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企业生存与发展环境的调查分析
时间:2022-01-22 12:19:00
导语:市企业生存与发展环境的调查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任何企业都不能孤立存在,其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环境条件。实践表明,地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拥有一大批具有活力的企业,企业的活力除了依赖自身的资本实力和完善管理等内部因素外,还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生存和发展环境。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企业生存和竞争的游戏规则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外部环境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多元化的环境因素影响,使得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不仅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更多的是有赖于企业生存环境之间比较优势的竞争。企业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发展环境?如何营造企业快速健康成长的发展环境?这些都已成为政府、社会和企业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为此,广元市企业调查队根据省企业调查队的工作安排,在全市范围内抽选了具有代表性的25户企业,就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环境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调查表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秩序的不断规范,我市企业的发展环境得到了改善,初步构建起了企业进入市场的发展平台,成绩是明显的。但是企业的发展环境也还存在不少问题,直接制约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影响着全市经济的健康发展。现就本次调查结果作以下描述和探讨,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一、被调查企业的基本情况
1、企业按规模划分:中型企业10户,占40%;小型企业15户,占60%。
2、按登记注册类型划分:国有企业3户,占12%;集体企业3户,占12%;有限责任公司8户,占30%;股份合作制企业2户,占8%;股份制有限公司4户,占16%;私营企业5户,占20%;。 3、按行业结构划分:工业企业14户,占56%;建筑、房地产业5户,占20%;批发和零售业4户,占16%;交通运输业企业2户,占8%。
二、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内部因素
1、企业实力因素。41%的企业认为企业的实力是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最首要因素。在构成企业实力各因素中,大部分企业都认为企业的销售收入总额、企业利润总额、企业的资产回报率这三方面是衡量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最关键也是最核心的指标。在竞争日渐激烈的时代,企业只有凭借先进的技术设备、一流的工艺水平,生产出质优价廉的产品占领市场,企业才能有生存、发展的空间。销售和利润是衡量一个企业经济效益最基本的指标,如果企业销售很好,但是利润不高,说明这个企业效益并不好,而销售都很困难的企业就更谈不上利润。
2、与总经理有关的各因素。企业的兴衰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人,而企业经营管理者是企业的灵魂和核心,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在调查的25户企业中,占55%的企业把与总经理有关的各因素作为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第二大因素。与总经理有关的各因素包括下面三个方面:总经理的自主权、能力和领导班子的团结与否。在对自己本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自主权评价中,52%的企业认为自己企业总经理有很大的经营自主权,32%认为比较大,16%的企业选择了一般;在对总经理能力的评价中,48%的企业分别认为本企业经营者的能力强或者较强,仅4%的企业认为能力一般;在对企业领导班子的评价中,60%的企业认为本企业的领导班子团结,28%企业反映较团结,12%企业反映一般。
3、企业营销因素。企业的营销对企业生存与发展影响是被列为第三大影响因素。针对营销方面的影响程度,企业选择“非常重要”的依次为销售手段、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三方面,对产品价格、固定的供货商和销售商选择的是“比较重要”。从这些选择可以看出,企业的营销手段固然重要,但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才是最根本的,如果企业的产品质量差、售后服务不配套,即便有再强的销售手段也不可能有持续优异的销售业绩。
4、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因素。该因素被列为第四大影响因素。在对这方面各因素的选择中,按照重要性程度依此为企业科技人员数量与素质、企业员工素质、企业创新和开发活动经费投入、企业创新和开发活动经费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和工艺等。不同类型的企业在选择上差异较大,科技含量高的大企业对员工素质、科技人员数量与素质、创新和开发活动经费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四个方面选择的影响程度是“非常重要”,而一般的中小企业选择的是“比较重要”或“一般”。这说明越是大型的企业,越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中小企业在这方面相对就比较薄弱,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5、企业信用因素。该因素被列为第五大影响因素。在企业信用方面企业认为以下因素是至关重要的:一是合同的践约程度;二是产品是否伪劣、假冒;三是贷款及利息偿还的及时性;四是货款拖欠等。信用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良好的信用关系是企业正常经营与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基本保证。通过调查表明,我市的企业对信用因素影响已经有一定的认识能力,但在本企业运作过程中,由于受大环境影响,往往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重局部利益轻全局利益,不同程度的存在失信行为。其实企业在呼唤诚信的同时,应该加强自我约束,做企业要象做人一样,诚实是第一品质,良好的外部环境是要靠企业共同去创造去完成。
