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基层组织和工作调查
时间:2022-08-27 03:22:55
导语:共青团基层组织和工作调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掌握全市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工作开展情况,团市委自2008年11月20日至12月底利用近40天的时间,分成两个组深入到八个县市区的乡镇、企业、社区、学校和农村,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和实地走访三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了团建调研活动,总结了新情况,查找了新问题,研究了新举措,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奠定了基础。
一、我市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和特点
全市现有14至35周岁青年1097619人,其中14至28周岁青年832093人。14至28周岁青年中,农村青年占70%,学生占24.6%。全市现有团员251567人,团青比例为30.2%。全市应建团单位1989家,已建团单位1428家,建团率已达72%,其中:团工委3家,团委392个,团总支279个,下设团支部3016个。已建团委中,乡镇团委94个,学校团委265个。
近年来,全市各级团组织以党的十七大、团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全面发挥职能作用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加强团的组织建设为关键,充分发挥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职能作用,着力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乘势而上,开拓了共青团工作新局面,为我市纵深推进“三大战略”、奋力实现“双超”目标做出了新贡献。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全市基层团建工作有以下五个方面特点:
(一)团组织建设不断健全
一是党建带团建工作格局形成。全市各级基层团组织按照党建带团建,团建服务党建的工作思路,加强了组织建设。尤其是团的领导班子组建和团干部队伍配备,得到了重点加强和改善。各基层团组织能够主动整合资源开展工作,依托党建优势,实现团的思想建设与党的思想建设相结合,团的组织建设与党的组织建设相结合,团的阵地建设与党的阵地建设相结合,做到党建团建一起规划,一起布置,一起落实。并结合创建“五个好”乡镇党委、村党支部活动,开展“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创建活动。各级团组织还努力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开展团的主题活动,既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又扩大了团组织的影响力。
二是团组织覆盖面拓宽。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各级团组织及时调整组织建设思路,在巩固发展传统建团模式的基础上,重点加大在非公企业、“两新”组织和城市社区等新型组织中的团建和青年工作力度,大胆探索新时期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新途径,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截止目前,我市已在176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中建立团组织,在23家私立学校建立团组织。
三是建团模式不断创新。在农村,团组织依托青年致富带头人在各类专业协会、合作社中发展团组织,团结带领团员青年共同致富;在非公企业,紧紧围绕企业发展壮大和青年成长成才开展形式多样的团组织建设活动;在城市社区,团组织尝试开展“校(高校)、区(社区)共建”、“厂(企业)、区(社区)共建”等创新模式,积极参与和谐社区建设。如:天长团市委以团中央区域化推进共青团建设试点为契机,在“如何让我们的基础更牢固,如何让我们的活动更有吸引力”上下功夫,重点开展了“1+3+X”模式推动镇(街道)团委建设,“党建带团建”百企联创活动,大力加强农村和企业团组织建设;琅琊团区委在社区团建上做了积极探索,在各街道建立青年中心,开展青年教育实践活动,社区特色团建逐步形成。
(二)团干部素质不断提升
一是团干部素质结构逐步优化。近年来基层党组织在团干部的选拔配备和使用上严格把关,注重德才兼备,从而使基层团干部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全市实际配备专职团干部615人,党员占67.3%,大专以上学历占92%。专职团干部中年龄在25至30周岁占63.1%,30至35周岁占35.4%。全市基层团委主要负责人平均年龄30.7岁。从这些数据看出,全市团干部文化程度、政治素质在不断提高,团干部年龄结构不断优化。随着管理、考核、激励机制的逐步完善,团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二是团干部服务能力逐步提升。各级团干部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在服务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中也冲锋在前,承担了许多具体任务,并能够结合本地本单位特点创造性的开展各项活动,团干部服务能力在实践锻炼中得到提升。
三是加强了团干部学习培训工作。近年来,我市各级团组织在团干部教育培训上加大了工作力度,仅团市委五年来就举办各类团干培训班20多期,培训团队干部近2000人次。除积极参与团组织安排的学习培训外,各级团干部还踊跃争当选派干部、挂职锻炼或参与中心工作进行实践学习。2008年我市在全省率先试行了团干部任职资格考试制度,首批200名团干部通过任职资格考试取得任职资格,任职资格考试制度的实行,进一步规范了团干部管理,加强了团干部队伍的专业能力建设。
