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纪要

时间:2022-07-16 10:20:00

导语: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纪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纪要

同志们:

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州等重要会议精神,全面总结我县**年扶贫开发工作,表彰在**年扶贫开发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安排部署今年的各项扶贫开发工作任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在今天的大会上,县委、县人民政府将表彰在**年度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中做出优异成绩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在此,我代表县委、县人民政府,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关心支持**县扶贫工作和新农村建设的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表示诚挚的谢意!向奋战在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第一线的扶贫工作者、各族干部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求真务实,扎实苦干,**年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明显

**年,在省州党委、政府及州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县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按照“开发式”扶贫的总体要求,狠抓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产业化扶贫,圆满完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

(一)整村推进项目建设顺利完成。全县共启动实施99个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项目覆盖13个乡镇49个村委会99个村小组3851户17604人。累计投资2786.66万元,建成沼气池1486口、小水窖183口、灌溉沟渠15条29千米、科技文化室46间、卫生公厕70间;改造危房125户、厩舍1292间;架设人畜饮水管道91千米,铺设进村及村内道路21万平方米;举办科技培训59期17800人(次)。种植经济作物、经济林果4396亩,养猪5457头,架设卫星电视接收站4座,成立各类经济发展协会52个。所有项目顺利通过了州级检查验收,综合评分96.03分,均为优良档次。

(二)易地开发和小额信贷工作扎实有效。共实施易地扶贫开发项目安置点2个,转移安置农户85户502人,项目总投入297.67万元,项目涉及安居房、基本农田建设、人畜饮水、农田水利、广播电视、通路、通电、生态能源建设、科技文化室、科技培训等9个项目。累计发放小额信贷资金2313万元,扶持13个乡镇40个村委会53个村小组1793户发展水稻制种和畜牧业养殖等项目,有效促进了群众增收。

(三)老区建设和“山瑶”扶贫工作稳步推进。完成了《**县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五年规划》和《**县瑶族“山瑶”支系综合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全县共投入扶贫专项资金805万元在革命老区中心区的归朝、谷拉、那能、阿用、花甲5个乡镇实施整村推进项目村29个;投资300万元在谷拉、那能建设600户安居房和谷拉乡甘屯革命老区开发建设试点村项目。在“山瑶”综合建设发展项目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积极争取上级资金209.19万元,实施了洞波乡上大洞、汉菜洞整村推进、归朝龙秋村的“兴边富民示范村”工程建设、那能乡那亩村道路硬化等项目;投资132万元实施了归朝镇龙门村安居房、龙门小学校舍建设及百油至龙门公路路面维修等工程,老区和“山瑶”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四)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成效明显。采取调整工作思路、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服务质量等措施,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培训、职业介绍、事务、跟踪服务等一条龙服务。积极联系广东**等职介机构和用工单位,引导农民工进厂务工,避免农民工外出务工的盲目性,促使劳务输出收入不断增加。**年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劳务人员进行技能培训48期6100人,实现劳务输出收入达1.9亿元。

(五)社会各界帮扶力度不断加大。按照“上级投入一点、挂钩部门帮助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的办法和“统一规划,综合实施,用途不变,渠道不乱,捆绑使用,各计其功”的原则整合扶贫资金,不断拓宽帮扶领域。**年,各级定点联系和上海市虹口区等挂钩单位共128个,挂职人数164人,筹措资金522.9万元,极大的各界援助有力地推动了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有效展开。

总结一年来的扶贫开发工作,我们不断丰富和积累了一些扶贫开发工作的经验。一是领导重视,率先垂范,是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保证。始终坚持落实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做到领导到位和认识到位。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各自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组织、领导和协调作用,主要领导带头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走在扶贫开发工作最前沿,为扶贫开发的有效推进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是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举措。在扶贫开发中,采取抓两头,齐头并进促发展的方式,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一头抓条件较好的交通沿线地区,在公路沿线开展蔬菜和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逐步形成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以优势产业发展促进片区整体脱贫致富。另一头抓条件较差的边远贫困地区,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办法进行片区开发,多管齐下,逐村突破,解决制约群众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三是统筹规划,整合资金,是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前提。在实施扶贫工程中,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以安居温饱、重点扶持村

、易地开发、劳动力转移、信贷扶贫等项目为重点,开展“山、水、田、林、路、电”综合治理。同时,改变以往部门之间各自为阵、单打独斗的状况,加强部门扶贫项目和资金整合,切实加大对贫困村和贫困户的扶持力度。四是组织建设,能人带动,是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途径。把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在99个脱贫奔小康和温饱示范村建立党支部,健全青年、妇女、民兵等各套组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和“文明村”创建活动,在党员中培养致富能手,在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把优秀致富能人选进村委会和村小组班子,大力鼓励党员、致富能手做敢干、会干、能干的标兵,全面推进“产业兴村”路子。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自然和历史等原因,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财困民穷”依然是**最现实的县情。一是贫困群体的数量依然庞大。按照农民人均纯收入625元的标准统计,全县绝对贫困人口还有8.2万,低收入人口达7万人。解决全县剩余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时间非常紧迫,任务还十分艰巨。二是贫困群体消除贫困的难度大。我县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边远山区、边境地区、岩溶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发展后劲严重不足,部分村寨甚至丧失了基本的生存条件。三是贫困群体总体素质偏低。贫困地区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滞后,农民总体素质较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认清形势,真抓实干,努力开创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

