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路——百年校庆光盘解说词
时间:2022-01-26 11:06:00
导语:百年路——百年校庆光盘解说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题记: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的优良传统是什么呢?一是爱国,二是革新,三是严教,四是勤学。它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爱国史,革新史,奋进史。它是爱国者、革命者的摇蓝,专家、学者的渊薮。她的优良传统是一个精神体系,是我们独有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百年路》
——隆重纪念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建校百周年
湘北平原美丽富绕,人杰物华,它傍洞庭依武陵,一条弯弯曲曲的沅水浩浩荡荡横贯东西,向大地显露它那博大的胸怀。在沅江岸畔有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在古城中有一座历尽百年沧桑的殿堂,它就是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今天她高举着爱国、革新、严教、勤学的大旗,从丧权辱国的条约中,从战火纷飞的炮火中,从改革开放的探索中,从中华名校的赞歌中,披戴着历史的沧桑,昂首阔步地走来了,迎来了她辉煌的百年华诞。
回首往昔,一八九四年“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一九OO年“庚子之乱”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其时民生凋蔽,国势阽危,清政府为挽救垂死的命运,又次第恢复“”期间的部分新政,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改革教育制度。
时任常德知府朱其懿与因“戊戌党案”遭贬的翰林院庶吉士熊希龄,顺应时势,国势,民势需求,创办常德市第一中学前身——湖南西路师范讲习所,随后又决定成立湖南西路师范学堂。
它一建立,就一改我国过去陈腐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毁科举,兴科学,以国家急需造就人才。按西学开设课程,聘海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担任教师,对于开通湖南的学风起了很大的作用,被时誉湘西北“成德达材”的“最高学府”。
学生在这里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的同时,还接受进步思想的熏陶,在他们中间公开、半公开阅读进步书籍。如康有为的《新学伪经书》、严复的《天演论》、邹容的《革命军》等。进步学生对革命理论莫不振聋发聩,心醉神服,声称必须进行根本改革以拯救国家。如宋教仁、蒋翊武、覃振、李烛尘、翦伯赞(图像上附人物说明)等在校就投身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谋求中华民族解放运动中,他们的业绩永远彪炳在中国近代册上。
一九一二年湖南省西路师范学堂改为湖南省公立第二师范学校,改监督为校长,由湖南省政府委派,并在教学上率先改革创新,教白话文、写白话文章、学注音字母。二师教育还十分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性,走出去,请进来,学生每每出省实践时,均由当时政府官员或社会名流训导,显得极为神圣。
二师学生以天下为己任,以当教师的为光荣,在学生论坛上,学生热情的说:师范教育为国家国民教育之母……国家的兴盛,社会的进步,政治的刷新,科学的发达,生活的改良,全赖师范教育之发达也……。
二师进步学生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成立了湘西北第一个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第一批学生参加共产党,组建第一个共产党基层组织——中共常德特别支部。二师有许多学生为中国的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而年青生命,如滕代顺、滕代胜、龙在前、徐才益、陈公厚、于状龙。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革命家、军事家、学者专家如:粟裕、滕代远、辛树帜、舒新城、付统先、卓炯等(图像附人物介绍),二师既是培养师资,造就一代学人的著名学府,又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二师师生在中华大地表演的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象一柱熊熊燃烧的火炬照亮了后学革命的征程。
一九二七年春,省立二师奉命与省立第二中学,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合并,设立湖南省第二初级中学。一九二八年春,又改为湖南省立第三中学,至1934年冬,又奉令改为湖南省立常德中学。
常德中学在历史发展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一、逐步由师范教育向普通教育转轨,在造就师资的同时,培养当地行政人员。二、从严治校,形成了“招生严,择师严,执教严、管理严”的办学方略。三、制定了“敬、勤、勇、公”校训,明确规范学生行为。四、“常德中学校歌”诞生,育人目的得以昭示,五、形成了理科优长的办学特色,当时在湘西北学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学数学去省常,学外语去雅礼”。
