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门诊揭牌仪式的发言稿

时间:2022-07-01 06:06:00

导语:医院门诊揭牌仪式的发言稿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医院门诊揭牌仪式的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来参加今天在*医院举行的双心门诊揭牌仪式。希望可以借此机会就双心医疗模式这一话题和大家进行交流。

40年前,当我刚刚走进*医学院(现*大学医学部)的校门,成为一名医学生时,我以为将来作外科医生就是学习开刀,作内科医生就要学会用药。到了上一世纪80年代,我从美国学到一些介入技术回国后,觉得这些技术很神奇,比如经导管射频消融,不需要开胸手术,就可以根治心律失常,告别药物。

随着作医生的时间推移,在大量的医疗实践中,我逐渐接触到过去不曾意识的问题:来心血管内科就医的大量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问题-焦虑、惊恐、抑郁。事实上,心血管疾病与精神、心理疾病伴发的问题(我们称之为“共病”)在国际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课题,各国专家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在一些流行病学调查和发病机制的探讨上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生命科学在进步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化,并为新兴的社会-心理-生物综合医学模式所取代。健康的定义也不再仅仅是不生病,而是人类个体在躯体、精神和社会功能三个层面上均维持良好的状态。生存质量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我经常遇到平时无症状,无先兆突发心肌梗死的患者,虽然得到了及时抢救,成功接受了介入或手术治疗,效果很好,但术后症状并不减轻。甚至有患者生动的讲,术前有痛苦,术后却痛不欲生。医生又让造影,还是正常。医生关注的是躯体的疾病,忽略了这种突发重症对患者造成的巨大精神心理创伤。

来心脏内科就医的患者存在的精神心理问题,其常见原因如下:

1.患者对自身病情不了解,所以担惊受怕。

2.患者关注自身所患疾病和相关疾病,并读了大量相关书报,但又不能完全理解医学专业知识,反而受到误导,从而过度紧张。

3.由于疾病(如长期患病,或反复手术)给患者心理造成的伤害。

4.由于心理打击引发的心血管疾病。许老就曾经遇到过一个病例,她是一位著名的歌唱演员,丈夫突然去世,精神上承受的突然打击使这位女演员患上了严重的高血压。

5.患者确实合并有精神心理症状,甚至疾病。

6.患者把单纯的精神心理疾病的症状误认为心血管病而来心内科就诊,例如惊恐发作。

7.家属对患者产生的影响,也会给患者造成精神心理压力。譬如患有良性早搏的青少年,孩子本身多无症状,在常规体检中发现,家长一旦得知,往往会惊惶失措。我的门诊中就有这样的一对母女,母亲比女儿的心理压力更大,孩子也在母亲的恐慌中受到了惊吓。

更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患者的精神心理压力正是我们医疗工作者造成的。在给各位的背景资料里就有这样一个病例:2000年我到*同仁医院工作,在门诊遇到一位由丈夫推轮椅,自感痛不欲生的中年女患者,诉说她12年前因体检发现心电图上有st段下移和t波低平,被医生诊为心肌缺血,“隐性冠心病”。长期休假治疗,直到2年后坐上轮椅,实现了“赵本山效应”,患上重度抑郁。经治疗,这位女患者3个月后下地行走,半年后登上八达岭长城,安全恢复了正常人生。

另外,不要忘记那些还躺在病床上的患者。由于身体状况的恶化和周围环境的突然改变,所产生的不适感是很难克服的。即使是出院以后,当重新面临生活的时候,他们也往往会需要鼓励和帮助。

由此可见,心脏内科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是复杂和多种多样的,所以在日常医疗实践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没有一成不变的治疗方案。但一成不变的是我们作为医疗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感和对患者的关心和耐心。有这样一位患者,在当地医院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医生告诉他要做冠脉搭桥手术。他不清楚手术的具体操作方式,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够耐受手术,又怕不做手术病情会继续加重,因此心情异常低落。后来经过向他详细的解释手术方式和可能的风险,很快就打消了他的顾虑。医生的耐心解释和与患者沟通有时比先进的诊疗技术更重要。