三、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外部因素
1、市场因素。这一因素企业作为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各外部因素的首选。在市场影响各因素中按照重要性程度依次为市场次序、市场开放程度、市场机制、市场准入制度等。大部分企业对市场秩序、市场开放程度、市场机制的选择为“比较重要”,这说明企业对市场的秩序和机制问题比较看重,也反映出市场在秩序和机制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
2、地区经济因素。这一因素影响排在了第二位。对地区经济因素影响各因素中地方财政收入排在第一,其次是产业的关联程度,再次是地区生产总值(GDP),社会存款余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并列排在第四位。地区经济和企业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地区经济的发展企业是载体,而企业的发展兴旺需要地方经济带动,是“小家”与“大家”的关系。
3、融资因素。企业获取生产和流动资金的渠道、方式、利率以及规模、期限等条件的不同,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本次调查中企业把该因素列为第三大影响因素。融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融资环境与渠道是否通畅;二是融资的难易程度。
4、宏观因素。在宏观因素中,对法律法规、宏观政策、宏观环境、产业规划导向4个方面,不同类型的企业在选择上差异较大,大型企业趋向于选择“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而中小企业趋向于选择“一般“,这充分说明越是大型的企业,越是重视宏观方面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影响。
5、政府政务因素。在对政务因素的选择上,大部分企业选择政府扶持与支持力度、政府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2项为“非常重要”,这也代表了企业的共同心声,都希望政府能大力扶持企业,真正做到依法行政,公平对待每一个企业,为企业长远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6、资源与信息因素。今年以来由于农副产品、煤炭等原燃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能源供应形势也日趋紧张,企业承受着原燃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带来的压力,生产经营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今年以来煤炭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20.50%,农副产品价格上涨32%,电力供应上涨6.22%,水的生产和供应上涨8.13%。原燃材料价格持续上扬,电价、水价偏高,企业的产品成本增加,利润空间缩小,能源供应特别是电力紧张也给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企业普遍对能源供应、主要原材料供应两方面的影响程度选择“非常重要”,认同率非常高,真实反映出企业所受的影响。而对信息获取方面的影响程度,各个企业在选择上就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有的选择“重要”,有的选择“不太重要”,认同程度就大不一样。
7、基础设施因素。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运输设施、通讯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3个方面,企业选择“比较重要”的居多,目前我市的通讯设施方面应该说发展得不错,但交通运输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两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政府应继续加大投入,着力改善我市的交通运输状况和城市基础建设。
四、我市企业生存与发展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所调研企业的反映,我市企业发展环境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供应环境日趋紧张。从调查情况来看,在回答调查企业获取资源的问题时,4%的企业选择了满意,24%的企业选择了较满意,15%的企业选择了一般,40%企业选择了不太满意,17%的企业选择了很不满意。供应环境的紧张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原辅材料价格高涨,企业生产成本增加。2004,我市原材料购进价格呈逐月上升趋势,8-12月分别上升2.4%、5.4%、8.1%、8.3%。其二,劳动力供给呈现“三极状态”,即高素质劳动力就业标准越来越高,“挑剔型”就业趋势明朗,企业人才成本不断上升;低素质劳动力供应过剩,企业吸纳此类劳动力越多,生产经营管理的成本和风险也就越高;处于中间层次的劳动力供给尽管较为充分,但企业吸纳这些劳动力之后则要付出高昂的学习成本。其三,企业资金供应不足。在所调查的企业中,有70%左右的企业认为资金短缺是目前发展中的最大难题之一。从现实情况看,资金紧缺的原因主要是产品销售不畅、负债高、货款回收率较低、管理费用持续增长和新产品投入较大等。而缺乏资金严重影响着企业的改制步伐、技术改造力度以及新项目新产品开发,这对企业发展而言无疑形同一场“灾难”。
2、竞争环境激烈严峻。一则买方市场条件下的供给竞争本就火热,二则我市企业普遍缺乏竞争力和名牌产品。从调查的25户企业来看2003年获得ISO认证的仅7户,占28%;获得的其他国际认证和国内省部级以上单位认证的7户,占28%;申请专利的仅5户,占20%;获得专利权的就1户,占4%。从我市企业总体情况来看,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比重较小,一些关键产品的品种和质量与国际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知名度低成为我市企业竞争中的“软肋”,我市至今无一家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企业由于体制原因,造成对市场变化反应不灵、技术进步步履迟缓、设备老化、产品结构调整缓慢,加之企业负担沉重,市场应对能力提升困难。而同期由于企业间的过度竞争还导致了市场无序状态的长期存在,常常导致企业产品价格随原辅材料价格上涨而下降等反常现象的发生,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迷茫。