常德中学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国家面临生死存亡,为了不使国家教育中断,建设和抗战后继无人,学校当局决定西迁泸溪,学生自背行李,脚穿草鞋、徒步跋涉到泸溪后,住茅草屋,吃盐菜汤,点桐油灯,读自编自制教材,天上有飞机轰炸,地上有蚁虫叮咬,但师生们在校长向玉楷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仍然乐教、乐学不疲。他们在茅屋校舍的门上豪迈写道:虽是竹篱茅舍,谁能入室登堂。表现了“天将降大任于斯,心先苦其心志”甘为吃苦的乐观主义精神。1938年李振军、粟泽沅、刘仲明、李明松、李源、杨俊、全运清、陈俊、罗拉等手持李记今老师给的信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学生姜月斋毕业后,参加敌后游击队,1943年炸毁日寇青山机场,叫敌人闻风丧胆,常德中学生生为中国抗日丰碑增光添彩(文件资料)。
公元1940年,全省划定学区,常德属于第四战区,故常德中学改为湖南省立第四中学,开始男女兼收,初步改变“男重女轻”的状况。
这一时期名师济济,使学校教学质量在省内首屈一指(李先治等人图片资料),督学陈有觐在一九四八年视察后说:四中师资队伍之齐,教学能力之高,为各校所未见。
因为革命形势发展很快,进步师生积极参加支前迎解工作。1949年7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常德城,常德宣告解放,省立四中学生积极参军参干,有的班达到30多人以上,现任中纪委常务副书记曹庆泽、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绍富等就是从迎解激流中涌出,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1953年省立四中正式更名为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定为省重点中学,第一任校长沈克家怀着“要把一中办成全国,乃至全世界第一流中学”的梦想,励精图治,使学校规模迅速扩大,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开创了学校发展新的辉煌时期。新华社主任记者、原高87班学生陈雅妮在她的《梦中的校园》中写道:
“忘不了那长长的槐荫胡同和女伴一周二次(学校规定周三、周六才能出校门)无所顾忌地走出校门,去播撒一路嘻闹和歌声
“忘不了那高大的《文与道》版报,每次的选题都让人出其不意,如同嚼橄果一样回味无穷
“忘不了那洒满的阳光的教室走廊,冬日里摆满了复习题的课桌,虽然光线有些刺目,却给清苦的学子们带来了无限暖意
“忘不了那春风如拂宿舍,充满其中的是浪漫的普希金,凄婉的李清照,悲壮的辛弃疾
“忘不了那清晨迷蒙的操场和操场后那带露如雪的梨园,带着昨夜的梦境,我们跑上喧闹的跑道和球场,开始了生气勃勃的一天……”
“多么独特,多么清晰,多么亲切,不知是梦境还是思念中的幻影,这是常德市一中的一切!”
1956年应届毕业生高考成绩居全省第二,受到上级的表彰。
1958年11月,学校出席湖南省第二次青年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
1959年7月原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对母校师生勤奋工作,刻苦学习,人才辈出大加赞许,亲笔题诗赠送母校:“今昔情况已不同,正须师友满堂红,干劲鼓足勤教学,滚滚桃源始润东。”这年高考成绩居全省第一。
1960年3月,该校党支部书记刘伯强代表学校出席全国文化、教育群英会,受到国务院的嘉奖。
风云突变,1966年—1976年,常德市一中经过了十年浩劫的痛苦岁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象春风、象春雨、象春天的初升太阳,滋润、温暖了这块即将干涸的土地。
学校面对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立足改革,开拓进取,群策群力全面跃进(校风、学风、教风、牌匾)。学生全面发展,隽秀蔚起,一大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常德市一中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实际的办学道路,再次蜚声于海内外(罗孟志、吴碧霞等图像)。2001年9月18日,湖南省委书记杨正午,代省长张云川率湖南各地州市主要负责人来学校视察,对学校办学思想,办学业绩,育人环境大加赞许,称赞学校工作在全省具有典型的示范作用。让奖牌作证。
1985年学校被团中央评为全国“活跃中学生活”先进学校,1989年被授予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1990年被授予全国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992年被湖南省政府首批授予“省重点中学”光荣称号。1993年被授予全国中学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2000年被教育部首批授予“全国现代技术教育实验学校”。2001年我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德育先进单位。
教师在国家级、省级课堂教学比赛中有一人获全国一等奖第一名,有32人获省一等奖,有5人获一等奖第一名,有9个教研活动被教育部、省、市列入国家级重点课题。学生在国际、国家级获奖83人次,省级406人次,其中国际金牌2枚,全国金牌3枚,学校男子排球队连续三次获省运会三连冠。(陈继红、刘艳、陈平等图像)
(字幕)
学校还先后被评为:湖南省培育体育后备人才重点学校。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湖南省绿色学校、湖南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初中奥林匹克竞赛先进单位、湖南省园林式单位、湖南省青少年科技活动示范基地、湖南省优秀家长学校,并成功的承办了全国第九届中学生田径锦标赛等。中央、省、市媒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学生杂志社、湖南日报、湖南教育电视台、常德日报、常德电视台就我校办学取得的成绩,都给予了充分的报到。
常德市一中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绩呢?1、有深刻的“立足基础、追求和谐”的教育理念;2、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3、有敢为人先的教改勇气;4、有大教育、高投入的恢弘气魄。
