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科技改革讲话
时间:2022-11-23 11:25:00
导语:水利科技改革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在水利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我院紧紧围绕新世纪治水新思路,坚持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抓改革,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为水利科技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各项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研究、为行业决策服务的能力显著提高,职工收入逐年增加,凝聚力大大增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院所文化。20****年以来,我院先后被被评为“全国水利系统文明单位”、“江苏省‘九五’产学研联合先进集体”、“江苏省委先进基层党组织”,两次被评为两年一度的“江苏省文明单位”。2****年作为全国部属科研院所唯一典型,我院人才工作经验材料被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编入《全国人才工作经验材料选编》。
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建设
我院自2****年4月被确定为国家公益类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改革试点单位以来,我院积极稳妥地推进体制改革,得到了全院职工的理解和支持,改革、发展、稳定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初步建立了“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管理机制。
(一)调整结构,明确方向
20****年水利部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整建制并入我院,20****年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划归我院管理。经过整合,南科院和原南京水文水资源所共14个职能管理部门对口合并后,精简为6个部门;现有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重组了水工水力学、河流海岸治理、岩土工程和材料结构等4个专业研究所;新成立了大坝安全管理研究所和水文水资源研究所、水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院领导多次赴杭州调研、座谈,指导农电所工作,积极推进机制转变。一院二所的合并实现了优势互补,呈现了“三赢”的良好局面。
根据国家和行业需求,我院制定了《学科建设与学术发展规划》,对学科发展进行了前瞻性布局,即:继续巩固和保持河流海岸、泥沙、水工水力学、岩土工程、水工新材料等学科的传统优势,强化和加速水利水电工程和水文水资源学科的建设,扶持和形成流域生态环境、高新技术应用等新的学科增长点,形成干湿结合、软新并重、专业齐全、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的水利学科群。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在若干领域或方向上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积极创建国家、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二)健全制度,转换机制
我院作为水利部事业单位人事聘用制改革和职称改革试点单位,积极开展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成立了职工代表大会和科技委咨询制度;制定了有关人员聘用和职称改革的管理办法;提出了独特的“考核进入制”和“项目进入制”人员遴选等新思路,完成了人员遴选工作;按照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原则,实行了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绩效津贴三个层次的薪酬制度;建立了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3年共对26名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颁发了优秀工作奖。
为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我院从调整院属公司结构入手,加强企业班子建设,调整主营方向。积极探索产业管理方式,明确院与公司的责、权、利;给予公司经理充分的经营权与分配权;管好总经理,加强对公司的审计;实行会计委派制,加强财务指导与监督,促进公司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三)遴选队伍精干高效
我院坚持党管干部并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选拔、培养和使用干部。20****年水利部在全国范围内公开选拔招聘并任命我院2名副院长。按需设岗,按岗聘用,扩大群众对干部选拔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部门负责人以及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全部竞争上岗,并推行全员合同制,3年共选拔所处长、公司经理负责人49名,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人数已控制在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编制的10%以内。采取各种措施,精干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科研队伍和管理队伍。20****年以来从原管理后勤部门合理分流108人进入院属企业;在广泛征求职工代表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退休、提前退休、内部退养暂行办法》,办理提前退休人员127人。
2****年,我院通过Internet、中国水利报、中国交通报、科技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招聘公告,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6个研究所所长。吸引了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和国内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共22位院外人员和17位院内人员参与竞聘。我院在招聘中严格遵守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参照国际惯例,创新面试内容和程序,科学客观地选拔了6个所的领导。成功引进了包括美国西北大学的博士和国内著名水资源专家等高层次优秀人才担任我院相关研究所的所长。一名在美国硅谷工作多年的博士此次回来虽然未能应聘上所长,还坚持留院工作。
