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权、生产经营的指挥权、人财物的支配权于一身。有相当一部分非公有制企业投资主体偏重于血缘、地缘、人缘,各种“裙带”关系复杂,特别是在私营企业中,财会、供销等重要岗位大多由企业主直系亲属担任,领导体制家族化现象比较突出,这些因素都影响着企业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对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带来难度。况且,不少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本身就是企业的雇员,由于“劳资”上的雇佣关系,使得他们在工作中畏首畏脚,满足于“围着转”’、“跟着干”,很难发挥党组织负责人的应有作用。问卷调查显示,认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关键是“企业主的态度”的948人,占调查对象的三分之一以上。对于职工党员来说,在非公有制企业首先作为员工而存在,在目前下岗失业职工较多,就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比较珍惜“饭碗”问题,从而对企业主产生一定的依赖,党组织的作用因此受到制约。据对2550人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党员调查,有1548人认为企业党组织在整个企业中处于次要和附属地位,占被调查对象的60.7%。
三是生产经营管理的日益严密化与企业党组织工作方法、活动方式不适应的矛盾。一方面,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相当一部分非公有制企业管理日趋严格规范,工作运行节奏日渐加快,而不少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未形成较规范的组织工作机制,党建工作方法简单、被动,加上不少企业政工力量薄弱、党务政工干部素质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党建工作方式方法不甚适应,工作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由于企业主以追求更多的经营效益为目标,生产管理日益严密紧张,工人满负荷甚至超负荷地工作,党员自己可支配的时间很少,不少企业党组织往往由于生产任务紧而无法集中搞活动,在客观上给党组织开展活动带来了困难。
四是企业人员流动的频繁性与党建工作制度比、经常化的矛盾。从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特点看。绝大部分非公有制企业的规模不大,职工人数在50人以下的98788家,占非公有制企业总数的97.5%;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下的100005家,占非公有制企业总数的98.7%。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少非公有制企业处于不断分化、组合的不稳定状态,加上企业用工制度的灵活性,常采取闲期放假、岗位转换等形式解雇、清退部分员工,企业职工的流动性比较大,由此也带来了党员的频繁流动,使某些企业常出现党员队伍“朝增暮减”’的现象,给党组织的固定设置和规范运作带来困难,也给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党员发展工作带来影响。
三、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工作领域,要切实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矛盾与问题,我们认为当前要着重采取以下措施:
1、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市经济总量中占有相当的比重,特别是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经营机制的转换,非公有制企业在一些县(市)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既是保证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领导、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对此,一是要提高各级党组织对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认识。要教育党员领导干部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巩固执政党地位、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规划,列入重要日程,及时研究部署,落实工作责任,切实加强领导。二是要教育党员正确认识自己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作用。要让党员充分认识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非公有制企业搞好了,不仅企业主得利,而且国家能获得税收,还能促进就业、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要,共产党员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理应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三是要提高非公有制企业负责人对党建工作的认识。通过政策教育、党的知识宣传,让他们明白企业党组织与企业经营者目标的一致性,使他们积极支持企业党组织开展工作,为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条件。对于私营企业主的党员,要从思想上、政治上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增强党性。要求他们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教育引导他们不仅应模范地遵守国家的政策法规,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而且要严格遵守党章,认真履行党员义务,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鼓励他们把企业利润,用于扩大再生产,支持社会公事业。
2、合理设置组织,逐步理顺隶属关系。
组织设置是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基础环节,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强化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保证。非公有制企业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建立党组织较之国有企业复杂得多。因此,各级党组织要从实际出发,按照有利于加强党对企业的领导,有利于党员的教育管理和作用的发挥,有利于密切党同群众联系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搞好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设置工作。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单独组建。凡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有合适支部书记人选、生产经营较稳定的企业,都要单独建立党组织。为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单独组建面,对党员人数不足3名的企业,可以采取横向交流、接转组织关系等办法组建。
(2)联合组建。对于规模较小、党员人数不足3名的企业,可以由若干个企业联合建立党组织,党支部书记由党员民主推荐产生或上级党组织委派。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或党员人数的增加,创造条件向单独建立党支部过渡。
