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纪要
时间:2022-06-17 04:20:00
导语: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李县长:
**年1月17日下午我和县委马书记到昆明莲云宾馆参加了为期两天的云南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领导有省委李纪恒副书记、省人大杨建甲副主任、省政府**副省长、省政协顾伯平副主席以及省级有关部门、县级县委书记、分管领导共467人。这次会议主要有四项议程:一由省委李副书记作重要讲话;并分组讨论李副书记重要讲话以及《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二是由各县、市、区作会议交流发言,由孔副省长作总结讲话并安排部署**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下面,我将此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向李县长汇报如下:
1月18日上午的会议由省委李副书记作了《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努力实现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讲话。李副书记讲了四个方面的意见:一是要正确看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年我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狠抓各项强惠农政策的落实,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成功抗击了雨雪冰冻、地震、洪涝、泥石流滑坡等严重自然灾害,努力克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制约,农业增加值、农民人均纯收入、乡镇企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020亿元、3100元和1025亿元,巩固和发展了经济增长、社会和谐、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但是**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保持农业生产平稳较快发展,提升农业农村经济质量和效益,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上面临资源环境约束以及有效防范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等诸多方面的严峻挑战。二是要深入领会中央、省委的战略部署,准确把握方向性、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要充分认识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现状及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要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确保粮食安全,积极推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要准确把握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地位。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14倍,财政总收入增长90多倍,已初步具备工业反脯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条件,一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思路、着力破解农村“二元”经济结构难题。要继续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要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强化农业发展机制、强化农民权益保护。要深刻把握农村改革发展的科学规律。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破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难题。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三农”工作决策部署上来,集中精力办好发展现代农业的“七件大事”和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的“八项举措”,坚决防止粮食生产滑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三是要扎扎实实打基础,千方百计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要重投入,促基础。进一步扩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范围,积极研究新农村建设资金筹措办法,积极筹集以工脯农专项资金,加大财政资金整合力度,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发挥最大效益。要以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农业机械化发展、村容村貌建设为重点,大力开展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要重产业促后劲。要认真抓好粮食生产、特色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重民生促增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村事业发展、提升农民消费水平。要重改革促活力。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乡镇机构改革和农垦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四是要切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努力形成促进农村经济平稳发展的强大合力。着力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体制机制,抓紧建立“三农”工作绩效干部评价体系。要狠抓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每年推进500个省级典型示范村和1500个重点建设村,积极启动和实施农民增收“翻番计划”、中低产田改造计划、“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优势生物产业推进计划等重点工程,加快推动以核桃、膏桐、油茶为主的木本油料产业建设。要强化督促检查和工作落实,高度重视农村维稳工作。最后,李副书记还要求各地要认真开展好全省农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从今年3月份起,县、乡、村三级逐步开展。
下午的会议讨论了由省级各厅、委、办、局负责落实和督办的《云南省**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若干意见》。
1月19日上午的会议由省级各厅、委、办、局及各地州、市作交流发言。
下午的会议**副省长作了《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确保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的讲话。孔副省长的讲话首先回顾了**年全省的农村工作。同时,对下步工作提出了九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要进一步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投入力度。要紧紧抓住中央扩大内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大幅度增加对“三农”投入的重大机遇,切实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业农村的比重,将各级政府土地出让纯收益的40%、耕地占用税新增部分全部资金以及城市维护建设税的30%集中起来用于农业和农村基础建设。要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方式,强化资金监管,继续推动相关支农资金的整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切实解决支农资金渠道多、投向散的问题。要综合利用贴息、税收优惠等财政政策措施,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正确引导更多工商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向农业。要进一步创新金融服务手段,扩大农户贷款规模,拓展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和林权抵押贷款,切实缓解农民贷款难的突出瓶颈。
二是要促进粮食稳定增产,保障粮食安全。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中央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强化粮食生产的危机意识,确保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500万亩左右,新增优质粮食200万亩,力争粮食增产40万吨以上、总产量达到1620万吨。要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强化粮食生产的补贴、奖励、收购和农业保险政策,逐步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和补贴标准,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要加大粮食生产扶持方度,科技三项费用于农业科技转化和推广的比例要适当提高。各级政府一定要从完成今年粮食生产计划任务、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大局出发,主动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切实加大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投入力度,努力缓解今年农情粮情严峻、农民增收困难状况。要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提高科技的到户率和到田率,确保今年全省“两杂”推广面积在去年基础上增加70万亩、达到1900万亩;水稻、玉米、马铃薯规范化、标准化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150万亩、1500万亩、800万亩以上,分别比去年增加50万亩、80万亩、40万亩;确保高寒冷凉地区地膜覆盖玉米达到600万亩,比去年增加50万亩;确保以粮粮、粮蔗、粮烟、粮果、粮油、粮菜等间作套种为主要形式的生物多样性种植技术推广面积达到2000万亩以上;确保测土配方施肥核心示范面积达到2500万亩以上。要大力开展“百亩核心区、千亩示范园、万亩辐射带”高产示范区建设,确保全省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达到200个,示范面积200万亩以上,比去年增加138万亩,实现亩均增产6%左右,辐射带动面积2000万亩。要积极推动全省50个粮食主产县建设步伐。要完善粮食生产考核激励机制,尽快明确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的措施支持,在三月份就将大春粮食作物的支持资金下达到位。
