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店卫生培训讲稿

时间:2022-08-21 10:34:00

导语:餐饮店卫生培训讲稿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餐饮店卫生培训讲稿

**以“神奇畲乡,秀美山水,休闲胜地”而吸引广大游客。而近几年刚推出的“畲(农)家乐”更是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享农家乐”的独具特色乡村民俗文化受到城市游客的青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现代都市人,谁不想远离喧嚣的噪音和钢筋水泥丛林,投身山林田园享受轻松一刻。但“畲(农)家乐”在持续火爆的背后,因“畲(农)家乐”的加工场所多在农村家庭厨房,卫生条件较差,卫生设施较缺乏,从业人员食品卫生知识相对不足等原因,也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隐患。所以,为增强广大餐饮业主的食品卫生法制意识,提高食物中毒防制知识水平和能力,召开了这次培训会。现对基本的卫生法律法规和食物中毒预防等有关知识作简单介绍:

一、卫生法律知识

(一)、《食品卫生法》、《浙江省实施〈食品卫生法〉办法》

1、食品的卫生。1)食品的基本卫生要求: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具有相应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2)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卫生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过程指从食品原料采购、加工、贮存、陈列、运输到供应、销售的全过程。这个过程涉及保证食品卫生的有关环境、场所、设施、用具原料以及个人卫生等。《食品卫生法》第八条就作了10项规定:如保持内外环境整洁,采取消除苍蝇、老鼠、蟑螂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的措施,与有毒、有害场所保持规定的距离;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必须洗净,保持清洁等。另《浙江省实施〈食品卫生法〉办法》第七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过程必须遵守《食品卫生法》第八条第一款规定,并要符合的要求有(九)项:如规定食品生产经营场所应当与垃圾、污秽物堆放处、单独设置的非水冲式公共厕所等污染源相距二十米以上;规定食品应当在专用库房内设架分类贮存,并与地面、墙壁保持十厘米以上距离等。3)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为了保证食品安全,《食品卫生法》第九条明确规定了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共有12类。如规定禁止生产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等及其制品不得生产经营;超过保质期限食品不得生产经营等。另《浙江省实施〈食品卫生法〉办法》第十条规定,除禁止生产经营《食品卫生法》第九条规定的食品,并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有五类。如用非食用化学物品浸泡的水产品、畜禽产品或者注水的肉类、家禽、水产品不得生产经营等。

2、食品卫生管理。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加强自身的食品管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食品摊贩,必须先取得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食品生产经营者采购食品及原料,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索取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等。

3、食品卫生法律责任。

1)行政法律责任。分为食品卫生行政处罚、行政处分、治安处罚等。如《食品卫生法》第三十九条到第四十七条规定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吊销卫生许可证等各种行政处罚。2)民事法律责任。主要指民事赔偿责任,《食品卫生法》第四十八条规定,造成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3)刑事法律责任。对生产经营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或者在生产经营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餐饮业的卫生管理,卫生部制定了《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并从2000年06月1日开始施行。共分为总则、卫生管理、食品的采购和贮存、食品加工的卫生要求、餐饮具的卫生、餐厅服务和外卖食品的卫生要求、附则等七章三十五条。

1、卫生管理。1)餐饮业经营者必须先取得卫生许可证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未取得卫生许可证的不得从事餐饮业经营活动(第五条);2)餐饮业经营者必须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卫生管理人员(第六条)。3)餐饮业经营者应当依据《食品卫生法》有关规定,做好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和培训工作(第七条);4)餐饮业加工经营场所应当保持内外环境整洁,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和其它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第八条);5)食品加工、贮存、销售、陈列的各种防护设施、设备及其运送食品的工具,应当定期维护;冷藏、冷冻及保温设施应当定期清洗、除臭,温度指示装置应当定期校验,确保正常运转和使用(第九条);6)餐饮业经营者发现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时,必须立即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开展食物中毒事故调查和处理(第十条)。

2、食品的采购和贮存

1)餐饮业经营者采购的食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规定。禁止采购下列食品:①有毒、有害、腐烂变质、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②无检验合格证明的肉类食品;③超过保质期限及其他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④无卫生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供应的食品;2)运输食品的工具应当保持清洁,运输冷冻食品应当有必要的保温设备(第十二条);3)贮存食品的场所、设备应当保持清洁,无霉斑、鼠迹、苍蝇、蟑螂;仓库应当通风良好。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物品,食品应当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并定期检查、处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第十三条)。

