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的调查报告

时间:2022-12-25 10:10:02

导语:村镇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的调查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村镇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的调查报告

 村镇位于市西部山区,山区、丘陵各占1/2,辖18个行政村,总人口3.1万人。土地总面积12.3万亩,耕地面积2.5万余亩,荒山面积9万亩,其中可利用荒山6万亩,现已完成荒山开发3万亩。主要资源有铁矿石、石灰石、石英石等,2012年生产总值4.4亿元。

为了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按照市“还青山绿水,走生态发展之路”的要求,我镇打算以南五村为主对老矿区进行资源整合,土地进行恢复治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对自十里亭以西至黑硇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打造绿色长廊;对西部山区进行科学谋划,重点发展旅游业。但在具体实施中,由于受历史、自然等因素影响,我镇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与群众日益增高的需求还相距深远,亟需改善

一、粗放式开采对我镇的影响

20世纪80至90年,是村矿区开采的高峰期,1995年前后因资源枯竭开始衰落,进入残采期。村矿区一方面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优质的铁资源,为我镇的率先发展提供了产业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粗放式的开采造成资源迅速枯竭,遗留了严重的问题,对现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严重制约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矿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1、环境恶化:水土流失,矿渣占用耕地,地下水位下降。村铁矿在开采初期,基本上属于小规模、大群体、不规范的开采模式,矿山企业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对矿区周边的生态环境缺乏保护意识。地下形成采空区,地上产生大量的矸石、矿渣、垃圾等废弃物以及开采所产生的废水、废气等都对生态平衡造成破坏,而且影响到居民的生存和发展。恶劣的环境严重制约了南五村(西毛村、村、阳、后坡、赵册)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的致富增收,耕地减少,人畜饮水困难。由于长期过度开采资源,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严重,水源井枯竭,加上供水设施损坏,长期无人管理,居民饮水和农业用水十分困难。吃水靠买,浇地靠天,农业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2、采空区面积大,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资源掠夺式、粗放式开采,造成地下资源锐减,导致地质受损。目前村铁矿区已经出现大面积的采空区(包括:龟山、南洼、坡山、白草岗、凤凰山、黑山、长岭前、寺山),已有塌陷区6.8平方公里,废弃矿井56个(已进行了填埋),矿区地面的沉陷已经威胁到周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采空区距离村庄较近,分布着大量的耕地、林地,涉及耕地1200亩,林地1120亩。塌陷地无法耕种,田间交通道路、水利设施等受到破坏。省国土厅对我市采空区进行认证时,确定村已存在10处较为严重的地裂、地面下沉现象。3、矿区治理难度大。村铁矿虽然属于邢钢集团,但是在邢钢撤离后矿区属于无人管理状态。当时村铁矿是国有企业,以较低的价格征用了大量土地,取得了土地的所有权。现在,村铁矿所征用的土地大都被闲置,随着耕地的减少,附近村民想要开发铁矿区,但苦于没有取得合法手续。再者,一些小规模开采的铁矿,如龟山、南洼、白草岗等,采矿权主体已经全部消失。铁矿区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想要彻底解决,需要多个职能部门的协调合作,仅靠村镇一己之力难以解决。

建议和措施:

一是对矿区生态环境进行修复。以市水生态修复工程为契机,协调林业、水利等部门开展对荒山荒坡进行绿化,修复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加大农田水利和田间道路修复力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彻底解决矿区群众吃水、用水难问题。帮助建设蓄水池、灌溉沟渠等水利设施使轻度塌陷地逐步恢复耕种,依托我镇其他村发展现代农业的先进经验,发展农业种植、增加村民一产收入。在基本收入得到保障的前提下,结合矿区实际,在专业技术人员及相应资金的支持下,寻找符合实际的发展项目,发展替代产业。二是对采空区进行安全评估和综合治理。我镇矿区采空区面积大,地质破坏严重,已经危及到附近村民的安全,有些村民的房屋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下沉等现象,造成了恐慌、不稳定的苗头。目前矿山企业处于停产状态,而且由于之前的小规模开采和矿山开采权主体更换、消失,“谁开采、谁治理”的原则已经不适用。为了加强对采空区的治理,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我镇将积极申报国家矿区综合治理项目,争取国家资金的支持,对采空区进行综合治理,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复垦土地,高效利用土地。对尾矿、废渣、矸石等固体废弃物进行清理,确保堆放合理、安全,不滥占耕地、污染环境。在专家的指导下对被破坏或废弃的土地进行回填、平整或改造,恢复土壤成分,将废弃土地变废为宝。将土地恢复至可供种植作物或养殖需求的状态,不仅可以增加土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有助于周围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农民致富增收。