当然,不容忽视的是*各大医院心血管内科每天超大的门诊量,导致了医生分摊在每个患者身上的时间就会非常有限。所以,我们开设“双心门诊”,目的是对日常的心脏内科门诊量进行分流,为伴有精神心理疾患的患者提供解决问题的充裕时间。

“双心门诊”是由不同的专业知识层次共同构成的。我们现在采取的方式还比较保守,主要是以对患者负责的原则作为出发点,既关心患者的精神心理健康,又不能随便给他们戴上莫须有的疾病帽子。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到我们这里就医的患者都是怀疑自己有心脏病才来的。我们必须在诊治患者的器质性病变(即患者是否患有心血管疾病,患有何种心血管疾病,和应该采取的合理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关注他们的精神心理健康。因此,目前我们的“双心门诊”中会有一位比较资深的心血管病医生,凭借他们丰富的行医经验,在诊治病患心血管病的同时,判断他们是否存在着伴有精神心理疾患的可能。

接下来的工作会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可能是:像许老和王老一样的老专家,他们出的是特需门诊,本身就有充裕的时间面对患者,再加上丰富的行医经验和人生阅历,一个人就完成了“双心门诊”的前两个步骤。而第二种可能,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可能:同样是由于门诊量过大的原因,主诊医生将患者转给受过相应培训并具备相关知识的辅诊医生,由他们对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进行初步处理,如果当场来不及解决,那么会约患者再次回来,专门就患者上次就诊的遗留问题进行处理。

如果面对的问题棘手,超出了心血管病医生的应对范畴,就应该把这些棘手的病例作适当集中,比如每次集中3-4个病例,请来精神心理专科医生会诊。经诊断需要转诊的,我们应该尊重精神科医生的意见,配合他们劝说患者进行必要的治疗。

但其中还是有个例存在的。我知道上届长城会双心专场开专家碰头会时,就涉及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因冠心病住院的患者同时又伴有精神分裂症,那么应该如何处理?我个人非常同意陈彦方教授的意见:应该以患者的器质性病变为主,救命是第一位的,同时心血管病科和精神科要相互联合,共同参与为患者制定最合理的治疗方案。这又牵涉到“双心医疗模式”的探索,我一会儿会加以说明。

有人会说,现在有精神专科医院,综合医院也有专门的心理门诊。我也曾想把在心内科就医的有精神心理问题的患者转给这些机构,也就解决了。但事实上并不如此。

1.一些本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如无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中年女性,发现有心电图st-t波改变,和(或)发生胸痛、胸闷症状,她们首先顾虑的是心脏问题,而来心内科就诊,很少可能去心理门诊或精神心理专科医院就医。即使被转到专科门诊或医院,专科的精神心理医生也难以对心电图改变或室性早搏给患者一个满意的解释和结论。一些有明确,甚至严重心脏病患者(如心肌梗死后)伴有精神心理问题,他们大多数不愿在心内与精神心理两科看病。

2.来心内科就医的患者的精神心理疾患大多为轻中度,患者数量大,现在的精神心理专业队伍的规模难以应对这种需求。

3.心内科的医护人员习惯于传统的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对来就医的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一是不关注,二是缺乏识别这些精神心理问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人形象的形容心血管病人的心理、情绪问题成为了“被现代医学遗忘的角落”。一位著名报告文学作者在国内一家著名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住院诊治多日,诊断不明,直至跳楼自杀。事后才恍然大悟,患者死于重症抑郁。没有初步的识别,更提不上进一步治疗了。人们曾感叹,认为医学院校在医学生教育中应加强精神心理方面的内容。这固然不错,但无论在医学院的课程如何增加精神心理课程,如果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在日常的医疗实践中都是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大学期间学习的精神心理知识无用武之地,很快就会遗忘干净。我们开设“双心门诊”正是为了帮助我们的医疗工作者们树立关注患者精神心理健康的意识,从而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无疑,“双心门诊”的开设引发出了人才培训的问题,也就是说,心脏内科医生究竟应该对精神科的专业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目前,这种培训正在进行中,心血管网上登出了我倡议的医生课堂,其中对精神科专业的基础知识做了比较系统的讲解。而参加这次授课活动的精神科专家们,大多数都到了现场。我对他们和同样来参加今天“双心门诊”揭牌仪式的其他精神科专家们表示感谢。我们同精神科已经有了两年的合作,我希望这种合作不但会继续下去,而且会深入下去,共同来探索和最终建立“双心的医疗服务模式”,毕竟这不是一个科室可以独立完成的。

