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聚居乡村在教育问题调查报告
时间:2022-10-19 05:44:00
导语:少数民族聚居乡村在教育问题调查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福建省是全国最主要的畲族聚居地,本次的调查之所以选择福鼎市的畲族村作为主要对象,是因为以民族村及民族乡为主要形式存在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不仅是三农问题也是民族问题比较集中的区域。相对于在人口、土地及经济条件上均占优势的广大非民族聚居农村而言,这些地区一方面同样可以看作是中国农村的缩影,和其他地区一样面临着贫困、失学、交通不便、劳动力闲置等种种难题,另一方面也拥有着民族地区自身明显的特殊性,国家政策在政治、教育等方面给予的某种倾斜,恰恰是证明了民族地区长期以来的落后和无奈。对民族乡、村开展研究不仅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而且对于有效的处理民族问题、维护民族统一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有一个说法被不断强调着,“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利器”,对于那些生于大山的孩子们而言,教育几乎可以决定他们的一生。他们将会以什么样的姿态走出大山,以什么样的力量迎接山外激烈的竞争,他们的生命将以何种色彩展示于所有同龄的幸运者面前,均取决于他们是否有机会拥有一个公平的起点,那便是——平等地掌握知识。而对于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乡、村来说,他们的子孙还必须肩负着对本民族文化进行保存和发扬的重任,这又要求民族地区的教育必须责无旁贷地挑起培养文化接班人、传承民族文明的重托。因而教育在这里,不仅仅意味着一个公平的人生起点,它更是关系到,在各民族逐步融合的大潮流作用下逐渐弱化的少数民族文化,是否可以通过其子孙的努力在新时期中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本次调查所重点关注的正是少数民族聚居乡村在教育方面的发展状况,调查的地点为福建省福鼎市,调查的主要方式是访谈、文献搜集和现场观察。
一、现状及特点:
(一)该市民族乡、村的基本情况。
福建省福鼎市位于福建省东北角,临海而立,与浙江省接壤。该市总人口为55.8万,畲族是该市最主要的少数民族,人口共计32658,占全市总人口的5.9%,少数民族人口的79.5%,畲民主要分散于3乡10镇3个街道办事处和一个开发区,240个行政村,24个居委会,呈大分散小集中格局。除畲族外,该市的其他少数民族多数散居于市镇中,并没有形成聚居地。1993年该市成立了峡门畲族乡,成为该市目前为止唯一的民族乡,2001年福鼎市政府确认该市民族行政村为24个。民族地区土地面积共计19.9万亩,其中耕地26764亩,滩涂1500亩,林地95000亩,茶园15000亩,果园12000亩,山地43736亩。据2000年不完全统计,少数民族人均纯收入为2121元,比80年代初期增长了将近二十倍,但从总体上看来,由于特定的历史和地理原因,少数民族农业人口的生活水平仍低于全市农业人口平均水准。在这些背景下,民族乡村教育也呈现出自身的发展特点。
(二)民族乡村教育的发展特点。
第一,民族教育基础薄弱。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少数民族受到歧视,尤其是畲族人在教育上被视为化外之民,不能够进入学堂学习和应试科举,造成畲民识汉字者甚少。并且畲族虽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自己的文字,仅靠口传身授无可避免地给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困难。再加上居住地点相对闭塞以及经济落后等原因,畲民们并没有力量依靠自己兴办教育,相对薄弱的基础使得该市的民族教育事业一度处于停滞状态,成为当地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难点。
第二,发展速度较快。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年来,民族乡村的教育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以“两基”达标验收为契机,当地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采取撤点并校、创办寄宿制学校的办法,使少数民族教学点从寺庙、祠堂、厅堂中解放出来,截至去年8月,全市共兴建民族小学42所,其中寄宿制小学12所,在校少数民族学生共3782人,一半以上在民族小学就读。在民族小学任教的教师共202人,其中代课教师的比例已由96年的72.5%下降为17.8%。校园和校舍面积达到54497平方米和19650平方米,分别是96年的4.25倍和2.46倍。笔者所考察的桐城镇浮柳村民族小学原本条件十分简陋,经相关部门筹资30多万元使校舍面积扩大到1091平方米,学校配备了宿舍、食堂、阅览室等,条件改善了许多。
二、问题及原因:
