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发展观学习讲话稿

时间:2022-06-04 10:31:00

导语:教育科学发展观学习讲话稿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教育科学发展观学习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今天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今日的*,风清气爽,喜事登门。在我们全区上下奋力推进新一轮经济大发展、城乡大变样、文明大提升工程的关键时刻,在这样一个十分美好的日子里,今天我们高兴地迎来了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组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你们的亲切光临,带来了省委、省政府以及省直部门对*的关心厚爱;你们的宝贵指导,给*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动力源泉;你们的深情厚谊,使我们倍感荣幸,倍受鼓舞,必将助推*教育再上台阶、再出新彩、再铸辉煌。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向各位领导汇报*教育工作情况。

一、主要概况

*区是*市的一个中心区,也是*市的一个老城区。全区总面积34.8平方公里,人口46万,辖1个镇、10个街道、1个农场,13个行政村、101个社区居委会。近年来,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有关部门特别是在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显著成绩。20*年,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9.95亿元,同比增长1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7.27亿元,同比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61.48亿元,同比增长33%;财政总收入13.8亿元,同比增长11.2%;实际利用外资7500万美元,同比增长14.3%;实际利用内资13.7亿元,同比增长10.7%。在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进程中,我区绝大部分经济指标实现了两位数增幅,并荣获全省利用外资先进区、全省出口创汇先进区等荣誉称号。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是区委、区政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方针。*境内从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到基础教育,分别隶属不同的教育行政管辖。区属各级各类学校34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完全小学18所,农村初中1所、农村完全小学7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少儿活动中心1所。此外,还有民办幼儿园46所、社区市民学校101所、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13所。全区在职中小学教职工2*7人,在校初中学生2400人、小学生32288人、在园幼儿9411人。各类学校星罗棋布,比例均衡,布局规范,结构合理。针对*的教育现状,区委、区政府按照省、市教育部门的要求,多策并用,多措并举,多轮驱动,开创了*教育科学发展的新局面,教育事业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二、主要成果

近年来,*区按照“1366”的总体思路(围绕一个目标、打造三个中心区、做好六字文章、建设六个*),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统筹兼顾,排难而上,夺取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胜利。全区上下演绎了一篇经济社会与教育发展互为促进,千年*文化与先进教育理念相互融合的和谐乐章,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教育硬实力大幅提升。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投入,夯实教育基础。20*年在财政增收紧张的情况下,一举投入1.2亿元教育经费,远远高于财政经常性增长比例32.6个百分点,从而实现了我区教育总体实力迈上新台阶,所有学校硬件设施全部达标。

(二)教育软实力持续增强。师资优势全省领先,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达89%,涌现全国优秀教师、模范教师7人,省劳动模范、优秀教师、特级教师15人。20*年,囊获*市“园丁杯”教学竞赛小学、中学组的团体第1名;20*年,荣获全省教师基本功大赛第一、二名;近三年,*教师共获全国各类教学竞赛奖项300余人次,教师获奖之多、奖项之高,居全市之首。

(三)教育凝聚力显著提高。发扬“争第一、创唯一”的*精神,“四个率先”凝心聚力办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全市县区率先到位;素质教育专项资金全省率先设立;“灵动三点半工程”全省率先启动;“博文国学”教育全省率先开展。教育凝聚力的提高,给我们展示了决心,凝聚了人心,增添了信心。

(四)教育创新力不断增效。秉承“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教育精神,“六个第一”创新活力显特色。1996年创办了全省第一家公办寄宿制学校——上河街小学;2000年打造了全省第一家素质教育活动基地——*少儿教育活动中心;20*年开辟了全国第一家少儿网站——“大眼睛”网站;20*年成立了全省第一家社区教育学院——“*市*社区培训学院”,我区成为全省首批社区教育实验区,建设桥社区获“全国文化先进社区”、“全国百佳学习型社区”称号,社区教育发展迅猛;20*年创建了全省第一个“体教联姻互惠,资源共享双赢”体校发展模式,*历史性夺得14届市运会“三个第一”;20*年,创建了全省第一个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广南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教育创新力的显著增强,使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更加浓厚,教育事业发展更加强劲。

