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技术监督发言
时间:2022-11-23 10:52:00
导语:水利技术监督发言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同志们:
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全国水利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今天召开了,这次会议距上一次会议已经6年,是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水利技术监督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和****精神为指导,贯彻《水法》,落实国家有关标准化、认证认可、计量和质量工作的方针政策,根据部党组新时期治水思路的总体要求,认真总结、交流近年来开展水利技术监督工作的经验,表彰先进,研究部署下一阶段水利技术监督工作。
刚才,****副部长做了重要讲话,全面分析了水利技术监督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并就如何贯彻党的****和****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在新时期推动水利技术监督工作上新台阶提出了要求。下面,我就近年来水利技术监督工作情况,学习、贯彻落实索部长的讲话精神,全面推进水利技术监督工作讲几点意见,供大家讨论参考。
一、近年来水利技术监督工作的简要回顾
近年来,在部党组的高度重视下,在兄弟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在部内各司局、直属单位、地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通力协作和全国广大水利技术监督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水利技术监督工作紧紧围绕治水新思路和水利中心工作,开拓创新,在以下十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1997年全国第二次水利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以来,水利部认真贯彻《标准化法》、《计量法》、《产品质量法》和《认证认可条例》等法律法规,出台了《水利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水利计量认证程序规定》、《水利计量认证评审员管理细则》、《关于加强水利认证认可工作的若干意见》等10余项规范性文件,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水利技术监督工作实施与监督管理的规章制度。地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也加强了规章制度建设,如河北省水利厅与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了《河北省节水型产品认证管理办法》,为探索开展节水型产品认证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些规章制度对规范水利技术监督工作,促进水利标准化、认证认可、计量和质量工作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水利技术监督工作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编制《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
《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是水利技术标准立项与管理的主要依据。经过近三年的不懈努力,在完成清理整顿工作的基础上,我部正式了《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列入《体系表》的水利技术标准共615项,其中国家标准113项、行业标准502项,还列出了我国水利系统承担编制任务的4项国际标准,51项国家级标准物质,基本覆盖了水利工作的主要技术领域。为满足当前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急需,我部在《体系表》的基础上,及时编制了《水利信息化标准指南(一)》。我部在《体系表》方面开展的工作,得到了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的认可,其他部委多次来我部开展交流活动,推动了标准化工作的开展。部水资源司、水土保持司、农水司等水利标准化主持机构以《体系表》为主要依据,正在抓紧制定各自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编制规划。
(三)加大水利标准化经费投入
经部长专题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实施水利标准化“三五工程”计划,即在五年时间内,由政府投入五千万元,完成五百项标准项目。20****年水利标准经费投入是2000年的3.5倍,2002年又在20****年基础上增加43%,投入强度逐年加大。同时,有关单位也出台了配套政策,加大了投入力度,如南京水科院,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就对标准编制工作给予1:1的经费配套,近年来还有所增加,配套资金基本上达到了1:2,较高强度的投入,保证了标准编制任务按进度高质量地顺利完成。
(四)一批水利技术标准
到目前为止,现行有效的水利技术标准已达411项,其中国家标准60项,行业标准351项;工程建设标准286项,产品标准125项。国家级标准物质29种。每年新开编的标准达100项左右,目前共有289项标准在编,其中处于批准阶段的19项,审查阶段的27项,征求意见阶段的26项,起草阶段的217项。水利技术标准在数量上初步满足了水利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先后有15项水利技术标准被评为部级科技进步奖。据了解,通过应用《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使三峡水利工程在混凝土材料方面就节约资金达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98大水过后,为贯彻党中央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确保重点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我部及时组织编制了一批重要的技术标准,如《堤防工程设计规范》、《堤防工程施工规范》、《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和《堤防工程质量评定和验收规程》等,从技术上有力地支持了灾后重建工作。
围绕实施新《水法》和治水新思路,重点加强了水资源的节约、保护与配置以及生态建设、水利信息化等方面标准的编制工作,完成了急需的《水资源评价导则》、《地下水超采区评价导则》、《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导则》、《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中国河流名称代码》等标准的编制。
