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时间:2022-11-24 08:44:00

导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近些年来,我区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较好地发挥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一、实施村级阵地工程,为村级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彻底解决部分村级组织办公无场所、党员活动无阵地的问题,我区以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为契机,将村级阵地建设纳入“区委、区政府2006年为民办实事十大工程”之一,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区村部、社区办公用房及党员活动室建设的通知》,按照“规范、节俭、实用”的原则,采取“五个一点”(即区管党费援助一点,帮扶部门捐一点,争取上级补一点,镇财政贴一点,村集体筹一点)和“两个不准”(即不准增加农民负担、不准增加村级债务)的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一千余万元,新建村部14个,建筑面积近两万平方米;按照“十有”标准,新建党员活动室14个,修缮8个,全区36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电教化,同时有32个村实现了规范化、标准化。在此基础上,我区进一步采取措施,不断增强活动室的综合服务功能。一是区委对村级组织和党员活动提出了规范性要求,组织部统一修订完善了制度,统一规范了各类表册和活动档案,推进了农村基层组织生活的经常化、规范化,广大党员带头完成任务,推动了农村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全面实行了村干部值班制度。轮流值班办公,方便群众办事,及时调解纠纷、化解矛盾,值班制度的实施,促进了村两委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定期组织党员和干部群众对蚕桑、茶叶等实用技术的培训,使绝大多数党员掌握了1至2门农村实用技术,党员在带头发展产业方面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发挥党员活动阵地的综合功能,使农村党员活动室成了干部常在的“家”,党员常想的“家”,群众常去的“家”,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核心领导作用奠定了基础。

二、加强班子建设,增强村级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力

“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班子强不强,关键看班长”。我区把建强村级班子作为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是选优配强村级班子。结合村两委换届,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采取“两推一选”办法(其中4个村实行了直选)对54个村级党支部委员会进行了换届选举,把171名政治素质好、组织协调能力强、群众威信高,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党员选拔到村党支部班子。目前,全区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一人兼的有3名、交叉任职的“两委”干部48名(其中有12名支委兼任村委会主任),并发现培养了一支120多名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二是加强教育培训。结合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和我区实际,改革传统培训模式,完善农村基层干部培训规划,创新教育培训机制,建立上下联动和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干部培训体系。按照“缺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实行“菜单”式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学理论、现场学典型等办法,加强农村党员干部党的路线方针、市场经济知识、农村实用技术、法律法规和农村工作方法的培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发展现代农业的能力和本领,引导干部“学一门技术、上一个项目、带一批群众、富一方经济”。4月份,我们采取与市委党校联合办班的形式,对全区村“两委”主要干部、选派到村任职干部和驻村指导员共170多人进行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务培训;10月份,我们还组织了5名村干部赴上海市闸北区委党校开展行政与经济管理培训,拓宽了干部视野,提高了干部综合素质,为他们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推动**农村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各镇村坚持定期组织党员干部考察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帮助他们进一步开阔眼界、开拓思路。同时,我们还切实抓好“双强”型村干部培育工作,提升培训层次,挑选一批年轻镇村干部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三是完善报酬机制。对村级干部实行基础工资和绩效工资制,坚持论功计酬。推行党务、村务公开和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村干部工资报酬和升降去留由群众来评说,增强干部监督与管理的民主程度。在确保村干部报酬足额兑现的基础上,我区建立了村干部离退岗生活补贴基金,采取区、镇、村、个人(3∶3∶3∶1)筹集资金,按照任职年限和年龄对离退岗村干部给予生活补贴。各镇也相应出台政策,对村干部报酬和离退岗生活补贴作出补充规定,如**镇规定对任职时间长、成绩突出、达到退休年龄的村干部,将从镇财政给予每人每月300元的生活补助。

三、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农村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示范带头作用

