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普查登记会议讲话

时间:2022-10-27 11:45:00

导语:党员普查登记会议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员普查登记会议讲话

同志们:

经县委同意,今天召开全县流动党员普查登记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乡镇抓党群的副书记、组织干事和县直局以上单位抓政工的副职和政工股长,共150余人。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市委组织部、市委先教办《关于在全市开展流动党员普查登记工作的通知》精神,研究部署我县先进性教育活动有关准备工作,加快推进各项准备工作的进程,为全面推开先进性教育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我县流动党员普查登记和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做好先进性教育和流动党员普查登记工作的重要意义

在全党开展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的十六大作出的重大部署。落实好这一任务,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我县实际来看,全县目前拥有3万多名党员,遍布各个地区、各行各业。深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努力达到“提高党员素质、服务人民群众、增强组织建设、促进各项工作”的目的,是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体党员、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是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迫切需要,也是切实解决党员队伍中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强基工程”、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迫切需要。

中央对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高度重视,、曾庆红等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去年以来,已在全国各地进行了各类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试点。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委领导的指示精神,把这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完成和落实好,做好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至关重要。只有思想发动到位,切实把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的部署上来,先进性教育活动才能深入人心,顺利开展;只有调查研究到位,真正摸清情况、找准问题、明确目标,先进性教育活动才能有的放矢,更具有针对性;只有组织保障到位,配强工作班子,完善工作方案,及时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和理顺党员组织关系,先进性教育活动才能扎实推进,收到实效。同时,要切实搞好流动党员的普查登记工作。流动党员是新形势下党员队伍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加强和改进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搞好党的建设的客观要求,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任务,也是党的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内容。由于种种原因,疏于管理,有的甚至以种种借口拒绝接收外来流动党员;有的党员组织观念淡漠,外出不打招呼且到了打工地方又隐瞒党员身份,不主动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削弱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目前形势下流动党员存在的客观性、必然性和长期性,增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把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作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努力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路子、新办法,使流动党员不管流动到哪里,都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十六届四中全会将于今年9月召开,整个先进性教育活动将于四中全会之后,从今年四季度起全面展开。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各项准备工作的进度,重点是集中精力解决一些需要统一操作的重要问题。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扎扎实实地把各项准备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为先进性教育取得圆满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二、从讲政治的高度,切实搞好流动党员的普查登记工作

根据省委组织部湘组[2004]87号文件和全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准备工作座谈会精神,为切实做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准备工作,全面摸清流动党员的底数,决定集中两个月时间对全县流动党员进行一次普查登记。

从现在起,各地各单位要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组织专门力量,要重点对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社区、农村、非公有制企业及新经济社会组织等领域进行排查,在此基础上,采取拉网式排查的方法,对所有流动党员逐一登记造册,弄清流动党员流出流入时间、去向或来源、从业情况、组织关系接转情况、参加组织生活情况、现实表现、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县委组织部统一印发《致全县流动党员的一封信》和《流动党员的摸底排查及党员身份确认办法》、《流出(入)党员登记表》等配套文件、表格。各地各单位要按照统一要求,抓紧部署,精心组织,扎扎实实地把这项工作做好,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把全县流动党员的管理纳入规范化轨道。

(一)、提高认识,增强搞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趋广泛,外出务工经商和人才流动中的党员越来越多,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广。加强和改进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进一步搞好党的建设的客观要求,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紧迫任务,也是党的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内容。在流动党员中特别是农村的流动党员,有许多人在乡镇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工作。随着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和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加大,城镇人口中的党员也大量在行业间、企业间流动,并出现了一部分下岗职工党员。把这些党员有效地组织起来,使他们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对于激发党组织的活力,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构造新的组织管理体制,增强党的基层组织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央组织部于1994年对流动党员组织关系管理作了规定,后来又试行了《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我县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做了大量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得到了加强。但由于各种原因,这项工作还比较薄弱,存在的问题仍然突出:一些地方和单位党组织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有的党组织对外出党员放任自流,疏于管理,有的以种种借口拒绝接收外来流动党员;有些党员组织纪律观念淡漠,不主动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流动党员集中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各种新兴行业的党组织设置滞后,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缺少依托。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党员流动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性、必然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作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所存在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中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来解决。要按照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时代要求,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从流动党员的实际出发,因地因人制宜,分类指导,讲求实效,努力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路子、新办法,使党员不管流动到哪里,都能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履行党员义务,享有党员权利,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从现实中可以发现,外出党员大多是年轻、有一定文化程度,他们大量外出弱化了农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有所削弱。

