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工作会议讲话一

时间:2022-11-03 02:50:00

导语:工业经济工作会议讲话一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工业经济工作会议讲话一

一、**年我市工业经济提速增效,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年是我市工业经济蓬勃发展、速度效益全面提高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工业战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力推进“工业支撑”发展战略,工业经济协调快速增长,各项经济指标圆满完成年度目标,尤其是运行质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体现了“好中求快,快中求好”的发展要求,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发展速度“较快”。全市26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05.47亿元,突破了100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40.5%,实现增加值31.41亿元,突破了3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5.6%,连续3年位居全省前列并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

——质量效益“较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利税、利润、税收分别为96.82亿元、4.97亿元、2.28亿元、2.69亿元,分别增长41.8%、24.9%、21.3%、28.1%,并且呈现出税收增幅超过利润增幅的良好态势,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70.1,比上年提高27.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七位,创历史新高。

回顾过去的一年,工业经济发展特色明显、亮点纷呈,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工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户数从2003年的138户、2004年的187户、2005年的209户,发展到**年的260户,一年一个新台阶,三年一个大跨越,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有力支撑了工业总量的快速提升。列入市级重点调度的30户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以11.5%的企业户数在工业总产值、利税、利润等指标上分别占到规模以上企业总量的44.6%、66.9%和81%,其中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由上年的8户增加到12户。兴乐铜业继永佳集团之后,成为全市第2个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

二是园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经历了打基础、拉框架的前期工作之后,园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集聚效应开始显现。**经济开发区等6个经济开发区获省批准成立。据初步统计,全市10个经济园区规划总面积已达70.26平方公里,累计完成投资61.09亿元;入园企业376个,开工建设项目299个。全年新增入园企业、新开工入园项目分别达117户和123项,完成投资24.4亿元。黟县综合经济园区碧阳创业园、歙县经济开发区创业基地、祁门县龙门坦工业园、休宁经济开发区创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创业基地被认定为省级创业基地。

三是招商引资成果进一步显现。全年共签订工业引资项目266个,总投资33亿元,到位资金11.8亿元。从项目数量看,工业招商项目占全市项目总量的比重达44.1%;从资金到位情况来看,资金到位率达35.5%,在六大板块招商中位居首位。其中,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112个,约一半项目来自浙江、上海等长三角地区,产业东接的趋势相当明显。

四是工业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市完成工业技改投入20.8亿元,同比增长56%,超过“十五”前3年的总和,有力地促进了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53个项目列入省技术改造“百千工程”导向计划,总投资14.2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项;省级技术创新项目29项。永新公司多功能高阻隔包装材料项目、**汽车电器公司汽车组合开关及车锁生产线技改项目等相继建成投产,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形成。

五是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根据全省统一部署,积极开展企业改革新一轮攻坚战,列入规划的66户企业改制工作稳步推进,绝大多数企业已经开展清产核资、方案制定、组织实施等各项工作。与此同时,一些改制企业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全民创业不断推进,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入库税金分别达95.48亿元、6.29亿元,其中税收占全市税收比重超过50%,全年新增私营企业882户,民间资本进一步激活,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断增强,内生增长机制初步形成,全年开发新产品133项,其中,达国际水平2项,填补国内空白3项,国内先进水平38项,新增产值10.4亿元、税金1.69亿元,新产品产值率达27.4%。7户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其中永新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被评为省优秀企业技术中心。

六是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节能降耗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资源回收率进一步提高。工业废渣综合利用率达100%,万元工业增加值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和单位GDP用水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逐年下降。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取得了初步成效。

取得这样的成绩,非常来之不易。这是在座的各位和全市工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充分证明了市委、市政府“以工业经济为支撑”的发展战略和关于**年工业经济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是正确有效的,也充分说明了各区县在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是坚决有力的。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对在座的各位同志并通过你们向所有关心、支持和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社会各界,向在我市工业经济领域创业的境内外投资者、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周边及省内发达地市相比,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相比,与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环境的需要相比,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我们仍存在诸多不相适应、亟待改进的地方:工业结构不合理与持续较快增长能力不强并存,传统行业盈利能力不高与高新技术行业发展不快并存,各类资源相当丰富与资源加工开发深度不够、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经济优势并存,产品附加值不高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并存,骨干企业数量不多与中小企业发展不快并存,企业融资能力不强与管理水平不高并存,一般劳动力资源不足与高级经营管理和技术人才紧缺并存,国内市场占有率不高与国际竞争力不强并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支持全民创业、中小企业发展的氛围有待进一步提升,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