(3)以行政区域组建。一种是在乡镇(街道)工办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管理本区域范围内企业零星党员,书记由乡镇(街道)工办主要负责人兼任,支部班子由所在地的工商、财税、工办和企业党员代表组成。另一种是在规模较大、经济较发达、非公有制企业较多的村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书记由村党委(或党总支)的成员兼任。
(4)以经济区域或行业组建。在工业区和企业比较集中的地方,统一组建党支部,管理本经济区域的零星党员,党支部书记由工业区负责人兼任或由“龙头”企业党员负责人担任。在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比较发达的地方,依托个体私营经济协会建立党支部或组建行业党支部,党支部书记由工商所或市场管理负责人兼任。
(5)挂靠。对于规模小、稳定性差,仅个别党员的非公有制企业,把党员组织关系挂靠到企业所在地村(居民区)党支部或附近其他单位党支部。
(6)选派党的工作员。对党员人数少、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但有一定规模(职工一般在50人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由企业所在地党组织根据企业情况和党的工作需要,向企业选派党的工作员或确定党的工作联络员。也可将无党员企业划分若干个片,落实工作责任人,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工作,在条件成熟时成立党组织。
在党组织设置过程中,需要把握质与量的关系,注重组建质量,坚持成熟一个,组建一个。鉴于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特殊性,处于以下三种情况的,不宜急于组建。一是没有合适支部书记入选的企业;二是党员都是一般职工,且作用发挥不明显的企业;三是有血亲或姻亲关系的党员占党员总数一半以上的企业。
对已建立党组织的,都要以有利于党组织开展活动、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为原则,按照属地、分级、归口管理等办法,理顺隶属关系,明确管理责任,从根本上改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谁都可以管,谁都可以不管,最终无人管或管而不力的状况。为切实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领导和管理,对直属企业较多的乡镇(街道)依托工办组建企业党委;对经济较发达、党员人数较多的村建立村党委或党总支;在较大的城镇(主要是县市区委所在地),以个体私营经济协会为依托,组建党总支或党委,隶属于县(市)区工商部门党组织,负责管理县城所在地尚未归属的私营企业党组织和由县(市)区工商部门直接组建的专业市场党组织;在一些工业开发区组建党委或党总支,统一管理本经济区域的企业党组织。
3、明确工作职责,确立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核心地位。
明确职责,是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前提。中央组织部《关于在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加强党的建设的意见(试行)》规定,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执行党章规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在广大职工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其主要职责是:(1)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法经营,照章纳税。(2)关心企业生产经营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支持和促进企业发展。(3)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4)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团结和依靠职工群众,关心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5)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6)协调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关系,坚持原则,化解矛盾,维护企业和社会的稳定。(7)领导企业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支持他们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8)完成上级党组织交办的任务。
要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必须重视党组织领导班子的选配。据对非公有制企业的999名党员和1551名非党职工的调查,认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由于企业主担任比较好的1525人,认为由企业其他负责人担任比较好的564人,两者之和共2089人。占调查对象总数的81.9%。在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状况比较分析中,也得出了类似结论。为此,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一般应在企业决策层中选拔,企业主非党的,可由一名党员副总经理(厂长)担任。同时,要求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大胆开展工作,切实履行党组织的工作职责,保证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4、着力提高素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是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根本所在。对此,必须把握三点:
一是加大发展党员力度,不断壮大党的力量。针对非公有制企业中党员占职工的比例比较低,党的力量薄弱的状况,必须大力做好发展党员工作。要制订发展党员工作的整体规划,落实责任人,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做到职工在50名以上的企业都有党员,100名以上的企业都能单独建立党组织。在发展对象上,重点是关键岗位上的生产经营管理者、科技人员和职工骨干,其中包括在企业中连续工作两年以上、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外来人员。在方法上,要改变过去坐等上门的工作方法,通过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等多种途径,扩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并建档立卡,确定建党联系人。针对非公有制企业人员不稳定的实际,各级党委要把建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有机结合起来,无论他们流动到哪个地方和单位,都应把其现实表现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全面跟踪考察或给新单位提供有效的考察材料。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发展党员,要实行预审制,避免党员队伍出现家族化的倾向。
二是严格教育管理。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员不能是特殊党员,必须按照党章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凡在同一企业工作满6个月以上的职工党员,应将党员组织关系及时转入,在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的应转临时关系。同时,根据非公有制企业党员流动性大的特点。有条件的企业党组织要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登记和联系制度,多渠道、多形式地抓好外出和外来党员的管理,做到“管好在家的,管住外来的,管活外出的”。对党员教育要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在强化党性教育的同时,与政治教育、知识更新、技能培训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党员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做好本职工作的本领。