(五)教育影响力日益扩大。近几年,*教育围绕“保先争一”的目标,奋力拼搏,勇攀高峰,取得许多骄人成绩。2001年,我区成为全国首批38个新课程改革实验区之一(全省唯一城区),“联片互动、区域性推进”校本教研经验全国推介;20*年全省“两基”年检复查中名列第一;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省家教工作先进县区;20*年获*市唯一的“全省特教先进县区”称号。总书记两次亲临*区,对我区社区教育和校外素质教育给予高度评价;副主席视察我区“灵动三点半工程”,给予充分肯定。*教育日益成为新闻的聚焦点、社会的关注点。《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江西日报》等中央、省、市级新闻媒体都对*教育进行了集中采访报道。

三、主要做法

教育是人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需求。我们始终认为,只有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才能为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才能为和谐打下坚实基础,才能为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交上满意答卷。我们的措施,就是围绕“立足*、引领*、示范江西、走向全国”的目标,抓好“六个突出”、推进“六个教育”。

(一)突出高投入,集中“三力”,做牢基础教育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保障教育优先发展,首先要加大投入、集中力量,推动基础教育稳步发展,确保教育基础稳固扎实,确保基础教育全面协调发展。

1、提升政策推力,实现教育科学发展。把教育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同部署、同要求、同考核、同推进,先后制定了《*区教育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区中小学校网点布局规划》、《*区关于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区稳定农村边远学校师资队伍的办法》、《*区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暂行办法》等40余份文件,全面落实了教育“三优先”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2、提升保障财力,推动教育全面发展。逐年加大教育投入,做到“四个全部”。即:依法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指标全部实现;城市教育附加、10%的城市建设维护税全部用于教育;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各项专项资金全部按规定拨付;区政府设立的100万元校建资金、100万元素质教育资金、50万元扶贫助学基金、48万元学校专项补助经费、10万元优秀校长奖励资金等教育专项经费,全部足额发放。

3、提升改革活力,探索教育协调发展。深化“三项改革”,有效激发教育发展活力。即: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三统”(成立教育核算中心,实现经费统筹;设立教师个人工资专户,实现工资统发;中小学教师、校长归口教体局管理,实现队伍统管);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健全“三制”(教师资格准入制、新教师“逢进必考”制、学校干部竞聘上岗制);深化教育评价制度改革,成立“一室”、出台“一则”(成立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出台乡镇、学校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细则),建立健全教育工作督导、验收、评优制度,有效地推动教育健康发展、持续进步。

(二)突出高起点,实现“三划”,做细均衡教育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是政府办教育的永恒主题。为保障教育优先发展,我区以“建峰填谷、提升低线”为均衡发展基调,立足实际、善谋均衡,做到高起点优划、高起点谋划、高起点策划,做到“三个均衡”。

1、高起点优划办学网点,实现教育布局均衡。布局均衡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按照《*区中小学校网点布局规划》,20*年至20*年,全区投入近亿元,全面重建广南学校,新建珠市小学“博文国学楼”、孺子亭小学综合楼、桃花学校,异地扩建育智学校。今年,我们紧抓“老城改造、新城开发”的机遇,同步规划、建设5所九年一贯制示范学校和1所小学,总投资达3亿多元,目前已投入320万元启动2所学校建设,学校网点的布局基本满足了全区少年儿童就近入学的需要。

2、高起点谋划办学条件,实现教育硬件均衡。硬件均衡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我区采取直面薄弱环节的“缩距”策略,坚持每年安排3——5个建设项目,集中精力、财力改造一批学校硬件设施。近四年来,共投入学校标准化建设1225.7万元,“七个所有”全面实现。即:全面消除所有危房;所有区属学校全面配备语音室、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所有区属学校全面配齐教学仪器设备;所有木质窗全面改为铝合金窗;全面完成所有操场改造;所有区属学校全面安装避雷设施及电子监控系统;所有区属学校生机比(25:1)、生书比(1:20)全面达标,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提级升位。