(三)团活动内容不断丰富
近年来,团市委始终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建设的中心任务,引导、团结、教育青年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才智和力量。紧跟时代变化,把握青年成长成才需求,开展生动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以团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品牌活动为特色,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以服务科学发展为主题,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市各级团组织开展了“百企千岗进校园”、“青年创业贷款”、“青年创新创业发展论坛”、“我与祖国共奋进——发展我先行”、“百团助百村结对帮扶”、“青春建功新农村——百村青年创业行动”系列创业实践活动,通过为青年创业提供资金、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的扶持,帮助青年找准自身定位,引导青年勇于创业。其中由团市委牵头开展的“青年创业贷款”工作连续开展三年,已为全市城乡青年38个创业项目提供了2.21亿元的资金信贷支持。该项活动得到了团省委的高度肯定,也已成为我市共青团工作的品牌活动。
加大农村青年培训力度。围绕服务青年致富成才的需求,以培养新型青年农民为重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青年培训工作。仅06年以来,全市各级团组织培训农村青年就达12000人次,帮助1500多人实现就业。
加强青年文明号建设。创新“青年文明号”创建管理办法,规范创建、申报、表彰、监督和管理等各项程序,制定了市“青年文明号”认定标准体系,优化创建认定工作流程,推动“青年文明号”创建各项工作高效、规范、有序开展。几年来,共创建国家级“青年文明号”9家、省级“青年文明号”35家、市级“青年文明号”196家。积极开展了“擦亮窗口——‘青年文明号’优质服务”、深化青年文明号信用建设等主题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各创建单位的文明服务意识,展示了“青年文明号”集体的良好形象。
二是以服务和谐社会为主题,引导青年积极参与。通过在城乡基层团组织开展“和谐社区”、“和谐乡村”建设等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发挥青年的影响示范效应。开展了以“展示青春风采、建设绿色、共建生态文明”为主题的“青年林”建设工作,两年来建设“青年林”1500多亩,建成市级“青年林”基地1处、县(市)级“青年林”基地7处,为生态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7年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后,不断完善志愿服务管理办法,拓展服务范围,积极组织青年志愿者围绕中心开展各项活动。在抗击自然灾害、应对突发事件、参与重大节庆活动、社区特殊家庭帮扶、助学支教、服务农歌会等各项活动中努力奉献,得到了社会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开展爱心助学行动,设立了市爱心助学基金,制定了爱心助学基金管理和使用办法。其中“爱心圆梦大学”活动开展三年,募集资金120余万元,“爱心助学找零捐赠”活动募集7万余元。从2001年连续开展的“爱心助学”活动,共为4000多名贫困青少年继续学业提供支持。通过多方争取社会支持,在全市建设了20所希望小学,改善了基层教育条件。
三是以加强自身发展为主题,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团市委大力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推进“雏鹰行动”、大中学生素质拓展和职业青年岗位成才行动。读书求知、实践成才在广大青少年中蔚然成风。
深入推进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心理咨询和结对帮教等工作,青少年自护能力不断增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面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大力开展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创建国家级、省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7个,市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67个。
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少年文化体育活动。举办了首届少儿歌手比赛和校园阳光体育行动。选树优秀青少年榜样,开展市“十大杰出青年”、“优秀共青团干部”、“十佳少先队员”、“少先队辅导员”和“杰出(优秀)青年企业家”等评选表彰活动。
(四)团的工作方式不断创新。
根据新时期青年思维观念的新变化,不断调整和创新团的工作方式。
一是加强信息化建设。规范团市委和各县(市)、区团委网站建设,提升网站功能,为全市团干部和团员青年交流、沟通提供平台。
二是延伸团的工作手臂,拓展团的工作范围。加强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年企业家协会、少工委、青年联合会、农村青年经纪人协会等青年群众组织建设,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手段,拓宽服务领域,促进了团的各项工作,增强了团的影响力。