这些情况和问题表明,我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任务还很艰巨,实现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压力还比较大。对此,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认清形势,明确目标,坚持走有**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今年是我市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我们面临的仍然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环境,一个总体上有利于我们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环境。

从国内发展趋势来看,宏观经济处于新一轮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阶段,国家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资本市场逐步活跃,煤电油运等瓶颈制约有所缓解等等。所有这些表明支撑发展条件进一步增强。

从省内发展态势来看,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鼓励和支持东部地区向中西部进行产业转移的政策导向已经明确,给全省工业经济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政策机遇。省委、省政府全力推进“工业强省”战略,并将其提到我省加快改革发展的六大战略之首,支持工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

从我市发展条件看,随着大交通条件的实质性改善,我市承接长三角等地产业、资本转移的优势更加凸显,有利于进一步承接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加速与沿海发达地区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全面融合;工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形成了以真空镀膜、塑胶彩印复合软包装为代表的新型包装材料,以汽车零部件、机床为代表的机械电子,以茶叶、木竹、茧丝绸为代表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以粉末涂料、环氧树酯为代表的精细化工等支柱产业,涌现出永佳集团、金马股份等一批主业突出、具有一定核心竞争力的优势骨干企业;全市上下争先进位、创业创新的意识日益浓厚,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的合力正在形成,多年来经济能量的积蓄为工业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些都为我们下一步加快工业化进程奠定了扎实基础。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推动发展模式转型的倒逼机制开始启动,国家提高能耗、环保市场准入标准,信贷、土地、环境约束趋紧,项目审批门槛提高,新项目开工难度增大,投资增长受到一定抑制等,给我们加快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今年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形势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制约因素。我们务必要保持清醒头脑,深刻领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准确把握宏观经济政策的新导向,明确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目标,积极应对,趋利避害,把各种困难和风险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各种对策和措施考虑得更周全一些,做到有备无患,未雨绸缪,努力做到好中求快、快中求好。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把“好”与“快”辩证地统一起来,“快”就是要有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速度,要有奋起直追、跨越前行的态势,要有一年上个新台阶、几年发生大变化的决心和气魄;“好”就是我们的发展必须做到速度、结构、效益的统一,做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要注意防止两种不良倾向:一种是教条的理解“又好又快”,抓工作时放不开手脚,畏首畏尾,错失发展良机。在现阶段,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加快工业发展是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工业经济相对落后的我市,加快工业发展显得尤为迫切。没有一定速度的“快”,我们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只会越拉越大,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就无法化解;没有一定速度的“快”,就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无法发挥工业在经济增长中的支撑作用;没有一定速度的“快”,“好”就失去了基础,也无法体现其深刻内涵。我市**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亿多元,居全省倒数第二位,只有合肥的8.5%、马鞍山的14.7%、芜湖的15%,仅比池州市多出5.5亿元;工业投资总量居全省倒数第三,仅比池州、毫州高出1.9亿元和2.8亿元,但比排名前一位的铜陵市低17.3亿元。上述指标与暂时排在后面的地区比,我们领先的优势很小,但与排在前面的地区比,我们赶超的压力很大。从当前区域发展格局看,全省各地呈现你追我赶的激烈竞争态势,如果我们不正视差距,奋力赶超,我市与发达地市的差距不但不会缩小,而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一种是将“又好又快”放在一边,粗放发展,盲目进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最终难以实现发展,更谈不上科学发展。那种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搞所谓的加快发展是吃子孙饭、断子孙路的错误选择,是与科学发展背道而驰的。没有工业发展的“好”,**良好的生态环境就难以保持;没有工业发展的“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就难以保障;没有工业发展的“好”,所谓增长快就失去其本质意义。因此,加快工业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节约社会资源,高起点地优化工业经济布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安全、高效地推进工业发展,实现工业经济在更高层次上的又好又快发展,少走弯路,避免重蹈一些地方走过的速度快、浪费大、污染重、效益低的覆辙。

当前,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工业完全有条件、有基础在全市率先崛起的进程中勇挑重担,多做贡献。全市工业战线要正视差距不气馁,直面困难不畏缩,看到优势增信心,坚持既定的发展思路不动摇,在抢抓机遇中应对挑战,在破解难题中加快发展,在加快发展中优化结构,努力推动工业经济朝着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迈进。

