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发言

时间:2022-10-28 08:06:00

导语: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发言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发言

在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7年6月14日)郭永祥同志们:

这次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非常重要。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推进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研究部署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开好这次会议,对于进一步完善林业产权制度,促进我省林业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次会上,林业厅、财政厅、监察厅、档案局的负责同志就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有关工作作了安排,沐川县、珙县的负责同志交流了经验。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调动全社会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中央*3年颁布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要求“进一步完善林业产权制度”。福建、江西、辽宁、浙江等省率先开展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深受农民欢迎,得到中央肯定。去年和今年中央两个一号文件,都对加快推进这项改革提出了要求。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23个省区市启动这项改革。我省于*4年7月开始在乐山市沐川县进行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全省已有近50个县开展这项工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省政府最近出台了关于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决定在全省推开这项工作。

(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深化农村改革、促进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我省和全国一样,在林业改革上也经历了较长时期的探索。从时期分山分林到户,农业合作化和时期山林集体统一经营,到改革开放初期实行林业“三定”,即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这些改革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林业发展,但是没有触动林业产权这个根本。由于农民对集体林地林木的处置权和收益权未能真正落实,农民从事林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造林难、护林难、防火难、投入难、科技兴林难以及“大资源、小产业”等问题突出,致使广大林农守着“金山银山”过紧日子。这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产权改革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兴林富民为目标,通过“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把林地的使用权交给农民,建立起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规范有序、监管服务有效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耕地延伸到林地,是一次真正触动产权的改革,是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有利于农业发展空间的进一步拓展,有利于推进我省由森林资源大省向林业经济强省转变。

(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促进我省向现代农业跨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也是一个多山省份,山区林区占国土面积的70%以上。作为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向现代农业跨越的进程中,林业肩负着重要责任。一方面,提高现有耕地产出率存在很多制约因素,而且耕地还在以每年40万亩左右的速度减少;另一方面,比耕地面积大四倍多的林业用地产出率极低。发展现代农业,既要继续挖掘耕地的潜力,同时也要做好山区和林地的文章,加快发展林业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讲,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潜力在山、希望在林”。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使广大林农真正成为山林的主人,把山当田耕,把林当粮种,在林地上实行集约经营,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林业资源。通过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的依法规范流转,还可以促进资金、人才、技术和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向林业聚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林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浙江省临安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后,竹业年产值增加一倍多,涌现出10个超千万元乡、100多个超百万元村;江西省赣南市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林地使用权依法有序流转,大力发展脐橙规模种植,赣南脐橙在国内外市场可与美国新奇仕橙相抗衡,都显示出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巨大活力。

(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构建和谐*的有力保障。我省地处长江、黄河上游,是全国重点林区和林业建设的重点省区。全省林业用地面积2280万公顷,居全国第四;林木总蓄积16.44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二。独特的生态区位,决定了我省肩负着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历史使命。同时,我省也是南方重点集体林区,集体林业用地1046万公顷,占全省林业用地面积的半壁河山,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广大农民群众大力造林护林,森林覆盖率由工程实施前的24.23%提高到30.27%,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广大农民群众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最直接的建设者、守护者和参与人数最多的群体,要巩固和发展生态屏障建设成果,就必须进一步调动农民群众的热情。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山林产权,让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就能使农民群众对山林有实实在在的拥有感,自觉自愿地“看好自家山、管好自家林”,以前所未有的激情投身生态环境建设。同时,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密切干群关系,把农民群众的问题解决好,把农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还可以减少林权纠纷,维护林区社会稳定,促进林农之间的和谐,促进林农与森林资源之间的和谐。这就能为构建和谐*奠定重要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高度重视。在去年9月1日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上,总理指出:“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这项改革有利于调动农民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利用和保护好林地资源,要在试点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今年大年三十在辽宁农村给农民拜年时指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土地承包经营在林地上的实践,一定会受到农民欢迎。你们这里先行一步,将来要在全国推行。要相信它的效果。今年4月在江西考察时又强调:“中国70%是山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如同家庭承包一样,在山区林区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回良玉副总理也指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顺应发展规律,顺乎农民意愿,符合农村实际,是加快林业发展、振兴林区经济、富裕广大林农的根本途径,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必将载入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史册、中国林业改革发展的史册。”中央领导的这些重要指示,为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这项改革。

二、把握关键,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根据中央部署,省政府《关于推进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作出明确安排:全省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改革任务,今年加快试点,明年全面推开,后年全面完成。各地要按照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内容、范围与方法,先试点、后推开,有步骤、分阶段,积极而稳妥地推进。改革过程中,务必把农民是否得到实惠、生态建设是否加强、林业产业是否发展作为衡量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确保达到优一方生态、强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促一方和谐的目的。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整个改革都要把握好“农民得实惠”这个根本,让农民得利、让农民受益,对农民该给的利益要给足,该减的负担要减够,该搞好的服务要搞好,使之成为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要让农民成为改革的主体,从方案设计到组织实施,直到检查评估,都要严格坚持“三分之二多数同意”的原则,经过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对过去已划定的自留山、已分到户的责任山,不得违背农民意愿强行收回;自留山、责任山被收归集体统一经营,多数群众要求归还的,应归还农户经营;对集体统一经营效果较好、群众满意不愿再分的山林,可以实行均股均利到户到人,继续由集体统一经营,但要转换经营机制,明确经营主体,实行独立核算。

