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程技术研究评审会讲话
时间:2022-03-07 08:50:00
导语:高校工程技术研究评审会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各位专家、同志们:
为了积极贯彻《教育部、科技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意见》,认真落实《河南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20年)》要求,进一步强化我省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切实增强全省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完善我省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创新型河南建设,我厅经研究决定,启动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准备用五年的时间力争建成*个左右的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今天的会议就是全省首批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立项建设评审会议,同时也是一个专家指导会。因为各位专家都是我省科技成果研发及工程化、产业化方面的专家,也希望借此机会恳请各位对高校的工程中心建设给予指导和帮助。首先,我代表省教育厅对各位专家能够在百忙之中参加会议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长期奋斗在科技工作第一线、积极创建我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为了做好这次评审工作,我讲几个方面的意见,供各位专家在评审工作中参考,供各高校的同志们在创建工作中思考、领会和把握。
一、充分认识加强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重大意义
(一)加强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是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推动创新型河南建设的现实要求
党的*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着力点之首。省委、省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河南的决定》明确提出,实施自主创新跨越式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河南,关键是要紧密结合河南实际,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中心任务,以推动科技创新为重点,通过科技创新的大突破,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中央、省委把科技创新放在这么重要的位置,应该说,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的必然选择。实施中央及省委的决策,将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因为创新型国家、创新型河南建设的关键在于自主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关键在于能够支撑科技创新的人才,而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培养关键在于教育的振兴。高等教育是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承担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双重使命。无论是科技进步的推动还是人才队伍的培养,都离不开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离不开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支撑。经过“十五”期间的建设,我省高等教育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全省高校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4个,占全省同层次实验室总数的三分之二;两个国家级工程中心全部建在高校,省部级工程中心20个,占全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的五分之一,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高层次的科技研发、孵化、转化平台,进一步推动了高校不断涌现具有应用前景的科技创新成果,不断增强了高校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贡献力度也不断增大。但是,面对高校面临的新形势、省委省政府赋予的新任务和时代提出的新要求,高校科技平台建设还存着数量少、资源分散、转化力度小等不适应的地方。因此,高校必须自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自觉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加强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凝练更多的优势学科方向,汇聚更多的高层人才,产出更多更好的科技成果,大幅度提升高校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为建设创新型河南、实现中原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加强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是完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
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最根本的是要尽快构建一个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融入国家宏观创新体系建设、产学研紧密结合、具有高校鲜明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既需要政府及社会加大投入,又需要完善各项政策支持;既需要重大项目牵引、高层次人才带动,又需要集约优势资源构建重大平台推动;既需要重点实验的原创奠定基础,又需要工程中心通过转化成果满足社会需求。就创新平台体系而言,没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参与,高校重点实验室产生的原创成果就会缺少工程化的基地,高校的科技成果就会束之高阁,政府对高校提出的科技创新任务就不能很好地完成,高校的科技创新职能就无法较好履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也将成为一句空话。从一定意义上讲,缺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高校科技创新的体系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数量较少的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就难于支撑高校原创新成果的及时有效转化。因此,加强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必将增强高校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自觉性,必将加快推动高校科技成果的现实转化,提高高校服务社会的贡献率。