二、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科技体制改革激发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科研合同额持续增长,20****年科研合同额为7132万元,20****年、2****年分别是20****年的1.67倍和2.1倍,2004年1-8月份的科研合同已与2****年全年持平;科技创新能力大大增强,20****年以来,共承担国家与行业重大科技项目213项,其中国家项目54项、部省级项目127项、其他项目32项。科研工作全面实现跨越式发展,科研成果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20****年至2****年共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30项,科研成果808项,公开621篇,出版专著16部,译著两部,获得国家专利22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
(一)开展基础研究,为科学治水提供决策支持
我院主要从事基础理论、应用基础和高新技术开发研究,承担水利科学领域中具有全局性、方向性、前瞻性和综合性的重大项目科学研究任务。目前在研的纵向项目139项。
我院承担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海河流域洪水资源安全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顺利通过了科技部验收,该课题将理论基础研究同我国水资源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开展跨部门、跨地区、跨学科的联合攻关,为海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对我国防洪减灾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项目“强热带风暴引起的风暴潮模拟和灾害评估”,针对风暴潮灾害对工、农、渔业造成的损失及所面临的风暴潮灾害的防灾、减灾问题,建立了三维台风场的中尺度预报、预测模式和风暴潮灾害的数据库和风暴潮灾害损失评估预测数值模式。“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城市防洪减灾”项目建立了城市防洪效益评估模型,已用于我国七大江河流域防洪保护区防洪效益评估,主要成果已被“中国防洪规划”所采用。“水利大型工程实时安全调度技术研究”项目把水利大型工程安全监测、水情测报和闸门监控自动化系统硬件集成为实时安全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可实现实时安全调度决策。
我院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洪水成因和防洪减灾对策研究”,20****年中期评估被评价为进展最好的课题,获得了课题经费补助奖励;“多雨地区超固结土坡的逐渐破坏机理及其分析方法”研究项目针对岩土工程中许多亟待解决而又悬而未决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岩土介质的破损力学,有望发展成为解决复杂岩土工程难题的新的理论体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大型复杂防洪系统洪水行为的数值模拟”,主要研究成果已被长江中下游防洪规划采纳,建立的实时洪水预报调度系统已在长江中下游防洪指挥部投入试运行。研究成果还得到了华夏英才出版基金资助。
近年来,我院共承担了数十项水利科技创新项目。“我国西南国际河流水资源开发战略与公平利用研究”项目研究成果为今后我国与周边国家或有关国际组织开展西南国际河流技术经济合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水利部重点项目“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完成了澜沧江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分析模型和水资源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模型。我院承担的“三维PIV测速系统的引进”、“水库风险评估和智能化大坝安全技术”、“新疆叶尔羌河冰川堰塞湖及溃坝洪水实时动态监测及预报系统”、“都市防洪排涝水情仿真和灾情评估系统”等“948”项目也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加强科技创新,为行业决策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提供有力支撑
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号召,我院在科研工作中强调原创性、集成性研究,加强科技创新,积极承担西部科技项目。国家西部大开发项目“锦屏一级水电站”工程规模巨大,为世界第一高坝,其枢纽整体模型也为世界同类模型之最。“锦屏一级水电站水力学综合优化整体模型试验研究”项目研究从施工导流、截流开始,对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过程中的相关水力学问题进行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系统模拟和预测分析;全面论证枢纽整体布置和泄洪消能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我院承担的“刘家峡库区末端航道整治技术研究”和“长江中游典型浅滩治理技术”等西部科技项目12项,为解决西部开发工程项目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承担的“三峡永久船闸集控调试咨询及部分监测”项目,圆满完成了包括永久船闸有水调试、实船试验及试通航试验等三方面工作,再次受到有关单位的好评。高水头船闸水力学研究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我院研制的“装配式抗洪抢护管涌围井”和“抗洪抢护管涌滤垫”结构合理,经济实用,已分别取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在20****年6月6日全国抗洪抢险、抗旱新技术新产品演示推广暨防汛抢险队伍建设现场会上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朱镕基总理在汪恕诚部长的陪同下重点观看了该项技术。