农村党员是党在农村的“化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核心作用的基础。我区从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入手,把提高现有党员素质和新党员的质量结合起来,不断完善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各项制度,严格质量标准,坚持实行发展党员全程联名推荐制、预审制、公示制、票决制,探索建立了发展党员质量评估体系,确保发展农村党员的质量。深入开展“双培双带”活动。紧紧抓党员、致富能人这两支农村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先进群体,注重从“双强”型村级后备干部和致富带头人中发展党员。今年,全区36个村有近70名非党员致富能人经过培养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其中14名被吸收入党,3人通过群众推选走上村、组干部岗位,为党的肌体增添了富有活力的新“细胞”,壮大了党员致富群体,在全区营造了“你追我赶”的浓厚发展氛围。建立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按照“树立新思想、塑造新形象、作出新贡献”和“双培双带”的要求,围绕产业建设、基层民主、社会稳定等工作,共设置了四大类19个岗位,分别提出当年目标任务,采取党员选岗、群众评岗、支部定岗相结合的办法,全区890多名无职党员认领了岗位。通过合理分类、定标发卡、公开承诺、定期考评、奖优罚劣等措施和环节,为广大农村党员力所能及地发挥作用提供了平台,使他们立足自己实际能力,发挥个人长处,成为生产发展的带头者、生活宽裕的体会者、乡风文明的实践者、村容整洁的管理者、管理民主的协作者,充分发挥出农村党员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设岗定责”把党员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组织“压担子”有机结合起来,激发了党员特别是无职党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平台上,不当干部也能很好地为党工作的强烈愿望,为展示党员个人特长,奉献社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形成了“有为就有位”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适合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机制

一是强化作风建设,促进形成良好的社会新风貌。农村干部作风对村风民风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上半年,我们扎实开展了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把切实解决村干部队伍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整改的重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村级党组织征求到的意见建议有1248条,查摆问题624条,已整改557条,并形成保持先进性和良好作风的长效机制,真正做到村“两委”班子团结,干部带头廉洁奉公、带头为民服务,群众体谅、支持干部,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和谐、文明的村风民风。继续全面推行为民服务全程制度,在镇村两级设立为民服务全程服务中心和点,各选派村带头印制卡片,免费为村民事务,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二是强化服务意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为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指导,我们向15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派驻了区、镇两干部作为驻村指导员,并与市派干部一道组成指导组,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对新农村建设驻村指导组干部管理的暂行办法》,建立健全了《新农村建设驻村指导组有关制度》,明确了工作职责。为全面完成选派工作“深化提高年”的各项工作任务,我们严管理、强督导,切实加强对第二批选派工作“深化提高年”的领导和指导,确保取得实效。重点加大对选派村继任书记的选拔培养力度,全区11个选派村均物色培养了村党支部书记继任书记人选,有9人已在村党支部书记岗位,2人担任了村支部副书记。进一步完善村级公益事业的管护办法,努力实现选派成果长效化,加大对发展集体经济项目资金的投入管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发展项目20多个,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实力。同时,按照省委统一部署,在全区选出13名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后进村和贫困村任职,切实增强村级自身建设新农村的力量。三是强化民主建设,建立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发展党内民主,扩大基层民主,保障党员和群众的民主权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要求,也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坚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不断健全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我们依据《安徽省村“两委”工作规则》等,按职责系统、制度系统、操作系统三部分编印了《黄山市**区村级组织建设制度汇编》,形成了村级组织“五项规范”,即规范领导体制和组织设置,理顺了村级组织关系;规范议事决策程序,强化了村级民主管理;规范村干部管理,调动了工作积极性;规范党务、村务公开,解决了农村热点问题;规范民主理财,创新了农村财务管理。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使农村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的新路子。并通过对村干部进行年度考核和民主测评,加大了对村干部的监督和约束。目前,我区36个村全部实行了村级帐目、资金双统管理制度,党务、村务公开实行了区、镇、村三级联动制度。

对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要求,当前我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还存在着诸多不适应的问题:

