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双带”促“双转”
时间:2022-02-20 11:11:00
导语:以“双带”促“双转”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随着市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共青团的发展领域与服务对象在城市化发展的变革中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使共青团组织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孕育着崭新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共青团组织如何适应社会发展,调整工作思路走社会化的道路已成为亟待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一、工作的做法和初步成效
近年来,江岸区团委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工作中本着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的工作方针,逐步探索团的工作社会化思路,努力走出一条与江岸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共青团工作新路子,以“双带”(即以整合带联合,以联合带联动)为途径,达到“双转”(即团的活动领域由过去依托单位为主向依托社区转变,团的工作对象定位由传统的单位所属向职能涵盖转变)的效果,有效地延伸了团的工作手臂,拓宽了团的工作领域,扩大了团的工作范围,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以整合带联合,把团的建设向多方位、全视角发散
1、以党建带团建工作为核心,抓好志愿者、关工委、少先队等队伍力量。团区委争取区委、区政府和区委组织部的重视和支持,深入开展党建带团建工作,大力推进社区团建,在全区158个社区中建立团组织82个,建团率超过了50%,其中一元街、上海街、大智街、四唯街、新村街等所辖全部社区全部建立团组织,初步形成了以街道团工委为核心、以社区居委会团组织为主导、以社区团校为补充、以地区共青团工作促进(联谊)会为纽带的大团建工作格局,拓宽了团的组织结构,同时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关工委、少先队的配合补充作用,先后建立了医疗服务、法律维权、文化科技、绿色环保、支教和扶贫助困为代表的六支专业志愿者队伍,建立了48支青少年“吴天祥小组”,同时还调整和充实了老干部报告团的队伍,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多年龄层次的资源网络。
2、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团为重点,不断挖掘团内外资源。通过近几年的逐步探索,我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团工作步伐进一步加快。一是对重视思想工作或者已建立了党组织的企业,我们加强引导,充分指导其建立团组织。如:武汉凯威啤酒屋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雅庭装饰有限责任公司以及亢龙太子酒店等一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是在团区委的指导下建立健全了团的组织;二是对企业规模小、团员工人数少的企业,我们以区域、行业为依托,联合建立团组织。对于部分团员队伍较少,不具备建团条件的单位,我们采取成立青年工作委员会等形式,凝聚青年。如:我们针对外滩商业门点团员青年较分散这一特点,组织他们联合成立了共青团外滩工作委员会,使之成为我们的工作对象和利用资源。三是通过组织团的活动凝聚团的力量。今年,我们组织了首届武汉滨江(江岸)青年艺术节,通过《我的共青情结》新老团干访谈、青年摄影创作大赛、社区青少年三人篮球赛以及“青春中华、魅力武汉”的大型文艺晚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既活跃了辖区青年文化氛围,同时使各级非公团组织纵横向凝聚力增强。
3、发掘优秀青年人才资源的辐射点,储备和利用好人才资源。我们还通过协调区国税、地税、工商、工商联、经委等部门,在全区范围内举荐了50余名优秀青年企业家,成立了武汉滨江(江岸)青年协作组织,并对青年企业家协会作了充实和调整,将原本较松散的社会资源牢牢联合起来,使一大批辖区单位的青年企业家和优秀青年纳入了区级团的工作视野。我们还通过发挥区青联和辖区社会单位企业家和优秀青年的辐射作用,借助其资金、智力等优势,开展了军营体验,动力无限健康上网以及为江岸发展献一计以及外滩经济发展论坛等活动。同时,我们大力推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联合区青联、区青企协、区科技局举办了江岸地区首届“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奖”评选活动,吸引了包括中央驻汉单位、国营企业、私营、民营企业等各类优秀科技人才参评,并评选出以武汉正远铁路电气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陈贻坤为代表的5名“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奖”和以武汉海创电子有限公司车间主任卢美芝为代表的5名“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奖”提名奖,为全面推进我区青年科技创新行动,大力发掘青年科技人才资源,充分发挥青年科技人才智力优势做了积极的尝试。
二、以联合带联动,把团的服务职能向社会化、体系化、功能化延伸。
江岸区“心心桥”系列服务计划就是我委在青少年教育与青年服务工作中相互延伸,融为一体的探索中打造的一套崭新的社会化工作体系。这项活动从2002年开展至今,逐步经历了起步、扩大和深入发展的过程,已初步形成了“六心级”的服务体系。
“心心桥”青少年法律咨询服务中心。团区委通过整合发挥“12348”法律热线的工作平台,联合区司法局成立了江岸区“心心桥”青少年法律咨询服务中心,以“12348”法律热线为枢纽,共同打造公、检、法、司等部门的联手联动,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法律咨询、援助服务,依法保护他们的正当合法权益,为大家办实事、做好事,共同营造一个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环境。