地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机构除积极参加水利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外,根据各自工作需要还编制了一批水利技术标准。如黄河水利委员会先后了《引黄涵闸远程监控系统技术规程》等13项标准,为数字黄河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四川省水利厅主编的《稻田养鱼技术规范》地方标准,自1997年以来,累计实施规范化稻田养鱼113万亩,总产鲜鱼11万吨,产值达11亿元。
总体上看,近年来水利技术标准的编制工作认真执行有关管理办法,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标准编制速度加快,标准的覆盖率提高较快,如水利工程建设标准的覆盖率已接近70%;二是标准化对象已由传统的水文、工程勘测、设计、施工等扩大到工程建设管理、节水、水资源保护与管理等领域;三是在编标准实行起草、征求意见、审查、批准四阶段文本全文上网,广泛征求意见;四是标准编制至少实行起草和审查2次会议评审,批准阶段坚持履行技术审核和体例格式复核的程序,标准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五)加大宣传贯彻和监督检查工作力度
根据《标准化法》,对标准的宣传贯彻和对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是标准化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近年来,广大水利技术监督工作者不断强化服务意识,积极采用信息化技术,正式出版了以权威性、实用性和完整性为特点的10卷33册的《水利技术标准汇编》,每年更新一版《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全文检索系统》,基本完成了水利技术标准全文上网工程,初步建立了以水利技术标准纸质文本、电子文本和网络平台为基础的三位一体标准服务平台。
针对标准宣贯工作这一薄弱环节,我部紧密结合水利中心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堤防工程和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2次大规模的标准宣贯活动,每次都有约1万人参加;近千名在编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员参加了《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的培训;在水土保持、节水灌溉、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标准宣贯活动,例如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举办了4期宣贯班,培训学员340名。通过开展宣贯活动,在技术上为提高水利工程建设和产品的质量提供了保障。
《强制性条文》的宣贯及监督检查,堤防工程、土工合成材料系列标准的宣贯等工作得到了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
(六)探索标准体制改革
标准体制改革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国际惯例接轨有着重要的意义。为贯彻落实《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在建设部的大力支持下,我部组织专家编制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在《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15部分中,水利工程部分在全国第二个。《强制性条文》是水利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强制性技术规定,包括了现行有效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直接涉及人民财产安全、人身健康、环境保护和其他利益的重要条款。它的和实施,使参与水利工程建设活动各方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政府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监督有了依据,为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杜绝水利建设工程中的安全和质量隐患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证。针对在《强制性条文》实施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组织开展了对《强制性条文》的修订工作,同时,还开展了研究水利产品技术标准中必须强制执行条款的探索工作。
针对我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组织专家完成了“加入WTO对我国水利标准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课题,在尽快构建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相结合的标准新体制和标准化管理新体制,完善水利合格评定程序和水利市场准入制度,构筑贸易技术壁垒,保护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市场和水利产品,扩大我国水利对外服务贸易和水利产品出口贸易,提高我国水利标准化水平以及与国际接轨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七)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
水利技术监督工作作为一项政府职能在改革中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和加强。有关司局、直属单位和各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设置或明确了相应的管理机构,配备了一定的管理人员,河北省水利厅等单位还专门成立了技术监督委员会。
为了充分发挥各类技术专家作用,我部积极培育和扶持了能提供有效服务、具有自我发展能力、布局合理的水利技术监督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国家计量认证水利评审组办公室的工作得到主管机构的肯定,全国水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绩突出,《水利技术监督》杂志、中国水利科技信息网等媒体,加大了水利技术监督工作学术交流和信息服务的力度,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咨询服务中心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中国水利学会成立了“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并组建了标准化部,“水文仪器及岩土工程仪器”和“水工金属结构”两类产品审查部的工作得到同行的好评,水利部批复成立了北京中水源禹质量体系认证中心,北京中水卓越质量体系认证中心也于近期成立。
在加强水利技术监督机构建设的同时,还注重水利技术监督队伍建设,加大了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有近300人参加了国家计量认证评审员或内审员培训,约3000人参加了质量管理体系等认证审核员或内审员培训。
