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建设工作座谈会讲话

时间:2022-09-25 04:12:00

导语:社区建设工作座谈会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社区建设工作座谈会讲话

同志们:

今天是4月12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一个在新城社区建设史上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两年前的今天,总书记来到新城,视察我们的爱心济困超市和老年星光公寓,询问社区干部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特别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对区社区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厚望。今天,区委、区政府召开社区建设工作座谈会,就是想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一同深入研究社区建设工作,着力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和制约因素,大力推动和谐社区建设。

刚才,民政、财政等有关部门分别就各自近几年来参与和支持社区建设工作的情况进行了总结交流,讲的都比较客观全面、准确到位。特别是群策巷社区等,就社区自身工作进行了很好的介绍,我看对全区90个社区的工作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认真进行总结,大力推广。

3月29日,市委书记袁纯清、市长孙清云同志带领市民政、文化、卫生、规划、市政等部门的同志对新城、碑林、莲湖三个城区的社区建设工作进行了集中调研。下午,市委、市政府就进一步搞好社区建设工作,夯实和谐西安基础召开了专题会议。今天刚好借这个机会,我把这次会议的主要精神向大家传达一下,便于大家认真学习贯彻。针对全市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袁书记专门强调了五点意见。一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从推进城市建设与发展,构建城市安全与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搞好城市社区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各级党委、政府要舍得花力气、下功夫、多投入,各相关部门要转变工作方式,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向社区延伸,切实推进社区建设工作。二是要扩大服务领域。进一步巩固现有的社区服务成果,积极拓展家政服务领域,提高社区的社会化组织程度,减少政策依赖,充分调动社区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公共服务和社区治理作为基本职能,更多地借助社会、居民力量来开展工作。同时,要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利用好青年志愿者等各种团体,形成社区服务的强大力量,共同建设好群众自己的家园。三是要进一步搞好帮困解难工作。做好医疗、低保、再就业等各项工作,给下岗伤残人员、生活贫困群体以更多的关爱与支持,下力气帮助解决困难群众就医和子女入学等生活难题。四是要加强社区管理。把环境治理作为当前突出任务,认真抓好“创卫”和社区治安管理等工作,为居民创造安全、卫生的社区环境。五是要努力为社区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市、区两级政府要从解决社区工作办公场所、办公经费、人员待遇等具体问题入手,努力为社区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使社区工作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会议同时强调了当前需要做好的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认真开展调查研究。近期,将由市委常委、秘书长王启文和市政府副市长朱智生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组成联合调查组,集中1个月时间,对各区县、各单位、各部门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城市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市办发文件情况,如何进一步推进我市社区建设工作等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拿出操作性强的实施意见或细则。二是搞好社区基础设建设。由市规划局、市建委先行介入,对全市118个没有办公及活动用房的社区居委会,提出规划和建设的意见,争取两年内解决这些社区办公及活动场所。三是提高社区居委会办公经费和社区工作人员补贴。社区办公经费和工作人员补贴到底确定多少、如何确定,由调研组在进行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具体意见。同时,积极鼓励大学生到社区任职。四是坚持社区资源共享。要认真研究社会资源共享问题,由调研组先行拿出意见,报市委、市政府研究后实施。

下面,结合全市社区建设座谈会精神,我想,当前我们社区建设工作特别是今年的工作重点和重心应该是:喊响一个主题,抓好一支队伍,突出四个重点。

“一个主题”,即“为了总书记的嘱托,为了新城人的和谐”,我们在“十一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来。胡总书记在视察过程中对我们的社区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新的要求,寄予了厚望。对我们而言,是极大的鞭策,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所以,为了总书记的嘱托,应当也必须成为我们社区建设的主题。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新城是旧城区,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够均衡,不够协调。特别是城市建设中亮点和弱点、盲点并存,城内外还有大量人居环境较差的棚户区没有得到改造;政府公共服务不足和群众需求增长并存,还没有让群众分享到更多改革发展的成果。所以,为了新城人的和谐,也应当成为我们社区建设工作的主题、目标和应有的题中之义。“两个为了”的主题,既是贯彻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积极践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行动,更是推进新城和谐建设的长远考虑,今后全区社区建设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这个主题来进行。这一点大家要充分认识。

