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国庆精彩演讲稿
时间:2022-09-17 04:45:00
导语:出版社国庆精彩演讲稿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今年明媚十月,再一次的秋风送爽时,我们将迎来共和国六十华诞,举国欢庆,华夏振兴。各行各业历数成就,向祖国献礼,做为一个伴随着祖国成长起来的出版人,笔者搜集阅览了4月25日在济南举行的第全国图书博览会中的"新中国60年优秀图书展"的所有信息和有关资料,对新中国出版史有了大致的了解,获知了中华民族3700多年的出版发行大略、建国60年来的出版大事记,看到了中华文化传承中出版发行业的历史地位,深受感动和激励,这个展览是60年来我国出版事业成就的一个缩影。笔者一方面为我国出版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自豪,同时也为担当一份传承文化人的使命深感责任重大。
60年优秀图书、期刊的背后,是共和国出版事业的日新月异,是几代编辑出版工作者的辛勤劳动、传承链接、一代又一代编辑同仁前赴后继、承上启下、艰辛探索共同铸就了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辉煌,铸造了一座座高山仰止的文化丰碑。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出版历程中,从古至今,出现过司马迁、解缙、纪昀等编辑先人,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编辑经验;涌现过张元济、邹韬奋、茅盾、巴金那样的出版泰斗,他们的探索和创造,成为推动我国出版事业的一面面旗帜;还有象赵家璧、陈原、沈昌文等一批编辑大家为建立和开拓中国现代出版业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今重新审视这一大批中国近现代出版家的成功经验及辉煌业绩,对我国当代出版业的发展及当代出版人的塑造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我们忘不了是千千万万默默无闻的编辑出版工作者一同支撑起了祖国的出版大业。
回望历史,是为了与时俱进,为了未来发展。从新中国成立到""前的17年,我国出版事业虽然百废待兴,在曲折中前进,但也取得了很大成就。1950年,全国出版图书12153种,总印数2.75亿册,全国年人均图书0.5册。到1965年时,图书品种数是1950年的1.66倍,印数是7.89倍,人均图书册书是6倍。这一时期,除了马列著作大量出版发行外,还涌现出像《红岩》《红日》《暴风骤雨》《创业史》等一大批影响了几代人的经典图书,成为我们上大学时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必修课程。中国青年出版总社编审李丕光说:"当时全国出版社只有几十家,但书都编得很扎实,反映了时代的洪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像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出版的《红旗谱》至今已印了42次,总量近200万册。"
"时期,我国出版事业遭到破坏,书刊品种锐减。出版工作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文化禁锢主义的束缚,使出版陷入停顿,出书范围十分狭窄,全国出现严重的“书荒”,好多经典名著被禁读焚毁。但物极必反,1976年粉碎“”之后,特别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以来,出版业几乎是以几何式的速度在发展,重新焕发勃勃生机。据新闻出版总署统计,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光图书产品从1.2万余种增加到27万余种,增加21.3倍;报纸、期刊品种分别增加10.2倍和15.8倍,我国已被公认为出版大国。改革,是我们这个时代猎猎飞扬的旗帜,也成为新闻出版业发展的强劲引擎。党的十六大以来,敢为天下先的新闻出版业改革者们迈出了坚实的足迹。
改革以一个又一个“第一”,跨出了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步伐:2004年4月,中国出版集团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具有企业身份的出版单位。改革使产业发展充满活力,产业实力不断增强。整个新闻工作和出版产业保持积极、向上、健康、繁荣的大发展局面。如何科学发展、共建共享和谐社会;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来推动先进文化建设,来打牢思想道德的基础,来支撑我们这个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大厦,中国出版担当起了发展“软实力”的使命。
伴随着改革,一大批文化积累和经济积累相统一的长效销售的重点出版物和骨干出版工程日渐增多,成为新时期出版事业繁荣发展的闪光点;一批坚持改革,方向正确,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不断增强实力,面向市场而不是游离市场的出版发行单位正在崛起;从印刷装备、器材到印刷工艺全方位进行的以“激光照排、电子分色、胶印印刷、装订联动”为目标的国家印刷技术改造工程的实施,特别是其中王选教授主持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研制成功和占领市场,使印刷告别铅与火进入光与电的新时代。
