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调查报告
时间:2022-02-15 09:26:00
导语:县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调查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作风是标杆,是形象。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抓得如何,直接关系着事业的成败与兴衰。尤其是在实现××县域经济突破和跨越式发展战略目标过程中,加强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显得更为重要。为此,我们进行了深入调查。
近年,尤其是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始终把加强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通过开展“千名干部进万家”、“情为民系连万家”、“争当爱民书记、爱民干部”等主题实践活动,着力构建“干部长期受教育、百姓经常得实惠”机制,使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不断得到加强,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从总体看,全县绝大多数党员干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决议,在工作和思想上自觉维护大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但是,按照“三个代表”和党员先进性要求,特别适应“三个文明”、“五大建设”需要,努力实现×ד四大奋斗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学习放松。主要表现在党员领导干部学习意识不强,有厌学情绪。对与自己提拔升迁有关的培训学习态度比较积极,很少错过。相反,对常规性培训学习却不够积极,经常“掉头”。据调查,每次常规培训,总有少部分领导干部提前“掉头”。甚至有的领导干部对上级党校接受培训、专门学习这样难得的机会也不珍惜,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而是热衷于“认认人,养养精神,沟通沟通个人感情”。有的对机关正常的理论学习不重视,甚至应付了事。由于不注意学习,一些领导干部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缺乏广泛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系统的理解,在执行上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有的领导干部对法律法规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知之甚少,工作起来有时连续失误。如有的乡镇领导干部在计生、民政、土地、安全工作中,常常出现违法违纪现象,造成群众上访。
二是作风漂浮。少数领导干部不把群众利益摆在第一位,服务基层、群众的自觉性较差,工作责任心不强,以小团体、个人利益为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以权谋私,吃拿卡要;部分行政审批事项前置条件较多,办事程序繁琐,手续复杂,重审批轻管理、重罚款轻帮扶。不愿意联系和接近群众,遇事不走群众路线,靠主观做决策。把工作简单地停留在开会、发文件上,很少深入基层,对群众的真实想法不了解,呼声不倾听,甚至对群众疾苦视而不见。
三是缺乏民主。有些部门虽建立了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但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缺乏认真地坚持和落实。有的民主集中制制度规定得比较原则、笼统、伸缩性大,执行起来较困难。有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质量不高,议论工作多、思想交锋少,和稀泥多、揭露矛盾少,自我批评谈现象、互相批评谈希望,致使少数领导干部不能顾全大局,在班子内部闹不团结,搞无原则纠纷,在权力上争大小,在利益上争得失,在用人上搞亲疏。还有的部门“一把手”我行我素,搞家长制、一言堂,把“民主”仅仅看成是形式,特别是对反对意见更听不进去。在研究重大经济问题和人事问题时,党委成员看一把手脸色行事,用形式上的民主进行掩盖,实质上一个人说了算。
四是为政不廉。一些领导干部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淡化了公仆意识,加之社会上腐败现象的影响和监督机制不健全,产生了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有的领导干部不能自觉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关规定要求自己,公款吃喝,相互宴请。有的借盖房、搬家、过生日、子女升学、参军、婚丧嫁娶之机,搞宴请,借机敛财。虽然纪检监察部门制定了具体规定,加大了处罚力度,但仍有个别领导干部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暗中以小规模、多层次招待的办法进行宴请,逃避检查。有的个别领导干部,不能发挥表率作用,不严格遵守工作时间,中午喝完酒下午不上班,工作时间坐公车到基层游玩,甚至到一些严禁领导干部出入的场所。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教育培训不到位。近几年,在党员干部队伍作风教育上,我们制定了许多制度,研究了许多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实际效果还不够理想。一是在教育对象划分的层次性不强,没有根据领导岗位的不同进行教育。二是没有针对在理想、宗旨、纪律、作风、廉政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不能触及思想和灵魂。三是教育管理不规范,没有把干部的学习情况同干部提拔使用挂起钩来。
二、管理监督不到位。在干部管理监督上,我们也研究了一些制度,但还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和实效性,尤其是在执行上缺乏应有的力度。在工作中,存在着管理监督跟不上的现象,注重使用,轻视管理,对领导干部作风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不能及早发现,及时解决。往往是不出问题不教育,不造成影响不谈话。对作风上出现问题的干部,在教育时往往是一般问题点到为止、问题严重组织调整,缺乏从根本上解决的措施,致使有些干部屡教不改,对其他干部不但达不到教育目的,有时反而产生负面影响。
三、干部制度改革不到位。近年来,我们在干部制度改革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行了公开选拔、公推直选等,但是改革的力度不够大,步子比较慢。一是干部选拔的民主程度还不够,群众参与面还比较小,选人用人的范围还不够宽。尤其是对优秀年轻干部选拔任用的力度不大,备而不用、备用脱节的问题还一定程度地存在,影响了领导班子整体更新速度,造成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提高较慢。二是干部“下”的渠道还没有完全打开,“下”的标准不够明确,操作程序不够具体,措施还不配套。一些素质较差,工作进取心、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任职多年政绩平常的领导干部没有得到及时调整,仍然平平稳稳地占着位子,影响了干部工作积极性和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针对我县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逐一解决。
一、打破体制“瓶颈”,改善作风建设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体制性障碍客观上在一定程度上庇护了干部不良作风。一是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大力推行审批、登记、收费等“一站式”管理,提高行政效益,纠正干部工作拖沓风气。二是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实行政务上墙、运行程序上墙、收费栏目和标准上墙,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克服干部的衙门作风。三是积极探索改革县乡机构改革,结合县乡换届,进一步理顺职能关系,精减干部队伍,促进党员干部作风改善。四是加大县乡会计核算中心和政务中心监督力度,对各部门预算外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从源头上遏制个别干部铺张浪费的不良作风。
二、坚持创新机制,改进作风建设方法。一是建立学习教育互动平台。紧密结合各部门行业特点和党员干部思想实际,制定《党组织中心组理论学习培训计划》,采取个人自学与集体培训、书本教育与电化教育、理论灌输与开展实践活动相结合等形式,加强对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检查、督促、考核。二是建立领导干部抓落实制度。实行会议内容、时限三级审批制度,实行领导干部联系点和挂重点企业、重点工程制度,建立目标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保证领导干部集中精力抓大事。三是完善考察和识别干部的选人用人机制。在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和任免决定等程序中,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的要求,坚决打破“暗箱操作”,大力推行推荐预告、考察预告、差额考察、考察结果通报、干部任免票决等制度,扩大群众在干部工作中的“四权”。
三、注重监督防范,确保作风建设质量。一是健全行风评议工作体系。调整充实部门行风和干部作风评议领导小组,完善评议考核制度,组建干部作风督查组,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的监督。二是定期进行干部作风评议。召开征求意见会,开展问卷调查,发放征求意见卡,完善群众来信访制度,调动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三是拓宽监督渠道,发挥好多层面的监督作用。对因监督不力、下级出现问题的,要追究领导责任,以增强各级领导抓班子、带队伍的自觉性。要教育“一把手”增强“主角”意识,敢抓敢管;教育班子成员增强责任意识,搞好互相监督。通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谈心活动、个别交换意见等形式,把监督工作落到实处。要广辟渠道,广开言路,完善社情民意反馈网络,了解和掌握更多、更真实的信息。对广播、电视等舆论监督不设限制、不划框框,凡是涉及干部作风的问题,不怕丑、不护短,予以曝光。通过多形式、多层面的监督,把干部作风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以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 上一篇:政法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总结
- 下一篇:就当前工商干部队伍现状,谈如何加强基层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