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主席在农村工作会讲话

时间:2022-05-08 10:03:00

导语:政协主席在农村工作会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政协主席在农村工作会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中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会今年的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总结年农业农村工作,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今年农业农村工作。刚才,我们传达学习了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宣读了宋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赵市长还要作总结讲话,大家要认真领会,结合各自实际抓好贯彻落实。根据市委、市政府研究的意见,我讲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认真分析形势,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深刻把握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艰巨任务

年,是新世纪以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积极作为,开拓“三农”工作新局面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市农业和农村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

一是大灾之年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战胜了五十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和春季低温冻害等自然灾害,全年粮食总产468.82万吨,增产1.9%;单产433.61公斤,增产1.19%,连续七年实现丰产丰收。农业增加值195亿元,增长4.2%;农民人均纯收入5527元,增长8.2%。

二是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蔬菜面积306万亩,增长4.4%。肉蛋奶总产154.54万吨,增长14.41%;畜牧业产值110亿元,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5%以上;畜牧业及相关产业出口货值逆势攀升,达到1.7亿美元,同比增长16.44%。有林地面积296万亩,果树面积52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0.2%,美国白蛾防控工作成绩显著,有虫株率控制在5%以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水产总利用面积24.8万亩,产值7.17亿元,增长6%。

三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市已初步形成粮食、棉花、油料、蔬菜、畜禽、果品、木材、食品、水产、工艺品等十大产业加工基地,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288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125家,省级龙头企业22家,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740个,参加农户5.2万户。

四是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全市新增标准化技术操作规程6个,新增“三品”认证24个,其中有机食品3个,绿色食品47个,无公害农产品74个。推行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新增供港蔬菜基地3处。

五是农村流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市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到131处,年成交额91.4亿元。加快农村“一个网络、两个平台”建设,新发展农家店403个,建成农村社区服务中心32处。“邮政物流”网络体系基本形成,村级“三农服务站”发展到1997个。

六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共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7亿元,新打机井2760眼,新建节水灌溉工程面积3.4万亩,新增农村自来水用户10.2万人。全市农机总动力985万千瓦,位居全省第二位,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达到70%。继续实施开发式扶贫,在三个重点扶贫县、六个贫困乡镇发展主导产业项目12个,争取财政扶贫资金550万元,5万低收入农民人均增收800元。

七是农村民生进一步改善。全市新建农村户用沼气2.5万户,解决了10.2万群众饮水安全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以上;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由每人每年900元提高到1000元;启动农村新居建设6万多户,其中整村启动新居建设2.9万户。八是农村基层组织进一步巩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结果,是坚定不移地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改革的结果,也是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奋力拼搏、创新发展、扎实工作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三农”工作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面临的压力大、任务重。“三大压力”,就是气候变化的反复无常给正常的农业增产造成的压力,金融危机下通胀危险给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带来的压力,金融危机下农业加工企业回暖缓慢、外出务工人员减少给农民增收造成的压力。“四大任务”,

一是发展现代农业任务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仍然较低、农产品附加值仍然较低、农业生产整体效益仍然较低,农业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水平不高,抗御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还比较脆弱,离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二是农民增收任务重。在农民收入构成中,来自种植业收入比重达到63%,来自林、牧、渔业特别是农业二三产业的比重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明显偏低,而且非农产业收入最主要是靠外出打工。这次金融危机不仅影响了农民外出就业机会,而且工资待遇近10年首次下降,工资性收入增长乏力。

三是增加投入任务重。农业投入总量不足,结构不够合理,是制约“三农”发展的一大“瓶颈”。尽管中央、省、市连续多年增加对“三农”的投入,但一些地方对农业的投入增长幅度不大,农业投入主要依赖国家和省、市。另外,目前支农投资渠道较多,有限的资金分散在许多部门,存在“撒芝麻盐”现象,形不成合力。