建国60年的出版史告诉我们,改革促进了出版,出版呼应了改革,成功的编辑范例,对开启民智、启发一代的思想解放,从而促进社会变革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是因为编辑通过对最先进的科学思想信息的选择、聚集、精化,充分发挥传播过程中的导向作用,就能最有效地促成受众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量变与质变。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曾呼吁:中国编辑应担当起发展文化力的使命,指出如何提升民族文化力成为正在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华民族必须直面的重大课题。他说,文化力因其影响程度深、范围广,作用时间长,可以转化成物质力量,是一种比物质的力量更强大、更深厚的力量。而文化的力量是要通过文化产品的传播来实现的,出版是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是文化的成果记载、传播、积累的重要载体。中外历史上的许多改革家和前驱者,都十分重视编辑通过选择而形成舆论的社会地位与职责,而努力参与实践。所谓舆论,正是编辑在无数的信息中敏锐地挑选出关系到国家、社会、民众的重大问题的那些信息,进行最能引起读者关注的编排出版,从而激起公众形成一种共同的思想和感情。我国的编辑通过选择而进行导向,在促成以“改革开放”思想为精神支柱的社会凝聚力方面,在推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等迅速而健康的发展方面,都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出版始终代表着一种舆论导向成为引领时代文化潮流的航标。当前的金融危机,更显示出新闻出版产业不仅能在促进经济走出低谷中发挥特有的社会功能,而且也会在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等方面显示出自身的力量。总理指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在这个特殊时期,出版集聚信心,文化更应发挥其感召力、凝聚力,起到营造良好舆论环境、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
出版业是祖国肌体上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细胞,60年出版所取得的成绩,也凝结着几代中国人的读书故事和心路历程,这些书和杂志伴随着共和国的脚步,记载着祖国的兴衰,出版的阅读过程,凝聚着我们共同的生命记忆。每本书都烙刻着岁月的印记,体现出版的最高价值。笔者是生在60年代初,长在红旗下的60后,读了很多经典名著,后来又从事学术出版工作。我常常站在自己积攒了好多年、很多书的书房里,望着一面墙的书籍,任思绪飞扬,仿佛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自己曾经的青春阅读年代,更加体会编辑的神圣使命就是要用一本书、一本杂志来提升人类的精神高度。人生短短不过几十年,一本书或一本期刊却能传承百年、千年,所谓“书比人长寿”。编辑理应倾力奉献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才能对得起读者,编辑要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职责,在今天,所谓“承先”、“继往”,就是要继承老一辈出版人目光远大、脚踏实地、百折不挠的艰苦创业精神,继承他们善于接受新思想、不断创新的精神,继承他们以开启民智、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为己任和勇于负责的精神。我国的出版业正由传统出版向现代出版转轨,这不仅是出版方式的转型,更是出版观念的转变。
笔者是一名高校学报编辑,20几年亲身见证了祖国出版事业的不平凡历程。学报占全国期刊总数的八分之一,近两千所高等院校几乎都有学报,可见学报在全国期刊中的份量。学报出版是国家出版文化大格局的重要板块,在社会文化选择、积累、传播流程中举足轻重。高校是知识密集型的场所,办大学,一是选择知识,二是继承文化,三是创造知识,四是传递知识。高校办刊有其得天独厚的学术优势、人才优势,它的理论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从社会传播学来讲,高校学报的学术信息源和受众层都已纳入社会文化出版的大系统中。建国60年来,学报为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智力支持,做到了“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多少项科学研究填补了空白,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推动作用。
六十一甲子,展望前程,任重道远,使命是一种内驱力,更是一种哲学修养。做为承上启下的中年编辑,担当好,需要全面素质。必须具有文化自觉、理论功底、创新意识、经济头脑、历史眼光、全球意识,当然还要有奉献精神。一直以来,编辑都被赞叹为春蚕、蜜蜂、蜡烛、裁缝,但笔者更喜欢绿叶的比喻。诗人泰戈尔说:“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就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的垂着它的绿荫。”绿叶,没有花的芬芳,果的甜美,可当百花争艳时,它真诚地衬托着每一朵花,让花蕊骄傲的绽放;当果实累累时,它默默负重托举。当冬寒来临,失去黄绿色彩的它献身肥沃的土地,孕育来年的希望,这就是无怨无悔的编辑情怀。
在亲爱的祖国60岁生日到来之际,我们承诺为祖国的出版大业,当好绿叶,勇于担当,在身后留下墨香、留下辛苦一行行,向祖国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这就是笔者对祖国生日的情怀.
- 上一篇:最优银行监管理论论文
- 下一篇:银行风险与存款人风险意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