3、食品加工的卫生要求

1)食品加工场所应当符合下列要求:Ⅰ厨房:①厨房的最小使用面积不得小于8平方米;②墙壁应有1.5米以上的瓷砖或其他防水、防潮、可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墙裙;③地面应由防水、不吸潮、可洗刷的材料建造,具有一定坡度,易于清洗;④配备足够的照明、通风、排烟装置和有效的防蝇、防尘、防鼠以及污水排放和符合卫生要求的存放废弃物设施。2)食品加工人员的卫生要求:①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或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之前都应当用流动清水洗手;②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③不得有面对食品打喷嚏、咳嗽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行为;④不得在食品加工和销售场所内吸烟;⑤服务人员应当穿着整洁的工作服;厨房操作人员应当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头发应梳洗整齐并置于帽内。3)加工人员必须认真检查待加工的食品及其食品原料,发现原料有腐败变质或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或使用(第十六条)。4)各种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必须洗净,蔬菜应当与肉类、水产品类分池清洗;禽蛋在使用前应当对外壳进行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第十七条)。5)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刀、墩、板、桶、盆、筐、抹布以及其他工具、容器必须标志明显,并做到分开使用,定位存放,用后洗净,保持清洁(第十八条);6)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当烧熟煮透,其中心温度不低于70℃;加工后的熟制品应当与食品原料或半成品分开存放,半成品应当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第十九条)。7)在烹饪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2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需要冷藏的熟制品,应当在放凉后再冷藏。凡隔餐或隔夜的熟制品必须经充分再加热后方可食用(第二十条)。8)食品添加剂应当按照国家卫生标准和有关规定使用(第二十一条)。

4、餐饮具的卫生。

1)餐饮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未经消毒的餐饮具不得使用。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的餐饮具(第二十四条)。2)洗刷餐饮具必须有专用水池,不得与清洗蔬菜、肉类等其他水池混用。洗涤、消毒餐饮具所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必须符合食品用洗涤剂、消毒剂的卫生标准和要求(第二十五条)。3)消毒后的餐饮具必须贮存在餐具专用保洁柜内备用;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具应分开存放,并在餐饮具贮存柜上有明显标记。餐具保洁柜应当定期清洗、保持洁净(第二十六条)。

5、法律责任。《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餐饮业经营者违反本办法应予处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三)、《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

卫生部制定的《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是从2005年10月1日开始施行,共分为总则、加工经营场所的条件、加工操作卫生要求、卫生管理、从业人员卫生要求、附则等六章和四十三条。

1、加工经营场所的条件。1)选址卫生要求。如应距离粪坑、污水池、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源25m以上,并应设置在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影响范围之外。2)场所设置布局。①食品处理区应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流程合理布局,食品加工处理流程宜为生进熟出的单一流向,并应防止在存放、操作中产生交叉污染。②食品处理区,应设置专用的粗加工、烹调和餐用具清洗消毒的场所,并应设置原料和(或)半成品贮存、切配及备餐的场所。③粗加工操作场所内应至少分别设置动物性食品和植物性食品的清洗水池,水产品的清洗水池宜独立设置,水池数量或容量应与加工食品的数量相适应。食品处理区内应设专用于拖把等清洁工具的清洗水池,其位置应不会污染食品及其加工操作过程。各类水池应以明显标识标明其用途。④烹调场所食品加工如使用固体燃料,炉灶应为隔墙烧火的外扒灰式,避免粉尘污染食品。⑤加工经营场所内不得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在加工经营场所外设立圈养、宰杀场所的,应距离加工经营场所25m以上。3)设施卫生要求。①食品处理区地面应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不易积垢的材料铺设,且应平整、无裂缝。②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需经常冲洗场所、易潮湿场所的地面应易于清洗、防滑,并应有一定的排水坡度(不小于1.5%)及排水系统。排水沟应有坡度,排水沟出口应有符合本条第十二项要求的防止有害动物侵入的设施。③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需经常冲洗的场所、易潮湿场所应有1.5m以上的瓷砖墙裙。④厕所卫生要求。厕所不得设在食品处理区,厕所应采用冲水式,应设有效排气(臭)装置。⑤库房卫生要求。食品和非食品(不会导致食品污染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工具等物品除外)库房应分开设置。库房内应设置数量足够的物品存放架,其结构及位置应能使储藏的食品距离墙壁、地面均在10cm以上,以利空气流通及物品的搬运。⑥供水设施卫生要求。供水应能保证加工需要,水质应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⑦通风排烟设施卫生要求。烹调场所应采用机械排风。产生油烟的设备上部,应加设附有机械排风及油烟过滤的排气装置,过滤器应便于清洗和更换,排气口应装有易清洗、耐腐蚀并符合本条第十二项要求的可防止有害动物侵入的网罩。⑧餐用具清洗消毒和保洁设施卫生要求。餐用具清洗消毒水池应专用,与食品原料、清洁用具及接触非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清洗水池分开。水池应使用不锈钢或陶瓷等不透水材料、不易积垢并易于清洗。应设专供存放消毒后餐用具的保洁设施,其结构应密闭并易于清洁。⑨防尘防鼠防虫害设施卫生要求。食品处理区的门、窗应装配严密,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可开启的窗应设有易于拆下清洗且不生锈的防蝇纱网或设置空气幕,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各类专间的门应能自动关闭。排水沟出口和排气口应有网眼孔径小于6mm的金属隔栅或网罩,以防鼠类侵入。⑩采光照明设施卫生要求。加工经营场所应有充足的自然采光或人工照明,安装在食品暴露正上方的照明设施宜使用防护罩,以防止破裂时玻璃碎片污染食品。(11)废弃物暂存设施卫生要求。食品处理区内可能产生废弃物或垃圾的场所均应设有废弃物容器。废弃物容器应配有盖子,以坚固及不透水的材料制造,能防止有害动物的侵入、不良气味或污水的溢出,内壁应光滑以便于清洗。4)设备与工具卫生要求。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和容器,应分开并有明显的区分标志;原料加工中切配动物性和植物性食品的工具和容器,宜分开并有明显的区分标志。食品接触面原则上不得使用木质材料(工艺要求必须使用除外),必须使用木质材料的工具,应保证不会对食品产生污染。