一是农村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不适应。对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句话”目标要求,目前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还存在许多差距。部分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少数基层组织和干部在取消农业税后工作理念没有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比如,对照“生产发展”的要求,一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统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特别是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还不强,难以肩负起带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重任。对照“管理民主”要求,一些农村党员干部的民主意识、法制观念还不强,依法行政的能力还比较弱,部分农村党员干部仍然习惯于强迫命令、行政干预,导致干群关系坚张,等等。

二是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现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任务不适应。建设新农村,人才先行。顺利完成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任务,必须要有大量的农村人才作支撑。然而,农村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流失严重、资源短缺的现状令人担忧。特别是部分村级干部普遍文化偏低、年龄偏大、素质偏差,思想观念保守,市场经济意识不强,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同时,少数干部不注重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总感到老办法不能用,狠办法不敢用,新办法又不会用。另外,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缺乏的问题也比较突出,有些村出现班子“不调整不行,调整又无合适人选”的现象。少数基层党组织把工作的重点、主要精力放在了抓经济建设上,思想上放松了对党员教育管理,由于疏于教育管理,不少党员思想严重滑坡。有的基层党组织对农村党员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产生了党员想学的东西支部无法教,支部会教的党员不愿学的矛盾,满足不了新形势下党员求知求富的实际需求。如何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是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亟待破解的难题。

三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机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创新举措不适应。中央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形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合力。这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多年来,各地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主要依靠传统资源,主要实行垂直化、内部化、封闭化的管理方式,更多局限于就农村基层组织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没有充分统筹城乡资源和整合社会资源,真正形成农村“大党建”的工作格局,这与新农村建设“新三农”、“大三农”的创新举措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和制约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成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切实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必须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从内涵到外延、理念到方式、从目标到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设计,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在指导思想上相统一、总体目标上相一致、工作部署上相协调、工作成效上相促进。结合**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大力实施以“四双行动”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强基工程”,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

第一,实施“双强行动”,大胆选拔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人充实到镇村领导班子,切实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镇村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既是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领导者,又是具体实施者,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首先加强镇村领导班子建设。从镇一级来讲,重点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把那些真正热爱农村、熟悉农业、了解农民的“双强”型优秀干部选拔进镇领导班子,努力把镇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发展的班子、和谐的班子。从村一级来看,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村干部的选人用人制度,打破身份、城乡和地域等选人用人壁垒,切实把想干事、会干事、干实事和群众拥护的“双强”型能人充实进村级班子,彻底解决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的问题。

第二,实施“双带行动”,广泛组织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党员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各级党组织要通过系统培训、政策倾斜、资金支持、项目扶持等措施,帮助广大农村党员干部自觉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转变成具体行动,率先走上发展生产、勤劳致富的道路。同时,要着眼于城市带动农村,组织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分别与村党组织结对帮扶;着眼于工业支持农业,组织经济实力强、与农村经济发展相关联的企业,同经济发展落后的困难村结对帮扶;着眼于党员帮助群众,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和农村致富能人党员分别与困难党员和群众结对帮扶,营造“人往农村走、钱往农村投、物往送”的良好氛围,形成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巨大合力。

第三,实施“双培行动”,努力把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能手,切实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农村人才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人力资源。一方面,要实施能人入党培养计划,采取“结对交友、关怀服务、定向培养”等途径,注重把农村能人培养成党员,重点发展一批农民企业家、农产品生产经营大户和流通大户党员,努力把农村党组织建设成为汇集各类农村精英的“人才摇篮”。另一方面,要实施党员能人培养计划,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采取专题培训、挂职锻炼、考察学习等措施,扎实抓好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党员的素质和能力,使农村党员首先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真正成为发展生产的带头人、执行政策的明白人、社会稳定的维护人、文明新风的倡导人、村容村貌的管护人,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锋模范。同时,结合“双培行动”,抓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育“乡土拔尖人才”,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第四,实施“双促行动”,促进农村领导体制、工作体制创新,切实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创新体制机制,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泉和重要保证。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切实转变乡镇职能,改进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要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各项制度,大力推进党务、村务和财务公开,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加快建立符合促进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引导干部关注农村、重视农业、倾情农民,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开拓创新,早日建成富裕文明、和谐安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