水利系统有10余个集体分别获得全国技术监督工作和全国工程建设标准定额工作先进集体、优秀标准编制组等荣誉称号,10余人分别获得全国技术监督工作和全国工程建设标准定额工作先进个人、荣誉工作者等称号,2人在国家质检总局、科技部举办的中国技术标准高层论坛上获得优秀论文奖。
(八)全面开拓认证认可工作新局面
认证是保证工程建设、产品和服务符合国家技术法规、技术标准要求的合格评定活动;认可是对认证机构、质检机构、认证咨询、培训机构、认证人员资格认定的合格评定活动。认证认可是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为推动水利行业认证认可工作,我部出台了《关于加强水利认证认可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水利计量认证、产品认证、生产许可和质量体系认证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
在计量认证方面,了《水利计量认证程序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形成了一支专业齐全、素质较高的计量认证队伍。目前国家计量认证水利评审组由59名具备国家级计量认证评审员资质的人员组成,另有180多人获得计量认证内审员资质。有50家水环境类质检机构、36家水利工程建设类质检机构通过了国家级计量认证,1家质检机构同时通过了实验室认可。我部还坚持对质检机构每5年开展一次复查评审,并至少进行一次监督评审,通过不断完善检测机构的质量管理手段和现场测试方法,推动水利行业质检机构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检测技术水平和工作质量得到了稳步提高。北京、吉林、安徽、云南等省市水环境监测中心,在取得计量认证这张市场经济的通行证后,监测能力、管理水平,特别是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检测合同额逐年上升。
在生产许可证方面,水文仪器及岩土工程仪器生产许可证审查部有国家注册生产许可证审查员64名(含1名高级审查员),已完成33家生产企业155个产品型号的生产许可证审查发证工作;水工金属结构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部有国家注册生产许可证审查员29名(含2名高级审查员),已对195家生产企业发放了692张生产许可证证书。我部还了《水利系统启闭机使用许可证实施细则》,为推动启闭机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制度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在产品认证方面,我部依据《关于加强水利认证认可工作的若干意见》,结合水利工作实际需要,重点抓了节水产品的认证工作。今年3月,与国家标准委、国家认监委在水利部联合召开了以宣传贯彻《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通则》国家标准及推动节水产品认证工作为主题的新闻会。“国家节水标志”于20****年“世界水日”由李鹏同志亲自揭牌确定,为出台“节水产品认证标志”奠定了基础。
在管理体系认证方面,北京中水源禹质量体系认证中心拥有专、兼职审核员及技术专家86名,至今已发放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95份,签订认证合同近百余份。北京中水卓越认证有限公司拥有专、兼职审核员及技术专家60名,可从事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工作。长江委设计院、江苏省水利建设工程总公司等数百家水利生产企业相继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天津引滦工程管理处等数十家单位还通过了ISO14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通过推行管理体系认证,使水利企事业单位的综合竞争实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九)进一步推进计量和质量管理工作
计量是涉及数据的取得,保证数据的准确和可靠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为满足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需要,研制了29种水环境国家二级无机标准物质以及15种有机标样。建立了水文系统流速仪检定水槽、工程建设用“表面型核子水分—密度仪”等计量标准器。部分检定工作获得了有关部门的计量授权。水利行业有关计量仪器、仪表及设备均按规定进行周期性的检定。通过培训考核,水利系统共128人获得了计量检定员证书。三峡、葛洲坝等项目在单位工程验收时,没有水利部长江计量检定中心出具的检定证书,则工程质管部门不开验收单,不进行结算。
****年,我部会同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部灌排设备检测中心、节水灌溉设备质量检测中心,对节水灌溉产品进行了首次国家监督抽查,抽样合格率为78%,抽查结果在《经济日报》等新闻媒体上进行公告,有关执法部门根据抽查结果,对不合格企业进行了必要的处罚和整改。今年,我部又会同国家质检总局组织水利部灌排设备检测中心,对全国15家企业30余种节水灌溉喷灌类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通过监督抽查活动,在进一步规范节水灌溉产品市场,抑制劣质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为全面贯彻《产品质量法》和《质量振兴纲要》,围绕增强水利系统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提高质量水平,近年来我部广泛深入开展了新一轮全面质量管理普及教育和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积极参与全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和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的活动。有近百家单位和个人得到有关机构的表彰。各地还创造了不少好经验,如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坚持当生产进度与质量出现矛盾时,必须服从质量;当经济效益与质量出现矛盾时,必须服从质量的原则,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部领导一贯重视水利技术监督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每年10月14日,都在有关媒体上发表贺词,共同庆祝国际标准化日。
为了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和推广我国先进的水利技术,多年来,我部一直坚持派员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流量测量、土工学技术委员会以及国际电工委员会水轮机技术委员会等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活动,并承担了国际标准《悬移质泥沙测验方法》等4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部灌排设备检测中心积极参加了国际标准化组织灌排设备分技术委员会有关活动和国际灌溉设备测试网络,与国际同行开展了检测标准及方法的互认工作。
《橡胶坝技术规范》的制定,强化了该标准的主编单位中国水科院在国内外橡胶坝工程建设中竞争优势地位,他们先后为越南、伊朗、孟加拉等国设计建造了17座橡胶坝。并为泰国、伊朗、孟加拉等国的工程技术人员举办了橡胶坝技术标准的培训。这表明中国水利标准化工作已开始走向国际舞台。