(三)加强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增强高校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
提高教育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好、更多的人才支持,是高校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近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省的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许多领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高校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学科结构得到优化调整,办学规模快速扩大,办学层次逐年提高,教学科技资源集约整合,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加大,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但是,随着实现中原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中原等重大任务的提出,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任务日益加重。随着新型交叉学科的异军突起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日益受到现实社会的挑战。由于我省工科院校较少的历史原因,使得工科人才的培养能力难以满足社会快速发展和实现新型工业化目标的需求;并且传统基础理论性质较强的学科,迫于学生就业形势的压力,也需要在培养人才的工程化思维和能力方面有所诉求。因此,高校要加快发展,就必须坚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把满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高校发展的目标,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和科技支撑作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必须把积极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高校发展的重要任务,加大力度构建促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激励机制,广泛调动高校科技人才的聪明智慧和创造能力。尤其要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与高校自身的发展结合起来,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将高校的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实现教学科研的相互促进;将平台构筑与人才计划和项目支持结合起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将重点实验室、大学科技园和工程技术中心结合起来,增强高校的原创能力和成果转化、产业化能力。要积极面对社会对高校培养人才方面的高标准、高要求,大力加强高校工程技术中心建设,从而为基础理论和客观实践的有机结合、科学研究和技术形成的有机衔接提供一个有力、有效的支撑平台,为高校人才的工程化培养提供更多的基地,为满足学生就业、满足社会对工程化人才的需求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扎实推进我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一)要高起点规划
当前,全省高校科研机构面临着人才培养和产出推广成果的双重压力。高校工程化平台作为高校开展科技创新、推动成果转化的重要一环,在高校内涵发展、提高质量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原创成果产出、技术成熟催化、工业扩大试验和成果推向市场的链条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在规划全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时,充分考虑了国家及我省的标准,是按高层次中心的后备力量来设计的,因此说标准比较高。这就要求高校一定要把它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之内,结合各自的学科优势,加大资源整合力度,高起点制订工程中心建设的规划,使全省高校的工程中心建设有序开展、高起点运行。
积极推动高校切实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工程化平台建设,力争用五年的时间建成*个左右的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是我们在认真分析高校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现有的条件和准备的基础上而决定的。其目的就是要通过我们自身的科技平台建设,切实增强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重点是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工程化,提高为社会服务的贡献率和显示度。因此,高校工程中心建设首先是指导思想要明、建设目标要高。在建设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以技术集成创新为核心,以提高研发平台的工程化水平为重点,通过建设一批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集中一批高校科技创新的优秀、特色资源,精心搭建高校科技成果工程化的平台,将具有重要市场价值的科技成果进行工程化研究和系统集成,转化为适合规模化生产所需要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持续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成熟配套的技术、工艺、装备和产品,带动全省相关行业的技术提升和科技进步,切实增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培养和建设一支一流的技术创新开发与系统集成队伍,更好地服务于我省行业技术进步。