综合上述分析,根据全市经济发展的总体部署,2007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四届二次全会、四届人大七次会议、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工业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又好又快发展为主调,以转变增长方式为重点,坚持“三个围绕、一个不上”,加快扶优扶强和体制创新,推进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优化经济结构和区域布局,加速推进具有**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进程。

2007年全市工业经济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社会工业增加值增长19%,其中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增长30%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以上,实现利税增长15%以上,工业技改投入25亿元以上,规模以上企业突破300户,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4%。

三、真抓实干,奋力拼博,努力推进全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为确保完成2007年工业经济各项目标任务,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要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1、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工业园区体系,在加快载体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坚定不移地走区域集中和产业集聚的发展道路,加快构建以市经济开发区为龙头、各区县经济园区为支撑的园区工业体系。市经济开发区要担当起全市经济园区发展的龙头,今年入园项目要确保100个,完成投资8亿元,实现财政收入3000万元。各区县园区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打造产业特色,立足自身实际,着眼比较优势,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定位,突出特色,集中力量发展并形成2-3个优势产业,形成差异化、互补性发展的园区经济。

要实现园区错位发展的目标,必须从思想观念、经济利益和考核激励等方面加强引导和调控,确保企业向产业集聚、产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特色转变。在思想观念上,要从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从加快产业集聚的角度出发,加快现有园区优化整合,打造一批具有鲜明产业特色的区县工业园;在经济利益上,要参照《关于加快**新城区建设和发展的决定》中关于“对各区县引资入园的企业,区县可分享所荐企业增值税和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80%”规定,给引荐企业的区县予以税收补偿;在考核激励上,就是将引资数量、企业增加值、税收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列入引荐区县的统计、经济观摩和目标考核范围。通过有效整合,使园区的集聚效应得到充分发挥,产业层次得到提升,真正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主要载体。

同时,要在推进园区集约化经营上狠下功夫。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今年土地报批工作难度可能要增大,各地务必要超前应对,主动出击,确保符合报批条件的建设用地尽早获批,需要开工建设的项目有地建设。同时,要严格项目用地管理,对不按协议要求推进、经督查仍无效果的项目,要依法予以调整或收回,最大限度地盘活土地存量资源。要严把项目准入关和投资强度关,严格控制污染重、能耗高、土地耗用多、投入产出率低的项目,为优质高效项目节约出土地、能源等要素,为承接国内外大企业集团、为产业链长的企业群进入腾出空间。

2、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在培育经济增长点上再创新佳绩

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把工业招商作为今年招商引资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抓住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和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强各种形式的合作与对接,努力使工业招商的质和量都取得新突破。

重点抓好产业招商。近年来,我们引进了不少项目,但真正形成产业链、产业群的不多,形成这一现象既有客观因素的制约,也有我们自身的原因,招商引商还存在“饥不择食”的情况,还没有很好地注意上下游产业的衔接。今后的招商,要按照“构建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壮大核心企业、建设重大项目”的思路,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积极寻求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产业对接,促进汽车零部件、精细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旅游商品开发等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产业尽快形成集中度大、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产业集群。加强对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动向的研究,要以我省与上海签订战略转移合作协议为契机,主动出击,加强对接,寻求突破,下大力气争取承接上海产业的整体转移。

提高项目包装能力。项目包装是招商引资工作中非常关键的一环。一要善于寻找项目。及时从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中发现项目,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中发现项目,从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中发现项目;二要善于论证项目。做项目前期工作,一定要调查资源情况,分析市场形势,研究收益回报,让客商感到有利可图、有钱可赚。现在我们很多项目包装只有本地情况,没有细致详实的市场分析,无法引起客商的兴趣。要注意改进。三是要善于推介项目。要综合运用媒体、网络、商务活动等各种手段,全方位、多层次推介本地项目情况。政府网站和各部门网站要整合资源,开辟窗口,集中宣传和推介工业项目。市县两级工业主管部门都要抽调责任心强、懂经济工作的干部,组织专门班子负责这项工作。

完善激励机制。在招商引资考核上要坚持做到项目不开工建设的不能算完成任务,项目不产生效益的不能算是好项目。对招商引资实绩突出的个人,坚决按有关政策规定兑现奖励。在继续强化政府招商的同时,要充分发挥企业招商主体作用,给政策、引路子、强服务,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努力形成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的招商引资新格局。