“一支队伍”,即社区干部队伍。同志讲过: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社区工作队伍作为社区管理的直接承担者,是社区服务的直接提供者,肩负着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服务居民的重要责任。要把党的富民之政、利民之计、惠民之策落实到位,让社区群众分享更多改革发展的成果,基础还在于能否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素质过硬的社区干部队伍。目前,全区社区干部队伍整体上是不错的、是能打硬仗的,在防汛、创卫、维稳、疾病预防等很多急难险重工作中都冲在一线、干在一线、拼在一线、爱在一线,“起早贪黑,抛家舍业”,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心血,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又伟大的工作。用自己的具体行动践行着“三个代表”,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广大社区干部中,也涌现了一批先进人物、模范代表,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和尊重。他们都是社区群众的贴心人、暖心人,社区工作的有心人。但是客观地讲,我们社区干部在谋划社区发展、拓展社区服务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今年初,区委、区政府在全区机关干部中开展了“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我们准备好了没有”学教活动,旨在解决机关干部在思想、作风、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八个方面的不足与问题,收到了明显成效。虽然活动目前已经暂时告一段落,但是学习教育,“做好准备”,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也是整个“十一五”期间全区各级干部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对社区干部来说同样如此。社区干部队伍中多多少少还存在着“不安心”、“不用心”、“不会做”以及年龄、知识等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不安心”,是因为社区工作待遇相对较低,工作任务重,常常是“两眼一睁,干到熄灯”,又缺乏必要的资金、场地、人才、政策等支持,使得个别社区干部存在消极畏难情绪,“心有余而力不足”,做事有顾虑,难以安心工作。“不用心”,是部分社区干部工作标准不高,缺乏工作的激情、真情和亲情。常常是安排什么干什么,缺乏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拨一下动一下,习惯于坐办公室,而不是登群众门、问群众事、解群众难、暖群众心。“不会做”,是对社区建设的特点、规律认识不深,因循守旧、创新不足。习惯于用简单的行政命令方式开展工作,不善于调查研究、协调关系、做群众工作,在工作能力和方法都有欠缺,难以适应社区建设不断深化和社区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事实证明,有的社区工作有亮点,群众的认同感、归属感比较强,往往和社区干部的使命感、责任感联系在一起,和社区干部的本领、能力、素质联系在一起,和亲情、真情和激情联系在一起。相反,即就是设施条件相对不错的社区,工作没有创造性,“挂羊头卖狗肉”,也往往和社区干部使命感、责任感不强,本领、能力不够,工作中缺少亲情、真情和激情有关。因此,建设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的社区干部队伍是实现“两个为了”主题的关键。

“四个重点”:

一、要理顺社区管理体制,创造良好的社区工作环境。体制问题是个大问题。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好体制可以使坏人变好,坏体制可以使好人变坏。对人来说如此,对社区建设来说也是如此。社区居委会作为社区成员依法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城市基层政权的重要基础,是社区建设的主要依托和主体组织,它既不同于西方的自治组织,也不同于计划经济下的居委会,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群众自治组织。目前,我们社区建设工作的管理体制、工作机制还不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一些部门、单位对社区建设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把社区居委会作为自治组织,而是当作政府的“腿”,当作街道的下派机构;不是用民主、法治、引导的方式指导社区工作,而是习惯于用简单的行政命令领导社区。还有个别部门把一些自身应完成的行政性事务硬性摊派给社区;特别是有些部门把工作进社区变成了“牌子进社区”、任务进社区,增加了社区工作负担,导致了社区行政化的倾向。这些都是有违社区建设初衷的,也有违于依法行政。另外,从社区自身情况来看,有不少社区也习惯于听上级的、习惯于开会和收费,不愿意和不习惯依法进行自治。这些问题,是我们推进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区必须面对、必须尽快解决的体制性问题。我们在“十一五”规划和今年区委工作要点里都明确提出,要从研究解决制约社区发展的突出问题着手,创新理念,探索社区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增强社区的自我发展能力。近期,区民政局、社区建设指导办公室要积极牵头,会同有关单位对全区社区建设工作中存在的权责不符、主次不清、工作繁杂等问题及成因,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按照中央、省市有关要求,结合新城实际,尽快拿出解决问题、推进社区建设走向深入的方案和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区、街、居三级管理权限、职责范围、工作流程。特别是要坚决落实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哪些工作可以进入社区,哪些工作不能进入社区,必须明确。可以进入的,也不能仅仅安排给社区,当“甩手掌柜”一走了之。而是要坚持“权随责走,费随事转”,保证社区有足够的事权和经费,同时要为社区开展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服务。不能进入的,要令行禁止,防止将各种工作都摊派给社区,影响社区自治。