当前,我县扶贫开发工作既面临许多挑战,又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连续6年发出中央1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把扶贫开发工作和新农村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大推进力度,区域政策、行业政策、社会政策都在努力向“三农”倾斜,不同渠道投入贫困地区的资金明显增加。扶贫工作已从过去主要依靠专项扶贫计划开展工作的局面,逐步形成了一个“大扶贫”的工作格局。另一方面,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近期频频出台的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保民生政策措施,并向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和革命老区倾斜,将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等方面加大投资的力度,为我县筑牢基础、调整结构、增强后劲提供了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因此,各级各部门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全县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进一步增强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信心和决心,加大工作力度,确保今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如期完成。

今年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任务是:计划实施整村推进自然村76个、上海援建白玉兰重点村10个和州县自筹资金建设15个;完成2010年易地扶贫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申报工作;抓好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力争年内完成5600个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易地输出任务;立项申报产业扶贫项目5个,申报扶贫资金1000万元;做好小额信贷发放及回收工作,力争年内完成小额贷款资金2000万元;提升上海对口帮扶协作层次和工作水平,争取更多的上海对口帮扶资金投入。同时,加强与省挂钩扶贫单位的联系,争取更大支持,完善州、县挂钩扶贫单位的联系制度,落实帮扶任务。通过项目的实施,力争年内解决1万人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巩固1.5万人低收入人口增收,促使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大力实施整村推进,努力实现整村脱贫。整村推进作为扶贫工作手段的创新,为整合各方面力量提供了平台,是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好形式、好抓手、好平台。要突出规划先行,坚持先难后易,搞好统筹兼顾,先安排最困难的村实施规划,先解决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根据各地资源条件、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整合资金、集中力量,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统筹规划实施好项目村的基础设施、主导产业、社会事业、文明新风、民主法制、村级组织等建设,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实施一个村,巩固一个村,能自我发展一个村的目标。要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严防搞花架子,搞形象工程,让农村群众在整村推进建设中得到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

(二)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归根到底要依靠发展产业进行支撑。要始终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增加贫困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抓实抓好,大力培育可持续脱贫的支撑产业,努力缩小和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要支持贫困地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按照“人均一亩经济作物、一亩经济林果,人均年出栏一头猪、户均年出栏一头牛”的目标,定位产业发展方向,巩固传统优势产业,集中力量加快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农业产业向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和组织化迈进。要充分运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完善配套措施,调动贫困农村群众种林积极性,重视发展用材林、八角、油茶、核桃、草果等特色产业,努力提升林业对农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贡献率。要大力发展畜牧业,建设一批标准化畜禽产品生产基地,推进产业化经营,以产业集聚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要充分发挥科技产业扶持资金的引导示范作用,积极探索“滚动使用、长期发挥作用”的财政资金扶持模式,搞好“小额信贷富万家”行动,大力扶持贫困群众发展特色小产业,力争在夯实贫困群众能谋生、能脱贫、能致富的产业基础上取得新突破。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基础设施滞后,是严重制约贫困地区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瓶颈”。要结合各地实际,从最基础、最关键的环节着手,扎扎实实抓好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本素质、基本保障、基本队伍建设,切实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要按照“统一规划、综合开发,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捆绑使用、各计其功”的原则,以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整合各方面力量和资源,抓好农田水利、交通、能源、通讯和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建设人均1亩以上旱涝保收基本农田的目标,加大农村“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力度;大力实施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和县乡公路改造工程,努力缓解贫困地区群众出行难;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力度,完善邮电通讯设施,提高农户通电率和通电、通信质量;加快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切实解决好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积极开展农村特别是整村推进建设项目村的治脏、治乱、治差工作,绿化、美化、净化村庄环境,逐步改善农村群众生活环境。继续加快贫困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着力解决农村群众上学难、学科技难、看戏难、看病难等问题。