提到“双心的医疗服务模式”,我必须强调三点:

首先,“双心门诊”不是全部,而是“双心医疗模式”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接触患者最多的最前沿。“双心门诊”的开设只是意味着万里长征刚刚走完第一步。在日常的医疗实践中,要实实在在的改变传统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把身心健康服务融合在一起,首先在心内科的同一诊室,同一次查房或会诊,由心内科医生和精神心理医生一起面对患者,一起解决患者同时存在的躯体痛苦和精神心理创伤。同时,对心脏专科医生进行培训,对广大医护人员进行普及教育,使他们了解和掌握识别处理常见的轻中度精神心理疾病,构建重视身心全面健康的氛围,和身心全面服务的人性化、理性化医疗模式。在心内科的日常医疗实践中解决患者的精神心理创伤,这就是我倡导的。我坚持在做“双心门诊”、“双心查房”和“双心会诊”。在这种全新医疗服务模式实施和推广过程中,我们明显看到患者对医生和医院的服务满意度提高,明显减少了不必要的检查与治疗,节约了医疗卫生资源,医患关系更为和谐,很多参与“双心”服务的研究生和年轻医生感到一种心灵的震撼,感觉到或找到了选择医生职业的神圣。一旦有了这种氛围和模式,来院实习和学习的医学生、进修医生们都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了对医学的理念,树立了大健康的概念。

其次,注意专业队伍的培养,使年轻医师具备相关常识,增强他们的识别能力,帮助他们在日常的医疗实践中转变固有的服务理念。“双心门诊”的真正成功在于形成一种日常操作模式,而非挂上一个牌子说这个时间段或这个诊室才是“双心门诊”。如果每个医生在日常出诊时都从患者的身心健康出发,如有需要安排患者的回访和必要时通过医院申请联合会诊,那么每个医生出的都是“双心门诊”。我希望的“双心门诊”就像当年我积极推广的介入技术一样,不是某家或某几家医院的特色,而是医院运营的必须。所以,今天的揭牌仪式没有安排实际的“揭牌”,意义就在于此。

第三,心理疾患归根到底还是一种来自于个人认识和与周围环境的交流障碍。因此,重要的还是家人和社会的关爱与理解支持,药物治疗是辅助和次要的。曾经有位患者因为早搏问题非常苦恼,甚至想到自杀来解脱,但他的家人没有放弃,通过与医生的不断的交流,让患者意识到家人始终站在他身边,疾病并没有什么可怕,从而成功的纠正了老人的心理疾病。关键的问题是寻找心病背后的故事。

我正在干一件事,写一个首都心血管防治的总体规划的建议。我呼吁构筑心血管疾病的全面防线,组建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广泛联盟。“双心的医疗服务模式”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所谓“联盟”还有另外一个含义,就是集合各界的力量使“心脏大健康”的概念深入人心。今天来参加揭牌仪式的有心血管科和精神科老中青三代的医生,你们是学科可以发展的坚实基石。到场的朝阳区卫生局负责医政的领导、两家医院的院领导和各位负责医务工作的干部,感谢你们对这一医疗领域改进的探索给予的理解与支持。在座的各位媒体的朋友们,希望借助你们手中的笔,将“双心的医疗服务模式”传播给大众,进一步帮助人们了解全面身心健康、维护全面身心健康。

十年开放技术,已经使电生理、支架、搭桥等治疗技术得以普及,并家喻户晓。在现代医疗技术足以将人们从生死一线之间挽回的今天,我呼吁“关爱生命,以人为本”,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行医观念,将患者的机体看作是一个整体,人们的一生视作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认清我们医疗工作者为大众提供的是“一生所需、连续不断、全面综合的医疗服务”。

