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局新农村建设推进调研

时间:2022-08-29 03:31:00

导语:水利局新农村建设推进调研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水利局新农村建设推进调研

为了认真总结我省农村水利建设的成效与经验,进一步研究加快农村水利发展的新举措,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省水利厅决定开展农村水利建设新机制调研工作,并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水利建设新机制调研活动的通知》(******〔2006〕农水33号)进行部署。2006年下半年以来,在各设区市水利局开展调研及提供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我厅组织******两个调研组深入全省******个设区市进行农村水利建设新机制调研。调研组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进村入户等形式,详细了解了农村水利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基层政府和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认真总结和梳理农村水利工作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成效与做法,探讨在新形势下农村水利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一、农村水利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各级各地不断加大投入,创新农村水利建设机制,深化农村水利管理改革,在饮水安全、水库除险加固、农田节水灌溉、山地水利工程、河道清水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初级水利化县以及冬春水利建设等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得到有效增强,在抵御洪涝灾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农村供水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统计,至******年底,我省已初步形成蓄、引、提并举的水利灌溉体系,已建成水利系统管理的各类水库******座,其中大型水库******座、中型******座、小(一)型******座、小(二)型******座。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万亩,占耕地面积的******%,保证灌溉面积******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旱涝保收面积******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节水灌溉面积达******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农业灌溉水利用率达******%。全省完成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座。建成乡镇供水工程******处,建设村级供水工程******个,解决了******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发展山地水利工程面积******万亩,建成小型蓄水工程******万多座,总库容约******7亿******3。完成河道清水工程******公里。实现水土流失治理******平方公里,减少水土流失面积******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面积降至******%。实施建设了四批******个的初级水利化县。

全省已改革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处,其中拍卖******处,承包4******处,租赁******处,股份合作******处,改制共回收资金******亿元。同时,各地积极推进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全省共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1******个,管理蓄水工程******5处、渠道6******1条、机电泵站237处、供水工程******处,灌溉面积达******5万亩。

当前,我省正在进行******经济区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既是农村水利发展的难得机遇,又对农村水利提出了许多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取消“两工”和农业税、村民事务实行“一事一议”后,农民投工投劳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的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基层政府组织农民开展水利建设难度大,农村水利建设投入不足,直接影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进而影响了粮食安全和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目前农村水利还面临着管理改革滞后、工程老化失修、水环境不容乐观、基层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困难和问题,与******经济区及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很不适应。

一是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十分突出。据统计,至******年底,全省农村人口中尚有1******53万人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占农村总人口数的******%,其中水质不达标人口5******万人,占饮水不安全人口数的******。饮水不安全,不仅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成为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严重制约因素。

二是农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严重,综合利用效率低。由于现有农田水利工程运行时间长,建设标准低,工程老化失修严重,水库病险隐患多,灌溉设施不全,渠系淤积严重,渠系水利用系数低,灌溉得不到保障。同时我省大多数山地属于“望天田”,山地水利设施严重不足,经济作物抗旱能力低,直接影响作物的产品和质量,造成农业减产减收。根据有关规划,全省需改造的大型灌区******处、中型灌区******、小型灌区******6处。需除险加固水库******座。全省仍有中低产田面******万公顷(1******万亩),约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

三是农村水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目前,全省仍有大量的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水库水域中,其中相当一部分进入了农村地区,造成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这种状况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的饮水安全和食品安全。仍有部分的土地水土流失严重,不但使山丘区耕地退化,土质脊薄,产量下降,农民贫困,还造成了河流水库泥沙淤积。据统计,全省仍有******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需要治理。

四是管理机制不适应农村水利发展要求。从调研情况来看,造成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既有资金短缺的原因,也有机制的问题。目前,大部分农村水利工程尤其是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主体不明确,尚未形成一套良性的运行管理机制,农田水利的投入补偿机制未形成,工程水费收取困难,当前推行的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管理由于工程设施落后、思想认识不够等原因,也遇到了较大困难,造成工程日常管理维护经费短缺,水利工程使用周期缩短。同时,农村水利建设涉及面广、参与建设管理部门较多,我省农田水利建设尚缺乏一个长远的综合规划。

