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税务局长考察调研讲话
时间:2022-01-14 10:43:00
导语:省税务局长考察调研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同志们:
近几年,安徽省国税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省广大国税人员,积极进取,团结拼搏,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的各项工作部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上,安徽省国税系统推进依法治税,加强税收征管,保证了税收收入的稳定较快增长。特别是近三年,税收增长的幅度更处于一个上升比较快的时期,税收收入与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提高,税收筹集财政收入、调节经济、调节分配的职能作用得到了很好的发挥,支持了安徽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安徽省国税系统非常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在提高国税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广大国税人员有了好的发展,很多基层单位取得了文明称号,反映了良好的精神面貌。对安徽国税工作,省委、省政府是满意的,金龙书记、金山省长给予了表扬。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安徽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广大国税人员艰苦奋斗的结果。安徽省委、省政府对国税工作非常重视,作了一系列重要的指示,给予了很多关心和支持,我代表国家税务总局表示衷心的感谢!广大国税人员辛勤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关于当前的税收形势,从全国来看,今年1-5月份税收收入保持稳定较快增长,累计入库税款1623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3%,增收2955亿元;办理出口退税165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退税32.5%;教育费附加、文化事业建设费等其他收入也保持了比较快的增长。地区之间、税种之间、月份之间税收的均衡性都比较好,也有个别省市由于某些产业增加值减少、效益下降,对税收收入产生了一定影响。税收收入保持稳定较快增长,首先得益于我国国民经济保持稳定较快增长,企业效益有所提高,同时也和税务系统大力推进依法治税,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重视加强对税源的管理,努力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密不可分。经济发展了,税源扩大了,怎么把税源转化为国家的税收,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征收管理工作。税收征管不仅涉及到税务机关,还涉及到纳税人和社会各个方面。这些年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和法制教育的不断加强,纳税环境进一步好转,广大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的意识不断提高,对税收收入稳定较快增长都起到了很大作用。预计全年税收收入总体走势将保持比较快的增长,因为经济在继续发展。理论界和相关部门,包括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中国今年生产总值比去年增长9.8%左右,当然也有人估计今年会达到10%。这为税收增长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钢铁等行业下半年会出现回升的势头,再加上我们继续加强税收征管,提高征管的效率,所以预计全年税收收入会保持较快增长,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有望进一步提高。现在各级政府对税收工作都比较关注,因为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强化公共财政职能、实施政府社会管理职责,提供公共产品服务,都要靠税收提供财力支持。各方面的支持为我们做好税收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组织收入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也有不少减收因素。从宏观经济走势来看,一季度GDP增长10.3%,还是偏高。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会进一步贯彻实施,下半年经济增长可能平稳回落,否则,能源、原材料、交通等关系就会更加紧张,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会继续存在,因为有新厂不断投产。产能过剩,又会导致价格下降。从上半年来看,钢铁、煤炭税收反映了这个问题,从全国来说,钢铁税收负增长,煤炭与往年相比,是低增长,增长10%左右,过去是30-40%。