谢谢大家。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来参加今天在*医院举行的双心门诊揭牌仪式。希望可以借此机会就双心医疗模式这一话题和大家进行交流。

40年前,当我刚刚走进*医学院(现*大学医学部)的校门,成为一名医学生时,我以为将来作外科医生就是学习开刀,作内科医生就要学会用药。到了上一世纪80年代,我从美国学到一些介入技术回国后,觉得这些技术很神奇,比如经导管射频消融,不需要开胸手术,就可以根治心律失常,告别药物。

随着作医生的时间推移,在大量的医疗实践中,我逐渐接触到过去不曾意识的问题:来心血管内科就医的大量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问题-焦虑、惊恐、抑郁。事实上,心血管疾病与精神、心理疾病伴发的问题(我们称之为“共病”)在国际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课题,各国专家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在一些流行病学调查和发病机制的探讨上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生命科学在进步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化,并为新兴的社会-心理-生物综合医学模式所取代。健康的定义也不再仅仅是不生病,而是人类个体在躯体、精神和社会功能三个层面上均维持良好的状态。生存质量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我经常遇到平时无症状,无先兆突发心肌梗死的患者,虽然得到了及时抢救,成功接受了介入或手术治疗,效果很好,但术后症状并不减轻。甚至有患者生动的讲,术前有痛苦,术后却痛不欲生。医生又让造影,还是正常。医生关注的是躯体的疾病,忽略了这种突发重症对患者造成的巨大精神心理创伤。

来心脏内科就医的患者存在的精神心理问题,其常见原因如下:

1.患者对自身病情不了解,所以担惊受怕。

2.患者关注自身所患疾病和相关疾病,并读了大量相关书报,但又不能完全理解医学专业知识,反而受到误导,从而过度紧张。

3.由于疾病(如长期患病,或反复手术)给患者心理造成的伤害。

4.由于心理打击引发的心血管疾病。许老就曾经遇到过一个病例,她是一位著名的歌唱演员,丈夫突然去世,精神上承受的突然打击使这位女演员患上了严重的高血压。

5.患者确实合并有精神心理症状,甚至疾病。

6.患者把单纯的精神心理疾病的症状误认为心血管病而来心内科就诊,例如惊恐发作。

7.家属对患者产生的影响,也会给患者造成精神心理压力。譬如患有良性早搏的青少年,孩子本身多无症状,在常规体检中发现,家长一旦得知,往往会惊惶失措。我的门诊中就有这样的一对母女,母亲比女儿的心理压力更大,孩子也在母亲的恐慌中受到了惊吓。

更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患者的精神心理压力正是我们医疗工作者造成的。在给各位的背景资料里就有这样一个病例:2000年我到*同仁医院工作,在门诊遇到一位由丈夫推轮椅,自感痛不欲生的中年女患者,诉说她12年前因体检发现心电图上有st段下移和t波低平,被医生诊为心肌缺血,“隐性冠心病”。长期休假治疗,直到2年后坐上轮椅,实现了“赵本山效应”,患上重度抑郁。经治疗,这位女患者3个月后下地行走,半年后登上八达岭长城,安全恢复了正常人生。

另外,不要忘记那些还躺在病床上的患者。由于身体状况的恶化和周围环境的突然改变,所产生的不适感是很难克服的。即使是出院以后,当重新面临生活的时候,他们也往往会需要鼓励和帮助。

由此可见,心脏内科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是复杂和多种多样的,所以在日常医疗实践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没有一成不变的治疗方案。但一成不变的是我们作为医疗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感和对患者的关心和耐心。有这样一位患者,在当地医院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医生告诉他要做冠脉搭桥手术。他不清楚手术的具体操作方式,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够耐受手术,又怕不做手术病情会继续加重,因此心情异常低落。后来经过向他详细的解释手术方式和可能的风险,很快就打消了他的顾虑。医生的耐心解释和与患者沟通有时比先进的诊疗技术更重要。