3、实施扶优扶强战略,在扩大工业经济总量上取得新成效

做大做强现有骨干企业。以着力培植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为目标,在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中选择一批骨干企业,通过市、县两级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等手段,支持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多种生产要素向其聚集,鼓励其对上、下游配套企业进行收购、重组、兼并、改造、控股、参股,实现低成本扩张;鼓励其加强对外合作,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结成战略联盟,以进一步扩大规模、增强实力、提高效益。要切实抓好上市预备企业梯队建设,积极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尽快上市。

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在重视企业规模的同时,也要对企业数量给予同等的关注。一般来说,大企业都是小企业发展而来的。如果没有一大批效益好、主业突出、管理规范的小企业,**工业崛起就会缺乏坚实的基础。今年省里将启动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遴选出1000户最具成长性的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各区县要尽快进入前期工作,扎实开展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和认定,争取一批市场前景好、极具成长性的规模以下企业列入全省扶持范围。同时,要加大政策整合力度,叠加运用各项扶持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加快培育产业集群。抓工业只从“面”上抓总量是不够的,必须下大力气从“点”上抓优势产业的培育。我市新型包装材料、机械电子、农副产品深加工、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虽已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但尚未真正形成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的产业集群,关键是产业链不长,配套能力不足。下一步,要从两方面共同努力:一要不断促进区域内配套。支持中小企业进入骨干企业的供应网络,形成一批围绕骨干企业的专业化配套企业,努力提高骨干企业在本市区域范围内的配套率。鼓励中小企业参与骨干企业的经营战略,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相关产业,围绕主导产品发展延伸产品,走出一条产品、企业、产业联系发展的道路。二要积极开展外向配套。这是一条切实可行的低风险发展路子。各地各部门要鼓励更多的本地企业走出去,积极谋求与国际国内大企业、大公司的生产配套,在当好“配角”中发展自己。同时,市经委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调研分析,认真编制并组织实施食品加工、医药加工等产业发展规划。

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着眼于增强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鼓励企业通过产学研联合、技术研发中心等方式,开展重点领域的科技攻关和对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转化,加快工艺装备的更新换代和新产品开发,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的研发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7户省级技术中心企业要积极实施“1+2”计划,即每户企业与2所以上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联盟。要支持、指导企业积极申报省级技术中心,同时积极开展市级技术中心认定工作,引导企业重视技术进步。

强化品牌意识。加大培育、宣传和扶持力度,引导企业进一步增强品牌意识,把培育品牌、提升品牌、经营品牌、推介品牌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紧密联系起来,大力发展一批技术含量高、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大的知名产品,争创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和国家、省级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力争在专利发明总量和争创省级以上各类品牌上有重大突破。

高度重视和支持企业文化建设。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一个高尚的、让所有员工都能认同、共同追求的企业精神和价值观,是所有成功企业的共同特点。我们的企业要做大、做强,就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大力培育企业文化,提倡“只为成功寻办法,不为失败找借口”的全员创新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人的价值和自身发展与企业的经营发展相统一,用文化力来推进企业的创新发展。

4、全面推进项目建设,在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上迈出新步伐

实践证明,近年来我们把加大工业投入、实施技术进步作为工业发展的切入点,取得明显效果。2003年我市工业技改投入只有5.7亿,2004年是9.9亿,2005年是12.4亿,**年首次突破20亿。近几年工业较高增速充分说明,高投入能够带来高增长。当然,工业投入一般要滞后两年才能实现效益,实现“十一五”规划关键是前两年,如果前两年技术和投入都能上去的话,到“十一五”的第四年第五年就会有一个持续较高的增长。因此,我们要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生态良好以及符合产业政策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力度搞技改、上项目,确保今年工业技改投入超过25亿元。

精心组织项目计划。进一步完善项目规划管理和项目储备机制,按照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找项目、围绕预期市场选项目、选择好的项目载体定项目、按照程序跑项目、诚守信用建项目的五项要求,不断调整充实规划项目库。鼓励企业围绕品种、质量、效益,“在建一个、论证一个、规划一个”,不间断地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今年市经委要继续重点调度20个技术改造项目,强力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和实施进度,力争抓出成效。在梳理项目的基础上,结合全省技术改造投资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做好我市技术改造投资目标的衔接工作。