另外,国际市场的油价对总的经济运行将产生影响,进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税收,突出反映在石化产业。石化产品税收近年来一直价格倒挂,目前来看,原油和成品油价格倒挂的趋势今年不能完全解决,成品油价格可能进一步提高,但不可能一步到位,原油和成品油还会有比较大差价。因为这个问题很复杂,涉及到农业、交通、城市公交等各个方面,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分配。石化行业的税收下半年很难有大的回升,比如增值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还在上涨,即使不再上涨,成品油价格提高了,销项税额增加了,但原来的留抵数比较大,所以增值税也不会增加。石油企业所得税可能还会减少,主要是提取了特别收益金,全年将近200亿元左右。这个往成本上一摊,所得税会大幅下降。其他方面一些政策性因素,包括支持中部崛起的税收政策的实施,都可能对税收收入产生影响。对这些因素要认真分析,清醒地看到这些问题,通过加强管理、提高效率来弥补政策性减收因素的影响。
关于当前和下一步的工作,安徽各级国税部门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和总局的工作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依法治税,全面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要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为税收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这里强调几点:
一、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税收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进一步明确“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税收工作宗旨,把这一宗旨贯彻到我们的各项工作中去,切实增强做好税收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是我们做好包括税源管理在内的各方面工作的思想基础。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税收工作,首先,要履行好税收工作的基本职责。税收本身是一个分配工具,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最规范、最有效的手段。通过做好税收工作,强化税收筹集财政收入、调节经济、调节分配的职能,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做出贡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加强税收征管,大力筹集财政收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保持税收收入稳定较快增长,不断提高国家和地方的财政实力,强化公共财政的作用,更好地促进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更好地解决各方面社会问题,促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其次,要认真贯彻一系列税收政策,自觉服从服务于“五个统筹”的大局。再次,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精神,改进税收管理工作,努力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它的内涵和精神,非常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同样,税收征管也要讲究质量和效率。什么是征管的质量和效率,总局在2004年召开的税收征管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依法征税,规范行政,不能收过头税,不能违规减免税收。依法办事,规范行政,对提高征管质量很重要。二是征收率高。在动态、静态两个方面有一些参考指标,静态指标包括宏观税负、行业税负、产业税负等,动态指标包括总体税收增长弹性、各税种相对于税基的增长弹性等。三是成本降低。不仅包括征收成本,还包括纳税成本。四是社会满意。这四方面既有定性的,也有定量的,反映了税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达到这些要求,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全面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科学化、精细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所谓科学化,最根本的就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断探索税收征管工作的规律,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善于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和工具,不断提高征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所谓精细化,是在科学化指导下,把根据征管工作客观规律形成的制度、规范,具体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人,优化流程,加强协调,明确岗责,区别各种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解决大而粗、大而化之的问题。