五是基层队伍薄弱,服务能力不强。从调研的情况看,全省原有乡镇水利水电工作站******个,水利员2******人。机构改革后,目前仅存水利工作站2******个,其余的6******8个归并于农业服务中心。在调研中,基层水利工作人员普遍反映,由于乡镇水利工作站被撤并,削弱了水利技术力量,农村水利建设缺乏及时的技术指导,水利业务工作难以开展。由于村级农民技术员选聘工作刚刚起步,普及面还不广大,所聘人员缺乏专业水利技术,难以及时指导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影响了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组织实施。

二、农村水利建设的形势与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我省农村发展的长远目标、又是一项十分紧迫的现实任务。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突出发展、突出保障,水利部门肩负重要的责任。我们要全面认识水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要求,按照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从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高度,从建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水利保障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高度,进一步发挥水利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建立安全的农村饮水体系,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能否保障农民饮水安全,事关农民的基本生活,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由于我省特殊的水资源条件,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问题依然存在,海岛、半岛人饮安全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水的供需矛盾仍较突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还相当繁重。尽快解决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根据《福建省农村饮水安全规划》,截止2******底,我省尚存在饮水不安全人口1******万人,4******0个行政村******以上的自然村供水未解决。调研中,地方政府和农民群众代表反映最强烈的就是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我们必须从解决农民群众最紧迫、最直接、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把解决农民饮水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全面加快农村饮水安全体系建设,努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二)建立可靠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力是根本,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又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因此,要下大力气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抓紧建立完善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保障体系,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

一是继续推进千万亩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十一五”期间,计划投入资金******5亿元,发展农田节水灌溉面积******万亩,平均每年发展农田节水灌溉面积50******万亩。重点实施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处,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改造1******处******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处,以及田间节水灌溉配套工程。

二是大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计划投入资金******0亿元。改造渠道******公里,配套改造建筑物4******6座,新建小型水源工程******0处。新增灌溉面积******8万亩,改善灌溉(排涝)面积******万亩。

三是继续搞好农村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十一五”期间计划对637座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进一步提高水库防洪保安和水资源配置能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农村防洪安全。

四是继续抓好千万方山地水利工程建设。“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山地水利容积70******多万m3,主要为小(二)型水库1******座,总库容6******万m3,农田灌溉面积2******28万亩;小山塘******座,总库容4******万立方,农田灌溉面积2万亩;山地蓄水池2万座,总容积******万立方,山地经济作物灌溉面积10万亩。

(三)建立良好的农村水环境体系,切实整治农村水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走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道路。调研中发现,我省的水环境状况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仍有很大的差距。农村众多中小河流淤积污染情况日益严重,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非法采砂和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现象时有发生,保护生态环境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大力加强水生态建设,建立良好的水环境体系,促进全省农村形成山青水秀、河畅水清的生态环境,实现人水和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可靠的水生态保障。

一是继续抓好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建设。加大封育保护力度,提高生态自我修复能力。继续抓好以长汀为重点的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等,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和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区建设及科技示范园建设。“十一五”期间,争取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面积降至******4%。

二是加大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力度。综合整治的主要内容是疏浚河道、整治河堤、净化水质、恢复生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村镇生活污水排放治理系统建设,目标是“塘变深、水变清、岸变绿、家园变得更加洁净,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三、农村水利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农村水利工作需进一步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投融资机制及服务体系改革,健全农村水利建设投入、组织方式、建设管理、领导形式及水利规划等新机制,建立比较完善的农村水利基层服务体系,更好地完成农村水利各项任务。

(一)健全政府主导、多元投入机制。农村水利建设与“三农”问题密切相关,直接为“三农”服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及******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各级政府应切实承担起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责任,把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纳入投资和财政预算,逐步形成适度规模。建议各级政府及财政部门建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基金,对农民兴修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给予补助,并逐步增加资金规模。在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时,继续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中低产田改造的一项重要内容。发展改革部门要调整投资结构,切实增加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部分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要结合土地开发整理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水利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开征占用农业灌溉水源和灌排工程设施补偿费的具体实施办法与标准,要加强对水资源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等规费和水利建设基金的征收管理工作,努力拓展农田水利建设筹资渠道,保持农田水利建设投入的稳定增长。要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投资回报机制,调动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民营水利发展,通过拍卖、租赁、承包和收益权抵押等方式广泛吸纳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建设。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严格区分加重农民负担与农民自愿投工投劳改善自己生产生活条件的政策界限,规范和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工投劳。在切实加强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前提下,以政府加大投入为契机,以农民用水户协会为载体,通过有效的组织工作,引导农民出资投劳开展直接受益的农田水利建设。