3、高起点策划办学模式,实现教育师资均衡。师资均衡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我们着力优化师资队伍,创新办学模式,做到近期促进协调,远期实现“双赢”。近期策划,实行“两结合一倾斜”(结合学科、人员缺额,将新招聘教师优先倾斜分配到薄弱学校),对农村边远学校教师每月发放100——300元生活补助,推行晋升高级职称教师和新任教师支教、交流制度,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远期策划,实行“辐射+捆绑+联动”,通过与名校搭建“发展共同体”、与名师组建“互助伙伴”、构建“联片互动”教研模式、共建网上培训基地等行之有效的办法,努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实现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双赢”。

(三)突出高质量,开发“三创”,做好素质教育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为保障教育优先发展,我区以“博文国学”为切入点,开发“三创”,在全区各校大张旗鼓地推进素质教育。

1、创新德育载体,引领素质教育新路。更新教育策略,创新素质教育的有形载体,走出一条“传承经典,诵读国学”的德育新路。通过深挖文化底蕴,20*年全省首个“博文国学馆”在珠市小学揭幕;根据学生年龄特点,20*年编印发放了《小学生博文国学精萃》一书;宣传本地文化特色,编印了《绳金塔下话*》系列丛书;坚持由点及面,在全区普及了“博文国学”诵读活动。伴随着国学诵读活动的深入开展,“楹联示范基地”、*少儿艺术团、*区广南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博文国学网站应运而生,国学教育活动以更加丰富的内涵活跃在全省教育的舞台上。《人民日报》头版以《国学教育培养学生文明礼仪》为题报道了我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2、创新运作模式,展示素质教育成果。作为第一批全国区域性整体改革实验区,我区积极推进学校素质教育,构建起“七位一体”运作模式。即:设立素质教育专项资金,夯实物质基础;实施“三名工程”(名校、名师、名科),培养教师根本;构建8大课堂教学模式,占领课堂主渠道;开发“三大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地方课程),加强科研力度;开展“三节”活动(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搭建展示平台;建设两大基地(少儿活动中心、广南俱乐部),拓展实践空间;完善教育网络,服务家庭社会。素质教育之花竞相开放,*艺术团队三次蝉联*市中小学生艺术节县区团体总分第一名,“阳光伙伴”队两次代表江西省参加全国竞赛;*学子参加全国网上冬、夏令营竞赛、电脑制作竞赛、中小学生英语听力竞赛、“春蕾杯”作文竞赛等均取得优异成绩。

3、创新评价机制,提升素质教育实效。创造性开展三大评选活动,不断增强素质教育发展新动力。一是开展德育示范校评选活动,站前路小学等6所学校被评为*市德育示范校;二是开展全区首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评选活动,评出“十佳创新案例”,其中松柏小学的《班级博客,沟通你我他》被中央文明办评为第三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三等奖,实现了*市零的突破;三是开展“新三好”评选活动,丰富“三好”内涵,把评价的触角延伸至家庭社会,共同构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大平台”,夯实素质教育的“大基石”。

(四)突出高效益,奋力“三造”,做优特色教育

特色兴教,特色立校。为保障教育优先发展,我们坚持在优先发展中求特色,在特色教育中出效益,进一步创建“学在*”的三大品牌。

1、打造校园文化特色,创建*校园品牌。从“一校一品”活动入手,探索“以文化引领学校内涵发展”的路子,提出了“一年启动、二年打基础、三年凝炼、四年显特色、五年铸品牌”的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实施了“规划引领——活动推进——展示凝炼”的推进策略,隆重举办了“一校一品”金点子经验交流会、“启迪领导智慧、憧憬学校未来”校长论坛、“先进办学理念、最佳校徽设计”校长竞讲、62场校园文化建设交流会,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盛宴。珠市小学的“博文国学”、羊子巷小学的“艺术教育”、松柏小学的“心灵艺术”、远航学校的“翰墨书香”、观洲小学的“民间艺术”、北京路学校的“篆刻人生”、建新学校的“足球少年”、干家巷小学的“少年军校”等,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一校一景、一校一品”的文化景观和*校园文化品牌。