区别情况很重要,曾经说过,没有区别就没有政策。无论是宏观分析还是纳税评估,都不能笼统。分析不能光看宏观税负一个指标,还要进行行业、产业分析,然后再到具体的纳税户去查找原因。管理上“一刀切”是最懒的办法,也是没有效果的。只有有所区别,因地制宜,提高针对性,才有效果。各级国税部门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从管理的理念、思路、方法上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这就需要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锦涛同志在几次讲话中都讲到,如果比较我们和发达国家,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看,我们在技术上有很多方面是落后的,但更落后的是管理,管理上比较粗放。管理应该向精细、向集约发展。
二、坚持依法治税,切实把握组织收入的原则。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灵魂,是税收工作四个重点的重中之重,其基本要求必须贯彻落实到每一项具体工作,贯彻落实到每一位税务干部。推进依法治税,必须从具体工作,特别是要从组织收入的基本原则上加以体现。要贯彻好组织收入的基本原则: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通过锲而不舍地贯彻这一原则,使之成为一种文化,促使各级税务机关和广大税务干部不断增强依法治税意识,让每一名税务干部从走上税收工作岗位开始,就明白税收征管工作必须依法办事。推进依法治税,落实好组织收入工作原则,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依法征税与支持地方经济的关系。税收工作对经济的支持,最基本的应该体现在依法治税上,体现在很好地贯彻国家的税收政策上,而决不是违规为企业减免税。税收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手段,国家税收法律法规明确了什么应该征税、征多少税,只有依法征收,依法聚财,政府才能实施公共财政,才能支持整个经济的发展,才能支持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才能履行好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职能,才能解决农村建设、城市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在加强征管、组织收入、参与分配的同时,税务机关还要注意发挥税收的具体调节作用,落实好各种税收政策,该征的征,该减的减。
(二)依法征收与完成税收计划的关系。税收征管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而不能依据收入任务征收,要防止任务紧的时候收过头税,任务松的时候有税不收。只要存在各级政府预算,自然就有税收计划,税收计划是政府预算的派生物。总局向各级税务机关下达的计划,是财政部根据国家预算制定的。预算包括两部分,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收入预算中大头就是税收,所以预算细化就要求税收是多少,各个税种收入是多少。地方各级人大讨论通过的预算,也会派生一个税收计划。预算毕竟是年初预计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变化,年度中也会发生变化。这几年,从全国来说,GDP年初预算都是7%、8%,实际可能是10%左右。因此,税收收入也会有些变化。对各级政府的预算编制,税务部门有责任、有条件积极参与,及时把对税收发展趋势、现状、征管能力的分析,向政府、向财政部门汇报和通报,这有利于科学制订预算编制。预算既要根据经济发展、税收征管能力、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科学合理、实事求是地编制,也要留有一定的余地。从税务机关来说,不能按照任务来收税,而是要按照税法来收税。国家确定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各行各业都要贯彻这一基本方略。另外,要防止另外一种倾向。我们到一个县里调研,县里税务局长说:过去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现在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中心。我说不对呀,税务机关的主要任务就是组织收入,基本职能就是筹集财政收入。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就是为了更好地组织收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手段和方法,最终目的是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在国家税法的框架下,能够组织更多的收入。一些基层单位片面地认为,组织收入就是完成收入任务,完成任务就不再思考其他问题了。过去总局、省局“三定”方案中,只有计统司、计统处有组织收入的职责,我说所有司都在做组织收入的工作,税务机关的天职就是组织收入。过去对组织收入的认识,就是计会统,人家报过来了,你汇总一下。