“心心桥”特困青少年结对帮困助学活动。团区委通过发动基层组织,联合民政等职能部门,在对辖区特困青少年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建立特困对象资料台帐。然后通过联谊会等形式邀请社会单位和热心人士参加“心心桥”“一助一”结对助学活动,帮助特困家庭青少年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我区一批社会单位、基层团组织、区青联委员和杰出(优秀)务工青年在爱心氛围的感染下积极参与了献爱心活动,共解决了近400名特困青少年的上学学费问题,协议助学资金达200余万元。
“心心桥”特困青少年爱心成长资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帮困活动要取得实效,必须有经济实力作后盾。为此,团区委通过调动社会单位和各界人士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积极性,募集了一批资金,设立了“心心桥”青少年爱心成长资金。目前,我们利用这笔资金,已对一批2003年中考、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的特困家庭莘莘学子开展了特困青少年爱心成长资金的捐赠仪式,捐赠资金近8000元。
“心心桥”务工青年劳动权益保障中心。我区外来务工青年达12万余人,在个私企业从事餐饮、服装和服务行业的占务工青年总人数的90%以上。近年来,团区委积极寻求服务务工青年的社会化道路,先后创办了“小阿姨之家”,成立了青年企业家、务工青年党章学习小组,开展了免费为进城务工青年体检、赠送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活动,深受广大进城务工青年喜爱。尤其是我们设立的“心心桥”务工青年劳动权益保障中心,除了为广大务工青年提供了“两免,两快,两确保”的服务承诺外(两免:免费受理案件、免收强制执行费;两快:受理快,24小时内立案。办理快,三天内给予明确答复;两确保:依法确保务工青年(外来)合法劳动权利、优先确保弱势青年的合法劳动权利),还不断寻求为务工青年服务的新途径,探索出一套以劳动权益保障;就业、再就业服务;团组织关系转接;岗位形象设计和人力资源开发为主体的服务于务工青年成长成才需求的新举措。实现了区直属各职能部门关心、帮助务工青年的联动服务网络,使更多的进城务工青年有了组织依靠,有了一个倾诉情感、交流打工体会、寻求权益保护的“大家庭”。
“心心桥”务工青年医疗服务中心。我们联合区卫生局在市八医院成立了“心心桥”务工青年医疗服务中心。为进城务工青年免费办理“心心桥”医疗服务专用病历,并奉行“两免两减”(两免:免除普通门诊挂号费,肛肠手术免费;两减:常规体检及各项检查费减免20%,普通病床位费减免50%)的服务承诺,为提高务工青年提供了优惠的医疗服务保障。
“心心桥”特殊青少年劳动教育基地。我们与区法院、区公安分局联合实行“特殊青少年劳动教育考察办法”,经过精心筹备,在百步亭社区建立了“心心桥”特殊青少年爱心成长基地。通过有组织、有纪律、有制度地安排罪错青少年参与社会公益劳动和文体活动,让他们自觉接受劳动教育考察,接受社会监督,从而有机会让他们以实际行动净化心灵,做好重新走向社会的准备。目前,第一批在百步亭花园社区从事社会服务的三名缓刑未成年犯已经并且结束了考察期,收到良好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分别在一元街岳飞社区、上海街同仁社区、车站街辅仁社区开辟了新的教育基地,使在我区试行的社区矫正工作取得进展。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虽然我们在团的工作社会化的思路、对象、方式、途径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与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离全面社会化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同时,与现阶段我区经济发展、城市管理、社区功能和青年需要的要求相比,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渗透力、影响力还不相适应,团的社会化工作还存在诸多的不足和问题。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
1、社区团建生命力不强,社会化工作基本单元薄弱。
社区团组织是团的工作的最基层组织,是密切联系和协调地区青年的桥梁和纽带,社区团建薄弱直接影响到团的社会化工作面,从而不能达到社会化资源的最大发掘和利用。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团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团干部对我市城市化的进程认识不足,对团的工作社会化的理解还存在盲点;二是社区建团的面不广。我区城市化进程和社区发育的不平衡,给团建工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制约。目前我区15个街道、一个乡建团率虽然达到50%以上,但是处于不平衡状态,社区建团的外围环境尚待改善;三是运行发展机制不畅。目前,有50%社区尚未建立团组织,已建的团支部生命力不强,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团组织的社会化作用难以发挥。一方面,因为社区内没有从事共青团工作的专职工作人员,兼职人员配备不能满足共青团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从社区内各部门的工作职能来看,共青团工作不是主要工作倾向,难以形成合力。
2、团组织活动阵地的社会化运作缺乏支撑,已成为制约共青团工作社会化发展的“瓶颈”
一是社区阵地资源明显不足。在全区的社区中可以提供青少年活动的阵地较少,有些社区有活动阵地但设施不匹配或已老化,不能适应青少年需要,新建的社区地价很高,在社区中寻找适合用于青少年活动的场地十分困难,甚至根本没有。二是整合资源运作方式不健全。各级团组织在整合社会资源方面功能还很有限,已有阵地的社区各类青少年活动资源的开放率不足,有关职能部门尚未完全形成资源共享的社会化协调运作方式,机构项目的设置、工作运行问题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工作的合力还不强。三是市场化运作建阵地难度大。市场化运作要考虑双向受益的原则,企业投入资金建设活动阵地要考虑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那么在社区本身阵地资源明显缺乏的条件下,很难找到令双方满意的阵地,这给阵地建设造成一定难度。如:我们在筹建四唯街青年服务中心就遇到这样的困难。
