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1-22 12:25:00

导语:关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关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何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是当前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县以“四亩地事件为鉴”,在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上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主要做法

1、提高干部素质。一是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干部。先后认真扎实开展了干部作风集中学习教育整顿、“艰苦奋斗、廉洁从政”、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树组工干部形象”、两个《条例》集中学习教育和党员干部禁赌等活动,从而提高了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运用科学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用丰富的知识充实干部。先后组织举办“树组工干部形象”、科级后备干部和驻村任职干部、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两个《条例》等培训班15期1000余人次;同时积极选派符合培训条件的干部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培训班15期100余人次;三是加强干部实践锻炼。先后挑选16名科级后备干部到乡镇担任乡镇长助理和77名科级后备干部到77个村担任村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副主任,分别进行为期三年和一年的锻炼,同时进行了科级后备干部到村担任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试点,现已选派一名到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开辟了干部培养的新途径。

2、加强制度建设。一是推进党员领导干部党团建联系点制和县委常委和其他县级领导联系一个乡镇、一个企业、一个重点项目、一个主导产业示范点制,县级领导、部门领导、乡镇主要领导板栗科管联系点制,共建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联系点201个。二是建立了部门包村责任制。64个县直部门对口帮扶64个村,每个单位派出一名干部长期驻村指导帮助工作,对口帮扶一定三年不变。三是坚持和实行了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干部考察预告、差额考察、任前公示、任职试用期、县委常委会票决制度,认真落实群众在干部工作中的“四权”。

3、加强干部管理。一是全面实行《领导干部民情日志工作制度》。要求每名领导干部联系一个村,县级领导每月下基层工作5天以上,乡镇领导每月到村10天以上,到基层工作的情况必须如实填写到《##县领导干部民情日志工作手册》上,促进了全县干部作风的转变。二是制定了《一般干部管理办法》。对一般工作人员调整的办法、程序、纪律要求等做了明确规定,有效地调动了各级各部门一般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制定了《乡镇党委工作规范》,使乡镇党委工作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特别是要求乡镇干部每星期在乡住宿一般不得少于5天,深入村、组和农户,每星期不得少于3天,法定休息日至少保证一位乡镇主要领导在单位值班,有效制止了干部“走读风”。四是强化干部奖惩。明确规定当年综合考核名列第一、二、三名的乡镇和部门,分别按单位在册人数奖300、200、100元,按正科领导是副科领导的2倍、副科领导是一般干部的2倍兑现到个人,荣获乡镇和部门年终综合考核一等奖的,其党政主要负责人年度考核直接定为优秀格次。获得一、二、三等奖的乡镇和部门一般干部年度考核的优秀比例按一等奖16%、二等奖15%、三等奖14%确定。乡镇和部门年终考核倒数第一且考核在90分以下的,按单位在册人数给予人均150元的处罚,由单位原则上按正科级领导是副科级领导的2倍,副科级领导是一般干部的2倍分解到人头,由个人承担,不得将罚款列入公务费支出。名列倒数第一、二、三名的乡镇和部门,其班子成员和一般干部年度考核不得定为优秀等次,综合考核连续两年名列倒数第一,其党政主要负责人降职使用或就地免职。

4、加强干部监督。一是进一步健全了干部监督联系通报制度。在原明确的干部监督联系单位的基础上,又增加了6个单位和14个乡镇作为干部监督联系单位,明确了各干部监督联系单位的工作职责,实行干部监督信息传递零通报制度。二是完善了干部工作监督员制度。对原来聘请的干部监督员由50名调整充实到70名,明确了工作职责。三是坚持和实行领导干部谈话诫勉、新提拔干部廉政鉴定、干部任期审计等15项规章制度,去年以来,对作风不好的11名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并将其中1名作风漂浮、不干实事的干部转任为非领导职务。四是从创新制度入手,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制定了组织部干部包片监督制度,建立了党政一把手思想状况定期分析制度、组织部长约谈制度、重大问题集体决策签定等制度。五是思想上重民。改变过去什么事情都怕群众知道,怕群众参与的错误思想,增加工作透明度。完善了政务公开、财务公开、重大事项公开、重大基建项目招投标公开等一系列制度,聘请了一定数量的财务总监、社会监督员,还权于民,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5、工作上为民。开展了科级干部与受灾重点户“结对子”活动。为真正解决好“8.29”受灾群众的生产、生产问题,为受灾群众排忧解难,开展“一帮一”活动,全县357名科级干部每人包帮一户受灾重点户,目前,“一帮一”活动成了干部联系农民的有效载体,在干部与农民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二、存在的问题

1、学习不够。有少数干部心躁不讲学习、不讲政治、不讲正气,没有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精神不振,思想消极,总是计较个人进退,热衷于拉关系,走后门;有少数干部不认真学习理论,不深入思考问题,不善于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工作,习惯于凭经验想问题,办事情。

2、身懒心散。有少数干部作风缺乏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开拓创新意识,思想旧,不向上,不图新,不求精,无所用心,安于现状,无所作为,不做事,上班心思不在工作上,光做和尚不撞钟,办事能拖则拖,得过且过;有少数干部责任往上推,矛盾往上交,出了问题不从自身找原因,归咎于大气候,上级党组织。

3、缺乏民主。有少数干部缺乏民主,漠视群众的呼声与意见,制定计划习惯于“一刀切”,思想交流习惯于“通不通,三分钟”。往往拿大话吓人,拿硬话压人,拿“赌话”逼人,不善于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工作遇到阻力时,干部埋怨群众不听话,群众埋怨干部不象话,抵触情绪、逆反心理愈积愈多。