二、现代农业发展有待加强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现代农业已经成为村镇的一大支柱产业,目前,我镇拥有现代农业园区13个、农业专业合作社3个。但是,我镇的现代农业发展还不够强大,表现在企业市场知名度低、产业链短、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少、发挥作用小;农业技术缺乏、农民积极性不高。

建议和措施:

一是在企业做大做强上下功夫。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给予现代农业企业融资、推介等方面的支持,完善服务企业措施,提高企业知名度,走名牌战略之路。可以借鉴我市推广玻璃的相关经验:成立玻璃研究院、建立玻璃网站、参加大型展销会等方式,对现代农业企业、品牌进行推广,提高知名度。利用品牌效益延长产业链,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加企业效益,由市场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过渡。企业发展壮大了,一方面自身的示范作用会带动周边小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会辐射带动周边配套产品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提高农户的积极性。提高现代农业科学化生产、管理水平。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已形成种植规模的园区进行道路网、山地水利网、管理房网点等农业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提供服务。

二是加大对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引导、扶持力度。农业专业合作社是现代农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民间组织,有助于提高现代农业规模化、标准化水平,有助于系统规划,减少、规避市场风险。但是由于是农民自发成立的合作组织,在生产上、管理上还不够科学规范,需要借助科技、农业、林业等部门的力量,给予农业专业合作社全方位的指导。提高市场敏锐性、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这样可以引导、带动更多的农户自愿加入到合作组织中来,形成大规模的集群产业,让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成为带领农民致富的法宝。

三是坚持送教到乡,用科技致富农民。1、科技部门和种植、养殖大户结成帮扶对子,给予农户全程跟踪式技术服务,提高科技含量。2、有针对性地进行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加强对新型技术和科学种植、养殖的推广和典型示范,引导农民参与到现代农业发展中来。提高农民辨别真、假农资的能力,降低农民损失。加强对有一定文化基础农民的培训,培育新型农民。目前,我镇联合农业中专学校在五龙山庄开办农业技术中专班,招收80名农民接受农业种植、养殖方面的科学技术和农业知识,受到了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为农民进行种植、养殖服务,为农民打开了致富之门。

四是发展现代农业旅游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朱庄、孔庄、西南沟等地周边自然人文景观和生态环境等实施旅游开发。开发朱庄村净峪寺、孔庄村圣母宫、西南沟广神岩、孔庄惨案遗址等人文景观,规划建设孔庄大峡谷、朱庄水库、西南沟秦王洞等一系列具有明显经济优势和广阔发展前景的旅游项目,把孔庄大峡谷打造成为知名的旅游品牌。拓宽旅游市场,完善旅游路线和旅游服务设施,整合周边环境资源和人文资源,打造农家乐、现代农业观光和人文自然景观相结合的特色旅游之路。

三、人畜饮水困难,农田水利设施缺乏

我镇共有18个行政村,有14个村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饮水难问题。由于原有的水源井枯竭、供水管道年久失修、农田水利设施缺乏且破损严重等原因导致饮水难成为制约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群众怨声载道。由于没有水,农业园区在建设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打井、饮水问题,而且由于地势高、水位深增加了施工的难度,使不少企业打起了退堂鼓。

建议和措施:

一是对我镇的水源情况进行摸底,科学规划解决饮水难问题。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适合打井的村,铺设供水管道集中供水;没有水源的村,建议实行联村供水;地势太高的村可修建蓄水池。

二是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修复、建设。针对已经破坏的干渠、支渠,能够修复使用的进行修复;一些无法修复的可申请专项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使农民彻底告别“望天收”的尴尬。另外,要大力推广新型节水灌溉技术,降低生产成本。

三是给予现代农业企业建设水利管道方面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提高服务企业理念,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入驻的先期问题。水是农业的根本,对于需要建设水利设施的农业企业,给予技术指导和物资支持。降低现代农业企业入驻难度,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