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农村党群关系
时间:2022-11-13 10:13:00
导语:如何改善农村党群关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赵巨家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正确分析和把握当前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的现状,研究探讨新形势下密切农村干群关系的规律和方法,对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农村稳定、经济发展,加强两个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一、当前农村党群矛盾的现状及成因:
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政组织积极抓好农村经济建设,大力改进农村的落后面貌,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对党是有感情的,拥护党的领导,党群干群关系的主流是好的。但是,由于政府对农业保护和扶持的力度不够,加上少数干部脱离群众,工作方法简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的发展和稳定,因而产生了一些矛盾,这些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民增收缓慢与负担加重导致干部关系紧张
改革开放多年来,在一些乡村,由于农民生产思想仍很保守,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农村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不够健全,导致农民增收缓慢。与此同时不少地方在教育、道路、农民建房等方面的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加重了农民的负担,致使一些农民对完成上级分配的任务不积极、不支持,基层干部只得三番五次上门催讨,有时不得不采取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导致党群关系紧张。
(二)少数农村党组织软弱涣散,不能为农民致富提供保障,导致党群关系淡化
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由于包产到户,原有的集体经济被化整为零,在生产的各个环节,农民单打独斗,各自为战;资金单薄,信息不灵,跟不上市场需求。由于一些村集体经济薄弱等原因,不能在诸如买难卖难、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些非一家一户所能解决的问题给予帮助,使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减弱,党群关系淡化。
(三)基层干部中存在的不正之风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造成一些乡镇干部“身在乡镇不恋乡”。有些干部在工作上脱离群众,“走读现象”突出,工作热情不高;有些干部在想问题,办事情时不尊重客观实际,盲目上项目,要速度,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损害农民利益,加重农民负担;有的作风上飘浮不定,回避困难和矛盾;有的违反统计法规,虚报数字,搞“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凡此种种,为广大群众深恶痛绝。
(四)少数群众的落后思想意识危害干群关系
随着农村多种经济的发展、利益关系的调整和经营形式的多样化,有些乡、村只追求经济发展,忽视群众思想教育。有的村几年没有召开过群众大会,广播无声,黑板无字,报栏无报。也有些农民认为“包产到了户,人人自作主,只要能挣钱,不必看支部”。有些农民只求索取,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片面理解党在农村的政策。赌博、宗族主义、封建迷信有所抬头,有些农民宁可捐款建寺庙、修祠堂,不愿为村公益事业出一分钱。这对深化改革,保持农村稳定已经或正在带来危害,在一定程度上党群关系也受到影响。
(五)计划生育政策的强势推进,在部分地区恶化干群关系
由于我国人口急速增长,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本来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国策,但由于中国几千年“传宗接代”的封建思想和“多子多富”观念难以改变,致使计划生育政策在一些农村的推进非常困难,少数农民软硬反抗,引发冲突,加剧了干群关系的恶化。
二、改善党群关系的对策思考
通过近年来的一系列有效的工作,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农村党群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矛盾的起因具有多元性的特点,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去化解.
(一)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从根本上维护农民的利益。
干群矛盾的解决,必需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只要把农村经济搞上去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才能完全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干群矛盾就易于解决。一是必须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对农村体制的改革。二是大力发展村办企业,努力寻求集体经济增长点。三是积极引导群众探索发展经济的新路子。
(二)弘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艰苦奋斗,是我党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优良传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需要我们的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与人民群众一道同甘共苦,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得到人民众的拥护,保持党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干群关系矛盾中的主要方面是干部,群众对干部的许多意见,往往是干部没有率先带头或没有深入工作引起的。为此,首先要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教育和管理,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干部队伍。其次,要通过有效载体增进农村党群“鱼水”之情。三要切实解决群众共同关心的热难点问题,给群众最满意的答复。
(三)加强农村制度建设,走依法治村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实行依法治村。首先要建立健全农村各项制度。当前,要以深入贯彻实施《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契机,认真执行农村党支部的六项基本制度,建立健全村民委员会的民主选举制度,以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议事制度,以村务公开、离任审计、民主评议和村民委员会定期报告工作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制度。其次要抓好制度的落实。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要防止走过场,搞形式,要在抓落实上下功夫。总之,要从制度的健全和落实来实现农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疏通农民群众当家作主、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渠道,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加强群众与干部的沟通。
(四)倡导深入基层,改变机关工作作风
乡镇机关承担着直接领导农村工作的重任,与农民群众关系极为密切,其作风好坏有着直接影响,反映在群众眼里就是党的形象。一要理顺乡镇干部管理体制,激发干部工作热情。二要掌握民主决策和思想教育工作方法。三要继续以多种活动为载体,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五)积极引导农民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通过开展各种有益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教育引导农民群众爱党、爱国、爱集体,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关系,增强民主与法制意识,加深广大农民群众对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现行政策的理解,引导他们更新观念解放思想,要把创建活动的目标、任务与农民切身利益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创建活动,提高农民思想政治素质,夯实工作基础。同时也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这也是化解干群关系紧张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对群众的首创精神,要从积极和赞许的态度上去发现其中的合理成份,将他们创造的新鲜经验概括起来,加以推广。
“崇高的动机,就是为人民谋利益”。作为“从群众中来”的共产党员,只有时时“回到群众中去”,深入群众、扎根群众,艰苦奋斗,勤政为民,才能无愧于党的事业,无愧于党的宗旨。实践证明,只有真正做到这一点,群众就会与党同心,为党分忧,党群关系亲如鱼水,党的根也将永远扎在人民心中。
- 上一篇: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动员报告
- 下一篇:竟聘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