这几年,是水利技术监督工作发展最快、收获最多的几年。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中央的正确决策和部领导的高度重视,离不开国家质检总局、建设部、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等兄弟部委的积极支持,离不开部内各司局、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有关单位和广大水利工作者的努力工作,凝聚着广大水利技术监督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刚才,表彰了水利技术监督工作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借此机会,请允许我向一贯重视水利技术监督工作的各级领导、兄弟部门以及广大水利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获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国水利技术监督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总结近年来水利技术监督工作,我们的主要经验和体会是:
1.贯彻中央水利工作方针,落实部党组新时期治水思路,紧紧围绕水利工作重点,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是全面快速推进水利技术监督工作的前提。
2.各级领导重视,建立协调机制,理顺工作关系,加大投入力度,是不断拓展水利技术监督工作的深度和广度的关键。
3.从规章制度建设入手,进一步规范水利标准化、认证认可、计量和质量监督的统一管理,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和水利产品标准的统一管理,是做好水利技术监督工作的保障。
4.以《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为基础,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分工负责,是促进水利标准化工作高效有序发展的基础。
5.用改革和创新的精神,不断提高水利标准化工作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是加快水利标准化发展的动力。
这些经验十分宝贵,对于在新时期进一步推进水利技术监督工作上新台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还要清醒地看到,水利技术监督工作在许多方面还需要加强和完善。
1.随着水利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水利科技的日新月异,水利技术标准体系需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标准制定、修订的质量与速度有待提高。
2.认证认可、计量和质量工作有待于全方位开展,特别是要加快建立水利产品认证制度。
3.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等等。
二、新时期的水利技术监督工作
(一)新时期水利技术监督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技术监督工作高度重视,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加强了对技术监督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技术监督工作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央领导在多次会议上反复强调技术监督工作的重要性。总书记在今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总理也在会议上指出要引导和帮助农民按标准组织生产,建立健全统一、权威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立市场监管和监测制度,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吴仪副总理在去年召开的全国认证认可工作会议上指出质量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认证认可是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一个重要手段。回良玉副总理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充分认识推进农业标准化的重要意义,与时俱进地做好农业标准化的各项工作。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并把实施人才、专利与技术标准三大战略作为应对加入WTO的重大举措。国家于20****年合并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国家进出口检验检疫局,升格组建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同时成立了由国家质检总局管理的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从组织上加强了全国的技术监督工作。今年9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为规范认证认可活动,提高产品、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提供了法律依据。
部党组为适应宏观形势和客观环境的变化,为及时解决水利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来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治水新思路,把水利技术监督工作摆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汪恕诚部长多次在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强调水利技术监督工作的重要性,要求水利系统各级领导干部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标准化等基础工作,提出要加强对良好生态系统的标准、生态需水量、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水旱灾害评价标准等基础研究。****副部长先后2次召开了部长专题办公会议,专门研究部署水利标准化和认证认可工作。我部实施的“三五工程”计划,在经费上对开展水利标准化工作给予了保证。
党的****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与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部署,****明确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对水利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针对新形势、新任务、新需求,水利技术监督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