组织收入更重要的是税源监控、税务稽查。这几年的会议讲话有个变化,大会上我的讲话中不再把组织收入与其他具体工作并列说。因为各项工作,包括队伍建设都是在围绕履行职责、做好组织收入工作开展的。当然,也不排除个别地方有乱压任务的状况,但是总的来看,只要加强税源管理,认真去抓组织收入工作,多数地方完成任务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确定任务的时候,要看看当地政府预计的经济增长是多少,相应的税收收入增长是多少。目前正在修改《预算法》,为处理好这个关系提供了法律保障。原来的《预算法》规定当年的收入当年必须支出,地方政府往往把调节收支的任务下达给税务局。有的地方采用欠税这个办法,欠税的后遗症太大,让企业先欠着,第二年再去催,也不收滞纳金,这是税务局的责任。一级政府象一个家庭一样,财政平衡要统筹考虑。当年收入必须当年支出,就会产生问题,收入高,支出也高。预算法修改会参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发达国家当年的预算收入,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上年超过预算收入的部分,全部结转到第二年;另一部分是当年的预算收入,当年的收入可以结转,所以留有一定的余地,只要经济不出大的风险,不大起大落,就没有问题。不管怎样,必须坚持依法征收。这些年来,我们的工作体现了这个基本精神,最好的反映就是每年税收收入都超过预算,而且超很多,这就说明税务机关没有因为完成收入任务就不征税了。
(三)税收管理与纳税服务的关系。关键是两点:一是明确优化纳税服务的基本目标,就是要方便纳税人依法、及时、足额纳税;要通过优化纳税服务,不断提高全社会依法纳税的意识和税法的遵从意识,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二是明确纳税服务和税收征管是一个事物的不同侧面,是一个综合体,是相辅相成的,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不能把二者割裂开。重要的是,要实现服务和管理的有机结合,既能有效管住税源,又要确实方便纳税人。刚才讲的服务,是在税收管理的范围内,从大的方面讲,中国共产党就是为老百姓服务,各级政府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税务机关为人民服务最好的体现就是“聚财为国、执法为民”,就是为老百姓更多更好地收税,使之转化为公共财政,更好地用于为人民服务。服务的理念、方式、内容、渠道要进一步优化,立足点就是前面说的基本目标,要很好地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千方百计考虑减轻纳税人的负担,降低他们的纳税成本,不断提高纳税服务质量。
(四)依法征收和提高税负的关系。在现行税制下,通过加强征管、堵塞跑冒滴漏,税负近年来不断提高,现在大约是17%,尽管税负同其他国家比较还是偏低,但确实是在不断提高。税收征管是依法征收,只要法律规定怎么征,税务机关就要想办法把它征上来。这是一个层次。第二个层次的问题,企业税负要从宏观制度上来考虑,税收参与分配的程度,在某一个发展阶段以多少为合适,这就要从税制上来考虑。比如增值税,在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制度下,一方面要千方百计通过天罗地网、各种比对,提高增值税的征收率,另一方面要考虑到同其他国家比较。我们的生产型增值税还是初步的,要推进增值税转型。不能因为在现行制度下税负提高了,就不用加强征管了。至于企业税负,政府与企业的分配关系是否需要进一步调节,应该由税制来解决。比如下一步增值税转型,购进设备可以抵扣,如果不让企业抵扣,就是错误的。
处理好这些关系,要坚持依法治税的基本要求。统一思想认识,才能不断推进依法治税,才能贯彻好组织收入的基本原则。不仅我们自己要有清醒的认识,而且要多做宣传工作,多向政府汇报,创造良好的环境,减少外界的压力。
三、全面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全面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科学发展观在税收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推进依法治税,落实好组织收入原则,发挥税收的基本职能,都必须有科学的理念、制度、方法和管理手段,都需要依靠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加以落实。各级国税机关既要抬头看路,明确税收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又要低头拉车,着力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两者加起来,就是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组织收入工作的好坏大有讲究,同样两个地方,经济基础差不多、税源情况差不多,组织收入的质量可能大不一样,这就反映了其管理水平。最近,我接待过美国国内收入局局长,他们联邦税收每年约2万亿美元,另外还有地方收入1万多亿美元。我们是4000多亿美元。他在谈话中谈到,过去他们在认识上有偏差,把税收征管和税收服务割裂开了,以为只要增加投入,配备计算机,及时接受纳税人申报,处理计会事务就可以了。但疏忽了税源管理,减少了税务稽查,后来发现申报率逐年下降,收入状况受到影响,一些纳税人不如实申报,稽查的威慑作用下降,税源的监控减弱。因此,必须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税收征管。