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五五”普法规划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时间:2022-04-11 10:50:00
导语:制定“五五”普法规划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四五”普法即将结束,“五五”普法规划制定在即。为制定好全国“五五”普法规划,笔者略抒己见,抛砖引玉。
一、“五五”普法规划应当坚持的新理念
一要坚持依法治国的理念。自党的十五大以来,“依法治国”已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治国方略,且已上升为法律规范,为宪法所确认。“依法治国”既然是治国的一种方略,理当成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首先尊崇的理念。坚持这一理念,有利于在全体公民中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营造依法治国的社会氛围。
二要坚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利益的和谐社会,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的和谐社会,这一切都需要通过法治的手段才能得以实现。因此,“五五”普法规划应将构建和谐社会确立为一个重要理念。通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来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提高全社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促进社会和谐。
三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加强普法依法治理,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提高全社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五五”普法规划应加强发展经济、公民权利义务和人口、资源、环境等可持续发展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专项依法治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坚持科学发展观也需要普法依法治理作保障,通过加强“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为树立科学发展观创造良好的法治基础,并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法制化,为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重要的法制保障。
四要坚持依法执政的理念。依法执政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我们党执政50多年的经验表明,要代表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及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就必须加强法治,依法执政。公务员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体现者,他们的法律素质高低,能否依法办事和公正执法,直接影响着法律的实施。因此,“五五”普法规划应强调提高公务员的法律素质,提高其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这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践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
二、“五五”普法规划应明确普法工作的性质
前四个五年普法规划都没有明确普法工作的性质,有的认为普法是社会公益事业,有的认为是政府管理行为,还有的认为是一项政府主导性的行为等。因为性质没有定论,导致各级党委、政府对普法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一,重视程度各异,因而全国各地普法工作发展并不平衡。大凡党委、政府重视程度高的地方,普法工作就搞得好些,反之普法工作做的就差。经过了20年的普法实践,已基本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实施、人大监督、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明确普法工作性质的条件和时机均已成熟,因此“五五”普法规划应对普法的性质作出定论。
三、“五五”普法规划应确定的目标
“五五”普法目标的确定要切合实际。从“一五”到“三五”普法,都是以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为目标,“四五”普法提出的“两个转变,两个提高”,是在前15年普法基础上的重大跨越,是一次质的升华。虽然只是以“法律素质”取代“法律意识”的一词之差,可“法律素质”的内涵非常丰富,既包括法律知识的积累、法律意识的增强,又涵盖了运用法律的能力等等。建议在提高公民法律素质的后面增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五五”普法的重点对象
一是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是包括领导干部在内的所有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据此,领导干部不宜与公务员、青少年等并列为一个独立的重点,否则在逻辑上是混乱的。而在公务员后面应加上“尤其是领导干部”,既反映了二者的相容关系,不致发生逻辑混乱,又体现了领导干部在公务员中的重要地位。公务员对人民群众来说,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公务员的法律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评价及依赖度,影响着党的依法执政能力,影响着社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因此,要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着力提高他们依法行政、公政司法、严格执法、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所以,“五五”普法规划仍有必要将公务员列为重点对象。加强公务员学法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公务员学法的内容、方法、考试考核、组织管理等方面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管一级的格局,使公务员学法真正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二是青少年。青少年法制教育应以在校生为主要对象,因此要完善学校的法制教育制度。在“五五”普法中,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的普法教育应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纳入学校的教育大纲,编写好普法统一教材,开设好法制课,制定评估、检查的具体标准,定期考核,促使学校法制教育制度化和规范化。
五、普法教育的方法要有所创新
传统的普法宣传教育形式多是单向灌输、简单说教,难以使受教育者相信法律、记住法律进而服从法律、崇尚法治。让人们熟知法律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其身历其中,通过结合身边的所见所闻来学好、用好法律知识,才会内化为较稳固的法制观念,并逐渐养成和外化为崇尚法治的行为习惯。因此,建议“五五”普法规划将法庭开辟为新的法制教育基地,将法庭的公开审判列为法制教育课堂,有计划地组织重点对象到法庭旁听公开审判。这是最直接、最有效,也是最为经济的普法教育途径。
- 上一篇:五五普法工作的统计工作者个人建议
- 下一篇:县国土资源局“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