我院完成了“水法”有关修订调研任务,以及水利部“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全国节水规划纲要”和“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导则”、“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合理配置部分技术大纲及细则”、“水务管理”培训教材编制工作;先后举办了多期《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和《城市水资源管理》培训班;制订了《大坝安全监测仪器安装与管理标准》、《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和《水库降等与报废管理办法(试行)》已分别于2****年8月1日和2****年7月1日起施行;完成了全国1550座列入病险水库加固规划的三类坝安全鉴定成果全面核查工作。
(三)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
面向国家经济建设,我院承担了南水北调、三峡工程、长江口和珠江口、上海洋山港、龙滩水电站、苏通大桥、水布垭水电站、田湾核电站、淮河入海水道、永淀新河防洪和河口治理、新疆引额济乌等许多国家重大工程的有关科研任务。我院完成的“土工合成材料在堤坝防洪抢险加固中应用”、“微水电成套技术及系列设备”两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国家科技推广项目“高面板堆石坝新型监测设备”和攻关项目“高面板坝的新型监测设备及资料反馈分析”研究成果已经应用于世界上最高(233米)的面板堆石坝工程--水布垭水电站;攻关项目“高堆石坝原位观测和反馈分析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洪家渡、紫坪铺等工程。
三、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一)科技产业再上新台阶
我院科技企业努力树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经营理念,通过调整结构和经营方向,努力为工程建设服务。瑞迪高新技术公司的工程新材料产品除应用于淮河入海水道、临淮岗控制工程、引栾济津水源工程、新疆引额济乌、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贵州索风营电站等水利工程外,还应用于交通、城建、化工、冶金、环保等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科技开发经营保持了持续增长,2****年完成的合同额超过1亿元,是20****年的2倍。农电所划归我院管理后,经过改革,彻底改变了该所人心焕散的状况,开拓市场的能力明显增强,年合同额平均增长68%。
(二)人才梯队建设力度不断加强
我院采取有力措施,积极为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努力构造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20****年以来,平均每年投入200多万元设立南科院科学基金,重点资助水利水电水运研究领域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以及高新技术开发应用、推广项目。设立院青年基金,资助青年科技人员进行基础研究;鼓励并资助科技人员出国考察、培训、进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对我院在读研究生给予相应的科研经费补贴;新设立“南科院开放流动基金”,面向国内有关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研人员和在读研究生,资助科研和论文撰写工作;对回国人员优先安排住房,给予启动研究项目经费,并由院发放相应津贴;大幅度提高院科技进步奖奖金,对获得国家和部省科技成果奖的项目,实行等额匹配奖金奖励。我院已有的博士后流动站和4个博士学科点、8个硕士学科点,为我院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了支撑条件。
我院设立了“快速反应机制专用基金”,用于支持科研人员参与重大公共安全问题和水利突发性事件的处理和研究。2004年春节新疆建设兵团所属八一水库发生垮坝事件,我院立即组织有关专家在第一时间赶赴出事地点,在最短时间内协助调查组完成了事故调查报告,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肯定。
以上举措大大增强了我院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提高了整体科研水平,出现了科技人才由向外流转为向内流的好现象,近3年共吸引各类优秀人才近60名来院工作。
(三)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
我院不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先后与国外境外的80多所大学、科研单位等建立了互访、交流、科技合作关系。目前,我院有多位同志在国际组织或机构担任领导职务。2004年我院刘恒副院长经过激烈竞争,当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水文计划政府间理事会副主席,实现了我国水利科技人才进入联合国系统高层科技组织决策层的重要突破。2****年3月,张瑞凯院长率中国专家代表团赴日本参加了第三届国际水论坛会议,与世界各国同行进行了广泛交流。自20****年以来,我院承接了巴基斯坦等8个国家的20余项涉外项目,承办了大坝管理国际研讨会、流域水管理研讨班以及国际小水电培训等。
(四)院所文化初步形成
我院大力倡导积极向上的院所创新文化建设,坚持“科学、规范、诚信、卓越”的质量方针;推崇科学民主的作风,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干部工作的主要指标;突出强调协同攻关、协力创新的团队精神,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关爱职工,组织中青年科技骨干集中去香港、澳门休假,给每一位过生日职工赠送由院长签名的生日贺卡,组织职工开展“一对一”扶贫助学,奉献爱心活动等;注重职工思想工作,为职工提供服务优质、信息畅通、环境优美的工作条件。形成了“科学、民主、宽容、关爱”的独特南科院文化。
自20****年进行科技体制改革以来,在水利部党组的领导下和有关司局的关心、帮助和指导下,我院各项工作都取得明显成效。我们将紧紧围绕水利部党组的治水新思路,紧密结合我院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努力为科学治水提供技术支撑,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国民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 上一篇:体制改革评估动员讲话
- 下一篇:科学发展观水利改革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