优化纳税服务绝对必要,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不能把它和税收管理割裂开来。怎么加强管理,是各国税务机关都在研究的问题。欧盟25国,为加强出口退税管理,联手建立了欧盟公用的信息网,传递信息,加强管理。从我们自己这些年实践来看,管理强不强,精细不精细,效果大不一样。这些年税收收入之所以保持较快增长,除了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外,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要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这一点不仅要在工作实践中贯彻落实,而且久而久之也应该成为税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税收管理工作,一定要科学精细、认真负责、严谨细致,要有效率观念。这就是一种理念,一种价值取向,一种行为规范,应该上升到税务文化的高度,让每个税务干部都知道应该怎么干。进一步做好税收管理工作,应该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税源管理。加强税源管理,不仅要依法征税,而且要依法“找”税,主要就是要管好税源,这是税务机关最基本的工作。做好税源管理工作,要把握好几个环节。
一是加强宏观分析。要把税收分析作为税源管理的“眼睛”,通过税收分析发现问题,通过纳税评估查找原因,通过税务稽查解决问题,着力构建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互联互动的良性机制。如果不搞税收分析,满足于一年一年的税收增长,那样视野就太窄了。搞好税收经济分析,也是正确的税收经济观的体现。经济决定税收,税收也会影响经济发展。要搞好税收工作,就要关心经济,包括经济的总量和结构、产业的发展、企业的状况等等。税收经济分析,有几个重要的指标,包括宏观税负、行业税负、税种税负等。宏观税负是总体的,有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这就需要和行业税负、纳税评估等结合起来考虑。一个地方宏观税负高低受很多因素影响,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第一,经济结构和税制结构的差异。比如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分布,一产有GDP,但没有税收或者有很少税收,税收主要来自二产、三产。就国税、地税来说,国税主要来自二产,地税相当一部分来自于三产中的非商业部分。产业本身的分布与这些产业所存在的税种的多少有差异,真正的宏观税负是23个税种统算,这23个税种对GDP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比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正相关关系比较大,有些税种如财产税,它往往和前期的GDP产生关系。有的税种如消费税,不是普遍开征,一个地方如果有卷烟、汽车、摩托车等企业,它的消费税收入就比较多。宏观税负有几种类型,有全国统算帐的,有剔除京津沪的,有剔除证券印花税的,等等。分析不同类型的宏观税负,发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经济结构中还包括企业结构的因素,即企业规模的大小。大、小企业税收征管的难度是不一样的,相对来说,我们对大企业管理比较严,企业本身条件也比较好。众多的小企业、个体户和集贸市场,征管难度较大。因此,同样的GDP,企业的结构对税负也会有影响。当然,分析时要分税种具体来看,比如增值税税负,不同的产业是不一样的,我们平时所说的行业税负,并不是真正概念上的增值税税负,严格意义上,某个行业的增值税税负是行业增值税占该行业增加值的比重。增加值不好算,我们一般折算为销售收入。不同的行业,性质不一样,投入、产出效率有高有低。比如高新技术企业,增值高的可以达到40-50%,相应折算到销售收入,增值税税负可以达到17-18%。而纺织业,增值很少,销售量很大,税款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很小,税负相对较低。真正的宏观税负是对应于增加值而言,这需要具体分析。再就是弹性系数,看税收增加的比例与税基的增长是否一致,最大的弹性是税收增长与GDP增长之比。这些数据的比较,是非常重要的,不但要自己跟自己纵向比,更重要的是横向比,跟全国平均水平、跟邻省比。这样能提醒你注意一些问题,提醒你到纳税户去查找原因,从基本税源的角度查找原因,查出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第二,统计因素。随着《统计法》的贯彻,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经济发展效益,但是GDP统计可能不同程度会存在问题,统计核算的方法也可能影响税收。第三,政策因素。税收的优惠政策也就是减免税多,税负可能就低。沿海、西部、东北、中部相比较,中部地区优惠政策要少一些,沿海、东北、西部的税收减免要多一些,这应该成为中部地区税负比较高的理由之一,但现在相反,中部地区税负还低一些。下一步,支持中部地区崛起的税收优惠政策要落实好,同时,也要加强征收管理,不能让税负再下降。第四,征收管理的水平。征收管理包括执行政策是不是规范,有没有乱开口子,不该减免的是不是减免了,不该缓税的是不是缓税了,不该拖欠的是不是拖欠了,还有户籍管理是不是完善,管理的那些户征收的质量高不高,等等。要综合分析、了解、判断影响税负的各种因素,但更重要的是自己找自己的毛病,通过分析,发现问题,采取对策。我们一定要眼睛向内,眼睛向下,是什么问题,处理什么问题。宏观分析是长期的工作,要坚持不懈地抓好,特别是要从征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这个角度进行分析,把大方向弄清楚,再通过查找原因,改进工作,解决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