四是统筹城乡发展任务重。统筹城乡发展的的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偏低,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新期盼,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由2000年的2.44:1扩大到年的2.89:1,我市由2.43:1扩大到2.85:1,城乡差距越拉越大。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关键一年。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最近,总书记告诫全党,要切实防止忽视和放松“三农”工作的倾向,确保粮食生产不出现滑坡,农民收入不陷入徘徊,农村发展好势头不发生逆转。从年开始,中央连续出台了7个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1号文件,陆续制定了一系列强农惠农的政策措施。中央提出,今年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市委、市政府今年确定的“全面提升年”活动和打造“一五二”产业基地的任务目标和思路举措,也都突出强调了加大现代农业投入、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内容。因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上来,科学把握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的思想内涵和根本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增强责任心和紧迫感,下更大决心、花更大气力、采取更有力的措施谋划好“三农”工作。

今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的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根本要求,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重大任务,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主攻目标,把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作为重要内容,把深化农村改革作为根本动力,按照抓改革、促增收、强基础、惠民生的基本思路,扎实有效地抓好“三农”工作,努力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调结构、转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努力实现农业发展全面提升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切入点,作为拉动农民增收的增长点,按照市委、市政府“全面提升年”活动的要求,研究制定农业产业振兴计划,认真组织实施“一二四八”发展战略,即建设“一个基地”,完成“两个指标”,培育“四个百亿产业”,实现“八个方面的新提升”,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不断提高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一个基地”,即建设生态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基地,把建设成为京九沿线最大的、省重要的“菜篮子”和“米袋子”;

“两个指标”,即确保农业增加值增长4%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以上;

“四个百亿产业”,即蔬菜和食用菌产值100亿、畜牧和水产产值100亿、林果生产及加工产值100亿、粮食总产量突破100亿斤;

“八个方面的新提升”,即实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设施化、生态化、组织化、外向化新提升。

(一)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实现农业规模化新提升。抓住国家实施《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实施高产创建示范活动,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100万亩左右,利用2-3年时间力争全市粮食总产突破100亿斤。立足各地实际,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示范工程,加快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规模化种养业。抓好十大蔬菜、食用菌基地建设,力争在全市建成100万亩的无公害生产基地;培育壮大家禽、生猪、肉牛、奶牛、畜产品出口五大生产基地,推进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格局;建设六大特色果品生产基地,稳步推进经济林发展;发展水产苗种、甲鱼、硬池藕示范养殖基地,建设3-4处国家级原良种场、省级原良种场和省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区。

(二)以培植农业龙头企业为重点,实现农业产业化新提升。按照“做大、做强、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把培植大型骨干龙头企业放在突出位置,支持企业引进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的科技含量和增值水平,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力争新增规模以上龙头企业24家,新增省级重点龙头企业5家,新增市级重点龙头企业40家,全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310家。继续争取国家、省龙头企业贴息项目资金,实施“金政助农”工程,引导鼓励企业在基地建设、原料收购、扩大规模、技术创新等方面增加投入,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

(三)健全农产品质量体系,实现农业标准化新提升。

一是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大力推行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技术规范,积极制定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地方标准。加强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组织农户实施标准化生产,继续扩大供港蔬菜基地规模。

二是健全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加快市、县农业质量检测中心建设步伐,强化检验检测手段,加大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力度,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农产品生产档案登记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

三是健全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严格行政审批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严厉打击违禁使用高毒农药、兽药行为,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和放心农资经营示范活动,净化市场环境。

四是健全应急反应体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大重大动植物疫情的防治力度,健全防控应急反应机制,完善应急预案,确保能妥善处置。

(四)培育农产品名优品牌,实现农业品牌化新提升。一是加快“三品”认证。通过以奖代补等形式,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今年新增“三品”认证18个,新增基地面积10万亩。二是加快发展“新特优”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推进优势产业区域化、区域产业特色化、特色产业品牌化,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响高效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培植一批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名牌农产品。三是积极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扩大农产品品牌管理范围,提高品牌意识,注重品牌建设。积极鼓励企业参加各种博览会、展销会、会,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提高我市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扩大我市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占有率。

(五)以农业基础建设为重点,实现农业设施化新提升。

一是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万亩,新打机井2000眼,维修机井3000眼。实施引黄灌区全覆盖工程,以沙池区、黄河故道治理为重点,全年治理水土保持面积30平方公里。