实现水利现代化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水利技术监督工作提供基础保证。不仅要继续重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防治水害方面技术标准的编制工作,而且要更重视水资源优化配置、全面节约和有效保护等方面的标准制定工作,加快制定有关水利信息化方面的技术标准,促进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切实为解决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等问题提供技术支撑。
水利工程建设、产品和服务需要水利技术监督工作提供质量和安全的高效支撑。只有在水利工程建设、产品和服务中贯彻标准,执行相应的合格评定程序,才能推动技术进步,实现科学治水,全面提高水利行业质量管理水平,规范水利市场经济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
依法行政、实现政府职能转变需要水利技术监督工作的保驾护航。建立完善的水利技术标准体系,实施在独立的第三方基础之上的认证认可制度,通过专业人员依据技术法规和标准对产品、服务和管理开展客观公正的检测活动,并进行综合评判,既是依法行政的具体体现,又可以使政府从大量的行政审批、培训、考核、验收、发证等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促进实现政府职能转变。
加入WTO需要水利技术监督工作的积极应对。只有了解并熟悉标准、认证等国际上通行的游戏规则,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制定并实施符合国际规则和我国具体国情水情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才能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提升中国水利在国际舞台上的综合实力,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和安全。
水利企事业单位改革需要水利技术监督提供有效保障手段。通过承担水利技术标准的编制和宣贯工作,提高质检机构的检测能力,积极参与水利认证认可工作,在水利计量和质量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可以有效地增强他们的综合实力。水利企事业单位通过相关的认证,获得相关资质,等于领取了市场经济活动的“通行证”,就可以提高他们的市场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不断发展。
面对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和严峻挑战,我们不能满足已有的成绩,必须与时俱进,再接再厉,要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把握有利时机,抓住发展机遇,不断提高对水利技术监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扎扎实实地开展水利标准化、认证认可、计量和质量工作,全面开创水利技术监督工作新局面。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
新时期水利技术监督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和****精神,紧紧围绕新时期治水思路,加强水利技术监督工作。健全和完善水利技术标准体系,积极探索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相结合的水利技术标准新体制,全面开展水利行业认证认可工作,加大标准实施监督和计量工作监管的力度,整体提高水利工程建设、产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实现水利现代化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水利技术监督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以实施标准化“三五工程”为龙头,进一步提高水利技术标准的编制水平,加快完善水利技术标准体系;以建立健全水利认证认可体系为契机,加强计量认证和生产许可证管理工作,建立节水产品认证制度,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和水管单位管理体系认证;进一步加强水利计量和质量监督工作;依托信息化,服务水利行业,面向全社会,全面建设适应市场经济需要、较为完善的水利技术监督工作体系。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以下工作目标:
在水利标准化工作方面:依据《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完成600余项水利技术标准和4项国际标准的编制工作,使水利工作领域内的标准覆盖率达到90%;推动组建5家以上水利标准化工作机构;标准宣贯和监督检查活动要覆盖所有重要水利技术标准,参加宣贯活动的技术人员数量超过3万人次。
在水利认证认可工作方面:形成一支80人左右国家级计量认证评审员队伍,通过国家级计量认证的实验室达到100余家;建立水利产品认证制度,推动成立5家左右产品和体系认证机构;健全水利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鼓励水利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在水利计量和质量监督工作方面:完成50多个标准物质的研制任务;建立5项左右行业内最高计量标准;形成一支约200人的水利计量检定员队伍;健全水利工程建设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增强水利行业质检机构的综合实力。
(三)主要任务
为实现以上目标,要全面推进以下四方面的工作任务:
1.不断加强水利标准化工作
水利标准化工作正面临着两个深刻的转变,即从重点解决水利技术标准的有无转变到强调和提高标准的质量水平,从以制定工作为主转变到加大标准的修订和实施工作力度。水利标准化工作要抓住机遇,顺应潮流,落实《水利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一是全面实现“三五工程”目标。完成《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和《水利信息化标准指南(一)》规划的编制任务,提高水利技术标准在主要技术领域的覆盖率。要重视标准立项的前期调研工作;强调标准的复审工作,加强标准的修订工作,特别是局部修订工作;大力推进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实施力度。要规范管理,建立公正高效透明的工作模式,想方设法提高标准的编制质量和水平;按照主管机构负责标准化工作合同的管理,主持机构组织实施标准化工作合同,主编单位负责组建标准编制组、对标准编制的质量和进度全面负责的模式,强化合同管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标准编制工作严格按合同约定的工作程序和时间要求进行。
二是完善水利技术标准体系建设。要根据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对标准化工作的客观要求,在全面收集整理、分析研究国内外水利技术和标准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争取用2~3年的时间,以结构优化、层次清晰、数量合理为目标,完成《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的修订任务。新《体系表》要强调以社会效益为主、公益性较强的水利技术标准,以进一步提高水利技术标准在大江大河大湖治理、节约用水和提高用水效率、水环境保护、跨流域和跨地区调水、水土保持与生态系统建设、西部地区和城市水利建设、水利信息化等方面的覆盖率。