2、加工操作卫生要求。1)原料采购卫生要求。①应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规定的有关要求,并应进行验收,不得采购《食品卫生法》第九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②采购时应索取发票等购货凭据,并做好采购记录,便于溯源;向食品生产单位、批发市场等批量采购食品的,还应索取食品卫生许可证、检验(检疫)合格证明等。③入库前应进行验收,出入库时应登记,作好记录。2)贮存卫生要求。①贮存食品的场所、设备应当保持清洁,无霉斑、鼠迹、苍蝇、蟑螂,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如:杀鼠剂、杀虫剂、洗涤剂、消毒剂等)及个人生活用品。②食品应当分类、分架存放,距离墙壁、地面均在10cm以上,并定期检查,使用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变质和过期食品应及时清除。③食品冷藏、冷冻贮藏应做到原料、半成品、成品严格分开,不得在同一冰室内存放,应做到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和水产品分类摆放。还有,为确保食品中心温度达到冷藏或冷冻的温度要求,不得将食品堆积、挤压存放,用于贮藏食品的冷藏、冷冻柜(库),应定期除霜、清洁和维修,以确保冷藏、冷冻温度达到要求并保持卫生。3)粗加工及切配卫生要求。①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迹象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和使用。②各种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应洗净,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应分池清洗,水产品宜在专用水池清洗,禽蛋在使用前应对外壳进行清洗,必要时消毒处理。③易腐食品应尽量缩短在常温下的存放时间,加工后应及时使用或冷藏。④切配好的半成品应避免污染,与原料分开存放,并应根据性质分类存放。⑤切配好的食品应按照加工操作规程,在规定时间内使用。⑥已盛装食品的容器不得直接置于地上,以防止食品污染。⑦加工用容器、工具应符合第二十三条规定。生熟食品的加工工具及容器应分开使用并有明显标志。4)烹调加工卫生要求。①烹调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烹调加工。②不得将回收后的食品(包括辅料)经烹调加工后再次供应。③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当烧熟煮透,其加工时食品中心温度应不低于70℃。④加工后的成品应与半成品、原料分开存放。⑤需要冷藏的熟制品,应尽快冷却后再冷藏。5)食品再加热卫生要求①无适当保存条件(温度低于60℃、高于10℃条件下放置2小时以上的),存放时间超过2小时的熟食品,需再次利用的应充分加热。加热前应确认食品未变质。②冷冻熟食品应彻底解冻后经充分加热方可食用。③加热时中心温度应高于70℃,未经充分加热的食品不得食用。6)餐用具卫生要求。①餐用具使用后应及时洗净,定位存放,保持清洁。消毒后的餐用具应贮存在专用保洁柜内备用,保洁柜应有明显标记。餐具保洁柜应当定期清洗,保持洁净。②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餐用具使用前应洗净并消毒。③消毒后餐具应符合GB1493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规定。④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用具应分开存放,保洁柜内不得存放其他物品。

