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国税系统公开选拔县级局领导干部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22-01-23 07:42:00
导语:关于*市国税系统公开选拔县级局领导干部的调查与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公开选拔县级局领导干部的基本做法
绥化市国税局党组在对全市国税系统县级局领导班子开展全面调查、广泛座谈、深入讨论的基础上,决定在全系统公开选拔7名年轻干部担任县级局副局长或纪检组长。为做好这项工作,绥化市国税局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的公开选拔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按照中组部关于做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规定,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公开选拔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公开选拔的职位、范围、资格、条件、程序、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一)公告。一是文件,公布公开选拔的职位、条件和具体要求。二是思想动员,广泛宣传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目的、意义。
(二)推荐报名。一是组织推荐,由各县(市、区)局党组在征得本人同意后,以党组名义推荐报名。二是个人自荐,由干部本人持有关证件直接到市局公开选拔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名。全市国税系统共推荐报名107人。
(三)资格审查。一是对于组织推荐人员,由各县(市、区)局党组进行初审,市局公开选拔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复审。二是对于个人自荐人员,由市局公开选拔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审查。经过审查,推荐报名的107名干部全部符合公开选拔条件。
(四)笔试和面试。笔试为闭卷,内容为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和论文写作三部分,主要是测试应试者的政治理论水平、税收业务知识、分析判断问题能力和文字综合能力。笔试结束后,根据笔试成绩,按照1:5的比例由高分到低分确定前35名干部参加面试。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方式,主要是测试应试者的逻辑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决策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业务能力、仪表气质等。面试结束后,将笔试与面试成绩按5:5的比例综合计算出考试成绩,按照1:3的比例由高分到低分确定前21名干部作为考察对象。
(五)组织考察。考试结束后,对入围的21名干部进行公示,并对其进行组织考察。按照德、能、勤、绩、廉五条标准,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察方法,通过考察预告、民主测评、谈话等考察形式,对考察对象8小时以内的工作表现和8小时以外的社交情况等进行全面考察。考察结束后,由市局公开选拔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考察结果进行定性分析,并将民主测评、领导经历和考察意见按照2:3:5的比例进行量化,综合计算出考察成绩。最后,将考试成绩与考察成绩按照6:4的比例综合计算出总成绩,按照1:2的比例由高分到低分确定前14名为拟任人选。
(六)党组任命。市局召开党组会,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通过党组成员的充分讨论,以无记名投票表决的方式对14名拟任人选作出决定,提拔7名优秀年轻干部进入县级国税局领导班子。对余下未提拔任用的7名拟任人选,则列入近期成熟的后备干部队伍之中,进行重点培养,待县级局领导班子职位出现空缺时,再优先提拔任用。
二、公开选拔县级局领导干部取得的成效
(一)破除了论资排辈的思想观念。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中,我们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加大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力度,彻底破除了论资排辈的思想观念,使一批优秀的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在选拔任用的7名年轻干部中,年龄最大的37岁,最小的25岁,平均年龄不到31岁,优化了县级局领导班子结构,提高了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进一步完善了干部激励机制,使广大干部认识到,干部提拔任用是在公开的环境下比能力、比业绩,这大大激发了干部们努力学习、提高素质、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热情,在全市国税系统确立了良好的用人导向。
(二)克服了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全过程中,我们实施了“一差到底”和“阳光竞争”,有效解决了拉关系、走门路、跑官要官等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一差到底”,是指实行差额推荐、差额考核、差额酝酿、差额票决;“阳光竞争”,是指对选拔过程公开,对各阶段的结果公开,增强透明度,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以考试手段选拔优秀人才,以试题形式蕴含选人用人标准,以科学客观的评价标准测评参选人员能力素质,减少了选人用人过程中的人为因素,促进了优中选优。
(三)实现了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全系统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打破了地域限制,扩大了干部择优选拔的范围,解决了一些单位人才积压而另一些单位人才短缺问题。例如,绥棱县国税局是一个小局,但通过公开选拔,有5人进入拟任人选,有2人被选任到县级局领导班子,实现了领导人才的合理配置。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任用上,我们按照拟任人选的年龄、性格、气质、专业特长以及县级国税局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在提拔的7名干部中,除1名女同志外,全部实行了避籍交流,异地任职,做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提高了县级局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
(四)提高了选拔干部工作的科学性。我们把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的关键点放在笔试、面试和组织考察三个环节上,并采取定量测评的方法,避免了主观随意性,使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笔试检验参选人员的知识素质,通过面试测评参选人员的能力素质,通过组织考察掌握参选人员的政治素质、工作业绩和群众的公认程度,保证了优秀人才被选拔上来。
三、公开选拔县级局领导干部的一些启示
(一)搞好思想发动是做好公开选拔工作的基础。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是广大干部职工关心的重点问题。对此,我们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县(市、区)局加大宣传力度,搞好思想发动,转变了县级局部分领导干部的“一考定终身”、“能干的不如会考的”、“新时期的‘科举制’”、“人选内定”等错误模糊认识,增强了他们参与竞争的意识和迎接挑战的自信心。全系统共有107名干部报名参加公开选拔,与所需的7个职位之比为15:1,为优中选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切实加强领导是做好公开选拔工作的前提。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是当前行之有效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为了做好公开选拔工作,市局党组多次召开会议,对公开选拔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反复研究和深入讨论,统一了党组成员的思想认识。市局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亲自挂帅,积极参与公开选拔工作全过程,从方案的制定和原则的确立,到组织实施等各个重要环节,都由市局党组严格把关,保证了公开选拔工作顺利进行。
(三)坚持规范操作是做好公开选拔工作的关键。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千头万绪,十分复杂,做不好,很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此,我们严格按照公开选拔方案的规定,规范操作,稳步实施,增强了公开选拔工作的计划性、程序性、严谨性和保密性,做到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步骤都进行科学安排,强化保密措施,保证了公开选拔工作规范有序进行。特别是在笔试、面试的关键环节,我们在省外聘请了有经验的知名专家和副厅级的领导同志担任主考,聘请武警监考,在命题、判卷和面试测评过程中,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规范操作,保证了公开选拔工作不偏不倚,消除了“暗箱操作”的群众思想顾虑。
(四)实施有效监督是做好公开选拔工作的保证。公开选拔工作与干部的切身利益休戚相关,倍受广大干部关注。只有实施有效的全程监督,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广大群众才能信服,公开选拔工作才能取得良好实效。在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上把好四个关口。一是严把公开、公示关。从制发实施方案,到每个具体环节步骤,都做到了公开进行,不但让参选人员明确具体时限和要求,而且也让广大干部及时了解和掌握,并且公布市局举报电话,从而确保了监督的有效实施,得到了干部职工的一致认可。二是严把秉公自律关。从领导做起,从党组成员做起,全面提升公开选拔工作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约法三章,不说不利于公开选拔的话,不做不利于公开选拔的事,严格追究有害于公开选拔的行为,做到了秉公办事、不许愿、不乱开口子,保证了公开选拔工作的公正进行。三是严把监督制约关。纪检监察部门按照提前介入、靠前监督的原则,积极主动地参与了公开选拔工作的全过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实施有效监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四是严把责任追究关。严格组织纪律,严格责任追究制度。明确规定,如发现领导干部有弄虚作假等问题,无论涉及到什么人,都要给予行政处分;如发现参选人员有舞弊问题,不但要取消其参选资格,而且要追究其行政责任,并明令3年内不得提拔重用,从而有力保障了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的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