三是强化标准宣传培训和对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每项标准原则上都要编制相应的多种媒体形式的宣贯培训辅导教材,争取与标准文本同步发行。要面向标准的使用单位,面向基层,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扩大标准宣贯的范围。对水利技术标准的监督检查工作要制度化,并逐步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四是推进队伍与人才建设。加强水利技术监督社会中介服务体系建设,要认真总结全国水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成功经验,根据成熟一个,组建一个的原则,加强水利标准化技术咨询体系建设,增加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事业单位、基层单位代表在水利标准化委员会中的比例;建立布局合理、资源优化配置的质检和认证机构网,引进市场机制,大力开展检验、校准、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建立专业队伍和社会力量参与的新机制,不断提高专业队伍的整体素质,有计划地强化业务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创造条件,培养高层次的水利标准化人才;充分调动有关专家的积极性,发挥专家的业务咨询和技术指导作用;鼓励、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水利标准化活动。
五是加强科研和前期准备工作。水利科研项目要兼顾承担编制相应标准的任务,要特别注重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中开展水利标准化活动。重大水利标准化专项研究要纳入水利科研的总体计划。要加强水利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研究以及水利技术标准体系研究、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以及认证认可相互关系的研究、重要技术标准配套检测手段方法、性能标准、可靠度问题等标准科研和前期工作。开展标准化对水利工程建设、产品和服务贡献率研究,分析评估标准化对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影响。关注事实标准、论坛标准等标准化工作的新动态。加强水利标准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六是探索水利标准体制改革。标准体制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转变政府职能有着积极的意义。重点要开展新一轮《强制性条文》的宣贯以及监督检查活动。按照WTO/TBT协议规定的5个方面,探索水利产品标准中必须强制执行的内容。
七是实施水利国际标准化战略。要加大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力度,实质性地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积极参加有关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会议等国际标准化活动,努力把我国具有特色的水利技术标准推向国际市场,提高我国水利工程技术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国水利全面登上国际舞台。
2.全面开展水利认证认可工作
水利认证认可工作要贯彻《认证认可条例》,落实《关于加强水利认证认可工作的若干意见》,按照强化水资源科学管理,提高水行政管理水平,增强水利行业综合竞争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计量认证、生产许可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水平,以节水灌溉产品认证工作为突破口,大力开拓节水产品认证和其他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完善由计量认证、生产许可、水利产品认证和管理体系认证组成的统一的水利认证认可工作体系。
一是加强计量认证工作。水利计量认证工作要贯彻《水利计量认证程序规定》和《水利计量认证评审员管理细则》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水利计量认证的标准化、规范化。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建设,加强对国家计量认证水利评审组的行业指导,强化对国家计量认证水利评审组办公室的领导与管理,建立健全内审员资质管理制度,进一步改进理论考试和现场操作考核,提高检测人员的业务水平。要加大对水利工程建设、灌溉量水设施和水文设施开展检验和校准的力度。组织开展实验室比对等能力验证活动,持续提高各质检机构的检测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确保质检报告的科学性、公正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推动各质检机构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做好计量认证与管理体系认证同步的准备工作。结合水利工程建设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推动水利行业质检机构通过国家审查许可。待条件成熟时,逐步推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实验室认可制度
二是提高生产许可证工作管理水平。加强对国家水文仪器及岩土工程仪器、水工金属结构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部的行业指导与管理,加大生产许可证审查员的培训力度,及时对生产许可证制度的产品目录和相应的管理办法提出修改建议。要完善相应水利技术标准体系,加大涉及生产许可的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力度。不断完善启闭机等水利产品的使用许可证管理办法。
三是开拓产品认证工作。建立节水产品认证制度。根据水利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逐步探索建立水库大坝安全检测设备认证等其他水利产品认证制度。
四是促进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对从事直接涉及用水安全的单位逐步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在坚持自愿的原则下,鼓励水利企事业单位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尝试开展GB/T28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按照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探索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和水管单位逐步推行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3.稳步开拓水利计量工作