要实现高校工程中心建设的目标,就必须坚持既要有利于科技进步,又要有利于教育发展;既要结合学科建设,又要与重点实验室相互促进;既要有利于人才培养,又要利于成果工程化;就必须认真按照工程中心建设的要求,切实履行职责,按期完成中心任务。
第一、要根据我省经济建设发展要求,主动适应相关技术产业市场的有效需求,针对本行业或区域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积极开展攻关创新,并持续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成果,加快开发新技术步伐,精心组织工程化研究,为产业化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工艺、装备和新产品。
第二、要按照科技机构坚持对外开放服务的要求,自觉接受行业或部门以及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委托的工程技术研究、设计、试验和成套技术服务,并为其成果推广提供优质咨询。要通过高校工程化平台,架起一座有效连接学校、校外科研机构、企业和社会的桥梁,努力建设成为全省工程化平台的示范机构。
第三、要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大力培养、聚集相关专业的高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充分发挥高校和工程中心两个优势品牌,为全省行业系统、企业提供工程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培训。既要在推进成果转化上下功夫,又要注意在人才培养培训方面做出突出业绩。
第四、要具有宽阔的视野,瞄准全球化形势下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前景广阔的良好机遇,密切同国际、国内科技机构的合作,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要认真研究国家标准制订政策,主动联合企业,自觉开展相关技术领域的标准化研究,促进行业、领域的技术发展。
(二)要高标准建设
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高标准建设。要高标准建设好这个中心,既需要领导支持、团队支撑,又需要完善条件、项目推动。尤其要突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优势和特点,在成果化、产业化等方面狠下功夫。
第一,要选准研发方向。研发方向在一定程度讲决定着工程中心的发展前途和命运。高校立项建设工程中心尤其要高度关注两头,既要看市场,又要看原创。没有市场的产品,工程化的结果毫无意义;没有原创的技术支撑,工程中心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高校工程中心在建设之初就必须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自觉与原创对接,积极与企业结合,选准选好发展领域。
第二、要建好中心队伍。研发、经营、管理队伍是建好工程中心的灵魂。各高校要切实加强这三支队伍建设。既要选准研发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工程化实践经验丰富、相关行业同行认可、具有高级职称的工程技术带头人,又要注意加强结构合理、满足工程化研发与转化需求的技术创新队伍建设,同时还要大力培养具有较强市场意识和开拓能力的经营队伍,具有丰富管理经验、能够营造良好氛围增强团队凝聚力和竞争力、建立完善人员干事创业机制的管理班子和管理队伍。
第三、要加强资源整合。要实现高标准建设工程中心的目标,各高校必须把重点学科或优势学科群作为中心建设的研究基础支撑,并在整合各方面资源的基础上高起点构建;必须把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具备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的能力、拥有一定数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成果、发明专利或专有技术作为中心建设的成果转化基础,尤其要使工程中心具有坚实的工程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工作特色,推动中心不断创造出新的业绩。
第四、要完善中心条件。充实的资金保证、齐全的研发转化条件是建好工程中心的物质基础。尽管当初我们规划时,鉴于省厅的经费紧张,调剂支持难度大,没有明确给予经费支持。但考虑到项目实施的难度和我们的目标要求,我们还是积极想办法,尽可能给予支持。目前我们考虑每个工程中心给予10万元的经费支持。与工程中心建设的需求相比还远远不够,经费投入主要还得靠学校支持、靠团队带动、靠项目支撑,最后走上依靠自身平台建设、转化科技成果从而获得社会支持的发展道路。但是,在建设之初,各高校要积极调整学校资金支出结构,满足工程中心建设资金需求,确保立项建设的工程中心能够按期建成,确保建成的工程中心能够快速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要充分考虑建设技术领域的系统集成条件,力争使中心建设有利于推动学科交叉,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要加强工程技术试验条件、工艺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集中必要的场所,充实完善必要的分析、测试手段,使工程中心具备承担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和试验任务的能力。
(三)要高效率运作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是我们对工程中心的基本要求,而能否实现高效率运作则是建设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平高低的标志,也是能否充分发挥其工程化作用的关键。要提高工程中心的运作效率,除了领导重视、部门支持、条件完善、人员精干、方向准确外,根本的是要有一套能够推动人创新、鼓动人探索、激励人开发的机制。为了使工程中心能够加快发展,我们建立定期评估制度和动态管理制度。通过优胜劣汰、滚动发展的管理机制,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依托高校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推动工程中心实现高效率运作。各高校也应按照高效率运作的要求,尽快构建好工程中心的运行机制,包括中心的领导体制、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等等。尤其是人才激励和约束机制,这是推动高校工程中心规范高效运作的重要保障。要充分利用当前国家已经出台的各项人才支持政策,结合学校实际和建设工程中心的需要,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完善激励和运行机制,创新组织和管理体制,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做出表率。要积极探索、勇于破解目前行政管理的树状结构与科技创新的网状要求之间的矛盾,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有利于打造精品平台的文化环境,力争做到建成一批中心、成就一批人才、探索一批路子,形成一套机制,为高校科技平台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