当然,不容忽视的是*各大医院心血管内科每天超大的门诊量,导致了医生分摊在每个患者身上的时间就会非常有限。所以,我们开设“双心门诊”,目的是对日常的心脏内科门诊量进行分流,为伴有精神心理疾患的患者提供解决问题的充裕时间。

“双心门诊”是由不同的专业知识层次共同构成的。我们现在采取的方式还比较保守,主要是以对患者负责的原则作为出发点,既关心患者的精神心理健康,又不能随便给他们戴上莫须有的疾病帽子。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到我们这里就医的患者都是怀疑自己有心脏病才来的。我们必须在诊治患者的器质性病变(即患者是否患有心血管疾病,患有何种心血管疾病,和应该采取的合理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关注他们的精神心理健康。因此,目前我们的“双心门诊”中会有一位比较资深的心血管病医生,凭借他们丰富的行医经验,在诊治病患心血管病的同时,判断他们是否存在着伴有精神心理疾患的可能。

接下来的工作会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可能是:像许老和王老一样的老专家,他们出的是特需门诊,本身就有充裕的时间面对患者,再加上丰富的行医经验和人生阅历,一个人就完成了“双心门诊”的前两个步骤。而第二种可能,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可能:同样是由于门诊量过大的原因,主诊医生将患者转给受过相应培训并具备相关知识的辅诊医生,由他们对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进行初步处理,如果当场来不及解决,那么会约患者再次回来,专门就患者上次就诊的遗留问题进行处理。

如果面对的问题棘手,超出了心血管病医生的应对范畴,就应该把这些棘手的病例作适当集中,比如每次集中3-4个病例,请来精神心理专科医生会诊。经诊断需要转诊的,我们应该尊重精神科医生的意见,配合他们劝说患者进行必要的治疗。

但其中还是有个例存在的。我知道上届长城会双心专场开专家碰头会时,就涉及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因冠心病住院的患者同时又伴有精神分裂症,那么应该如何处理?我个人非常同意陈彦方教授的意见:应该以患者的器质性病变为主,救命是第一位的,同时心血管病科和精神科要相互联合,共同参与为患者制定最合理的治疗方案。这又牵涉到“双心医疗模式”的探索,我一会儿会加以说明。

有人会说,现在有精神专科医院,综合医院也有专门的心理门诊。我也曾想把在心内科就医的有精神心理问题的患者转给这些机构,也就解决了。但事实上并不如此。

1.一些本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如无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中年女性,发现有心电图st-t波改变,和(或)发生胸痛、胸闷症状,她们首先顾虑的是心脏问题,而来心内科就诊,很少可能去心理门诊或精神心理专科医院就医。即使被转到专科门诊或医院,专科的精神心理医生也难以对心电图改变或室性早搏给患者一个满意的解释和结论。一些有明确,甚至严重心脏病患者(如心肌梗死后)伴有精神心理问题,他们大多数不愿在心内与精神心理两科看病。

2.来心内科就医的患者的精神心理疾患大多为轻中度,患者数量大,现在的精神心理专业队伍的规模难以应对这种需求。

3.心内科的医护人员习惯于传统的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对来就医的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一是不关注,二是缺乏识别这些精神心理问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人形象的形容心血管病人的心理、情绪问题成为了“被现代医学遗忘的角落”。一位著名报告文学作者在国内一家著名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住院诊治多日,诊断不明,直至跳楼自杀。事后才恍然大悟,患者死于重症抑郁。没有初步的识别,更提不上进一步治疗了。人们曾感叹,认为医学院校在医学生教育中应加强精神心理方面的内容。这固然不错,但无论在医学院的课程如何增加精神心理课程,如果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在日常的医疗实践中都是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大学期间学习的精神心理知识无用武之地,很快就会遗忘干净。我们开设“双心门诊”正是为了帮助我们的医疗工作者们树立关注患者精神心理健康的意识,从而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无疑,“双心门诊”的开设引发出了人才培训的问题,也就是说,心脏内科医生究竟应该对精神科的专业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目前,这种培训正在进行中,心血管网上登出了我倡议的医生课堂,其中对精神科专业的基础知识做了比较系统的讲解。而参加这次授课活动的精神科专家们,大多数都到了现场。我对他们和同样来参加今天“双心门诊”揭牌仪式的其他精神科专家们表示感谢。我们同精神科已经有了两年的合作,我希望这种合作不但会继续下去,而且会深入下去,共同来探索和最终建立“双心的医疗服务模式”,毕竟这不是一个科室可以独立完成的。