水利计量工作要立足行业,面向市场,服务社会,为规范水利市场行为,实现水利现代化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一是健全水利量值传递体系。要加快完成标准物质的研制任务,完成《体系表》规划的目标。争取国家质检总局的支持,为水文系统流速仪检定水槽、工程建设用“表面型核子水分—密度仪”等建立行业最高计量标准,开展质检机构包括人员、设备、方法在内的比对工作和能力验证。
二是加强计量检定工作。建立水利行业计量检定规程体系,建立并完善水利计量检定规程的编写、审查、备案制度。完善水利行业计量检定员培训、考核、管理制度,提高检验检测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是重视计量器具工作。深化对水利行业强制性计量器具、通用和非通用计量器具,特别是南水北调和节水灌溉急需的量水设施的研究和监督管理,配合水价水权水市场改革,实现用水的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向计量管理要效益,提高用水效率,为建设节水型社会打好技术基础。
4.整体提高水利质量监督工作水平
水利质量监督工作要深入贯彻《产品质量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质量振兴纲要》,增强水利行业干部职工的质量意识和标准化意识,加强质量管理、提高质量水平。
一是加强质量监督抽查活动。要改变传统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进行质量监管的做法,深入开展节水灌溉产品的国家监督抽查活动,逐步建立健全涉及安全、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和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工作制度,加大抽查后处理工作力度,保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二是全面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制定水利质量监督工作规划,明确提高质量的目标和措施。建立完整有效的水利质量监督规章制度,推进质量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水利质量检验、质量咨询、质量认证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构建和完善水利质量监督信息平台,向社会各界传递水利质量监督信息。
三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要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促进水利产品升级、提高水利产品综合竞争力为目标,推进优质水利产品战略。通过抽查、打假、治劣、扶优等途径,健全保护知识产权法规和规范工程建设招投标及采购等措施,扶持一批有发展前景和效益好的优秀水利企业;对违反国家强制性技术标准的事件和假冒伪劣的水利产品要加大曝光频率,整顿市场秩序,规范市场行为。
三、扎扎实实做好近期水利技术监督工作
根据新时期水利技术监督工作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近期要扎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快制定各专业领域技术标准编制规划
各有关专业技术领域都要加强各自标准编制规划的研究工作,在现有《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的基础上,进一步清理各自的技术标准项目,准确地提出有关水利技术标准项目名称和具体内容,确定每项标准在标准体系中的位置和相互关系,实现标准体系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解决重要标准的缺项问题,解决水利标准存在的层次、界限不清,标准项目过细、过散导致内容相互交叉、矛盾和低水平重复等问题。
(二)力争每年完成100项左右标准的编制任务
各主持机构、主编单位要通力合作,提高效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力争每年完成100项左右水利技术标准的编制任务,全面高质量地完成“三五工程”规划的目标。重点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立项的程序。立项的主要依据是《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对当前工作急需的尚未纳入《体系表》的水利技术标准项目,请主持机构提出建议,按程序报批。标准的立项按项目建议书、年度计划、项目任务书的程序开展工作。
二是立项的重点。要优先安排修订(含局部修订)标准项目、国家标准项目、采用国际标准项目,以及基础和通用标准项目。立项的重点是涉及行业职能交叉的重要领域(如水环境、地下水)、水利信息化、南水北调以及水利亮点工程建设急需的技术标准。
三是编制过程规范化。要体现公平、公开、透明和开放的原则,切实提高标准的编制质量。标准编制组以及审查要广泛吸纳相关的、有代表性的单位和专家参加。在编写过程中,对于内容有交叉的标准,要突出重点,加强协调,减少交叉,避免矛盾。对有争议的技术问题,应充分讨论和协商,意见未采用的要说明理由。标准编写的体例格式要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等标准的规定执行。
四是强化监督检查。目前共有289项标准在编,标准编制任务空前繁重。请各主编单位和参编单位真正提高对标准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进度要求,切实在人力、财力和工作时间上支持标准主要编写人员的工作,督促标准编制组按时高质量地完成任务。主持机构要负责确保标准编制计划的严肃性,对主编单位和参编单位履行合同的情况要有布置、有检查、有考核,掌握标准编制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完成新一轮《强制性条文》的修订和宣贯工作
一是加强修订工作。《强制性条文》的全面修订工作即将完成。今后,在老标准的修订、新标准的制定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必须强制执行内容的编制工作,不断充实完善《强制性条文》。
二是强化宣传培训工作。新版《强制性条文》后,要配套完成宣贯辅导教材的修订工作,发行多媒体宣贯辅导教材,开展新一轮宣贯活动。要尽快组建咨询管理委员会,组织专家,壮大宣贯师资队伍的力量。要把宣贯的重点放到地县及以下的有关水利单位和工程技术人员。请各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各单位加强信息沟通和反馈,特别是要积极反映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报道。
三是开展监督检查活动。要加强配套的制度建设研究。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流域机构应切实承担起各自的行业管理责任,开展重点检查和专项检查活动。对任何违反《强制性条文》的行为,影响工程质量和造成安全事故的,要加大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处罚的力度。
(四)切实加强标准的规范化管理
一是严格标准的定期复审制度。标准自之日起,原则上每五年应复审一次,确定标准是否需要全面修订或局部修订。各主持机构、主编单位要根据自己的标准情况,每年向主管部门提交标准的复审计划建议,积极组织力量,完成标准的复审工作。