2、打造特殊教育特色,创建*特教品牌。关注困难群体、弱势群体,给予特殊儿童以特殊的关爱,提高特教学校生均公用标准,每生2000元/年,同时倾斜财力,高标准打造*育智学校教学设施,实施“教学、康复、职培、特奥训练一体化”训练,服务智障儿童少年。20*年,我区3名运动员在第12届世界特奥会上“一举扬名”,夺得11枚金牌,占全省金牌总数的一半,该校也成为了全省首个"国际特奥会东亚区特奥大学计划——江西师范大学实验基地"。今年,我区又投入700万元,扩建育智学校职培中心,将扶弱助残的惠民政策进一步升华,全力打造全省特教工作的一面旗帜。

3、打造名师名科特色,创建*师训品牌。实施“三名”工程,努力创建一流师训。坚持常抓队伍不懈怠,狠抓素质不放松,打造了一个基地——*区教科所,连续三届获得“全省先进教研室”称号;实施了一种策略——联片教研,出版《联片互动区域性推进》一书;建立了一种机制——以赛育人,二十三年来坚持春有“中坚杯”、秋有“新秀杯”、夏有学会论文评选、冬有校长竞讲,课课创精致,赛赛育新人,形成了一批在叫响全国的师训品牌。

(五)突出高要求,强化“三制”,做精安全教育

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学校安全重于泰山。我区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把安全的重点变看点、把安全难点变亮点,努力创建安全有序的教育环境。

1、强化联席会议机制,高要求确保校园安全。高层带动重安全,成立了以分管区长为组长的校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部门联动保安全,定期召开消防、公安、交警、文化、卫生、工商、街道等部门参加的校园安全联席会议;挂牌促动查安全,对“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责任单位”张挂公示牌,通过明确职责,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确保了*校园安全。

2、强化平安创建机制,高要求实现校园平安。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重在“三个抓”,即:抓平安创建,打造出5所省级、4所市级、29所区级“平安校园”,实现全区“平安校园”全覆盖;抓宣传防范,编撰了《安全教育掌中书》,完善了各类安全预案,组织了“三防”演习(防震、防火、防电);抓规范管理,开展“规范管理年”活动,区教体局被授予全省教育系统先进教育行政部门称号,五所小学(站前路小学、桃花中学、广南学校、珠市小学、松柏小学)被授予全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称号。

3、强化排查整改机制,高要求治理校园环境。校园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形成了长效机制,通过清理取缔占道摊点、整治规范交通秩序、关闭周边“三室两厅”,有效地净化了学校教学秩序和校园周边环境。

(六)突出高水平,依托“三新”,做美和谐教育

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石所在,是“以人为本”的思想所系。为保障教育优先发展,我们努力提升城区教育发展水平,依托“三新”,全力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各级教育载体和谐共进。

1、拓宽新渠道,收获民生工程美誉。实施同步就学,设立“扶贫助学基金”,推进义务教育全免费和助学全覆盖,确保适龄儿童一个不少地依法接受义务教育;实施平等授学,设立4所农民工子女就读学校,确保在同一片蓝天下,少年儿童享受同等的优质教育;实施课外助学,推行“灵动三点半工程”,丰富了学生课外生活,解决了学生放学早、家长接送难等问题,受到了省、市领导高度评价,得到了新华网、《江西日报》、《*日报》等6家中央、省、市媒体的专题报道。

2、构建新模式,探索社区教育美学。*市*社区培训学院,作为全省唯一的社区培训学院,自20*年9月挂牌成立起,着力探索和构建社区教育“三网”模式(“天网”:区街居三级社区教育网、因特网;“地网”:学习型城区、学习型组织、各种学习活动;“人网”:精干的社区教育管理队伍、高素质的自愿者队伍、外引的人才专家),融“美学”理念于教育培训,着力开展烹饪调酒、书法篆刻、编织裁剪、美容美发等技能培训,参与人员达到3万余人次,帮助一大批就业者走上了创业的道路。