提到“双心的医疗服务模式”,我必须强调三点:

首先,“双心门诊”不是全部,而是“双心医疗模式”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接触患者最多的最前沿。“双心门诊”的开设只是意味着万里长征刚刚走完第一步。在日常的医疗实践中,要实实在在的改变传统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把身心健康服务融合在一起,首先在心内科的同一诊室,同一次查房或会诊,由心内科医生和精神心理医生一起面对患者,一起解决患者同时存在的躯体痛苦和精神心理创伤。同时,对心脏专科医生进行培训,对广大医护人员进行普及教育,使他们了解和掌握识别处理常见的轻中度精神心理疾病,构建重视身心全面健康的氛围,和身心全面服务的人性化、理性化医疗模式。在心内科的日常医疗实践中解决患者的精神心理创伤,这就是我倡导的。我坚持在做“双心门诊”、“双心查房”和“双心会诊”。在这种全新医疗服务模式实施和推广过程中,我们明显看到患者对医生和医院的服务满意度提高,明显减少了不必要的检查与治疗,节约了医疗卫生资源,医患关系更为和谐,很多参与“双心”服务的研究生和年轻医生感到一种心灵的震撼,感觉到或找到了选择医生职业的神圣。一旦有了这种氛围和模式,来院实习和学习的医学生、进修医生们都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了对医学的理念,树立了大健康的概念。

其次,注意专业队伍的培养,使年轻医师具备相关常识,增强他们的识别能力,帮助他们在日常的医疗实践中转变固有的服务理念。“双心门诊”的真正成功在于形成一种日常操作模式,而非挂上一个牌子说这个时间段或这个诊室才是“双心门诊”。如果每个医生在日常出诊时都从患者的身心健康出发,如有需要安排患者的回访和必要时通过医院申请联合会诊,那么每个医生出的都是“双心门诊”。我希望的“双心门诊”就像当年我积极推广的介入技术一样,不是某家或某几家医院的特色,而是医院运营的必须。所以,今天的揭牌仪式没有安排实际的“揭牌”,意义就在于此。

第三,心理疾患归根到底还是一种来自于个人认识和与周围环境的交流障碍。因此,重要的还是家人和社会的关爱与理解支持,药物治疗是辅助和次要的。曾经有位患者因为早搏问题非常苦恼,甚至想到自杀来解脱,但他的家人没有放弃,通过与医生的不断的交流,让患者意识到家人始终站在他身边,疾病并没有什么可怕,从而成功的纠正了老人的心理疾病。关键的问题是寻找心病背后的故事。

我正在干一件事,写一个首都心血管防治的总体规划的建议。我呼吁构筑心血管疾病的全面防线,组建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广泛联盟。“双心的医疗服务模式”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所谓“联盟”还有另外一个含义,就是集合各界的力量使“心脏大健康”的概念深入人心。今天来参加揭牌仪式的有心血管科和精神科老中青三代的医生,你们是学科可以发展的坚实基石。到场的朝阳区卫生局负责医政的领导、两家医院的院领导和各位负责医务工作的干部,感谢你们对这一医疗领域改进的探索给予的理解与支持。在座的各位媒体的朋友们,希望借助你们手中的笔,将“双心的医疗服务模式”传播给大众,进一步帮助人们了解全面身心健康、维护全面身心健康。

十年开放技术,已经使电生理、支架、搭桥等治疗技术得以普及,并家喻户晓。在现代医疗技术足以将人们从生死一线之间挽回的今天,我呼吁“关爱生命,以人为本”,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行医观念,将患者的机体看作是一个整体,人们的一生视作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认清我们医疗工作者为大众提供的是“一生所需、连续不断、全面综合的医疗服务”。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