二是建立健全标准修订和局部修订工作制度。根据复审结果,优先安排修订项目,特别是局部修订项目。
三是推行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制度。对于急需的但又没有成熟到可以制定标准的先进适用技术,可以采用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形式,指导工作实践。
(五)进一步加强计量认证工作
一是加强规范化管理。修订《水利水电工程与产品的安全、质量检验测试机构计量认证考核规程》;编制水利计量认证《申请书》等范本,提高质检机构计量认证的工作水平;编制水利计量认证《评审报告》范本,提高计量认证评审的质量。
二是综合提高质检机构的市场竞争力。开展计量认证工作的各单位,要进一步规范检验行为,提高质检技术水平,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全体员工执行《质量管理手册》的自觉性。要增加必要的投入,使有关设施、环境和仪器设备等方面达到要求。
(六)大力推进节水产品认证工作
在国家认监委的指导下,以推进节水灌溉产品认证为突破口,《节水产品认证管理办法》,认真研究并提出“节水产品认证目录”;以“国家节水标志”为基础,出台节水产品认证标志,广泛推广使用节水产品认证标志;在《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通则》的基础上,加快完善节水产品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推进节水产品认证工作全面开展。
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培育节水产品认证机构,完善节水产品检测体系。按照国家设立认证机构的有关规定,结合水利科研院所体制改革,推动有条件的水利企事业单位组建节水产品认证机构。各地要发挥水利行业的优势,推进农业、工业和生活节水方面产品质量检测设施的建设。要下大力气培养节水产品认证从业人员和检测技术人员。
(七)深入开展节水灌溉产品国家监督抽查活动
要继续争取国家质检总局的大力支持,建立规范的产品市场及现场定期监督抽查机制。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法规和政策,坚决摒弃地方保护主义,在取水许可,计划用水等管理环节,在农业节水示范项目和灌区节水改造等项目中要推广使用符合国家监督抽查活动中合格的灌溉设备,不使用的可削减用水计划,不予供水或不批准取水,不予批准立项或验收;对于暴露出来的不合格产品和工程,要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合作,开展监督活动,对不合格的企事业单位要限期整改,并进行必要的处罚。
(八)不断加强调查研究等前期工作
一是重点加强水利技术标准立项的前期调研工作。要根据水利工作的重点,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做到四个明确,即明确标准编制项目的立项目的、意义及预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明确标准项目的适用范围;明确标准项目的主要技术内容,方法及其成熟程度;明确需要协调的国内相关标准。开展与国外同类标准的对比工作,认真估算项目所需的时间以及补助经费要求。
二是强化标准的科研工作。要积极争取科技部、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等的大力支持,开展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作项目——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标准体系研究,以及重要技术标准研究专项——我国节水灌溉设备质量监测与评价技术体系研究、地表水有机污染物监测和标准方法研究、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协调发展策略等项目的研究。
(九)完善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宣贯、咨询工作
一是加强基础服务工作。要不断完善标准化工作管理数据库,加强对水利技术标准编制工作的管理。努力使“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全文检索系统”和“水利技术标准全文上网工程”更上一层楼。积极推进标准制修订工作网上申报及管理服务工作。水利技术标准的出版发行部门要加快标准的出版速度,加大标准的发行范围,及时向水利行业和社会各界提供有效标准。
二是广泛开展宣贯培训工作。重点完成新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水利质检机构计量认证考核规程》宣贯辅导教材的编写工作。
三是推进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配合国家标准委,积极稳妥地推进节水灌溉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等5个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
(十)做好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
一是稳步推进采用国际标准的工作。采标工作要从立项阶段抓起,各单位在标准编制工作的项目建议书阶段,就要认真收集相应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信息,认真对比分析,积极采用适合我国国情、水情的技术内容。
二是高质量地完成国际标准的编制任务。要抓住我国作为《悬移质泥沙测验方法》等4项国际标准制定、修订的主编国或项目组成员国的机遇,积极组织国内有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质检机构和主要生产企业的专家,作为工作组成员参加国际标准编制的全过程,掌握技术发展动向,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利益。要同步制定相应的国家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
三是推动我国优势水利技术标准的翻译工作。在我国有技术特色和优势、国际标准比较少且有需求的水文、泥沙、农村电气化、沙棘、橡胶坝等领域,要在完成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力量,将水利技术标准翻译成外文,把我国的技术标准推向国际市场。
四是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活动。要在现有的工作基础上,重视国际化标准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编制工作,争取承担更多的国际标准编制任务,争办小型国际标准化会议。
同志们,党的****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提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奋斗目标,迫切要求我们全面提高水利标准化、认证认可、计量和质量工作的整体水平。水利技术监督工作任务艰巨而光荣,任重而道远。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埋头苦干,扎扎实实地全面推进水利技术监督工作上新台阶,为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 上一篇:水利技术监督总结讲话
- 下一篇:水利技术监督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