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渔业产业情况调查报告

时间:2022-11-06 02:48:57

导语:贫困村渔业产业情况调查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贫困村渔业产业情况调查报告

乡,为通平两县交界处。乡政府距县城62公里;距东约12公里,同县镇相邻;南约13公里,与县接壤;西约4公里、北约3公里,与镇濒临,西北隔与镇相望。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穷财政不能穷老区百姓,欠发达不能欠老区民生”的执政理念,关注民生,依法行政,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治安良好,尤其是通过扶贫工作的开展,乡的道路和饮水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同时,由于无工业发展,污染较少,空置建设用地较多,发展空间较大,后发优势明显。

一、基本情况

乡面积39.9平方公里,人口1.31万。8个村委会。其中贫困村2个,分别是村和村;已脱贫1个,为村;未脱贫1个,为村;发展渔业产业的贫困村2个。

二、贫困村渔业发展情况

村幅员面积4.19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有耕地面积1185亩,林地面积2570亩,其中:田711亩,土474亩;农业总户数315户,总人口1202人(其中共有劳动力697人,外出劳动力29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54户,138人;低保户27户,53人。村现有池塘养殖7个,大水面养殖80亩,流水养殖1000平米;水产养殖基地7个。

村位于乡东大门,距乡政府9公里,幅员面积8.2公里,辖7个农业合作社,农村小学1所,农业人口1998人,城镇居民106人,总户数456户,建卡贫困户140户、353人,劳动力890人,常年务工人员790人,残疾人170人,其中持证残疾人90人,五保孤儿24人。村现有养殖池塘189个,大水面养殖168亩,流水养殖90平米,稻田综合种养230亩;水产养殖基地23个。

1、自然条件制约。村有山坪塘25口(其中国家补助资金已整治1口,国土整理整治2口);村有山坪塘7口,已整治1口。村、村尽管人均耕地较多,但总体上淡水资源短缺,特别是村平均海拔850米,是一个典型的深丘旱山村,98%的农户吃的不安全的堰塘水,基本靠天吃饭。这种自然环境,使农业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底子薄,基础差,这都成为发展的不利因素。

2、区域瓶颈锁闭。村和村地处乡边缘,道路交通状况差,甚至曾连独立的村级公路都没有,村、村落入夹缝之中。这样,周边村良好的基础设施、服务条件更多对这两个村表现为虹吸效应,一些企业很容易在周边落地生根,这种区域上的不利条件成为制约两个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当然这也会成为后发优势,即随着周边地区的发展也会产生溢出效应,反而促进两个村的振兴。

3、人文心理影响。由于历史上主要是靠天吃饭,加上商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不发达,交通不便、地处沿边,整体经济落后,思想解放的程度也受到制约,错失了几次改革发展的良机。加之两个村地处乡边缘,属于贫困区域,在乡发展的战略部署、目标设计、重视程度等全局性安排中,一度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历史上由于受"极左"思潮干扰领导班子不团结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三、贫困村渔业发展规划情况

村、村渔业发展规划被纳入乡“十二五”发展战略以来,乡党委、政府加快这两个村的建设力度,工作的重点业放在了发展产业上。

1、特色养殖。村有良好的养殖传统,是我乡规模最大渔业养殖基地之一。近几年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深入推进,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村人口规模小,又处在边角地带,缺乏养殖企业作为龙头,因此在依托金山村颐养中心这个平台,精心打造,扩大养殖面,发展庭院式特色渔业养殖,吸引游客观光旅游,对农民发家致富,将有良好的带动作用和发展前景。拟规划建设渔业养殖基地15个,养殖户35户,发展稻田综合种养200亩。

2、休闲旅游。村已在潘家河水库建1个纯天然的流水鱼养殖基地,以此为载体,将其余的水产养殖基地精心打造,发展休闲旅游,制定了发展规划,形成规模效应。虽然每逢周末,周边乡镇有很多游客前来看山、游览水库和垂钓,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投资商和具有龙头性质的旅游项目,旅游开发还没有形成规模。如果将所有的渔业养殖基地精心打造,形成田园式的风光,随着经济发展,这里的水库、田园风光、垂钓将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向往之地。拟规划建设渔业养殖基地30个,养殖户50户,发展稻田综合种养500亩。

3、服务业。目前在村、村投资的企业用工人数普遍较少,随着企业项目的增加,一些大型企业的进驻,如果在休闲旅游方面能有大的手笔,服务业的比重将会有更大的提高。

四、贫困村渔业发展建议

1、在工业发展方面,对招商引资的项目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和要求,总体是环保,可持续发展,确保生态良好。重点是村潘家河水库生态园区。

2招商引资应当更多地采取走出去的战略。主要是当前村、村发展的政策优势和地理优势日显,一些企业将蜂拥而至。主动走出去,将能够更好地选择低碳、环保和效益好的优势企业进驻。同时探索区域合作新模式,充分发挥村、村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实现与不同发展区域的优势互补,打造新型农业集聚区。

3、加大村、村的宣传力度,扩大村、村的周知度和知名度。目前,了解村、村的还比较少,很多人对这两个村还比较陌生。这一方面说明过去的发展缺乏有影响的产业和品牌,也说明这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处女地。

4、发挥好后发优势和地缘优势,为将来的红色旅游及休闲旅游发展留下充足的空间,并从旅游规划和项目入手,着手招商引资,形成工业和旅游业同步规划同步发展的格局。

5、先行从建筑规划、建筑格局角度考虑,对全区域的发展超前运作和管理,如成都市在各乡镇设立规划师一样,使村、村成为特色鲜明、风格独特的居地,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典范,也是新农村的典型。

6、待服务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能够更好地消化农村劳动力的时候,可以适时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有大的突破。

7、通过红色旅游休闲旅游和生态农业发展,把、老区精神、地域文化、特有农作物、渔业产品和其他特色产品带动起来,发展起来,打出自主品牌。

8、从产业扶贫的角度看,渔业养殖的空间和市场还很大,仅仅乡自身就有着较多的市场需求。一方面需扩大养殖的种类和规模,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扶持的方式为养殖业找到市场和买家。养殖空间亦亟需拓展,渔业养殖相当部分还处在零散状态,规模上不去,导致外销不畅,开拓市场仍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

9、致力打造乡的软实力。乡由于经济发展落后,社会影响、硬件环境、财政支持存有某些方面的局限,但是营造乡软实力还有较大空间,这就是充分挖掘乡的人力资源、环境资源、社会资源,通过打造软实力,构建形成一种各方面关注、各界支持乡村、村发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