三、切实搞好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立项评审
我厅关于加快推进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的意见印发后,各有关高校非常重视,在充分调研和集中资源的基础上,申报了34个立项建设项目,涉及能源、资源与环境、农业、制造业、人口与健康、信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等六大技术领域。为了提高首次评审的质量,为了突出重点和特色,我们在对比条件、形式审查的基础上,首先遴选了一次,共通过15项参加答辩的项目,其中直接认定项目2项(不参加专家第一次评审,直接进入考察环节)。我们首次立项建设的计划是6个左右,这就意味着要从13个申请立项者中淘汰掉一部分,通过率不足50%,可谓竞争激烈。因此,各位专家既要在条件上严格控制,又要在方向上体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同时还要通过考察高校在经费支持、人力倾斜、科技实力等方面的情况,坚持原则,严格条件,突出重点,综合把握,择优支持。
(一)坚持公平公正。评审工作的总体原则是“依靠专家、发扬民主、科学评审、公正合理”。依靠专家就是要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认真听取有利于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的意见和建议,高度重视和尊重专家的评审意见,用专家的指导意见切实加强高校工程化平台建设,同时也使我省高校的工程化平台建设有一个高的起点,力求在不长的时间内有一个好的效果。发扬民主就是希望各位专家在评审过程中,遇事多商量、多沟通,增进理解,形成共识,按规定的评审办法扎实开展工作。科学评审就是要使这次评审有一个科学的基础、科学的办法,成为科技评审的典范。各位专家都是多年从事科技研究和管理工作的,科学是来不得半点虚伪的,希望各位专家通过发挥自身的智慧和才能、学识和水平,给出一个科学的评审结果。公正合理就是要使我们通过答辩、考察的过程,通过民主表决的程序,产生一个公正的结果,使条件充分的得到支持,条件尚缺的得到完善,有力发挥评审工作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以评促建,评建结合,推动全省高校切实加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二)遵循评审程序。这次评审共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是专家评审组通过听取申报单位汇报、专家质疑、专家投票等程序,从申报立项的13个候选项目中遴选6个左右项目,加上2个申请直接认定的项目一并进入实地考察阶段。其次,专家评审组通过现场实地考察,向立项建设的项目依托单位提出立项意见;对申请直接认定的项目依托单位提出能否认定的意见,对基本可以认定、尚需要进一步完善条件的要明确提出意见。最后,省教育厅将依据专家组的评审和考察意见,下达本年度立项建设计划,公布直接认定结果。具体评审操作程序,我们制订了评审办法,希望各位专家认真把握。
(三)突出支持重点和特色。这次评审是我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首次评审,是开篇布局之作。因此一定要把最优秀的给评审出来。
第一、要突出支持省委、省政府重点建设的高校,尤其是研发水平高,科技实力雄厚,产出成果快,成果工程化基础好的高校,要为他们努力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高校提供最大的支持。
第二、要突出支持学科层次高的单位。依托的学科或学科群至少是省级以上重点学科,不是省级以上重点学科的,一定得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才支撑的特色学科,否则将会影响产出成果的工业化应用,所支持的工程化平台也将暗然失色。
第三,要突出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创新团队的有机结合,既要有高水平、高层次的学术技术带头人,更要有一支满足工程化需要的研发队伍、经营队伍和管理队伍,人员的各种结构要合理,制订的规章制度要规范,体现发展重点和倾斜支持特色。
第四,要突出工程化基础和业绩。从申报的材料看,大多数学校申报的项目基础较好,但是侧重于实验研究的较多,体现工程化基础的还较少。从成果转化的业绩看,有少部分中心业绩突出,大多数还需要加大推动力度。因此在评审过程中必须坚持优中选优,宁缺勿滥。
第五,要突出依托学校领导重视,在人员、经费、场地、设备等方面能够给予大力支持的项目。工程化平台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高校给予高度重视,大力支持;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实现资源优化、集中;需要充足经费、精干人员、宽裕场地和专用设备。对领导大力支持、部门高度配合、条件特别完备的项目一定要给予倾斜和支持。
(四)严肃评审纪律。这次评审,名额较少,竞争激烈,这就要求我们的评审工作力求客观,确保公正,不投人情票,不打感情分。为了使这次评审公平公正,我们在考虑评审专家时已经坚持回避制度,除了部队院校因为与参评高校无关而聘请了一位专家外,所有其它高校我们都没有聘请专家。因此,也恳请在座的各位专家,在评审的各个环节,要遵守评审纪律。发表意见要有理有据,指出问题要实事求是。专家讨论的意见,任何人不得向外泄露;正式文件公布前,各位专家也不要向外私自透露。要避免各种不健康的因素影响评审结果,认认真真地把评审工作做好,真正体现出专家的高水平。
各位专家,同志们,这次评审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近几天又下大雪,天气冷,交通不便。希望各位专家注意劳逸结合,既要保证集中精力开展评审,又要注意身体,保证安全。同时也希望会务人员要搞好服务,希望参与立项评审的单位给予积极配合,努力为专家开展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我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这次评审一定能够取得满意的结果。
最后,预祝各位专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春节即将来临,我也借这个机会,给大家拜个早年。
谢谢大家!
- 上一篇:教育高考信息平台工作会讲话
- 下一篇: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讲话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