二是加快农业机械化建设。大力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加快玉米机收和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发展步伐,新增大中型拖拉机500台、玉米联合收割机600台、免耕播种机600台,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发展到72%以上。

三是加快田间栽培设施建设。重点发展冬暖式大棚、大拱棚和层架式专用菇房,扩大设施蔬菜栽培面积,优化温室种植结构,建设高层次设施生产基地。四是加快养殖基础设施改造。继续有效实施“三改两分再利用”的治理方法,切实提高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利用效益。

(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农业生态化新提升。

一是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太阳能热水器。加快大中小型沼气工程建设,提高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今年秸杆还田面积达到420万亩,综合利用率达到80%。

二是搞好生态林业建设和小流域治理。抓好以绿色通道、农田林网、速生丰产林和经济林基地四大工程为主要内容的造林绿化工作,新建农田林网面积10万亩,完善绿色通道400公里,义务植树1200万株。加快水系林业生态保护带建设,完成造林面积15万亩,创建省级绿化示范村70个,省级绿化示范乡镇3个。

三是推广生态环保养殖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型现代畜牧业,推广“自然养猪法”等生态养殖理念,全面推进畜禽生态养殖。四是加快生态旅游文化建设。加大马颊河生态文化旅游综合开发,完善森林公园建设和高唐清平森林公园建设,加快森林公园建设进度,做好湿地公园的开发和保护工作。

(七)抓好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实现农业组织化新提升。

一是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鼓励发展产加销一体化的专业合作组织和市场中介组织。按照管理规范化、农业组织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产品安全化“五化”标准,积极开展示范社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水平。

二是抓好农产品市场销售。启动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建设,重点扶持县(市、区)九大批发市场建设,升级改造市场硬件,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拓展业务服务功能,提升市场档次和知名度。积极探索网上营销、连锁店和超市专柜直销等营销模式,推广农产品冷链物流和“超市+基地”经营模式,搞好市场产销衔接。

三是深化农村流通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推进“一个网络、两个平台”建设,争取供销超市、连锁店和农家店建设覆盖全市农村82%以上,在全市2000人以上的村庄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36处,全面启动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建设。

(八)加快农业对外开放,实现农业外向化新提升。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必须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谋划农业,善于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推动农业发展。各级、各部门要以“全面提升年”活动为契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金融信贷、农民和企业投资、引进外资等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通过引进农业外来资金和项目,扩大出口规模,进一步提升我市农业的外向度。加大对出口创汇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确保完成农产品出口创汇3亿美元以上。

三、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着力改善农村民生

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按照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的要求,把公共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到农村,进一步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加强对农民的就业创业培训。农民收入问题,关系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关系农村稳定,关系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在当前形势下,要重点做好农民就业工作,特别是加强对农民的就业创业培训,整合培训资源,拓展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落实扶持政策,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促进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和返乡创业,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保增收。继续搞好农村扶贫开发,坚持“整乡推进,产业扶贫”的方针,着力提升扶贫项目建设质量、提升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提升贫困村村民发展互助资金试点效益、提升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确保5.2万人整体脱贫。

(二)加快农村社区和小城镇建设。适应农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盼,加快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按照“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建设标准,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和工作模式,提升农村社区建设水平。以城中村、园区村、乡镇驻地村为重点,大力实施整村迁建、合村并点,每个乡镇力争建设一个千户社区,每个县(市、区)要完成本地三分之一以上的城中村改造,有条件的要完成50%以上的改造任务,全力推进我市农村新居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完善小城镇建设规划,加快工业园区、服务业园区、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聚集。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配置城乡公共资源,合理布局校舍、医疗、文化、体育等设施,促进城乡社会事业均衡发展,让农民群众享受到更方便、更优质、更廉价的服务。继续办好“路水电气房”五件实事,启动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新建农村公路350公里,改造农村危窄桥30座,力争实现所有行政村通油路,新增10万人用上卫生安全自来水,新增有线电视4万户,发展农村户用沼气2.5万户、太阳能热水器2.5万个,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水平。