二是细化纳税评估工作。只有把宏观分析和纳税评估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收到效果。问题找到了,就要去找企业。纳税评估细化了,税源管理强化了,纳税人申报的真实性就会提高。纳税评估工作是“细活”,应该落实到基层,落实到税收管理员,应该长期去做。纳税评估不是玄而又玄、高不可攀的事情。广义上说,税收管理员思考纳税人的经营、纳税等情况,实际上就是在做纳税评估工作。例如辽宁有一位劳动模范,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经常在市场调查,很有经验,对哪一户该缴多少税,心里非常清楚,服务态度又好,纳税评估工作做得很好。再比如,山东一个房地产企业,经营规模非常大,但近年来所得税只有一、两百万,经过纳税评估,企业实际应该缴6000万。只要情况掌握清楚了,有确凿凭据,企业无话可说。纳税评估工作有很多方法,这里强调一点,评估不能局限于纳税人自己申报的数据,要善于引入第三方的信息,比如企业用工、用电、用水等信息,分析判断企业的经营销售情况。近几年安徽在这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税负不断提高,取得了初步成效。
三是重视内部的工作衔接。征收、管理、稽查都是税收征管的内容之一,三者之间要加强协调配合。只有强有力的税源管理和强有力的税务稽查,才能充分保证税款的征收。通过信息化建设,税收计会统工作,包括窗口的审核比对工作,很多都可以由计算机取代,这方面的人员会减少,但是管理和稽查这两头的工作量很大,特别是税源管理,税收90%的工作集中在税源管理,只有把这两方面工作都做好,才能把税源管住管好,才能促进纳税人依法、及时、足额纳税,才能提高纳税人申报的真实性、准确度。
四是进一步加强户籍管理。全国将统一换发税务登记证,通过这次换证,全面开展普查,最大限度地减少漏征漏管。安徽重点企业的监控质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占安徽省税收收入35%左右的小企业户,平均税负只有百分之一点几,要查找原因。为什么小企业税负偏低,原因可能是有的纳税户没有纳入征管范围。比如安庆,全市GDP中工业占43%,工业增加值中来自石化行业的不到50%,还有大部分增加值是非石化行业创造的,但是石化行业的税款占一半以上。因此,加强税收征管,需要拓宽视野、管住税源。重点行业重点抓是没有错的,但也不能忽视其他行业的税收征管。要高度重视小企业、个体户和集贸市场的管理,首先把户籍搞准,拓宽税基,再开展科学的评估,看定额准不准。此外,要加强国、地税沟通,互相支持,信息共享。特别是在对企业的管辖权调整时,不能留下缝隙。
五是重视推广应用税控器具,加强发票管理。这是加强税源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税务机关管理发票,不是为管票而管票,目的是通过管票来管税。以票控税必须注意“控税”两个字,否则税控收款机就会变成电子开票机,这样就毫无意义了。2003年推行增值税“一窗式”管理,核心就是解决控税的问题。防伪的目的是税控,关键是凭票计税,计税以后通过对票的稽核,才能抵扣。我们在安徽调研,发现安庆国税基层做得很好,发票验旧供新不仅仅验发票开没开,而主要是验发票开的金额是不是申报纳税了,这就把住了审核关,抓住了关键,实际上已经在起到一个税控机的作用。此外,地税部门要加强交通运输企业营业税的管理。总局提出的要求是两句话:一句是地方税务局对运输企业征收营业税时,必须凭开出去的发票数字征收营业税;第二句是计征营业税后的发票信息要再传递给国税局。有的地方没有完全做到,两个环节没有一并操作,纳税人提供的发票清单通过另外一个通道传递给国税局。这就出现一个问题,国税局传到总局的运输发票的抵扣数量,远远大于地税局报上来的数量,为什么数量不一致,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有的地税局没有把票用到治税的环节上,纳税人申报以后,没有及时传递信息。交通运输企业税收管理,国、地税配合是双赢的工程,地税用这套处理办法是加强管理的重要措施,国税通过比对,加强对抵扣的管理,这就实现了以票控税。
(二)切实加强各税种管理。近年来总局根据各地的经验,针对不同税种的特点,提出了一整套税种管理的要求、方法、措施,长期坚持下去,效果会非常好。其中的核心内容就是信息共享,比如车辆税收“一条龙”管理、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等。税务机关加强税源管理,关键是掌握各种税源信息和纳税信息。为什么经济发展了,而有的税收收不到,就是因为处在信息不对称的状态。比如个人所得税,根据现行税法,11种收入要征税,实际税收收入应该不只2000亿元。但有些收入征不到,就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今后税收信息化建设,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通过搜集、分析、应用各类信息,加强各税种管理。加强税种管理与税源管理是相辅相成的,这里强调一点,各税种管理都有不同的要求,落实到基层都由一个机构来办。希望基层税务机关要善于统筹运用各种管理方法,熔各种管理手段于一炉,一个口子对纳税人进行管理。总局、省局制定税种管理办法,也要统筹考虑。基层局长岗位非常重要,各地一定要把基层局长选好、用好、培养好。