3、卫生管理。1)环境卫生管理要求。①生产加工经营场所内环境(包括地面、排水沟、墙壁、天花板、门窗等)应保持清洁和良好状况。②餐厅内桌、椅、台等应保持清洁。③废弃物至少应每天清除1次,清除后的容器应及时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④废弃物放置场所不得有不良气味或有害(有毒)气体溢出,应防止有害昆虫的孳生,防止污染食品、食品接触面、水源及地面。⑤使用杀虫剂进行除虫灭害,应由专人按照规定的使用方法进行;使用时不得污染食品、食品接触面及包装材料,使用后应将所有设备、工具及容器彻底清洗。⑥食品加工经营场所内不得存放与食品加工无关的物品,各项设施也不得用作与食品加工无关的用途。2)设备及工具卫生管理。①应建立加工操作设备及工具清洁制度,用于食品加工的设备及工具使用后应洗净,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还应进行消毒。②清洗消毒时应注意防止污染食品、食品接触面。③已清洗和消毒过的设备和工具,应在保洁设施内定位存放,避免再次受到污染。④用于食品加工操作的设备及工具不得用作与食品加工无关的用途。3)杀虫剂、杀鼠剂、清洗剂、消毒剂及有毒有害物管理。杀虫剂、杀鼠剂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存放,均应有固定的场所(或橱柜)并上锁,包装上应有明显的警示标志,并有专人保管。

4、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要求。①从业人员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规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接受临时检查。新参加或临时参加工作的人员,应经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②从业人员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卫生病症的,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③新参加工作及临时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④应保持良好个人卫生,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工作帽,头发不得外露,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佩带饰物。⑤操作时手部应保持清洁,操作前手部应洗净。接触直接入口食品时,手部还应进行消毒。⑥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操作人员在有下列情形时应洗手:1、开始工作前;2、处理食物前;3、上厕所后;4、处理生食物后;5、处理弄污的设备或饮食用具后;6、咳嗽、打喷嚏、或擤鼻子后;7、处理动物或废物后;8、触摸耳朵、鼻子、头发、口腔或身体其他部位后;9、从事任何可能会污染双手活动(如处理货项、执行清洁任务)后。⑦食品处理区内不得有抽烟、饮食及其它可能污染食品的行为。⑧每名从业人员应有两套或以上工作服,定期进行更换,保持清洁。从业人员上厕所前应在食品处理区内脱去工作服。

二、食物中毒的预防

(一)食物中毒概念

食物中毒系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食物中毒既不包括因暴饮暴食而引起的急性胃肠炎、食源性肠胃传染病(如伤寒)和寄生虫病,也不包括因一次大量或长期少量多次摄入了某种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以慢性毒害为主要特征(如致癌、致畸)的疾病。食物中毒根据病原物不同可分五类: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动物性食物中毒、有毒植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而平常以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常见。特别是在夏秋季节,由于气温高,食物容易变质,微生物容易繁殖,而人体抵抗力有所降低,易感性增高等,成了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

(二)食物中毒特点

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发病一般都有以下四个共同特点:1、潜伏期短,来势急剧,一般在较短的时间内可能有许多人同时发病;2、中毒病人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为主;3、发病与食物有关,患者在近期内都食用过同样的食物,未吃者不发病;4、人与人之间无直接传染。

(三)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

1、细菌性食物中毒常见原因

1)、生熟交叉污染。如熟食品被生的食品原料污染,或被与生的食品原料接触过的表面(如容器、手、操作台等)污染,或接触熟食品的容器、手、操作台等被生的食品原料污染。

2)、食品贮存不当。如熟食品被长时间存放在10℃至60℃之间的温度条件下(在此温度下的存放时间应小于2小时),或易腐原料、半成品食品在不适合温度下长时间贮存。

3)、食品未烧熟煮透。如食品烧制时间不足、烹调前未彻底解冻等原因使食品加工时中心温度未达到70℃。

4)、从业人员带菌污染食品。从业人员患有传染病或是带菌者,操作时通过手部接触等方式污染食品。

5)、经长时间贮存的食品食用前未彻底再加热至中心温度70℃以上。

6)、进食未经加热处理的生食品。

2、其他食物中毒常见原因

其他食物中毒如动物性食物中毒、有毒植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等,常发生在食品意外污染或误食、误用等情况。这类中毒一般发病快,潜伏期短,病情严重,死亡率高。如有机磷农药中毒、亚硝酸盐食物中毒、毒蕈中毒、误食误用各类鼠药等,常见原因有:

1)、作为食品原料的食用农产品在种植养殖过程或生长环境中,受到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如蔬菜中农药、猪肝中瘦肉精等。

2)、食品中含有天然有毒物质,食品加工过程未去除。如豆浆未煮透使其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未彻底去除,四季豆加工时加热时间不够使其中的皂素等未完全破坏。