(四)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00元,确保人均筹资额不低于120元。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试点。提升农村困难群众救助水平,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0元以上,五保集中供养率保持在72%以上。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稳定低生育水平。

四、深化农村改革,创新机制体制,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去年以来,中央和省对深化农业农村改革都提出了许多针对性很强的措施,我们要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城乡联动、更加注重统筹发展,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主动、稳妥地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

(一)加快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要在坚持和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加快建立有利于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土地管理制度,让产权明晰、要素流动,实现农村土地、房屋资本化,逐步建立起“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要素流动”的现代农村集体土地使用管理制度。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民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组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加快市、县、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建设,搭建土地流转交易平台,规范流转行为。创新集体土地管理制度,大力开展土地综合整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努力减少各类非农建设用地对耕地尤其是对基本农田的挤占,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毫不放松地抓好农民减负工作,坚决防止负担反弹。

(二)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我市农民财产性收入偏低与产权制度改革不到位有直接关系。今后要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集体产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对农村集体所有各类资源性、经营性资产实行股份制改造,发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依靠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各地在旧村改造、迁村并点等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多做这方面的“文章”,盘活存量,整合资产,建立农村产权价值评估机制、产权流转规则和流转市场,形成农村产权流转的长效机制。

(三)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就要降低农村居民进入城市的门槛,促进城乡人口有序流动。统筹考虑改革力度、居民认可度和经济社会承受度,合理引导有条件的农村居民向县城、中心镇和中心村集中。探索解决农民工享受城镇市民待遇的有效办法,形成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纳机制。

(四)加快构建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国家银监局已经确定,用3年时间,在全国新设1300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各级各部门要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引导银行资金投资成立村镇银行,企业资金投资成立贷款公司,其他社会资金投资设立资金互助社,争取每个县市区至少有一家新型金融机构、一家农业保险机构、一家贷款担保机构。积极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宅基地以及地上建(构)筑物物权、附着物抵押质押信贷模式,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建立农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加快多种所有制形式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提高金融体系风险防范与化解能力。

五、加强组织领导,改进工作作风,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今年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农业和农村改革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困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机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以科学发展的观念、与时俱进的精神、奋发有为的斗志、求真务实的作风,全面开创农村改革发展工作新局面。

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善始善终地抓好农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高标准、高质量地抓好整改落实阶段的工作,不断巩固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要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开展党的活动,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领导核心。要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逐步建立稳定规范的农村基层组织工作经费保障制度,年底前要全部完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任务。

二要认真落实党的农村政策。与往年相比,今年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含金量更高,特别是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六个三”(三个优先、三个扩大、三个措施、三个重点、三个亮点、三个突破),力度更大,措施更实,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中央出台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研究透,善于把上级政策转化为推动本地发展的具体思路和实际举措,切实抓好贯彻落实。积极做好项目对接、资金争取工作,力争今年我市有一批农业项目进入国家和省里重点扶持的盘子。加强农口资金的整合,把有限的财力用到刀刃上,力求集中财力办大事。规范各类补贴的发放方式,强化监管,真正把好事办好,让农民群众得到实惠。

三要健全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推进机制。在组织领导上,要把“三农”工作这个重中之重的要求落实到领导分工、机构设置、干部配备等各个方面。在政绩考核上,要进一步体现强化“三农”的导向,切实把事关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事项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考核。在工作作风上,要进一步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把精力用在抓落实上,把功夫下在抓落实上,出台的政策要督查,部署的工作要落实,给农民的实惠要兑现。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强化为基层、为农民服务的意识,实行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移,在工作精力、项目安排、资金投入等方面多向农村倾斜,多办促进农业、发展农村、惠及农民的实事。

四要全力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当前,农村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各级各部门要全力做好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工作。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树立文明守法新风尚。拓宽农村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切实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加强农村流动人口管理,改进对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的服务,妥善处理好农村征地、集体资产经营管理等引发的矛盾和问题。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农村治安防范工作,实行群防群治,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坚决取缔邪教组织,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同志们,做好今年农业农村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全市上下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的工作,努力开创我市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