(三)严格控制减免税,加强欠税管理。安徽省国税系统在清理欠税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欠税余额有比较大的压缩。加强欠税管理,关键是从源头上防止发生欠税。如果等欠税发生了,再组织力量去清理,这虽然也很有必要,但毕竟晚了。现在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欠税70%以上都发生在流转税。按道理,流转税在流转环节征收,而且税收是消费者负担的,不应该发生这么多欠税。为什么会发生流转税拖欠,主要原因在于申报纳税与企业经营销售行为不同步,企业发生一笔销售,往往把该缴税的钱另作他用了,缴税时却没钱了。国税机关要加强与银行的联系,同时加强对企业的宣传,强化企业依法纳税意识。增值税管理有一个手段,叫以票控欠,这是控制流转税拖欠最有效的办法。拖欠税款头一个月就要警告,再发生欠税,就停止供票,不能任其拖欠3年、5年。此外,要检查是不是有违规减免税的问题。一方面,国家统一的税收优惠政策,一定要落实到位,否则也是收过头税;另一方面,国家规定不能减免的,如果减免了,也是违规违法的。
(四)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优化纳税服务,是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纳税服务主要是为纳税人提供一些必要的条件,包括税法宣传、纳税咨询、纳税辅导,方便纳税人依法、及时、足额纳税,营造良好的税收氛围,提高全社会依法纳税的意识和税法遵从度。同时,要拓展纳税服务的领域。在办税服务厅提供茶水、座位和引导,这是最起码的;更重要的是要依法征收、秉公执法、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让社会各界都知道国税机关是在依法履行职责,让社会各界都知道国税机关征的税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这是最大的纳税服务。同时,要重视维护和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切实减轻纳税人的负担。推行“一机多票”,换发税务登记证,都要着眼于降低纳税人的纳税成本。
(五)切实加强税务稽查。强调两条:一是以查促查。善于通过对一两个案件的查处,总结经验,提炼方法,探索规律,指导以后同类案件的检查。二是以查促管。通过税务稽查,发现征收管理中的问题,及时加以改进,不断促进征管水平的提高。值得强调的是,查到企业少报销售、多抵进项等跟当年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问题,不仅要一次性查补税款,今后的税款征收也必须恢复到正常水平。
(六)进一步改进征管工作考核。坚持把“执法规范、征收率高、成本降低、社会满意”作为衡量标准,将税源管理监控、税收负担分析与当前的征管质量考核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修正和补充现有的各项考核指标。例如对税收管理员的考核,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一定要有利于促进税收管理员认真做好税源管理、纳税评估等工作。要引入第三方数据,上级对下级考核,要利用经济普查或工商部门掌握的资料,检查该地区生产经营户是否进行了税务登记,如果有差异,要查找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上级对下级考核不能仅仅考核“六率”,还要有一些宏观控制指标,包括宏观税负、行业税负、产业税负和税收弹性等。考核时要注意,不能谁干事越多,谁犯错越多,谁得分越低,而谁不干工作,谁百分之百正确。比如考核申报率,有的地方为了保持100%的申报率,可能不愿意拓展新的纳税户。此外,有的地方在考核中加了几个率,比如国税的“零负申报率”,依据是计算机里的数据,但要注意,计算机里零以上,即使零点零几,交一块钱,也不算是零申报了,因此还要关注低申报的情况。当然,指标都是指导性的,抓征管质量,不要压指标,关键是把方法交给基层,检查基层各项工作是不是落实了,是不是按要求在做。
四、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这不仅是保障国税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国税工作总体目标之一。省局各处室有很重要的职能,应该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弘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精神,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指导工作,推动工作。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先要自己亲自尝一尝。各级领导干部搞调查研究光听汇报不行,而要一竿子插到底,深入最基层亲身体验,一个窗口一个窗口看一看,与税收管理员面对面谈一谈,这样会了解很多平时在机关了解不到的东西,既有好的经验,也可能发现一些问题。此外,要加强干部培训,大力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和税务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要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继续抓好精神文明创建,努力实现“风正、气顺、劲足”的目标。
- 上一篇:学生会竞聘演讲稿
- 下一篇:我国税收发展与改革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