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工业主管部门要对投资总量上规模、技术水平上档次、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的重点项目实施重点跟踪。对项目的前期准备、立项审批、开工建设、生产经营、市场开拓、人才引进进行全程服务,确保意向项目快立项,批准项目快开工,开工项目快建设,投产项目快达效。已经开工建设的项目,要实行“倒计时”,严格按照进度的要求,紧紧抓住资金到位、现场管理、项目验收等关键环节,重点攻坚,整体推进,确保项目如期竣工。对进度缓慢的项目,要逐一分析原因,排查问题的症结所在,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调度和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重点抓好省技术改造“百千工程”亿元以上项目、“专精特新”项目实施。

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去年我市工业项目在争取国家和省有关部门支持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今年要进一步认真研究国家和省里的政策,主动适应投资体制改革的要求,做到国家和省里支持什么,我们就对接什么,切实提高项目的入选率,进一步争取国家和省直部门的更大支持。重点瞄准国家、省项目导向计划,争取今年有更多的项目列入计划。

5、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在增强工业经济发展活力上力争新提升

强力推进企业改制。各地各部门要全面贯彻和落实全省和全市企业改革工作会议精神,突出重点,全面推进,以一抓到底的决心打好企业改革攻坚战,确保列入规划的66户企业年底前全面完成改制任务。

在改制方式的选择上,要因企制宜,科学决策,选择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改革方案,可通过出售改制、兼并收购、嫁接改造、剥离分立、退二进三、零资产转让、摘帽换牌等改革措施,全面放开搞活中小企业。需要强调的是,必须严格执行既定的改制政策,不得随意开新的口子。

在改制程序的运作上,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坚持公开、透明、规范,向职工交底,让职工参与。对资产评估、出让和安置方案的制订,必须遵循相关政策,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确保职工得到妥善安置。要在改制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让广大职工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确保改制工作既积极又稳妥地推进。

在改制成本的支付上,必须要统一思想,明确认识,改革的成本早晚要付,早付比晚付的成本要少得多,付得越晚成本就越大。因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本着这个指导思想来开展工作,精心谋划,统筹考虑,多管齐下,加快推进,切实提高改革成本支付能力。支持企业通过土地置换、资产变现等多种途径盘活存量资产,充分利用国有企业改革的各项优惠政策,多渠道筹措改革成本。要严格按照市委常委会的决定,市直所有改制企业资产变现的资金必须全部进入市财政企改专户,由市企业改革领导组统一安排使用。

要发挥好企改办组织协调、指导全市企业改革工作职能,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督促改革任务如期完成。对列入改革规划的66户企业,各级政府和市直企业主管部门要落实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并根据自身实际,做好规划,排出时间表。改革任务重的地方要加大力度,加快推进,改革进展快的也要进一步完善,妥善解决好职工经济补偿、社会保险、企业债务等各种遗留问题。

推进管理创新。引导骨干企业设立战略研究机构,加强市场的战略分析与预测,加强对未来技术发展趋势的研判,加强对同业者竞争能力的评估及相关因素的判断,在战略分析指导下编制发展规划,以不断完善的动态规划指导经营活动。引导企业加强购销管理,推行产品的集中招投标采购,建立适应产品特点的区域营销网络,采取意在调动营销人员积极性的营销方式。加强以成本为中心的核算管理,模拟影子价格,降低财务费用,控制物化成本和人工成本,鼓励应摊尽摊,应提尽提。加强生产管理,坚持对标生产,强化质量控制。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建立企业信息局域网,大力推进企业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软件的应用,在市场营销、生产制造、产品研发和物流配送等方面,实现内外部资源有效融合和协同运作。

大力推动全民创业。各地各部门要把民营经济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消除束缚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创造更加宽松有利的政策环境,放宽市场准入,降低创业门槛,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充满活力的民营企业群体。要加强舆论导向,形成支持改革者、崇尚成功者、宽容失败者、鼓励创新者的社会氛围,迅速掀起一个全民创业、加快发展的热潮。对管理基础好、发展潜力大、具有一定规模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民营企业,各区县要有重点地进行培育和扶持,使其做大做强。

要以全省新增30户创业基地、建立30家创业辅导中心、完成100名创业辅导师培训和聘任为契机,加快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启动市、区县创业辅导中心和创业辅导师队伍建设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创业辅导、创业信息、创业培训、创业融资担保等四大创业服务体系。