3、政治环境急需整顿。在回答企业的社会负担问题时,28%的企业反映很重,40%企业反映较重,28%反映一般,4%企业反映较轻。负担方面反映的问题主要有这些方面:一是管理部门太多。以矿山开采为例,需要办理的各类证照达15种以上,监管部门近20个。二是办事程序复杂。“一站式服务”还未真正落到实处。个别企业反映,企业从申请到开业,历时达半年之久。一些业主因办证复杂,索性无证经营,一方面使企业处于管理真空,税收流失;另一方面一些主管部门以无证为由,处以重罚,企业怨声载道,把责任推给管理部门,严重影响了“政企”关系。三是企业负担过重。主要表现为“四多”,即:收费多,一个生产型企业一般有12—28种收费;培训多,这类培训均为业务主管部门的各类培训,多数可以只交钱领资料就不参加学习,而管理知识、生产技术、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几乎没有;报刊订阅多,有管理和审核权的部门强行订阅行业报刊,一个企业年负担在500—800元不等;庆典赞助多,有权部门遇机构挂牌、节日庆典,都要通知辖区企业参加,凡参加者都将交上数额不等的“赞助费”、“庆典费”。四是执法管理混乱。主要表现为:同一部门市、区(县)管理部门职责不明,重复、交叉检查;执法管理特别是行政处罚随意性大;执法犯法、不文明执法,重罚轻管少服务;吃、拿、卡、要等现象还时有发生,经营者敢怒不敢言。五是优惠政策不落实。主要反映在国家鼓励的产业和行业(如环保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小城镇优惠政策、开发区优惠政策以及市、区(县)的相关优惠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
4、企业组织生产的市场效率较低。企业一般依托本地资源自行组织生产,企业之间联系不紧密,未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生产销售机制,各自为阵,恶性竞争的现象较为突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龙头企业数量偏少,开拓市场能力不强。很多企业科技含量较高,但普遍规模较小,在主导产业发展上带动能力不足,生产资料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的联系不紧密。二是企业产业化管理服务体制不协调造成产业链分割,产、供、销一体化服务能力弱。目前已建的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运行机制和内部管理上还不完善,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的信息技术、物资供应和产品销售未能提供及时、优质的服务,使企业和用户之间缺乏有效的连接,从而影响了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进程。三是过渡依赖政府。从调查中反映,90%的企业认为政府扶持与支持力度相当重要。一些地方政府越俎代庖,变更市场经济参与主体,存在代企业确定发展项目,让企业被动参与的现象,客观上导致部分企业家产生“我有资金,你说上什么项目我就上什么项目”的依赖感,甚至为了“做大做强”,由政府撮合,把几家企业“捏”在一起组成投资联合体,存在政府好心办事,却无意“捧杀”了企业的现象,埋下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隐患。
5、融资困难,资金紧张。据调查,70%以上的中小企业主要靠自我积累或民间借贷来缓慢地滚动发展,绝大多数企业初创资金有90%以上来自内部的自融性资本,通过国有商业银行和信用社获得融资的比例较小。企业在完成前期基本投入后,流动资金已捉襟见肘,在得不到金融机构支持的情况下,多数企业不得不在大好的机遇面前望而兴叹。深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担保体制上看,目前还未建立起相应的、健全的担保机制和机构,企业自身有效抵押物太少,加上对抵押物的评估费用过高,不少企业因此望而止步。二是从金融机构方面来看,银行信贷权限集中,审批手续过于繁琐,时效性差,往往一笔贷款经千辛万苦批下来,市场机遇已早已错过。三是从我市多数企业自身发展现状来看,也存在发展水平低、市场潜力小等问题,特别是相当一部分企业财务管理混乱,甚至无正规帐务,加之极少数企业信用程度差,影响了企业的整体形象,银行对这部分企业贷款也是如履薄冰。
6、企业观念落后,文化环境张力不足。其一,专利、技术、商业秘密的保护氛围不够,假冒伪劣依然猖獗,并对正当企业生产经营产生巨大冲击。其二,社会创业意识淡薄,对企业发展的理解不够到位,企业的社会文化支撑力处于不足状态。其三,小富即满、小农观念等落后意识仍然影响着部分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加剧了企业发展文化环境的滞后程度。其四,社会中主流“财富”理念尚未完全到位,“仇富”心态与行为依然存在,致使企业发展的“文化安全”条件还不够充分。其五,“官本位”文化产生的行政部门低效率以及腐败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发展造成心理上的沉重压力。
五、对改善企业生存发展环境的几点建议
1、着力破除改善发展环境的思想障碍。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改善发展环境的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讲,环境改善的程度是伴随着思想解放的程度而推进的。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改善发展环境的政策措施,但是执行中往往打了折扣,收效并不大,除了其他方面的因素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思想解放不够,造成贯彻的乏力和落实上的差距。因此,当前要改善发展软环境,必须继续深入地抓好思想解放和观念转变,并落实在软环境改善的整个过程之中。要破除政府是为公有制经济服务的,对非公有制经济不限制,也不支持,任其发展的思想。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亲公有制经济,疏非公有制经济,政府要树立为所有纳税人服务、为全体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和工作作风。
2、政策创新、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是改善企业生存与发展环境的关键。政府有关政策应围绕为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来制定和实施,并充分体现“政治平等、政治公开、法律保障、放手发展”的方针,激发经济活力。要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制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全面推进股份制经济。通过工业园区、电子网络、融资担保和服务体系这四个平台的建设,积极向企业提供各项服务。在加强产业政策引导的同时,大力支持科技型、农牧业产业化、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成长性强的企业和品牌,要从项目建设、技术进步、新产品开发等方面重点进行扶持。要进一步增强政府管理经济的统一性、规范性和透明度,进一步完善扶持企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对有些缺乏操作性的政策,及时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做好配套工作。按照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世贸组织规则,以及吸引资金和人才的需要,建立和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打破阻碍生产要素流动的地方壁垒。政府在增强依法监管市场能力的同时,应努力提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排除随意性和不规范的人为管制。