三是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农业整体效益。要扩大经济作物种植规模。今年烤烟、蔬菜、甘蔗、马铃薯、花卉、油菜、蚕桑等种植面积要达到3534万亩,比去年增加182万亩。要力争今年完成木本油料种植面积新增450万亩以上。要确保全年新增出栏猪、牛、羊300万头只,实现肉类总产400万吨、奶产量50万吨、禽蛋产量30万吨、水产品产量45万吨的目标。要全面落实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生猪良种补贴、优质后备母牛补贴、奶牛良种补贴、优质后备奶牛饲养补贴等政策,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组织开展1OO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力争在基地规模、科技进步、加工转化、产业化经营、品牌培育、市场开拓和综合效益等方面取得突破。要重点建设50个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70个核桃基地县和35个畜禽重点养殖基地,促进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要重点扶持一批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力争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850亿元。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力争完成34个县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工作,新增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000万亩以上,绿色、有机、无公害“三品”认证数量新增200个以上、达到1500个。
四是要努力拓宽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省委、省政府已决定实施“农民收入翻番计划”,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围绕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按可比价增长7%以上的目标,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重点抓好畜牧、蔬菜、马铃薯、花卉等一些“吹糠见米”的产业,积极开拓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业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同时,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努力使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在上年基础上有较大增长。要把工资性收入作为农民增收亮点,力争全省新增培训农村劳动力1OO万人、其中职业技能培训40万人以上,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0万人,使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850元左右。要把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作为重要补充,进一步落实和强化对农民的各种补贴、补助政策,完善补贴方式,力争农民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保持在300元左右。要健全完善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各部门分工合作的促农增收工作机制,实行农民增收目标管理责任制,把农民增收目标实现情况纳入各级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五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要抓好在建的20件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完成在建的200件小㈠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新开工建设所有列入专项规划的147件小㈠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要积极推进12个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和一批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以部省合作共建山区综合开发水利发展与改革示范区为带动,建成1000公里水库干支渠防渗工程和25万件以上山区“五小水利”工程,解决15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争取年度水利水电建设完成投资180亿元以上,其中水利建设力争超过90亿元。要按照“田、水、路、林配套,节水、节劳、节资、高效,能排能灌、早涝保收’’的要求,整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相关资金,形成合力,确保今年完成200万亩改造目标任务。要实施好地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力争全省完成营造林任务600万亩以上,新建农村户用沼气20万口,完成农村改灶15万户。要继续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力争新建通乡油路5000公里、通村公路20000公里,进一步改善农村交通状况,使乡镇通达率达到80%,建制村通公路率达到85%。
六是要加快扶贫开发进程,推进新农村建设。紧紧围绕今年解决和巩固60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进一步加大整村推选投冬力度,实施好10000个贫困自然村的整村推进,争取今年在贫困地区新增经济作物200万亩、新增出栏大牲畜1OO万头以上。力争全年组织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70万人以上。要把高寒山区、深山区、岩溶地区、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特困民族地区、边境一线地区和革命老区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资金、项目主要向这些地区倾斜。
七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着力改善农村民生。要继续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确保129个县(市、区)全部实现“普九”,继续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排除中小学危房80万平方米,继续实施农村扫盲工作,使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5%以内。要继续实施农村民居抗震安全工程和村容村貌整治试点等工作,确保完成20万户抗震民居建设和5OO个自然村的村容村貌整治试点任务。要大力实施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50个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400个乡镇站点和254个乡村综合文化站、2200个乡村文化活动室、1300个农家书屋。要健全完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使参合农民稳定在3222万人以上、参合率保持在90%以上;要继续实施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奖优免补”等政策,确保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按政策实现应保尽保,使农村低保对象达到330万人,要进一步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力争全省参保人数达到161万人。
八是要健全农村流通网络,扩大农村消费市场。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建设,新建3500个农家店和50个农村商品配送中心,使农家店的乡镇覆盖率达到90%以上;建设改造200个乡镇集贸(农贸)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两社一会”3000个,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农业农村发展需求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同时,全面实施“家电下乡”工程。中央和省级财政对每户农民购买一件彩电、电冰箱、手机、洗衣机等指定家电产品按产品销售价格的13%进行直接补贴,近期结合我省实际争取国家将摩托车、热水器两种产品也纳入了“家电下乡”补贴产品范围。
九是要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要全面完成集体林改主体改革任务,确保林地确权率达95%以上,林权证发证率达90%以上;要将6000万亩的省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落实到山头地块,力争配套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推动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积极扩大农村消费信贷市场,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
最后,孔副省长要求各地一是要切实把会议精神传达好、贯彻好、落实好。二是要切实抓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迅速掀起水源工程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震损水毁工程修复、灌区续建配套、农村饮水安全、中低产田地改造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三是要切实抓好春耕备耕工作。要按照**年粮食生产指导性计划和各项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目标,及早做好大、小春衔接,茬口衔接,将间套种和晚秋作物计划下达到乡镇村组,分解到田间地块,将高产创建、地膜玉米等科技措施落实村组农户。要认真组织力量搞好种子、种苗、化月巴、农药、农膜等生产资料的调运和供应,并加强价格调控,确保农民能及时买到放心农资。四是要切实抓好冬春森林防火。要按照去年12月5日召开的全省森林防火工作电视电话的部署要求,更加扎实有效地抓好森林防火各项措施落实,切实火患早排除,火险早预报,火情早发现,火灾早处置,确保不发大森林火灾,确保不发生群体性伤亡事故。五是要切实抓好农业防灾减灾。据气象部门预报,目前影响云南的冷空气相对活跃,春季2月下旬到4月上旬滇中以北以东地垦将出现“倒春寒”低温冷害天气。各地要加强以提温为中心的农作物田间管理,加强畜禽防寒防冻,加强病虫害第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六是要切实抓好困难群众生产生活。要千方百计安排好受灾群众生产生活,让他们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 上一篇:创先争优再接再厉党课学习心得体会
- 下一篇:国有商行升值风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