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员执政能力提升交流

时间:2022-11-26 03:48:00

导语:农村党员执政能力提升交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党员执政能力提升交流

农村党支部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意志、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农村基层的实践者和执行者,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村域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大局的稳定,负有直接责任。农村党支部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共产党执政的内在规律和基本要求,坚持不懈地推进创新,在实践中努力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一、把创新执政理念作为提高农村党支部执政能力的前提

执政理念的核心就是为谁掌权、掌权干什么和怎样掌权三大问题。这三大问题是摆在农村党支部面前必须正确回答的问题,也是提高农村党支部执政能力的前提。当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三种科学的执政理念,正确回答好三个问题。一是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正确回答为谁掌权的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基层党员干部身在群众之中,熟悉群众的情况,了解群众的愿望,但仅此还不够,必须要增强宗旨观念,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心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善谋富民之举,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二是牢固树立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理念,正确回答掌权干什么的问题。农村党支部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围绕发展这个主题来展开。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要靠发展,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最终也要靠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农村党支部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始终把促进发展作为第一位的任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政治文明共同进步。三是牢固树立依法执政理念,正确回答怎样掌权的问题。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对于农村党支部来说,既要发挥农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又要遵守宪法、法律,善于通过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来维护党的权威,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营造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环境。

二、把创新工作方法作为提高农村党支部执政能力的关键

增强农村党支部执政能力,就必须适应新的形势,与时俱进,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努力推进工作方法的创新。一是适应“四个多样化”的新要求,实现农村党支部管理方式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突出表现在社会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四个多样化”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同时给广大农村带来许多负面反映,给党的建设特别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了大量新情况、新问题。农村党支部和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只有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把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工作指导思想和检验标准,把党支部定位于村民的代表者、村民利益的维护者、村务工作的监督者、村给经济发展的引导者,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牢牢把握党在农村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二是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新要求,实现农村党支部工作方式的转变。加入WTO后,随着农产品市场的开放,农业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农村经济形势日益复杂,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对基层组织的依附关系弱化,原有的“集权”行为日益“松散”,基层组织的工作手段不断弱化。为此,农村党支部要调整对村委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方式,自觉改进和完善过去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部分。农村党支部在对村级其它组织的领导上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是通过发挥政治影响,管好干部,管好党员,提出处理有关事务的正确主张来实现的。村党支部对经济的领导主要是采取政策宣传、示范引导、说服教育、党员双带(带头、带领)等间接管理方式,引导群众发展经济。三是适应村民自治民主政治的新要求,实现村党支部领导方式的转变。首先,农村党支部的职能要准确定位。村党支部必须避免行政化倾向,要从大量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将主要精力用于把握方向,通过村民自治工作,将党的方针政策和农村党支部的意图转变为群众的自觉行为,让村委会能够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其次,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份量越来越大、越来越重。农村党支部应当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同时,成为村民自治的主导力量,必须更加重视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有机统一起来,因为这是检验村民自治条件下党在农村领导地位巩固与否,领导水平与能力强弱的最重要的标准。再次,村党支部在重大问题决策上党内民主和党外民主要相互结合。要使村党支部的执政权威更具有充分的民意基础,村党支部领导村委会的工作,一方面不能包办代替村委会的工作,另一方面对自身职权范围内的事也要进行民主决策。党支部对村中大事要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先在党内进行民主研究,以统一思想,然后广泛征求村民意见。这样做,可以党内民主推动党外民主,并使两者得到有机结合。既维护了村支部领导地位,保证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基层的贯彻落实,又通过发挥村委会作用,使广大农民群众的意愿得到了充分表达,从而使党的民主集中制和党的路线在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第四,农村党支部要严格依法办事。农村党支部不能以“加强党的领导”为名,把村委会变成党支部的辅助组织。村党支部通过宏观调控来影响村务决策,通过规范干部施政行为实现对村务管理的有效监督。

三、把创新工作制度作为提高农村党支部执政能力的保证

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农村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中,有利于把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在实践中创造的好经验好作法规范地确定下来,长期地坚持下去,从而可以确保农村党支部在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党建工作中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实现农村党支部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其它建设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农村党支部制度建设上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坚持和完善农村党支部学习培训制度。党要管党首先就要从管党员的学习开始。要积极探索农村党员经常受到教育的机制,大力建设学习型农村党支部。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党员学习培训制度,解决好党员学习的组织、阵地、师资、教材、方法等问题,把建设学习型党支部作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基础工作和保障机制来落实。第二,坚持和完善农村党支部的工作制度。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党支部的执政规律,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善于运用法律规范和法律原则处理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在实践中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建立健全党支部的民主决策制度,充分反映党员意愿,把党员议事制度和村民议事制度有机结合起来,以充分发挥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农村党支部的民主科学决策,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第三,坚持和完善农村党支部的作风制度。推进农村党支部的作风制度建设,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供过硬的党风保证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推进农村党支部作风建设尤为重要的是建立和完善组织生活制度和党员管理监督制度。要探索开好组织生活会的新方法,切实克服自我批评晴蜓点水,批评别人难破情面的现象,改变当前工作汇报代替生活会的倾向。要把党员自我约束、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统一起来,从多方面规范党员行为,提升党员形象。要通过坚持和完善党支部的作风制度,解决好党内存在的影响党群关系的各种问题,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不良作风,时时刻刻注重实际,讲求实效,以实实在在的政绩换取人民群众的满意和爱戴。

四、把创新管理方式作为提高农村党支部执政能力的基础

党组织的先进性最终要通过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出来,只有每个党员都保持了先进性,党的整体才有先进性。农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村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直接影响到农村党支部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为此,我们要正视目前农村党员队伍的问题,并切实加以解决,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党员队伍。一是要切实加强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支部书记在农村党支部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关键。要按照十六大报告要求,着力提高农村党支部书记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切实加强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学习教育和培训,使农村党支部书记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榜样,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榜样,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榜样,不断提高农村党支部书记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二是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农村党员自身素质不高,“带头致富,带领农民共同富裕”的能力不强,影响了党的威信和形象,弱化了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针对这些问题,村党支部要紧密联系地区的改革与发展实际,紧密联系党员思想和工作的实际,紧密联系群众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实际,毫不松懈地开展党员学习教育活动。要通过开展“定岗定责、联户帮带”、“五个好党支部”创建等活动,增强党员责任,使党员在活动中潜移默化,提升素质,展示形象。三是切实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当前农村中青年农民不愿入党的现象十分堪忧,一方面体现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不强,缺乏感召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农村党支部在党员发展工作上也还存在问题。要加强党员后备队伍建设,积极培养入党积极分子。要全面实施“双优”工程,把农村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优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优先培养成村组干部,逐步改善基层组织党员结构,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