三是加强活动阵地建设。基层团组织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不断推进团员活动室、青年中心、青年之家、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和共青书屋的建设,目前我市已建成青年中心20个、留守未成年人之家35个。
四是加大对青年自组织的关注和引导力度。青年自组织覆盖青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团市委高度关注青年自组织建设,加强同青年自组织的联系,主动培育和发展具有自组织特点的青年社团,力争团组织能够覆盖、团的活动能够影响青年自组织,引导青年自组织健康发展。
(五)团的作用和地位不断增强
一是认真做好党联系青年群众工作。全市各级团组织以活动为抓手,积极帮扶弱势群体,关爱特殊青少年,大力开展爱心助学行动,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继续完成学业,充分发挥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畅通党和青年的交流沟通渠道。
二是发挥团组织生力军和先锋队作用。通过大力培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科技带头人和农业产业化带头人等各方面的优秀农村青年人才,为农村青年致富找出创新路子,为他们增收致富提供服务。同时,通过深入开展乡村青年文化节、大中学生“三下乡”青年志愿服务等活动,促进村容村貌建设、乡村环境和乡村文明建设,引导青年转变陈旧观念,移风易俗,树立崇尚科学的良好社会风尚。带领广大青年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为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是关心重视共青团的氛围更加浓厚。团的工作越来越得到青年的认可。团员青年积极主动参与团的工作、活动的自觉性不断增强。社会各界及党政领导对共青团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由于工作出色,很多基层团组织在当地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不少团干也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组织的重用。
二、我市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落实不到位,团的工作缺乏保障
团的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尽管大部分基层党组织都能够把“党建带团建”作为一项工作来抓,并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创造了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团的工作没有列入到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大盘子里统一考虑,统一部署,仅凭团干部个人工作热情,缺乏有效的工作载体和必要的工作保障,工作限于维持现状。二是部分单位的党建带团建工作流于形式,在党建带团建的过程中,“带”的工作落实还不够,只停留在发文件等形式上。三是全市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发展不平衡,有的地区和系统做得好,而有的地区和系统工作机制和工作措施还未能很好的建立和落实;有的单位虽开展了“党建带团建”工作,但坚持不够,没有系统性和持续性,想起来就带一下,忙起来就放一下。四是团干部在党建带团建工作中的主动性不够,意识不强。相当一部分团干部,在开展党建带团建工作中“等”的思想严重,只是被动的被“带”,不能积极主动的做到团建跟党建。五是基层团组织的活动阵地、工作经费没有保障。由于社会资源的相对匮乏以及工作经费的短缺,乡镇和村级团组织自主开展的活动几乎为零,有的团县委安排的活动也由于经费、人员等原因而无法正常参加。这些情况都严重制约了团的工作和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传统团建模式覆盖不全面,农村团组织萎缩瘫痪明显
随着青年就业流动性的增加,城市、农村基层团组织都存在着组织覆盖面萎缩的现象。基层共青团组织发展不平衡,村级团组织中瘫、软、散、乱的团组织仍占有很大比重。
一是出现“空壳团支部”现象。据调查,目前60%以上的团员在学校,35%的团员在农村。但农村大部分团员从学校毕业后即到外地打工,很少及时办理团组织关系转接手续,形成流入地没有管理,流出地无法管理的现象。这导致了许多村团支部成为只有“架子”没有人的“空壳团支部”。二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团率不高。由于受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规模和企业负责人对团的工作认识的双重影响,目前,全市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团的比率还不高。三是社区团组织活动少,形同虚设。社区团组织大部分已建立,但基本上没有开展活动,对社区青年的影响很小。四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突出。随着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通过努力,我们已在全市建了35个留守未成年人之家,但与留守儿童的需求相比还远远不够,同时农村与城市严重不平衡,全部集中在城区,农村没有一家。
(三)团干部队伍建设不平衡,部分团干职责缺失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近年来我市团干部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基层团干部配备不到位。通过调研发现不少乡镇团委书记是事业编制,更有的是以工代干,这些团委书记由于身份、编制、本职工作等多方面的原因,影响了工作积极性,也造成团的工作弱化,严重影响了团组织的建设。还有不少团干部兼职太多,复合岗位有助于锻炼团干部,但兼职太多,造成对团的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过问。二是基层团干部转岗不及时、年龄偏大。三是基层团干部的基本待遇落实不到位。四是基层团干部综合素质不平衡。有的团干部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理论功底还不够深厚,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