二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实行分类指导。我省山区、丘陵和平原地区森林资源状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民群众的要求差别较大,即使在同类地型的区域内,不同地区的森林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改革中一定要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对集体林分布比较集中、人均面积较大、农民对山林依赖性较强的山区,原则上要分山分林到户。对集体林相对分散、人均面积较小的丘区和平坝地区,可以均股均利到户。在遵循全省统一部署的前提下,市州对县市区、县市区对乡镇,乃至乡镇对村,都要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地推进改革。但不管采取哪种形式,都要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守住“生态受保护”这道防线,绝不能因改革引发乱砍滥伐、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三是坚持依法规范操作,确保公开公平公正。改革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森林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办事,做到依法改革。各地要根据省政府《意见》,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把改革任务落实到每一个环节,落实到每一个山头地块,严格履行报批、备案等程序,规范操作。切实维护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坚持进度服从于质量,做到改革内容、程序、方法、结果四公开,实现全过程“阳光操作”。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林权纠纷,要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依据相关法规和政策做好调处工作,做到户与户纠纷不出组,组与组纠纷不出村,村与村纠纷不出乡,乡与乡纠纷不出县,县与县纠纷不出市州。对有纠纷的山林,应先调解后确权,一时难以达成一致意见的,不能急于求成,不得核发林权证书。对借改革之名强行低价流转山林、套取集体资产等侵犯群众利益的违法行为,务必严肃查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四是坚持尊重历史,保持政策的连续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具体办法可以随着实践发展不断完善,但改革方向和基本政策不能随便摇摆,切实稳定农民的经营预期。改革过程中既要鼓励探索创新,又要尊重历史,不能简单地推倒重来。在林业“三定”中责任山、自留山已“两山并一山”的,应保持稳定。上一轮承包到期后,原承包合同基本合理且执行较好的,可直接续包。对集体林权已经流转且程序合法、合同规范的,要予以维护。要切实加强林权档案管理工作,做到改革推进到哪里,档案工作就跟进到哪里,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准确和系统,为改革留下经得起检验的历史记录。五是着眼于发展,加强林业产业培育。不抓生态建设,改革就会迷失方向;不抓产业发展,改革就会丧失活力。要把这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促进我省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在改革过程中统筹好林业产业发展。要超前谋划,认真研究改革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对制约林业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积极寻求解决办法,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优化林业产业发展基础。要适时启动配套改革,从采伐、运输、林权流转、金融和税费扶持政策、生态效益补偿等方面着手,构建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改善林业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要坚持科学规划,以森林资源为依托,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精深加工为重点,积极培育带动农户多、综合效益高的林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市场前景广阔的木竹加工、林产化工、生物质能源和森林旅游产业。要以改革促进发展,以发展检验改革,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让山头绿起来,产业活起来,林农富起来,农村经济壮大起来。

三、加强领导,确保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顺利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林业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是牵动“三农”工作全局的一件大事。各级政府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这项改革提上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实施,务求取得成功。

(一)落实工作责任。省政府已成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全省这项改革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各市州和县市区也要尽快成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坚持政府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要组建专门的工作机构,明确职责,健全制度,做好方案制定、业务培训、实施指导、政策咨询、矛盾调处等具体工作。通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在全省形成“省统一部署、市州加强指导、县市区直接领导、乡镇组织、村组具体操作、部门搞好服务”的工作格局。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摸清林情,了解民意,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二)加强部门配合。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履职尽责,紧密配合,形成改革合力。林业部门要发挥主管部门的作用,认真做好改革的各项基础工作和服务工作,当好政府的参谋和助手。财政部门要把改革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按进度足额拨付,保证改革所需。监察部门要对改革实施全过程监察,严肃查处改革中出现的各种违法违规案件,确保改革依法依规操作。档案管理部门要把林权改革档案的收集是否完整、整理是否规范、保管是否安全、利用是否方便作为重点,加强对基层林权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发展改革、国土资源、农业、司法、民政、工商、地税等部门和银行要通力合作,共同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搞好服务。这里特别强调,改革过程中要坚决杜绝乱收费、乱摊派行为。除国家和省政府规定的涉林收费项目外,各地和相关部门自行制定的收费项目一律取消;对国家和省政府规定的涉林收费项目,也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标准执行。

(三)精心组织实施。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刚刚起步,大量问题将不断涌现出来。尤其是我们的改革意见是在借鉴先行地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的,需要在改革的具体实践中经受检验。因此,制定改革方案要把各方面因素尽可能考虑得周全一些,对方案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尽可能估计得充分一些,把改革的配套政策、工作措施和应对预案尽可能准备得完善一些。同时,要加强对改革动态的跟踪调研,及时了解新情况,敏锐发现新问题,妥善处理新矛盾。要鼓励基层的实践和创造,认真吸收基层实践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不断地完善政策,更好地指导改革。

(四)加强宣传发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性强,涉及千家万户农民的切身利益,必须把宣传发动作为第一道工序,并贯穿改革的始终。充分发挥电视、报刊、广播、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改革的意义、方针和政策,把方案交给基层和农民,让每一个干部清楚,每一个农民明白。各级林改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吃透政策、掌握方法,不仅成为改革的实际推动者,还要做改革的宣传鼓动者,面对面地为群众答疑解难,做农民的贴心朋友。通过扎实有效的宣传发动工作,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改革、参与改革,营造共同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良好氛围。同志们,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及千万农民的事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部署,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作出新的贡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