当你走进常德市一中的校园,绿草茵茵,鲜花斗艳,大树蔽日,碧水荡漾,建筑典雅大方,布局合理规整。徜徉其中,一种温馨、和谐的美不禁荡漾在你的周围。在短短五年的时间里,学校投资5000多万元,使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增教学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新增现代技术教育设备1000多万元,图书馆藏书已达17万册。校园中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氛围,富有启迪意义的楹联、标语牌矗立在高楼,领袖、伟人、科学家的画像悬挂在教室、图书馆的走廊。文化长廊,奇石异草,都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着学生。在这里,你似乎可以感觉到,每一块墙壁都在和你说话。
如果说,优美的环境,先进的设施是育人的基础,那么,“立足基础,追求和谐”则是学校改革开放以来办学思想最浓厚的凝淀。学校一方面强调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正规办学,全面育人”的办学方针和“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培养目标,强调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立足于校情基础,在教育环境的建设中,在教育管理的深化中,追求传统与现代的和谐,追求人文与科学的和谐。在行政上特别注重把干群、师生、同志、同学关系的和谐,把它看成学校发展的重要的基石。
育人为先,师资为本。建立一支“高学历、高素质、高水平”“立德、主动、立言”教师队伍,是学校师资建设的目标和方针。为此,学校采取了七项措施,加强师德教育,倡导奉献精神;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制度,鼓励教师进修;建立教师合理流动机制,调整教师队伍结构;建立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重奖教师著书立说,开展教育研究;着力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早在八十年初,学校就率先以“改革课程结构,优化教育过程”为轴心,大刀阔斧的进行教研教学改革,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校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设置课程,积极推行选修课和研究性课程的学习。仅1999年上期,就开设了15门课程290个课时供学生选修。2001年高中一年级的研究性课程的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500多名学生针对科技、网络、市场、环保等社会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调查,写下了上百篇颇有见地的调查报告,展示了青年学生的勃勃的青春气息。
(采访学生)
在保证必修课前提下,学校还科学地设置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给学生因营造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在每周升国旗的仪式上,学校领导的讲话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每年三·五、五·四、十·一、一二·九等节庆活动则凝聚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和集体主义精神。有爱科学者,可以参加“观星会”上九天揽月,也可参加“三小协会”一展自己的技能;有善辩者,团委会、学生会举行的自由辩论会可让学生尽兴发言;有善写者,学校有《铎声》、《三月》、《校园之声》、《一中电视台》供你投稿;能歌善舞者,“百灵鸟合唱团”、“小天鹅舞蹈队”为学生提供用武的天地。如果你想当政治家、想当作家、想当天文的,老师一定会鼓励学生说:好,勇敢地试试。就是这个鼓励的“试”字,进取心、探索欲调动了起来,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在回顾和总结常德市一中办学的经验和成果时,校长贺家勇充满了信心。
(贺校长讲话)
(钟声)
时空已跨越二十世纪,人类已进入新的千年,常德600万人民,一中6万多名校友,依然对她充满新的希冀和期待。常德市一中的决策者们,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迎接新的历史挑战,“要把常德市一中办成全国,乃至世界名牌中学。”使命崇高而艰巨,道路宽广而漫长,常德市一中将不懈的努力,不息奋斗,在新的世纪,再铸新的辉煌百年路。
在每周升国旗的仪式上,校长、书记的训话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每年三·五、五·四、十·一、一二·九活动凝聚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和集体主义精神。有爱科学者,可以参加“观星会”上九天揽月,也可参加“三小协会”一展自己的技能;有善辩者,团委会、学生会举行的自由辩论会可让学生尽兴发言;有善写者,学校有《铎声》、《三月》、《校园之声》、《一中电视台》和各班自编文艺刊物供学生投稿;能歌善舞者,“百灵鸟合唱团”、“小天鹅舞蹈队”为学生提供用武的天地。“百花园美术社”、“小书法家协会”则是书法爱好者的乐园。如果学生表露想当政治家、作家、天文学家和什么别的家,老师一定会鼓励学生说:好,勇敢地试试。就是这个鼓励的“试”,全校学生的进取心、探索欲调动起来了。近三年来有几百名学生,深入社会进行调查,针对社会的各个方面写下了上千篇颇有见地的调查报告,展示了学生勃勃的青春风采。
- 上一篇:庆“六一”文艺演出主持词
- 下一篇:环保小品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