3、打造新格局,呈现协调发展美景。大力发展幼教事业,巩固全市幼儿教育领先地位。5所公办园均为省级示范幼儿园,“吉的堡”、“佳音”等一批先进民办教育机构顺利落户*,打造了全市幼教事业的靓丽风景,形成了“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同参与,公办、民办共发展”的崭新格局。

四、主要体会

*教育工作,成绩来之不易,体会弥足珍贵。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一)领导的重视,上级的支持,是推动我们事业一往无前的坚强保障。近年来,*教育的名片不断做强、名气不断做响、名声不断做大。这些成绩的取得,靠的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靠的是省、市教育部门的关心支持,靠的是督导评估组各位领导的悉心指导、亲切关心。正因为有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我们发展教育的信心更足了,决心更大了。也正因为如此,*区委、区政府就是在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财政增速总体放缓,财政总支出总体缩减的情况下,仍然不遗余力,持续增加教育总投入,投入9930万元迎“省检”,倾心尽力为教育发展保驾护航。当然,我们更深切的认识到,*的教育工作要继续保持争先创优的势头、实现争先创优的目标,离不开省、市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离不开全区上下的奋勇拼搏,更离不开督导评估组各位领导的鼎力相助。

(二)深厚的底蕴,争先的精神,是推动我们事业一碧万顷的强大动力。*区拥有辉煌灿烂的文明历史,拥有值得骄傲的文化传承,人文荟萃,人杰地灵,孕育了*人“争第一、创唯一”的拼搏精神、开拓精神和进取精神。改革开放30年来,*教育发展的实践证明,千年文化底蕴是*教育发展不竭源泉,敢为人先是*教育发展的成功要义。“四个率先”、“六个第一”的突出成果,充分展示了*教育“保先争一”的勇气、包容多样的智慧、以人为本的情怀,必将推动全区教育朝着“立足*、引领*、示范江西、走向全国”的目标,不断前进,取得新进步,迈上新台阶。

(三)思想的解放,理念的创新,是推动我们事业一路领先的制胜法宝。没有思想的领先,就没有发展的领先;没有观念的跨越,就没有发展的跨越。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方针,始终秉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学宗旨,以新的思路、新的理念、新的机制来审视和谋划*教育发展,确立了“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教育精神,制订了“强中间、活两头、优全盘”的教育战略,创建了“精致和谐,灵动大气”的教育名片,明确了“建峰填谷,提升底线”的教育基调,发奋图强,励精图治,推动*在全省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竞争优势不断显现。

(四)优秀的队伍,和谐的环境,是推动我们事业一帆风顺的根本保证。教师是教育发展最关键的因素,环境是教育发展最重要的保障。近年来,我们奏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时代强音,全力以赴构建一个政通人和、心齐气顺的发展环境,建设一支精诚团结、善谋实干的教育团队,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深入一线、调研指导,区直各部门齐心协力、通力合作,广大教职员工自我加压、忘我奉献,全区干部群众精心呵护、关心关注,形成了全区上下众志成城,团结一致,支持教育事业、保障教育优先、推动教育发展的强大合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比如,我区中小学校一至三年级班额严格控制在省定标准之内,是*市控制班额效果最明显的县区,但是,由于老城区人口密集,优质教育供需之间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少数热点学校平均班额仍然有所超标,学校生均占地、生均校舍面积的提升仍然比较困难。对此,我们将紧紧抓住“老城改造、新城开发”的重大机遇,按照“老城区缩点扩面,新城区增点扩面,城乡结合部扫除盲点”的思路,调整网点布局,降低学校班额,转移生源压力,扩大生均面积,进一步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幅度,保障教育发展增速;进一步加紧学校改造、新建步伐,实现学校承载增容;进一步加强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力度,达到优质教育覆盖面增广;进一步加快均衡教育发展,满足人民教育需求能力增强,全力以赴办好百姓家门口的每所学校。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当前,我们正全力以赴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推进新一轮经济大发展、城乡大变样、文明大提升,*教育发展同样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决心,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以这次督导评估工作为新的契机,以更大的热情、尽更大的努力、用更大的毅力,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新征程中,吹响*教育不断奋进的嘹亮号角,为实现江西教育、*教育、*教育的科学发展,作出我们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