6、切实抓好节能降耗,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取得新进展

节能降耗、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是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今年市政府已将能耗指标正式纳入各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年度考核体系,作为对地方各级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任期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考核内容。各地各部门要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围绕预期目标,在重点行业、重点环节、重点领域、重点工程上大力推进节能降耗,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生产,切实做到环保设施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强化节能管理,推进节能技术改造,提高工艺技术水平,降低资源消耗。充分利用各种政策鼓励节能降耗,采取各种方法鼓励全民参与节能降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调整资源供应结构,推动资源的回收利用和可再生资源发展。

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进程中,企业是当之无愧的主力军。而衡量一个企业循环经济的建设成效,重点看是否肯投入、有项目;是否有工艺、技术的创新;是否有工作机制。目前,一部分企业已经尝到了甜头,感受到清洁生产、节能降耗、治理污染等带来的好处,但仍有不少企业存在着加大成本等模糊认识和畏难情绪。各地各部门一定要加强引导和宣传,鼓励企业成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表率,积极推进以节能降耗为主要目标的技术改造,研究开发资源综合利用、资源节约、资源替代等先进技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管理和监督,坚决制止浪费资源行为。今年全市将培育一批清洁生产企业的样板、循环经济园区的样板和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样板,予以重点扶持。

7、着力优化工业发展环境,在提升服务水平上再上新台阶

发展需要环境,工业企业尤其需要良好宽松的外部环境。优化发展环境,关键是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要着重从三个层面开展服务:一是既要抓好总体的服务,又要抓好具体的服务。总体服务,就是要加强宏观政策、经济形势以及产业政策导向的研究,为企业提供政策、信息、策略咨询。具体服务,就是要帮助企业协调好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的供应,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进行。二是既要提供共性服务,也要提供个性服务。共性服务的着力点主要体现在企业反映最迫切的融资和人才问题上。在融资服务上,要提高政府控股担保机构资本实力,完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引导民间资本投资组建担保公司。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支持工业经济发展。进一步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做好上市直接融资的准备工作,鼓励项目融资、股权融资和融资租赁。在人才服务上,积极开展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有效整合社会各类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层次不同的职业技能培训,支持骨干企业到人才相对密集的大城市设立技术研发中心,采用异地招聘、异地兼职等柔性流动方式,到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龙头骨干企业中引进“星期六工程师”。此外,根据不同企业和投资者的不同要求,积极开展个性化的服务。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只要是法律允许,政府又能够做到的,我们就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三是既要加强政府服务,也要加强社会化服务。就现阶段而言,政府的服务对企业非常重要,也是主要的;但从长期看,随着市场体制的完善,企业主要是依靠社会化服务。因此,我们在加强政府服务的同时,还要动员社会各方面一起来为企业服务、为工业服务。今年,要以做大做强市级担保机构为切入点,逐步构建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要积极引导、鼓励、发展各类商会、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充分发挥这些组织在信息引导、行业自律、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的作用。重点开展全市中介服务机构的调查摸底,把前期工作做细做实,争取列入全省重点支持的100户中介组织名单。

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目标管理,确保任务顺利完成。各地各部门要尽快对目标进行再分解、再细化,明确序时进度,任务分解到部门,责任落实到人头。要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加强工作督查,对不符合进度要求的要重点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典型问题要及时解剖,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任务顺利完成。要加强目标责任考核,对考核先进的单位及负责人要加大奖励力度,对后进单位也要予以鞭策。要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对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实行一月一通报、一季一分析、半年一小结,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现场推进会,通过听情况、看现场,迅速掀起比学赶超的热潮,营造加快发展的氛围。

最后,就当前工业生产再强调几点:一是确保工业生产“开门红”。要准确把握经济运行发展变化趋势,及时掌握工业经济调节的主动权,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监控,引导企业按市场变化组织好生产,确保一季度工业生产“开门红”。二是项目早争取。要加强项目库建设,高质量高标准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各地各部门要立足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把握国家政策导向,筛选论证一批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对投资者吸引力强的项目,高标准组织项目包装,把大项目做细、小项目做精。要加大项目争取力度,认真做好项目推介工作。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项目宣传,有针对性地开展对上争取和对外招商,提高项目命中率。三是毫不松懈地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必须警钟常鸣,常抓不懈,任何时候都不能麻痹大意,任何时候都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要切实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对工矿企业、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和领域要进一步强化管理,严格落实责任制,全力遏制重大事故,坚决杜绝特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