二、要扩大社区服务,提高服务质量。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龙头。服务群众、方便群众、造福群众,是深化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区、和谐街区、和谐新城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几年来,我们社区服务在纵向上,确实有了明显的拓展,服务水平和群众的满意度有了一定的提升。在扶贫济困、就业再就业、社区帮教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绩,方便了社区群众生活。但是,社区服务整体上发展比较缓慢,无论是服务范围、内容,还是服务方式、质量,还不能满足社区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物质文化精神需求。社区服务绝不是小摊点,更不是占道经营。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公益性服务,如低保、发放救灾救济金、退伍抚恤金等。二是低偿服务。是以方便群众为主要目的、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收取较低费用、增强社区自身“造血”功能的服务,如为老服务、助残服务等。三是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服务,如各类纳凉晚会、运动会等社区文化活动。四是社区自我服务。是社区主动开展的、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的义务性服务,如社区自愿者队伍开展的各类便民利民服务。

现在,我们扩大社区服务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条件,变积蓄的优势为发展的强势,实现社区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和飞跃。一是要立足于便民。要把“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需我助、民求我应”作为社区服务的宗旨,积极开展面向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保障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努力实现社区服务的网络化、社会化、市场化。要根据社会发展和居民需求的变化,及时深入居民和驻区单位进行调查摸底,进一步健全服务体系,拓展项目,丰富内涵,完善功能。二是要着眼于产业化。许多城市在社区服务产业化的发展方面已作过许多成功的尝试:例如:广州东山区珠光街的社区服务中心成立仅一年,通过开展有偿服务,获得300多万元的经营收入。河北仓山区依托社区服务而兴办的商贸业创年产值1亿多元,等等。我们要积极学习和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抬高社区服务发展的起点,走上加快社区服务产业化发展的捷径。要通过社区服务产业化,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服务,为再就业工程提供更加有效的解困途径,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宽广的活动舞台,实现社区服务社会内涵与经济内涵的双重提升。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鼓励个体经济参股或兴办社区服务企业,引导赢利性社区服务向产业化、市场化发展。依托社区服务中心(站),把发展有潜力、居民有需求的服务项目推向市场,进一步提高服务的水平。三是要有助于富民。社区服务的基本职能是便民,更高层次上的作用是富民。要帮助弱势群体真正地摆脱贫困,走上致富之路,就需要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思想、技术、信息等创业和就业性质的帮扶,通过创业主动参与到服务业中去,或者通过就业被吸纳到服务业中去,从而实现真正长久的富裕。四是要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要把社区服务与社区文化建设有机衔接起来,结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行为规范,把“八荣八耻”作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贯穿在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的全过程。群策巷社区学习、宣传、贯彻“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做法很好,要在全区进行推广。希望各社区回去以后,能够积极采取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力度。要重新制定切合实际的居民行为规范,有针对性的解决社区群众在思想道德、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八荣八耻”的学习、贯彻不能仅仅满足于挂在墙上、停留在嘴上、喊在口号上,而是贵在理解、贵在实践、贵在坚持。南窑地社区的同志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没有讲大话、虚话,而是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八荣八耻”,用群众看得见、摸的着的实际变化践行“八荣八耻”,这样就把“八荣八耻”宣传教育办到群众的心坎里,怎么能不受欢迎呢,群众怎么能不感谢呢?当然,有一些事情很难,甚至积累了多少年,很复杂,矛盾重重。但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同志也讲过“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有为群众服务的亲情、真情和激情,再难的事也能办成。各街道、社区要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不在多,贪多嚼不烂。要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一个时期能够彻底解决一两个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并长期坚持下去,那么建设和谐社区、和谐街区、和谐城区就不会是一句空话,我们的事业也就会无望而不胜。