(一)师资问题。教师队伍不稳定,虽然代课教师的比率下降了,但是教师的流动率却始终很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经济条件不足的问题,民族村多分布于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生活艰苦,落后的山村引不进好老师也留不住好老师,这似乎已然成了一个通例。师资力量薄弱的直接后果就是教学质量普遍不高、学生升学率低,最大的受害者仍旧是畲村的学生。然而,优秀教育人才的引进问题与整个农村的现代化程度密切相关,发展经济需要时间,改变观念需要时间,完善机制同样也需要时间。因而,师资问题的解决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
(二)资金问题。民族村缺乏专项助学资金,少数民族贫困生较多,辍学现象比较严重,根据2001-2002年度的统计资料,初中辍学57人,比率达到4.11%,主要是因为近些年收费标准提高,这为以传统农业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农民加重了负担。而且,实行毕业生双向选择制度之后,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群众信息不灵、社会关系少、社交能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也导致了一些群众供子女上学的热情衰减。与辍学相对应的就是民族学校收费难的问题,贫困家庭的欠费不仅影响了子女的就学,也影响了学校的正常运作。
(三)语言问题。在畲族聚居区,人们习惯用畲语交谈,普通话的普及率远远低于城镇,甚至福鼎当地通用的土语对一些畲民而言都是一种障碍。民族小学虽然鼓励采用双语教学(即普通话与畲语),但由于教师要面对的同样也有居住于该地区的汉族等其他民族儿童,并且在一些学校里,汉族学生的比例甚至要远远高于畲族儿童,因而教师通常是用普通话乃至地方土语授课,这就给一些不懂这两种语言的畲家学生们带来了障碍。使得这些学生落后于教学进度,学习效果不佳,学业成绩自然也就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影响师生间及学生间的日常交流。交流是教育最核心的环节,如果这一环受损,将直接损害教育的最终质量,而每一个学生得以顺利、平等地接收知识正是受教育权的重要内涵,因而,虽然语言问题并非在每一个课堂上都出现,但它的局部存在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四)课程问题。由于种种原因,特色课程开展困难,民族特点无以凸现,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虽然民族小学开展了“畲歌进课堂”等特色活动,然而,没有民族文字的畲族人民通常以口传身授为主要的文化传播途径,无法采用民族文字课程,并且主要民族学校的教师多是由汉族人担任,畲族老师数量有限,熟知畲族历史的更是少之又少,因而并不具备充足的师资力量开设专门的社会历史类课程来引导畲族学生。同时,当前应试教育下升学竞争激烈的大环境、民族地区有限的经济条件以及责任人意识不足等因素,更是促使民族小学在一定程度上仅仅成为了“设立于民族地区的小学”,而未能有效地担负起教授本民族相关知识、弘扬本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任务,学生们对畲族文化的认识也通常停留于老人的讲述和日常风俗之上,而无法从课堂上获得更高的满足,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五)撤点并校带来的问题。撤点并校之后,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相对集中,同时学校的管理也更加规范,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创造了较好的环境。然而,由于畲民居住的分散性特点,取消原先建立于畲民居住地的教学点而在中心区域合并建校,无可避免地为那些居住偏远地区的学生上学带来困难。虽然民族学校为解决这部分学生的上学难问题,完善了寄宿制度,扩建了宿舍,然而寄宿所需要的食宿费用仍是一些贫困家庭所无力承担的。因而这些家庭中的适龄儿童一方面既无力寄宿于学校中,另一方面又往往因年龄太小而无法独自来往于家庭与学校之间崎岖而漫长的山路上,这就造成了适龄儿童失学和入学年龄偏大这两种并存的现象,使儿童失去了最好的入学时间,影响了教育的效果。
以上这些问题,其中第一、二、三乃至第五点在中国其他农村地区也同样存在,而第四点问题则体现了一定的“民族特色”,我们可以看出,该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某个地方部门就可以单独完成的,它与人才、资金、民族文化特点以及国家教育体制等问题均有关联。
三、启示和建议:
贫穷、落后是山村的代名词,经济条件的不足同时也在事实上意味着教育的落后,山村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引领村民发家致富的科技带头人和实用人才,而这一愿望并不是仅靠民族小学、中学等基础教育渠道就能够实现的,要成为优秀人才必须通过更高层的教育。
然而,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边远山区,接受基础教育的起点低,再加上上述涉及的种种问题,最后造成的结果是民族学校的教学质量普遍不高,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使得畲村的孩子们在各种升级考试中居于劣势,升学率低,接受高等教育者更是少之又少。根据2001-2002学年统计,将全市各少数民族学生不论城乡户口皆统计在一起,初中升高中的比率也仅有50%,高中毕业的36名畲族学生中高考成绩上大专线的为22人,然而这个数据是包含了城市户口学生在内的总数目,真正从畲村考上大学的学生更是屈指可数,负责人介绍,这样的成绩已经算是高的了。
