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党员角色定位问题的调查和思考
时间:2022-10-19 05:36:00
导语: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党员角色定位问题的调查和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员在外的思想状况、工作表现等情况。二是对无职党员实施“设岗定责”。通过“定岗强责”,为无职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让有能力的无职党员有岗位、有责任、有作为。三是试行不作为党员“告诫制度”,完善党员队伍的自我纯洁机制。通过谈心谈话、结对帮扶等措施,帮助告诫对象提高思想认识,改正缺点错误。
4、开展主题活动,激发党员个性活力
结合农村党员的思想实际,以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为平台,让农村党员在奉献社会、领民致富中清晰定位。一是开展以“干部党员为农民群众办一事,业主党员为贫困家庭解一难,种养大户党员为致富群众授一技,老党员为村里工作进一言,流动党员为家乡发展献一策”为内容的“我为党旗添光彩”的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党员在强村富民中争当先锋。二是开展“共产党员户”挂牌活动,在全市13632户农村党员的家门口挂上了共产党员户牌子,要求挂牌党员户做到“十带头”,增强了党员的党性观念、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群众的意识,促使党员在接受群众监督中准确定位,展示风采。
5、建立关爱和激励机制,尊重和保障党员权利
实施“农村党员议事会”制度,充分保障党员的权利,逐步提升农村党员的议事意识和议事能力。同时建立谈心谈话、定期走访、党内帮扶等制度,关心党员的思想和生活。对党员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满腔热情地予以帮助解决,特别是生活比较困难的党员,通过多种形式,在技术、资金上予以支持,帮助他们掌握自强自立的本领,让他们得到组织的关怀,感到大家庭的温暖,使他们有能力有动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如何引导农村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进行角色的准确定位,更好地发挥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是当前农村党建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通过问卷、座谈、走访等进行了调查,并作了一些粗浅思考。
建设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广大农村党员在现实生活中,努力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好四个角色:在发展生产上定位,做勤劳致富的带头者;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定位,做乡风文明的践行者;在服务群众上定位,做群众利益的维护者;在基层工作上定位,做献策献力的支持者。
二、农村党员队伍的角色定位情况及原因分析
1、农村党员角色定位情况
我市共有党员30417人,其中农村党员14128名。其整体特点:一是年龄偏大。60岁以上党员占农村党员总数的35.7%,党员人数和年龄段基本呈递增趋势。二是文化程度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9963人,占了绝大多数。三是无职党员多,共11858人,占83.9%;四是外出流动党员多,共2042人,占14.5%。
通过调查了解到,我市农村党员角色定位明确的占51.8%,给自己定位模糊的占36.9%,不能给自己进行角色定位的占11.3%,这部分党员意志消沉、信仰不坚定,往往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有的不仅不发挥先锋作用,反而起负面作用。
2、当前,影响农村党员角色定位的原因分析
影响农村党员角色定位的因素,综合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会因素:一方面,随着农村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拉大,受“一切向钱看”和“实惠论”等错误思想影响,部分党员对党崇高理想的执著追求受到冲击,思想信念出现了动摇,少数党员注重个人得失,对党的整体利益关心度下降甚至淡漠。另一方面,宽松的政治环境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使部分党员主流意识淡化,思想和行为逐渐和党员的要求有了差距。
二是组织因素:有的农村党组织片面追求农村经济建设,平时放松了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忽略了对农村党员的思想教育。有的党组织一般采取读读报纸、念念文件等灌输式方法,党员的教育形式比较单一,缺乏互动和交流,效果不够理想。有的党组织只注重要求党员履行义务,却忽略了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在关涉村里发展的大事决策上,很少让党员来出谋划策,平时又忽视了对年纪较大、生活困难党员的关心照顾,使部分农村党员荣誉感消失,还有个别党员认为:“现在工作上要带头,经济上没甜头,党员没当头。”
三是个人因素:
自我要求不严,理想信念淡化。部分党员入党后放松了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自律性很差,思想和行为距离“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时机豁得出来、利益面前让得出来”的先进标准越来越远。
解放思想不够,思想观念僵化。一些农村老党员不能适应新形势,看不惯青年党员的闯劲和拼劲,对当前村里发展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逐渐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学习意识不强,发展能力弱化。部分党员对新知识、新技术了解少,缺少致富本领,经济上的贫困又导致他们心理失衡,不思进取,逐渐丧失了党员的先锋意识,导致信仰危机、能力危机。
三、解决角色定位问题的对策
农村党员角色定位是否明确,关系到能否保持党员先进性,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能否实现。我市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农村党员的角色意识,努力打造一支和新时期农村工作要求相适应的党员队伍。
1、选优配强班子,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班子建设,是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强化党员角色意识,保持党员先进性的保证。首先,对现有软弱涣散的农村党支部,逐一分析原因,加强分类指导,进行集中整顿。其次,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开展以“掌握新技能、健全新制度、树立新形象、创造新业绩、建设新家园”为主要内容的“五新工程”,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第三,扎实开展“双培”活动,着力把农村经济能人、致富能手培育成党员,把经济能人、致富能手中的党员培育成村干部,不断为基层组织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2、深化教育培训,有效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
加强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树立先进形象。首先,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教育和引导农村党员强化角色意识,不断增强作为党员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其次,有针对性地强化思想道德教育,澄清模糊认识,提高党员的思想素质。同时,积极开展自我教育。制作了《农村党员先锋证》,督促党员增强学习的自觉意识,不断提高自己,坚定党性观念。
深化农村党员科技素质培训,掌握致富技能。一是实施“农村党员素质提升工程”。按照“学得会、用得上、有实效”的原则,组织开展以先进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科技知识、职业劳动技能等培训,提高农村党员科技文化素质。二是丰富教育培训手段。充分发挥706户党员电教中心户、农村党校、农广校等阵地作用,采取集中辅导、专题讲座和学历培训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党员教育培训的水平。
3、实行分类管理,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
一是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对2042名外出务工党员,统一登记造册,通过信函、电话等方式,及时了解
- 上一篇:某县关于农民增收入问题的调研报告
- 下一篇:民营经济调研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