(四)加大培训转移力度,促进农村群众就业增收。农村劳动者综合素质偏低,是制约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创收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组织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不仅投资少、见效快,而且能使贫困农民转变观念,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增加才干,提高脱贫致富能力。要把加强技能培训作为提高贫困农民素质、拓宽就业增收渠道的一项战略任务抓实抓好。扶贫、劳动和社会保障、农业、教育、工商联等部门,要加强合作,增加投入,扩大规模,改进形式,形成转移培训合力,提高培训质量,确保贫困村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户均培训转移1名劳动力。要认真分析劳动力市场需求,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贫困劳动力转产转岗就业能力。要建立输出输入地互动机制,积极开展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奖代补试点,扶持培育中介组织,搭建平台,引导各类企业尽可能吸纳贫困劳动力,拓宽劳动力转移途径,逐步建立稳定有序的贫困地区劳动力市场,努力实现贫困农村“输出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的目标,不断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五)落实特殊扶贫措施,着力扶持特殊困难群体和特殊贫困区域加快发展。要按照“分区研究、整合力量、连片开发、合力攻坚”的思路,因地制宜,重点扶持,集中力量解决民族地区、边境地区、革命老区和特殊类型地区贫困问题。一是对少数民族和边境地区,实行重点倾斜。要高度重视扶持边境地区和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坚持以整村推进为平台,在积极争取上级对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和沿边地区扶持的基础上,采取特殊扶持措施促进发展。要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兴边富民”工程、项目村资金由原来的每个村15万元提高到50万元的大好机遇,利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将全面完成我县6个乡镇22个村委会93个村小组1828户8429人“山瑶”支系人口的整村推进项目建设任务,打牢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山瑶”族地区)的发展基础。二是对丧失生产生活条件的贫困地区,抓好易地扶贫。努力争取上级支持,动员各级力量,抓好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就地无法脱贫地区的易地扶贫工作。坚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以就地、就近、小规模集中、插花安置为主,严格落实易地扶贫各项政策。坚持在易地扶贫开发中落实整村推进模式,精心规划,统筹安排,量力而行,切实落实好搬迁农户土地、户籍、子女上学等方面的政策。坚持易地扶贫与产业开发、小集镇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确保搬迁贫困群众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并逐年增加,将安置点建成环境优美,村容整洁,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村,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能发展”目标。三是落实统筹兼顾要求,加快推进老区建设。老区人民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和全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我县革命老区建设工作已经起步,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抓紧调研,理顺工作关系,建立工作机制,坚持从老区的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以发展经济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解决老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切入点,合力攻坚,促进老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今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今年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任务已经确定,关键是要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这个基本目标,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创新思路,完善机制,扎实工作,确保全县扶贫开发工作顺利推进。

(一)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各乡镇、各部门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执行扶贫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党政“一把手”负责制、主要领导目标责任制、分管领导岗位责任制,主管部门工作责任制和参与部门责任制。继续坚持实行领导挂钩联系新农村建设制度,县级各部门主要领导要带头深入挂钩村指导工作,协调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要发扬不怕吃苦、甘于奉献、富于创新的优良作风,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改进工作方式,总结新鲜经验,解决突出问题,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于2月28日前进驻计划建设的项目村,争取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建设任务。

(二)凝集力量,积极争取支持。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需要把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参与到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工作之中。党委领导、政府组织、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广泛参与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这是我县多年来的一条重要经验,必须继续坚持和大力发扬。全县各级干部、各族群众、各界人士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之中。各级各部门尤其是水务、农业、林业、交通、电力、教育、科技、文化、广播电视、卫生等涉农部门要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加强与定点挂钩帮扶**的上海市虹口区政府及省级有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络,争取得到上级政策、项目、资金、技术、人才培养的支持和帮助。

(三)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宣传工作在扩大扶贫工作影响、树立扶贫良好形象、动员社会各界关注贫困地区、支持扶贫事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坚持稳定、团结、鼓劲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媒体,深入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扶贫和新农村建设政策,大力宣传新阶段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推广各地在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中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实现“宣传社会、形成共识,宣传领导、赢得重视,宣传部门、争取配合,宣传自己、提高地位”的目的,推动全县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在广泛宣传、深入发动的基础上,组织和动员群众参与制定和实施村级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参与选择和实施建设项目,使贫困群众充分行使新阶段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实施权和管理权。

(四)强化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扶贫资金是“高压线”、“救命钱”,一定要管好用好。要切实落实项目资金管理各项制度,完善项目和资金的公告公示制

度,认真执行资金回补报账制度、项目验收制度,严肃财经纪律,强化资金、物资管理,严格专款专用,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挪用、挤占扶贫资金,发现一个处理一个,确保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要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加强项目管理,严格按规范程序操作,严格监督检查,保证工程建设质量,防止出现“豆腐渣”工程。同时,由于我县特殊的地质、地貌特点,一定要特别注意工程的安全质量问题,包括已实施完毕的项目,要加强跟踪复查,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五)健全机制,抓好检查验收。要加强对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政策执行的督查和绩效考核,搞好统计监测工作,对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进行全面系统跟踪分析、监测,及时准确反映贫困状况和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情况。进一步完善检查验收和考核制度,项目实施结束之前,各驻村工作队要认真开展自检自查,查缺补漏。在各乡镇自检自查的基础上,县级有关部门要组织检查组深入实地进行检查考核验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同志们,我县的扶贫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与上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抓好全县的扶贫开发工作仍是各级各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在省州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开拓进取,以崭新的面貌,创新的思路,务实的作风,全力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