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工作会议讲话

时间:2022-11-04 11:38:00

导语:市民政工作会议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市民政工作会议讲话

这次全市民政工作会议,是在重要的时期,在重要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讲重要的时期,是“十五”已圆满结束,“十一五”刚拉开了序幕,今年是开局之年、起步之年,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讲重要背景,是全面实施增强“三力”,率先崛起总战略这个大背景。因此,做好新时期的民政工作显得格外重要。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起步开局之年,民政工作面临着更艰巨的任务,担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全市民政系统必须牢固树立服务增强“三力”、率先崛起大局的意识,围绕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主题,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进一步提升理念,创新发展,集聚优势,建好平台,提高水平,深化大民政实践,凸显大民政实效,总结新经验,迈出新步伐,实现新跨越。

一、总结经验,传承创新,推进民政理念新提升

近年来,面对社会背景和民政工作新形势、新变化,我们坚持把大民政建设作为加快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主题来实践,在理论上思考、在实践中探索,在改革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民政工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服务和奉献大局的能力,以及自身持续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近几年大民政建设的实践和探索,有不少经验值得总结,给予我们很多启示,其中最突出的有这么几条:

一是服从服务大局,在准确定位中才能凸显地位。近年来,我市民政工作的舞台越来越宽广,作用越来越明显,非常关键的一条,就是民政工作切实找准了与党和政府全局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任务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一方面,民政部门视野非常宽阔,思路非常清晰,在服务发展、服务和谐中谋划民政工作,坚持依靠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依靠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依靠社会各界的踊跃参与,合力发展民政事业;另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深刻认识民政事业在全局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切切实实把推进民政工作作为加快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来对待,作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的综合性工作来把握,加强领导,给予支持,提供保障。可以说,民政工作的强大生命力就在善于把握大局、服务大局、准确定位、有为有位。

二是坚持民政为民,在办好实事中才能收到实效。民政工作触角广,业务多元化,但其灵魂和精髓始终是“解决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只有牢固坚持民政为民的理念,特别是从阶段性发展实际出发,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整合资源,集聚力量,重点突破,办好实事,给群众带来看得见、享受得到的实惠,才能彰显民政工作的魅力,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欢迎和支持。近年来,我市民政系统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456”民生工程,把为民办实事作为第一要事,把“群众利益无小事”体现在民政工作的方方面面,强化五大管理,深化五大服务,正确处理好“竭尽所能”与“力所能及”的关系,扎扎实实地为群众办了一批实事,办了一批好事,体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树立了务实为民的良好形象。

三是创新体制机制,在激发活力中才能增强实力。体制机制的创新在民政事业发展中,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问题。近年来,我市民政系统着力推进民政工作思路、职能、方式的转变,在完善体制上做文章,在创新机制上下功夫,建立健全以“六大平台”为依托的运行机制,以多元投入为来源的资金筹措机制,以优化素质为核心的组织保证机制,同时建立完善城乡基层自治机制、灾害紧急救援机制和系统性社会救助机制,不断推进社会福利、社会捐助、社会慈善、社区建设、村务公开等多项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大民政格局的形成和民政现代化的建设。实践证明,体制机制创新是解决民政事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实现民政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之举,为我市民政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也增强了民政事业内源型发展的实力和张力。

以上这些,是近年来大民政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宝贵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民政事业更快更好发展,实现民政工作在增强“三力”、率先崛起中的更大作为,必须传承这些好的经验,坚持这些好的做法,同时更要着眼于发展,着眼于未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确立新理念,创造新亮点,取得新业绩。

二、与时俱进,奋发有为,迈出民政工作新步伐

“十一五”开局之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十分繁重,民政系统作为加强社会建设的主要职能部门,作为巩固国防建设的重要职能部门,在率先崛起,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全局中,地位更重要,责任更重大,任务更艰巨,作用更突出。群众利益无小事,民政事业件件都是大事。如何提高对民政工作特殊地位的认识,如何做好新时期的民政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做到“五讲”:一是讲感情,民政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做民政工作,件件都要认真去做,不能有丝毫马虎;二是讲责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强化责任意识,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体现执政为民;三是讲立场,要始终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做好群众工作,是每个干部的必修课、基本功;四是讲作风,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群众,做好新时期的民政工作,推进民政事业的发展,是对各级干部工作作风的检验;五是讲能力,要在民政工作中,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为民解忧,为民解困,多做理顺情绪的事,不断提高执政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全市民政系统要更加自觉地融入增强“三力”、率先崛起的战略大局,做到认识更清醒、举措更创新、作风更扎实、成效更显著,迈出民政工作的新步伐。

一要认清大背景,承担新使命。对于“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我们总体上有五个判断:一是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二是实现科学发展的转轨期,三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攻坚期,四是**增强“三力”、率先崛起的关键期,五是和谐社会的构建期。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按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要求,把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将成为各级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民政工作范围主要集中在社会建设和管理领域,民政事业发展水平直接体现了社会文明与和谐程度,做好民政工作,对推动和谐社会构建所起的作用,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直接、更为重要、更为关键。我市社会总体和谐稳定,但发展成果与群众愿望之间还有较大差距,要继续保持社会和谐的态势,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艰巨、更为繁重。全市各级民政部门一方面要切实把握和利用好机遇,另一方面也要做好迎难而上的充分准备。要在新的起点上重新审视自己,树立强烈的使命感、紧迫感,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围绕民政事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服务大局,尽心敬业,攻坚克难,再创辉煌。