面对民族地区教育的实际困难,为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实用人才,我们应当继续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努力。
第一、建立少数民族贫困学生专项助学金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对于保证贫困生补助资金的及时到位、合理发放均有积极的作用。资金来源上除了省、市、乡各级政府拨款,还应更多地寻找社会力量的支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有效地进行筹措。通过制定规范的运作程序确保专款专用,根据学生的贫困程度及学习情况发放助学金,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尽量保证学生不因为贫困而失学。
第二、推进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撤点并校后创办的少数民族寄宿制小学的基础设施问题,改善办学条件,购置教学设备,保障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根据2000年6月份的统计,全市12所民族寄宿小学中就有8所申报校舍修建补助金,用途几乎都在于宿舍和食堂的建设。尽管近年来政府已给予了大力支持,但基础设施方面的缺口仍十分明显。政府资金的投放应注意学校间的平衡,应以教学楼、操场等主要设施的建设为主。有条件的,鼓励通过社会集资为主、政府适度支持的方式兴建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等。
第三、加强少数民族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政府采取政策倾斜,从财力上保障民族学校,并且采用优惠政策,吸引大中专学生到这些地区工作,尤其是鼓励原地区考出去的学生回乡任教。对于在艰苦地区坚持工作的教师进行一定的补贴,并在职称评定、住房、医疗、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优待。由教育人事部门在人事安排上对民族地区进行优先照顾,调配思想表现好、责任心强、业务过硬的教师到乡村工作,并且鼓励教师在职深造,提高学历层次。与城区和集镇内的学校加强联系,定期组织老师观摩学习,掌握优秀的教学方法。还可以与省内高校签订支教协议,请他们定期委派优秀的志愿学生到民族乡、村承担一定期限(如一至二年)的教学任务,为乡村学校不断注入新的活力。“进人”是首要的一步,只要好老师愿意来并且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民族乡村也不烦可以做一个跳板,毕竟,“留人”对于民族乡村而言就必须依赖于长期的经济建设而不只是学校本身所能解决的了。
第四、继续探索民族教育的方法。组织专人编订以畲族的社会、历史等为主题的教材,教材可以使用汉族文字编写,以弥补畲族人民没有本族文字的缺憾。在民族小学、中学开展专门的民族课程,并且尽可能地聘任少数民族师范学院的毕业生对学生们进行规范的教育,在完成基础教育的同时,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本民族文化的启蒙。使民族学校得以在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升学率的同时,培养学生成为既掌握现代科学知识,适应高层次学习要求,又了解中国国情,且对本族文化有着基本认识的优秀成员,肩负起发扬民族文化优秀成果、建设现代化中国的历史使命。
振兴各民族、发展新农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话题,而以上所说的种种提议,也不是仅凭当地政府一家的力量就可以实现的。民族乡村的教育发展需要在下至村民上至中央的共同努力下,建立起完善的民族教育体制,树立起正确的民族教育理念,从而在制度到观念上实现全面的进步。
后记
在本次调查中,我一直尽量避免将调点处理成为少数民族现状分析,因为这毕竟是一次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调查,然而,调查主要是在我母亲的老家——畲族聚居的浮柳村开展的,不可避免地使少数民族农民家庭成为我研究的主角,不可避免地使这次调查兼有了三农问题和民族问题双重色彩。
农民,本来就包括少数民族农民,农村,同样也包括民族聚居农村。我们应当注意到,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此类的民族乡、村并非少数,我们无法将它们从视野中抹去,也不应该忽视这片土地上的生活,因此,真实而全面地去了解中国农民的生存现状,当然也应当考虑到他们各自不同的民族特性,当然也应当去了解那些尽管在比例上不占优势却在现实中地位特殊的民族乡村。由于基础落后等原因,民族乡村的经济实力常常是落后于其他汉族村,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少数民族农民的生活状况更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
我也知道,我的调查对我的故土甚至可能不会产生任何作用,但,或许最重要的,是我又进一步了解了我的故乡,我期待着它新的飞腾。
- 上一篇:关于基层行政监察工作的调研报告
- 下一篇:关于农民增收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