(二)健全农民主体参与机制。小型农村水利项目的确立,要以“农民要办”为前提,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采用民主的方法,多与农民商量,努力把一家一户农民想办但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办实办好,让农民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建议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国家三部委《关于加强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的意见》,学习上杭、明溪县高度重视,拨出专项资金扶持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的经验与做法,切实加大力度,积极推进我省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不断健全农民主体参与机制。要通过宣传引导,扩大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组建范围,并规范发展农民用水户协会,将农村民主管理事务紧密地与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结合起来,提高农民用水户对协会的认识,努力转变农民用水户的观念,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吸收更多的用水户参与灌溉与供用水管理,自觉配合协会开展工作。

(三)健全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机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是基础。本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讲求实效”的原则,建议各级财政适当安排专项规划经费,由省水利厅牵头,有关部门配合,以县(市、区)为单元,自下而上编制农田水利建设规划,逐级审核汇总,形成全省农田水利建设总体规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出发,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努力提高农田水利建设的科学性,使农田水利设施的功能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批准的规划应作为各级各部门审核申报项目和安排政府补助资金的依据。各县(市、区)在编制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时,要充分发挥农民用水户协会的作用,坚持农民群众参与的原则,认真听取农民群众、农村基层组织的意见,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

(四)健全水利建设管理机制。开展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要根据工程建设规模和受益范围的大小,实行分级负责、分类管理。原则上村内工程由村民委员会负责组织建设,乡镇范围的跨村工程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建设,县(市、区)域范围内的跨乡(镇)工程由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建设。对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农民用水户协会的中坚作用,建立有效的用水户协会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机制,确定协会建设主体、项目法人的地位,将国家补助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交给协会建设与管理,充分调动协会积极性。建设项目要实行公示制度,采取招投标和项目评估等办法,确保工程质量,保证项目效益。政府部门要研究建立农业灌溉水费财政补偿机制,建立水利工程良性投入、运行和管理机制。政府补助资金要根据工程性质、农民在限额内筹资筹劳情况,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民办公助等办法,实行筹补结合、多筹多补,主要用于项目建设的材料费、设备费及机械作业费等补助。要建立健全农村水利建设项目和资金管理的制度和办法,切实规范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的管理。要建立经常性农村水利项目资金专项检查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和跟踪问效。

(五)健全农村水利组织领导机制。各级政府要将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根据农田水利规划,明确年度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抓好项目实施,加强检查督促;乡(镇)人民政府和村级组织要利用农闲时节,深入发动群众,组织出资出劳,抓好项目实施;基层农村水利人员要深入建设现场,搞好技术服务。对自愿投资支持农田水利建设的社会团体、企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给予积极支持、充分肯定和必要的精神鼓励;政府、部门、社会、农民要齐抓共建、加大投入,逐步建立“政府引导、民办公助,县乡发动、村社组织,自力更生、群策群力”广泛深入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长效机制。建议并倡导各级政府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统筹协调,以整合现有的各项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形成部门合力,着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建设。

(六)建设农村水利服务组织体系。农村水利工作量大面广工作任务繁重,且技术性强,建设一支坚强有力、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基层水利服务队伍是建设现代新型农村水利的基础。要稳步推进乡镇水利站改革,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合理核定水利站人员编制,明确工作任务,落实管理经费,认真履行公益性服务职能。尽快理顺水利工作站的隶属关系,针对不同区域水利建设管理和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特点,合理确定管理体制,努力争取实行“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要优化队伍结构,提高人员素质,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建立和完善用人机制,竞争上岗、择优录用,并采取短训、轮训、委培、脱产学习等多种形式,帮助基层水利管理人员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要认真落实基层水管人员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切实解决他们学习、晋级晋升、工作条件、生活待遇等具体问题,充分调动基层水利人的各种积极性。此外,要做好农民水利技术员的选聘及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