3、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构建“学习型、服务型、效率型”政府。
当前有关部门建立的办事中心、一站式办公制、限时办结制度等等,为企业办理相关手续提供了便利,但要从根本上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府“提速”。一方面,必须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改革行政许可、审批制度,清理不符合要求的行政审批,明晰政府该管和不该管的问题,简化和规范办事程序,努力降低非经济因素所形成的市场成本和行政管理成本。另一方面,要真正建立有限政府和有效政府的运行体制和机制,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改变过去管理就是指挥,管理就是命令的思维模式,在如何服务,怎样服务好上下功夫。逐步建立起面向企业的环境考评、跟踪服务、政务评议、投诉受理、定期回访等一整套工作制度。同时,要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增强政务环境的高效、透明和公正。凡是政府公布的各项政策,都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实和兑现,真正做到取信于民,绝不能因地区、部门及公务人员的利益而影响政策的贯彻执行。另外,政府机关还应进一步提高公务员履行职能的素质和能力,改变部分机关干部的不良工作作风。
4、强化行政监察和管理,搞好反腐倡廉工作。针对目前较为普遍存在的“老三乱”(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和“新三乱”(乱吃、乱拿、乱要)行为,必须加强打击力度,充分发挥法律、行政监察、纪检、新闻媒体的作用,制止和逐步根除这些弊端的扩大与蔓延,净化社会风气,倡导廉政执法,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各级政府部门要坚持政务公开,对有许可、审批、登记、收费、认证、裁决、处罚等行政职权的机构以及电力、铁路、金融等公共服务部门,要分期分批公开向社会征求对其服务意识、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等方面的评价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5、拓展融资网络,创新信贷综合服务,完善配套金融服务体系。在现有的融资框架内,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投入力度。一方面,银行对企业要积极开办各种贷款,增加对技术领先、有市场潜力、处于成长期的企业的投入。另一方面,要灵活运用多种信用工具,积极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办承兑汇票、贴现、信用证等,扩大间接投入。在投入结构上,应加大企业技术改造的投入,重点支持企业的内涵扩大再生产,推动企业产品技术升级,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应建立符合企业特点的信用评估体系和信贷测量标准,以企业负责人、产品、技术创新能力为主线,对企业进行评价。另外,针对企业规模小、防御市场风险能力低、信息不灵等特点,银行自身要不断拓宽和完善金融服务领域和服务项目。充分利用银行接触面广、信息灵的优势,及时为企业提供市场信息,帮助其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做到“既出票子,也出点子”。
6、加大对经济秩序和社会治安的整治力度。本次调查中企业对市场经济秩序、社会治安状况的满意度较低,对行业恶性竞争、制假造假,不按时履行合同、拖欠货款等问题显得无能为力。因此,必须加大对全市经济秩序和社会治安的整治力度,真正形成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使企业在有序的市场环境中展开公平竞争。同时,要保障投资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真正做到“安商”。
7、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电力等设施的完善,不仅为区域经济发展所必需,而且对于城市化进程、资源优势转换、生产力要素合理配置等都具有关键性作用,必须加快发展。同时还要因地制宜的加快教育、卫生、文化娱乐等企业发展间接硬环境的建设,使企业能引得进、稳得住、站得牢,并不断发展壮大。
8、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企业是社会的细胞,企业健康,社会才能健康。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有些企业在竞争中采取不正当手段(如偷税漏税、行贿、回扣、假冒伪劣、逃废债务等),不仅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秩序,而且造成了本地区企业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对此,政府应引导企业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引导企业用自己良好的产品、良好的服务和良好的信誉回报社会,认真履行其社会责任。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企业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就好像一个人名誉不好,人们对其没有信任感一样。企业没有了文化的支持,同样不会赢得客户的长期认同,没有良好的市场信誉度,企业的生命力是短暂的、脆弱的。
良好的发展环境是提高经济效益,吸引外部投资,加速广元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直接关系到广元市经济又快又好“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发展环境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泛,它的建设和优化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引起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高度重视,使之不断完善和优化,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广元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