三、进一步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一个合格社区干部的标准是什么?我看应该是在工作中讲政策、讲原则、讲党性,同时通过以身作则和创造性的工作,转化为服务社区群众的亲情,勇于创新的激情和说实话、办实事、求真务实的真情。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特别要注意培养土生土长、对社区有特殊感情、真心立志于为社区发展做贡献的人。同时要培养、宣传一批社区建设的带头人,今后每年都要在社区干部中开展实实在在的评比,评出那些有思想、有境界、有成绩、闯出新路、干出经验的优秀社区干部,并大张旗鼓地给予表彰和奖励。这要成为一项制度很好地坚持下去,真正使比学赶超、见贤思齐成为社区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要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干部的教育培训,教育引导社区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职业责任感,解决好社区干部“为谁干,向谁负责”等“思想认识”问题。各街道、各社区对不适应、不符合要求的社区干部也要按照法定程序,及时进行调整。按照市上安排,原本今年7月进行的社区换届工作,顺延至20*年12月。民政局、各街道现在就要研究制定有关政策,以吸引年富力强、有一定经营管理经验的人才投身社区工作,推动社区干部队伍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社区干部也要切实转变作风。在居委会工作的干部政治素质要高,工作作风要实,干事要认真,这是工作性质决定的。因为社区工作太具体了,一句话讲不好都会出大事,一件事办不好容易出大祸。社区干部要“串百家门、知百家情、办百家事”,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论事大事小,不论有理没理,不论能不能办,都有责任、有义务讲清楚,讲的有道理,讲的让老百姓能接受。千万不可推诿扯皮,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最后没办法收拾。“群众高兴的事快干,群众不理解的事缓干,群众不答应的事不干”。干就干好、干成、干的落地有声,干的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到实惠。老百姓不听你讲的有多好听,关键是看你干,你能给他带来实惠,他就说你好。否则,你讲的再好听也没用。这就要求我们对老百姓反映的问题,要说真的、干实的、来硬的。要实实在在地抓好每一项工作,让每一项工作抓得实实在在。

四、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努力形成齐抓共管、共驻共建的态势。社区建设不只是民政部门、办事处的事情,而是党委、政府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一项重大任务。抓项目、抓招商是抓发展,抓社区建设同样是抓发展,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各街道要站在这个高度来认识社区建设工作,把为社区做好服务作为本单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合力,相互配合,共同加快社区发展。要切实加大三个力度:一是加大领导力度。这项工作,区委、区政府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区人大、区政协的领导同志也要积极参与,发挥好应有的作用。各单位、各部门和驻区单位也要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以此形成党委政府领导、各方参与、合力推进的工作局面。二是加大工作力度。要把社区建设工作是不是抓的有力、有效、有用,做为考核街道和部门的重要依据。组织部门要加强基层党的组织建设,研究社区党员活动方式,发挥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要加强对社区建设的宣传工作,担负起指导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任务。发挥舆论主导作用,营造良好的社区建设氛围;公检法司等部门要切实加强社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力维护社区治安稳定;城建部门要组织好对居民区的改造及设施配套工作,协调解决好社区(居民)委员会办公用房、活动场所简陋等问题。民政部门要加强社区建设规划、指导和协调工作,搞好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开展的各类活动要扎实、务实、适销、对路,包括“情满社区行”等,能否成功的标准关键在于为社区办了多少实事,社区的软硬件环境是否得到了有效改善,社区群众的认同感是否得到增强。其他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和工作特点,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抓好各自分担的工作。特别是各街道党工委会后要专题研究如何深化社区建设工作,认真做好本地区社区建设的规划,统一思想,明确重点,解决问题,扎实推进工作。在落实中千万不能悬空,不能“电话传达、电话检查、电话安排工作”,更不能“一紧、二松、三垮台、四重来”。要下大力气、下真功夫抓几件实事,确保区委、区政府的要求落到实处。三是加大投入力度。今年要在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的同时,大力倡导驻地企事业单位共驻共建,广泛寻求社会力量支持,设立社区建设专项基金,多渠道筹集社区建设发展资金。区民政、财政等有关部门,要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尽快拿出设立社区建设发展基金的方案、措施及管理办法,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民政、街道及相关单位要结合各自工作,统筹考虑,积极争取省市和国家国债资金支持,在“工作”进社区的同时,确保财力、物力支持进社区。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在加大资金、设施投入的同时,增加对社区的“人力投入”、“知识投入”、“智力投入”、“资源投入”,经常性的深入社区,把工作力量、新的工作理念和有利于社区发展的各种资源带到社区,帮助社区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帮助社区干部拓展视野,更新观念,切实带动社区工作水平的提高。

同志们,“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社区建设是一项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是一项利国利民、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聚人心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项充满蓬勃生机和活力的事业。就全区社区建设而言三句话可以概括:忆往昔,不容易;看今朝,了不起;展未来,不得了。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扎实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推进社区建设,为促进我区的改革、发展与稳定,为建设和谐新城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