4、浮而不深。有少数干部满足于一般号召,讲大话,以会议落实文件,以文件落实文件,致使一些好的决策措施落不到实处,一些本来应该解决的问题久拖不决;有少数干部热衷于迎来送往的应酬、天南海北的闲聊中,门难进,人难见,脸难看,事难办,造成一些急不待缓的工作被冷落在一旁;有少数干部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整天忙于钻“会海”,下“文山”,做讲话、报告、批文件,接触群众少,即使下乡,也是西装革履,派头十足,脚不沾泥带草,说白了,就是为了作样子,上镜头,而非真正为群众办实事;有少数干部在创造政绩的过程中,不从实际出发,不讲对群众负责,专门揣摩领导意图,竭尽所能拍马媚上。“不怕下边不满意,就怕上头不注意”,专挑“显山露水”的事干。

5、牛气十足。主要表现在:有少数干部由于党性不纯,在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上,在贯彻和落实上级决策上,要么,停留在只当“录音机”、“收发室”,照本宣科、照搬照抄的状态,要么,站在部门或小团体利益的立场上,打如意算盘,乐意的就执行,不乐意的就自作主张,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三、建议与对策

1、要从思想教育入手,进一步夯实加强作风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要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不断深入的形势下,紧密结合干部队伍的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进一步健全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制定《2004──2008年干部理论学习培训计划》,充分发挥党委中心组、党校主阵地、党员电化教育的作用,采取集中学习、外出参观、成果交流、知识竞赛、考试测验等多种灵活的教育形式,加强对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检查、督促、考试、考核,使广大干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牢记党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2、要进一步提高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为加强作风建设提供本领支撑。一是要强化广大党员干部市场经济理论和理代科技知识的培训,使广大干部真正掌握和精通农业产业化方面的专业知识,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既当好指挥员,又当好技术员,带领群众学科技、用科技、兴项目、闯市场、找信息、谋发展;二是要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培训班和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组织领导干部学习法律知识,特别要学好《行政许可法》,同时要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任前考法制和每年学法情况考核验收制,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水平。三是要制定《关于干部离职锻炼的实施意见》,积极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发达地区增长才干、积累经验。

3、要进一步加强对干部的管理,构筑加强作风建设新的动力平台。一是要把对干部的提拔性考察与经常性考察、重点工作专项考察、重大事件跟踪考察结合起来,随时了解和掌握干部的表现,对不称职和不胜任的领导干部进行果断调整。对县委、县政府部署的重点工作,也都及时进行跟踪督导、考察。二是要建立健全“同城不吃请,下乡吃食堂,下村吃派饭”三项制度,要求干部下乡一律交餐券。三是要建立健全以工作实绩和作风表现为主要内容的干部考核体系和评价标准。对考核末位者实行淘汰,强化“不干不行、干不好也不行”的观念,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不犯错误不下台,不到年龄不退休”和“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干部使用模式。四是由县纪委(监察局)或组织部负责,不打招呼,不要陪同,直接深入到基层单位和工作现场,对工作落实情况、干部的作风、群众反映的问题,直接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处理。五是要将机关下派到村任职干部工作细化量化,实行组织人事部门和农民群众双重考核制度。干部当天下村组为民办实事好事等情况必须由农民签字认可,年终进行总评,结果跟工效挂钩。

4、要进一步强化监督,为加强作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一是要调整充实部门行风和干部作风评议领导小组,健全行风评议工作体系,完善评议考核制度;组建干部作风督查组,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的监督。对干部工作作风是否深入,工作是否安心,工作是否落到实处,大局观念和服务意识是否增强,办事效率是否提高等问题进行重点督查。二是定期进行干部作风评议,召开征求意见会,聘请群众监督员,开展问卷调查,发放征求意见卡,完善群众来信访制度等,抓好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所提意见和建议的处理和落实,并将结果及时公布,调动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三是要拓宽监督渠道,发挥好多层面的监督作用。对因监督不力、下级出现问题的,要追究领导责任,以增强各级领导抓班子、带队伍的自觉性。要教育“一把手”增强“主角”意识,敢抓敢管;教育班子成员增强责任意识,搞好互相监督。通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谈心活动、个别交换意见等形式,把监督工作落到实处。要广辟渠道,广开言路,完善社情民意反馈网络,了解和掌握更多、更真实的信息。对广播、电视等舆论监督不设限制、不划框框,凡是涉及干部作风的问题,不怕丑、不护短,予以曝光。通过多形式、多层面的监督,把干部作风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以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5、要进一步在抓工作落实上下功夫,促进干部树立起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作风。一是进一步健全干部工作目标责任制、首问首办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同时进一步加大全方位目标考核力度,使干部人人有任务,有目标、有方向、有奔头。二是要探索并建立健全一套在工作落实中考察和识别干部的选人用人机制。在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和任免决定等程序中,严格落实《干部任用条例》的要求,坚决打破“暗箱操作”,大力推行推荐预告制、考察预告制、差额考察制、考察结果通报制、干部任免票决制、公示制、试用制等制度,进一步扩大群众在干部工作中的“四权”,同时把作风表现作为干部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对经考核确属德才兼备、工作踏实肯干、吃苦耐劳、政绩突出的干部要大胆提拔、重用,对那些不思进取,没有热情和能力实践“三个代表”的干部,要采取组织措施,让其挪位子,从用人机制上促进干部转变作风,保证工作的落实。三是要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满足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追求,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克服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和只图虚名,不求实效的形式主义歪风,下力铲除官气十足的衙门行风,大兴求真务实、埋头苦干之风,特别要胸怀对农民深厚的思想感情,把部门利益和个人得失看轻一些,把足够的心思和精力用在强化为农民服务、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上,积极深入农村,认真察民情,热心解民难,真心办实事,把中央一号文件真正落到实处,以赢得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建立干群之间情感交融、血浓于水的新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