(四)团员意识还较为淡薄,少数团组织长期不开展活动
调研中我们发现,团员意识淡化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我们认为出现淡化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少数团员青年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除了参军、升学才会想起团组织之外,主动要求入团的青年很少,很多村连续几年没有发展过新团员,造成团员数量逐年减少。二是团员青年流动性大。而团组织对于流动团员的组织管理手段缺乏,造成了基层团的工作缺乏后劲,开展活动比较困难。三是少数团组织对团员青年的吸引力不够。一方面团员离开学校就业后组织关系结转不及时,长期游离于组织之外。另一方面团员青年工作业务繁忙,八小时之内无暇或很少顾及团的组织生活和其它活动。还有的是因为部分团组织找不到服务团员青年的切入点,长期不开展活动,造成青年与团组织与渐行渐远,团员的组织生活意识也随之逐渐淡化。
三、进一步加强我市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团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我们认为应当从建立健全“两项机制”、增强“两种意识”、提升团组织“两种能力”入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和基础工作,为团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切实加强“党建带团建”,健全工作保障机制
团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的职能在新时期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一是提高认识。各级党组织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出发,充分发挥共青团的助手作用,把团的工作纳入到党的工作的整体格局来考虑、部署、推进,通过从思想上带、组织上带、作风上带,改进基层团组织的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
二是团组织要主动作为。各级团组织要把团的工作思路统一到党的发展思路上去,把团的工作内容紧贴到党的中心工作中去,把团组织建设统一到党组织建设发展中去,才能使团的基层和基础工作不断巩固加强。
三是要坚持制度推动。要切实把团建纳入到党建的总体规划中去,统一研究、统一部署、统一规划、统一检查、统一考核。一方面各级团组织主动切入,争取领导,制定相应制度,硬化工作政策,另一方面各级团组织在用活用好已有政策的基础上,坚持从实际出发,出台明确具体,富有针对性的政策,制定相应工作措施,优化团的工作环境。
四是要抓好工作机制落实问题。包括团组织自身建设、工作规范、团干部队伍管理及团的工作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应当及时总结基层团建中好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提高团的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程度,完善团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强团内民主建设,保证团的工作健康良性发展。
(二)全面开展“四级联创”,建立联动创建机制
一是要明确工作思路。各级基层团组织要进一步转变工作思路,大胆创新基层团建新模式,促进团建工作的有序发展,实现团组织对青年的全覆盖。要按照“重心下移,分类指导,抓强促弱带中间”的工作思路,明确团建侧重点,消除团建空白点,发展团建增长点。
二是要确定工作目标。要加强团建工作业务指导,以“整体化推进共青团工作先进市”为工作目标,在市、县、乡镇(街道、社区)和基层(学校、企业、农村)四级团组织开展“基层团建工作先进县”和“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创建活动,形成联动创建机制。力争用2——3年时间达到创建一批、规范一批、提高一批创建目标。
三是要健全领导责任制。成立以各级团委书记为具体负责人的“四级联创”活动责任制,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四是要进一步完善联系点制度。各级团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深入联系点指导工作,督促联系点积极开展创建活动,以点上的经验指导面上的工作。
五是要加强督查指导。各级团组织要定期开展创建活动情况检查,及时总结典型经验,查找薄弱环节,制定整改措施,将“四级联创”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年终考核,对开展创建活动成效突出的团组织进行表彰奖励,确保“四级联创”取得实效。
(三)加强团员队伍建设,增强团员意识
团员是先进青年的代表,建立一支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团员队伍,是团组织战斗力的重要体现,是完成党赋予共青团的各项任务的基本保证,是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青年群众工作,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根本要求。