3)、食品在加工过程受到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如误将亚硝酸盐当作食盐使用以及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当等。

4)、食用有毒有害食品。如河豚鱼,本身含有有毒物质,而加工、烹调不当未能将毒物去除的食品;如毒蕈、毒贝类,外观与食物相似而本身含有毒成分的物质,人们误食后可发生食物中毒。

5)、由于贮存条件不当,在贮存过程中产生有毒物质。例如马铃薯在贮存过

程中可发芽,发芽后产生有毒的龙葵素。

(四)食物中毒的预防

1、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则和关键点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应根据防止食品受到细菌污染、控制细菌的繁殖和杀灭病原菌三项基本原则采取措施,其关键点主要有:

1)、避免污染。即避免熟食品受到各种致病菌的污染。食品从原料采购到加工成为食品的全过程,都要符合有关卫生要求,防止污染。例如采购食物原料要新鲜,符合卫生要求,不购买、不加工腐败变质及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鸡、鸭、猪等肉类食品和死的甲鱼、毛蟹、黄鳝等。鸡蛋、鸭蛋等使用前必须对外壳进行清洗。还有加工冷盘、熟食的菜刀、菜板注意生熟分开,避免生食品与熟食品接触。另外,从业人员经常性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还应消毒手部以及保持食品加工操作场所清洁,避免昆虫、鼠类等动物接触食品。

2)、控制温度。即控制适当的温度以保证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或防止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要求加工烹调的食品一定要烧熟煮透(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尤其整只鸡、鸭、大块肉类,防止发生里生外熟。贮存熟食品,要及时热藏,使食品温度保持在60℃以上,或者及时冷藏,把温度控制在10℃以下。保藏时应注意食品应当在放凉后再冷藏,生的食品和熟食应尽量分开存放以免交叉污染,如果不能分开隔离,必须把生的食品放在熟食下面。另外隔餐或隔夜的剩余食品即使存放冰箱里,再次食用前也必须要彻底再加热。

3)、控制时间。即尽量缩短食品存放时间,不给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机会。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数量的致病性微生物,在适宜的温度、湿度以及营养等条件下,随着时间增长,微生物可迅速繁殖。特别是像肉、鱼、奶、蛋等高营养的物质,在适宜温度(20℃-40℃)等环境条件下,经过4小时,一个细菌可以繁殖为4万个,10小时后可繁殖为上亿个。而且食源性病菌污染食品后通常不会改变食品原有的色、香、味、形,容易忽视。所以熟食品应尽快吃掉;食品原料应尽快使用完。

4)、清洗和消毒。这是防止食品污染的主要措施。对接触食品的所有物品应清洗干净,凡是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物品,还应在清洗的基础上进行消毒。一些生吃的蔬菜水果也应进行清洗消毒。

5)、控制加工量。食品的加工量应与加工条件相吻合。食品加工量超过加工场所和设备的承受能力时,难以做到按卫生要求加工,极易造成食品污染,引起食物中毒。

2、预防其他食物中毒的措施

1)、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蔬菜粗加工时以食品洗涤剂(洗洁精)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冲净,烹调前再经烫泡1分钟,可有效去除蔬菜表面的大部分农药。

2)、豆浆引起的食物中毒。生豆浆烧煮时将上涌泡沫除净,煮沸后再以文火维持煮沸5分钟左右,可使其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彻底分解破坏。应注意豆浆加热至80℃时,会有许多泡沫上浮,出现“假沸”现象。

3)、四季豆引起的食物中毒。四季豆烹调时先将四季豆放入开水中烫煮10分钟以上再炒。要烧开、煮熟,以破坏其存在的红细胞凝集素。

4)、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加强亚硝酸盐的保管,避免误作食盐使用。在腌制肉制品时,所使用的亚硝酸盐不得超过《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的限量规定。

5)、误用化学毒物。化学性食物中毒常因误食误用引起。要严格农药的保管和使用;加强食物贮存工作,各种有毒有害的化学品、农药、鼠药等不可与食物同库、同室存放等;做好农药、鼠药、有毒有害的化学品管理,不使用来源不明的“盐”、“油”、“发酵粉”等。例如误将毒鼠强当发酵粉,油剂溴代毒鼠磷当食用油等。

6)误用毒蕈、毒贝类食品。预防方法主要是提高识别能力,避免误食。

3、其他预防措施。继续实施聚餐报告备案制,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开展从事聚餐的农村厨师的健康管理和培训工作,广泛开展食物中毒防制知识的宣传,提高广大群众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共同做好食物中毒防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