三、加强和改进工作的目标和对策
根据我区共青团工作的实际,我们将围绕服务社区建设与发展,服务群众基本需求,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巩固党在社区青年中的群众基础,以团建为基础,以项目为主导,以阵地为依托,以机制为保障,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江岸特色的共青团社会化工作新路子。当前我区社会化工作的重点是进一步探索区域性的青年协作组织运转模式,目标是建立新的青年工作项目,满足不同层次青年需求,团结和凝聚青年为江岸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1、健全组织网络,构筑共青团工作新的社会化组织架构。一是要强化构建以街道团(工)委为核心,以社区团支部为基础,以社区共建委员会和各类青年社团为纽带和延伸的社区团组织网络;二是要确立街道团(工)委的核心地位。负责指导街道内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型社会组织的团建工作,协调隶属关系不在街道的辖区内各单位团工作以及团员青年的教育管理等工作。三是要采取多种模式建立青年组织。要从实际出发,不求同一模式,只要有利于青年工作的发展,有利于服务青年的成长成才的单位,都要引导和帮助其建立团(青年)组织;对社区内主管部门不在本地或没有主管部门的单位或社区内宾馆、市场、个体私营企业、社团、中介组织等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可以采取独立、联合、挂靠等形式建立团(青年)组织;对在社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可采取共建形式成立共青团社区共建委员会,从而构建起跨行业、跨层次、跨部门的社会型青年组织网络,从而为社会化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推进社会化服务功能,完善共青团工作新的项目体系。服务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社区的建设与发展,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服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基本需求,这是共青团工作社会化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做好“服务”这篇大文章,当前就要进一步完善青年志愿者服务网络,重点推进社区青年创业行动,把服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要为美化环境服务。通过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红领巾“吴天祥”小队活动,结合文明城市(镇)创建和城市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开展植绿、护绿保洁等公益劳动,发挥团组织活动育人的特有优势。
要为特殊群众生活服务。组织辖区社会单位和团员青年以结对救助形式帮扶孤、寡、病、残等弱势群体,建立“一助一”、“多助一”长期服务体制;组织专业志愿者发挥专业特长,进行医疗卫生、修理家电等技能型服务;发挥青年文明号、优秀青少年维权岗集体专业优势,以集体到街道、社区报到的形式,为社区青少年和弱势群体提供专业帮助和服务。
要为青年文化建设服务。利用街道和社区现有文化阵地,广泛开展广场文化、家庭文化、楼幢文化等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要不断创新社区青年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断赋予社区文化新的内涵。广泛开展社区间文化交流,组织优秀文化进社区,开展社区文化展示,以先进文化为载体,使广大青年成为先进文化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使社区成为先进文化传播、繁荣的沃土。
要为青年就业服务。各级团组织以武汉滨江(江岸)青年商会、“青年文明经营示范店”为依托,联合劳动等有关部门,举办青年企业家(创业者)江岸地区招商推介会,为社区内的下岗、失业、外来务工青年以及军转干部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就业信息、就业政策咨询等服务,并协调各方面力量,帮助其拓宽就业渠道,为社区青年提供实实在在的就业与再就业服务。
3、合理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共同建设团的工作阵地网络
活动阵地要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路,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不断加强辖区青少年工作阵地的建设,构建起以社区青少年服务中心为核心,以社区原有的活动场所为基础,以社区内单位、学校的设施为辅助的阵地网络。
要建设一批社区青少年服务中心,吸引社会单位的参与。一方面根据双向受益的原则,争取社会各单位在资金、场地、人员等方面的支持,以市场化运作的形式引入资金建设。目前我区已兴建起青少年图书馆1个。另一方面要争取部门支持,在新建社区配套设施时,力争拥有一个融志愿服务、维权、娱乐于一体的社区青少年服务场所,大力借鉴一元街小伙伴俱乐部的建设工作模式,为社区居民和青少年提供学习、互助娱乐、交往等服务。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要建立一批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吸引广大青年的参与。要借助社区服务中心建立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并设立联系点,采取低偿与无偿相结合的方式,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建立志愿者服务队,完善长期运转的机制,为社区内的弱势群体服务。同时,还要广泛社区内动员各单位团组织力量,发挥其专业特长,借助六支专业志愿者服务队,大力开展“四进社区”、“校区共建”等形式的活动,为社区的建设与发展多做实事、多办好事、多谋大计,达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