三是多途径发挥党员的作用。党员作用的发挥,是树立党的形象,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基础。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发挥作用,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模范、带头作用。党员以自己的良好素质,勤奋工作,开展技术功关,在急、难、险、重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带头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完成生产经营任务,带头学文化、学技术,为企业发展勇挑重担;(2)团结、凝聚作用。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及时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维护职工的正当利益,勇于同各种违法乱纪行为以及损害企业、职工正当利益的错误行为作斗争,将职工团结凝聚在自己的周围,开展党员联系职工的活动,教育和帮助职工学政治、学文化、学技术,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带动职工同心同德办好企业;(3)协调、沟通作用。私营企业情况复杂,企业主与从业人员既有政治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又有利益的差别和矛盾。党员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来协调、沟通各方关系,解决和缓解矛盾,为企业开展正常性的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环境;(4)支持参与作用。党员通过提合理化建议、收集反馈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意见等方式参与对企业的管理和生产经营重大问题的决策,为加强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发展服务。
5、加强分类指导,改进党组织的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
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需要把握不同类型企业的特点,掌握企业的运行规律,积极探索党组织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使党的各项工作有机地融于企业发展的运行机制之中,只有这样,党建工作才能富有成效。非公有制企业就其类型来说,有个体企业、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以及由私营经济或外资控股的股份制企业,由于企业的不同性质和特点,无疑会给党建工作产生诸多影响,由此出现党建工作的不同状况,必须加强分类指导。(1)由原国有、集体转制的非公有制企业。这类企业虽然企业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但党的工作大部分还保留着原来的传统做法,党建工作基础较好,要继续做好巩固、提高工作。对于由大型企业转制为非公有制企业的,一般应设专职党委书记,配备若干名专职党务工作干部;对于由中小型企业转制、企业设党委的,党委书记可以专职,也可以兼职,要有专职党务工作人员;设党总支、党支部的企业,可不设专职干部,但要明确人员以一定的精力做党的工作。专职党务干部的待遇要比照同级行政管理人员予以落实。(2)委托中方管理的外商投资企业。这类企业往往有一定规模、生产经营较稳定,党建工作可以参照中央〔1997〕4号文件精神,在企业中积极开展党的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3)由外方为主管理的外商投资企业。这类企业的党建工作,要注意循序渐进,先让外商了解中国的国情;认识开展党的工作与企业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建立相互问的信任,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发挥党员的作用。(4)个体、私营企业。这类企业大多数规模较小,党员人数也较少,要注意防止出现党组织家族化的倾向。在党支部书记的配备上,要注意选调能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观念强,思想政治素质好,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党员来担任。业主是非党的,要切实做好教育、引导工作。把他们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使他们支持在企业中建立党组织和开展党的工作,自觉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力量。
在具体指导过程中,要从非公有制企业的特点出发。积极探索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不断改进党组织的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一是在指导思想上,从纯政治性的党建工作向“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转变。党组织工作要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开展,把企业党建工作渗透和融合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以凝聚人心,调动积极性,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益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意灵活多样,讲究实效,使之为党员和广大职工所欢迎,为企业所有者、经营者所理解和支持。二是在活动内容上,从“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既要对党员加强政治理论教育,又要加强市场经济理论、岗位技能、经营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同时,把解决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中的难点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找准企业经济工作与党建工作的结合点,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在活动方式上,从固定集中为主向灵活分散为主转变。在坚持党内正常组织活动制度的同时,注意把党内活动与企业文化活动、管理活动、娱乐活动及党员牵头组织的技术攻关、产品销售等活动融为一体,克服党建活动形式的单一性、枯燥性。四是在活动时问上,从脱产活动为主向业余活动为主转变。以保证活动需要和促进生产经营为原则,妥善安排活动时间。除了必须集中的重要活动外,尽可能少占用生产经营时间,见缝插针,多利用班前班后的空隙、晚间和节假日、季节性或因自然因素停工待料期间开展党的活动。五是多渠道筹措党组织的活动经费,非公有制企业党员交纳的党费可返还一部分,作为党组织的活动经费,也可由上级党组织在分管的党费中适当拨补一部分。
- 上一篇: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制研究综述
- 下一篇: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情况新问题及其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