二要明确大目标,实现新突破。全市民政系统要在“十一五”规划的指导下,按照“加快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小康、实现率先崛起”的总要求,坚持把加快社会建设和管理体制创新,提前实现民政事业现代化作为总的目标,把更好地发挥稳定作用、保障作用和助推作用作为服务增强“三力”、率先崛起战略的总的定位。围绕这个总体目标,今后一个时期,从整体上推进民政事业发展,要努力在以下七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一是适应社会老龄化加快的趋势,在社会福利社会化上有新突破;二是适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在社团布局、结构调整、培育社会需要的社团上有新突破;三是适应强化基层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需要,在促进基层自治、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上有新突破;四是适应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在依法救助上有新突破;五是适应军队和国防建设新发展,在双拥工作法制化和社会化上有新突破;六是适应社会服务多样化需求,在公共服务手段和水平上有新突破;七是适应民政事业大发展的要求,在民政资源资金渠道多元化上有新突破。

三要实现大转变,发挥新作用。科学发展观是统领,做好新时期民政工作同样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引领,从思想理念、工作方式、体制机制等层面加快实现“五个转变”:一是民政工作领域要由以农村为主,转向城乡统筹互动;二是民政工作对象要由以救助困难人员、特殊群体为主,转向扶助困难和服务全社会兼顾;三是民政工作职能要由偏重于救济救助,转向社会救助和社会管理并重;四是民政工作主体要由单一的政府行为,转向强化政府行为和引导社会参与并举;五是民政工作方式要由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法制手段为主。在推进转变的同时,要立足更高要求,更好地发挥民政工作无可替代的“五个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在建立健全社会管理新格局中,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对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的推动作用;二是在增强社会管理的合力中,充分发挥城乡基层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三是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中,充分发挥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合力推进的作用;四是在健全和改进对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中,充分发挥民间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五是在服务军队和国防建设中,充分发挥军地互动、全社会各阶层互动的作用。

四要推进大统筹,促进新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区域统筹发展,各项工作统筹发展,是实现民政事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要认真分析形势和现状,出思路、定政策、转机制、强措施,推进大统筹,促进新发展。当前要重点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主动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把城镇社区管理的模式和做法向农村延伸,把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推进新农村建设;二是在区域民政事业的发展中,采取更有力的举措,加强对两区的指导和帮助,加快缩短区与县的差距,实现全市民政事业的均衡协调发展。

三、强化支撑,增强“三力”,实现民政事业新跨越

民政工作是政府的工作,在新的发展时期,民政工作已经成为政府关注民生、执政为民的重要基点,成为政府工作发展惠民、发展靠民的直接体现,成为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的真实检验。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清形势,把握趋势,不断强化对民政事业发展的支撑,不断创新民政工作的管理机制,及时研究和协调解决民政部门履行职能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民政事业增强“三力”、实现新跨越,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

一要强化政策保障,增强民政实力。实力是根本,是支撑。要多措并举,多元投入,努力破解制约民政事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各级政府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尽财力最大可能,加大对民政事业的投入。去年底,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深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会议,提出了“保基本、全覆盖、多层次、相协调、可持续、高效率”的总体目标要求。要根据省政府要求,抓紧调整我市2006年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规定安排好医疗救助专项资金,继续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难的问题,继续安排集中供养专项资金补助。各地在编制年度财政预算中,要打足必需的社会救助资金,不留缺口。同时,要进一步健全落实多渠道筹措社会救助资金和民政事业发展经费的政策措施,为民政事业现代化提供财力支撑。

二要强化基层基础,激发民政活力。民政的根基在基层,对象在基层,活力在基层。要在思想上进一步确立重视和服务基层的理念。各地和有关部门要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切实加强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在政策指导、资金投入、资源配置等方面向基层倾斜。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配合,共同加强基层工作平台建设,确保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要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努力做到“一个口子受理”、“一个口子发放”、“一个口子统计”,更好地方便城乡群众。同时,要关心爱护基层民政干部,积极创造开阔眼界、培训提高的机会,提升能力,创优队伍,使基层民政工作更富生机和活力。

三要强化平台建设,彰显民政魅力。平台建设既是大民政格局的主体和依托,也是创造特色、培育亮点、彰显魅力的土壤。在深化平台建设中,要更好地发挥民政部门的牵头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健全长效机制,巩固平台建设的积极成果。各成员部门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协作意识,增强齐抓共管的自觉性,创造性地做好参与和配合工作,做到思想上合、目标上合、力量上合、资源上合。力争通过一年努力,使平台建设在新的层面形成工作配合密切、资源供给整合、信息渠道畅通、政策实施互动、运作协调高效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