一是规范团员队伍管理。各基层团组织要把团员队伍的规范管理作为加强和稳定共青团队伍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要摸清团员底数,规范团员发展程序,严把入口关,高标准要求,高质量吸纳,切实做好团员发展工作,保持团员队伍数量相对稳定和适度增长,为提高团的战斗力打下良好基础。同时,规范和加强“推优”工作,使之进一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要继续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对广大团员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启发和引导团员向党组织靠拢,把入党作为政治上的更高追求。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向党组织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发展对象。
二是开展团员青年“双培双带”活动。在全市农村基层团组织中开展“把农村团员青年培养成创业致富带头人,把优秀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团的工作骨干和党的发展对象,带领团员青年致富,带领广大群众共同致富”行动(简称“双培双带”青年行动)。鼓励农村青年自主创业,推进新农村建设。
三是加强团员队伍先进性教育。各级团组织着眼于保持团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以服务团员青年成长成才为宗旨,以增强团员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和先锋模范意识为切入点,切实解决当前团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广大团员进一步增强先进性意识,明确先进性标准,实践先进性要求,达到提高团员素质、促进团的建设、活跃团的工作和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根本目的,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团员队伍形象,展现当代团员精神风范。
(四)加大团干部配备力度,增强服务意识
团干部队伍建设关系团的事业健康发展,打造一支思想坚定、素质过硬,有活力的团干部队伍是全市团组织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前提。
一是要严格按照德才兼备标准选配好团干部。把政治素质好、文化水平高、善于做青年工作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到基层团的岗位上。基层条件成熟的地方,试点开展团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扩大团干部选人用人渠道,提高团内民主程度。在农村以选配“带头创业致富能力强、带领青年致富能力强”的“双强型”团干部为抓手,把大学生“村官”、青年致富能手等选配充实到基层团组织负责人的岗位上,加强教育培养。团干部的选拔要严格执行省委组织部、团省委关于“团县(区)委书记、副书记一般不超过30周岁,最高不超过33周岁。县以上团的专职干部,应具有大学以上学历,乡镇、街道等团的专职干部,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皖组字【2007】29号)文件有关规定,形成合理的梯次结构。
二是要进一步规范团干部协管工作。在团干部选拔任用和转岗时,切实履行征求上级团组织意见程序。要积极协调基层党组织畅通团干部转岗渠道,保持团干部队伍永葆生机和活力。
三是要大力加强团干部能力的培养锻炼。建立资格考试和定期培训制度,强化任职资格力度,严把团干部业务素质关;要高度重视团干部的转岗输送工作,各级党组织要把团干部的转岗输送纳入党的干部管理工作之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团干部的转岗输送工作;要全面加强基层共青团干部作风建设,切实加强团干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
(五)推进重点领域工作的开展,提升团组织凝聚力
各级团组织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拓宽工作领域,在围绕中心、服务发展中不断提升共青团的凝聚力。基层团组织要立足本地实际,主动适应宏观环境,要紧紧围绕全市党政工作中心,在重点工作领域中充分发挥团组织的职能优势和团员青年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力求抓出成效。在服务政治建设上积极引导青年参政、议政;在服务经济建设上重点开展“青年创业行动”、非公企业团建、两新组织建设等工作;在服务文化建设上着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青年志愿者”行动等活动;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上重点开展“青年林”建设、保护母亲河、爱心助学等活动。
(六)推进重点品牌活动的开展,提升团组织的影响力
团的各项工作要以各类主题突出、形式生动的活动来串联,只有不断创新丰富团的基层基础工作内容,才能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影响力。
现阶段,基层团组织的工作主题和目标就是吸引和凝聚青年,围绕社会发展主题为青年学业、就业、创业、事业提供服务。要重点抓好团组织固有品牌工作的延伸,同时还要结合本地特色创新一批新的品牌项目和活动。把“青年创业行动”、“青年文明号”、“希望工程”“青少年维权岗”、“青春建功新农村”、“城乡青年手拉手”等品牌项目作为团组织工作的主要抓手,积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深入持久的坚持开展下去,不断扩大影响力。在活动组织形式和运作模式上不断创新,提高活动项目化、社会化水平,在巩固传统品牌工作的基础上,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提升活动水平,深化活动成果。
- 上一篇:共青团和基层工作经验交流
- 下一篇:大学生创业情况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