1、就流动党员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党员先进性不能充分体现。党员外出时间越长,在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先锋模范作用就越不明显。特别是一部分流动党员从来不过问、不参与本村各项工作,不能很好地为本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出谋划策,在群众中产生了党员不党员一个样的影响,自然谈不上体现党的先进性。

(2)党员的组织纪律观念有所淡薄。外出党员按时参加组织生活的意识越来越淡薄,有的甚至连党费都不及时交纳,包括村支部召开党员大会讨论党员发展,支部换届等重大事项,他们都以各种理由不参加,有的甚至无法联系。

(3)党员大量外出也使后备力量培养变得很困难。年轻力壮的党员大量外出,留在村里的大部分是年老体弱的,而他们因身体状况、文化水平等因素,对优秀青年的发现培养关心不够,不仅是党员发展源头不足,就连党员培养人也出现了派头不足的问题。

2、就基层组织而言,存在着三对“矛盾”。人才在流动,党员也在流动。大量的“组织人”实际上已转化为“社会人”,传统党建工作模式存在的工作运作指令化、工作关系单向化、工作主体首长化、工作形式简单化的状况已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上,传统的方式和手段也难以与党建工作社会化的新形势相适应。

一是传统教育管理思路的局限性与流动党员的松散性之间的矛盾。传统的教育管理工作对行政组织的依赖性很大,而新时期的社会结构、组织、人群已发生了历史性的分化,许多的“单位人”成了“社会人”,新的社会阶层不断演化和扩大,党员自由流动日益频繁。流动党员松散性,是指流向不固定,哪个行业赚钱就流向哪个行业,哪里赚钱就奔向哪里;时间不固定,有的长年外出,有的短期外出;形式不固定,有的外出地基本固定,有的没有固定地点。因此,传统教育管理思路的局限性与党员的松散流动性之间的矛盾,致使两个管理主体的职能都得不到充分发挥,管理措施落不到实处。

二是党员教育管理的规范性与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应变性要求之间的矛盾。传统的党内活动方式和党员教育管理方法,大都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这种活动方式和教育管理方法,侧重于静态,具有固定性、稳定性,集中性和统一性的特点。党员流动以后,党员的生活和生存方式都发生了变化,要有效地实现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必须突出个性化和针对性,追求教育管理上的应变性,对不同类型流动党员采取不同的教育管理方法。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与党员教育管理规范性要求产生矛盾。如组织关系接转问题,虽然明确规定外出时间在6个月以上且有固定地点的都应接转组织关系,但农村实际情况比较复杂,执行起来比较困难。党员本身的思想认识有差距,大多数外出党员认为外出只是为了赚钱,是暂时性的,户籍关系在原地,亲戚朋友在原地,组织关系也应该在原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规范性与应变性之间的矛盾,成为一些基层党组织无法实现有效教育管理的重要原因。三是党员教育管理目标的先进性与市场经济对党员影响负面性之间的矛盾。党员教育管理与其他管理的最大区别在于目标的先进性,要求党员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通过对党员的教育,使每一位党员都能遵守党的宗旨,履行党员义务,不仅带头致富,而且还要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但是流动党员绝大部分直接从事经济活动,少数党员受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导致组织观念淡化,他们外出前不与党组织打招呼,外出期间不主动与党组织联系,不汇报思想,不参加组织活动,不交纳党费,不发挥作用,不做党组织分配的工作,只是一门心思赚钱,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尽管他们为数不多,但对党组织的整体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党员教育管理目标先进性要求与市场经济对党员影响负面性的矛盾,也是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的重要原因。

(二)、普查登记工作的范围和对象

流动党员主要是指离开原党组织所在地,外出(外来)务工、经商、居住的党员;部队转业、复退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及其他流动人员中尚未落实组织关系的党员。此次开展流动党员普查登记按流出党员和流入党员分类进行登记,对凡是已经离开居住地,但党组织关系仍在本地,没有在本地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确定为外出流动党员;对具备党员身份,来本地务工、经商、学习和居住等,但党组织关系仍在原籍地的外地党员确定为外来流入党员。

(三)、普查登记工作的原则和步骤

此次开展流动党员普查登记工作坚持党员申报、组织查找,支部为主、部门配合,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实事求是、客观准确的原则。

普查登记的重点内容包括流动党员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正式或预备党员、外出(外来)时间、流向地(来源地)、办理流动手续情况、与原所属党组织联系情况、交纳党费情况、参加组织生活情况、原所属基层党组织名称、现所在基层党组织(工作单位)名称、现所从事工作(单位)性质和联系方式等。普查登记工作具体步骤:

一是宣传发动。各单位要抽调工作人员组成指导组和调查组;学习有关文件,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制定普查登记工作实施方案;在电视、报纸等媒体上播发开展流动党员普查登记的信息,把《关于开展流动党员普查登记工作的通知》印发至各乡镇、村(社区)和县直局以上单位的党组织,印发《致流动党员的一封信》并与相关宣传标语横幅贴挂在主要街道、集贸市场、文化广场、影剧院等公共场所进行广泛宣传,营造好氛围;各乡镇、村(社区)和县直局以上单位要设立流动党员登记站,并向社会公布登记地址、联系电话和联系人。

二是集中普查登记。各乡镇负责组织本地区的普查登记工作;县直局以上单位分别负责组织所属部门、行业、单位的普查登记工作。县直部门驻乡镇的站所,党的组织关系在哪里就由哪里负责普查登记;流动党员所在工作单位没有党组织的,由工作单位所在地的乡镇、街道和社区党组织负责普查登记。要以支部为单位,造具流动党员花名册,层层建立流动党员台帐,并按党组织隶属关系逐级上报。在普查登记的基础上,各级各单位党组织要采取发信、发函、发证等方式,督促和引导流动党员及时接转组织关系。对短期(6个月以内)外出,或长期外出但暂无法转移党的组织关系的流动党员要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对外出务工经商或从事其它正当职业,有固定地点、时间在3至6个月的流动党员要开具“党员证明信”;对外出务工经商或从事其它正当职业,有固定地点、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流动党员要转出“党员组织关系”;对不能确定流向的流动党员,让其亲友代领《流动党员活动证》或党员证明信,取得联系后送到流动党员手中。

三是总结汇总。各乡镇和县直局以上单位党组织要对流动党员登记进行认真汇总,按流出和流入分类建立流动党员台帐,并于10月20日前将《外出流动党员普查登记汇总表》、《外来流入党员普查登记汇总表》和跨省、跨市州流动党员登记表报县委先教办。

(四)、普查登记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具体要求

搞好流动党员普查登记工作是一项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政策性强的工作,各级党委(党组)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党委(组)书记要担负起牵头抓总的责任,加强对流动党员普查登记工作的具体指导,并搞好协调服务工作。要将任务明确到党政班子成员,实行包干负责制,限时完成,各地各单位党组织要挑选一批政治素质好、熟悉党务工作,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普查登记员专抓流动党员普查登记工作。各基层党组织要根据流动党员的分布情况,成立普查登记指导小组,负责搞好管辖区域内的普查登记工作。在工作责任上,以基层党支部为主摸清流动党员底子;以党员流动地为主,搞好普查登记。在县内流动的党员,以流出地为主负责查找登记,流入地协助核查;在县外流动的党员,由流出地负责摸底查找并登记;从县外流入我县的党员,由流入地负责摸底;对自报是党员,又不能确认其党员身份的,要函告其原籍地县以上组织部门协助核查,报县委组织部备案。在工作标准上,要做到“三准确”。即党员身份准确。在普查中一边登记,一边核实流动党员身份,对暂时不能确认身份的党员,先初步登记,再向其组织关系所在地发函查证。统计数据准确。要精心设计调查表格,耐心指导填写表格,细心准确统计汇总,做到“不错、不漏、不重”。联系方式准确。在普查中对流动党员本人身份证号码、所在地的详细地址、支部名称、联系电话等做到应有尽有,对暂时无法得知流动党员联系方式的不凭空猜测,继续加大查询力度,确保每一位流动党员都能联系上。普查登记工作中,要注重发挥工商、劳动和社会保障、经发、民政等职能部门和工商联、个协、私协等社团组织的作用,形成工作合力。

三、关于开展全县流动党员普查登记工作的具体方法

1、我县流动党员普查登记调查组由各乡镇和县直局以上单位选派人员组成,每组2-3人。

2、调查组人员主要任务:对所负责登记的组织和对象实行“五个包”——包宣传、包送表格、包准确填写表格、包及时收回表格、包综合统计。

3、普查登记统一时间:9月10日至10月20日。

4、普查范围和对象:以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团组织及其他分管部门登记的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和外出务工、经商等为范围,在上述领域工作的共产党员不论组织关系在哪里都是登记对象。

5、认定流动党员身份的办法:以下九种情况可认定党员身份:①持有近一年内由流出地党组织出具的《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②持有近6个月内由流出地党组织出具的《党员证明信》(临时组织关系);③持有近三年内由流出地党组织出具的《流动党员证》;④流入地党组织或流动党员本人与流出地党组织联系,由流出地党组织开具的一年内有效的书面证明材料;⑤流动党员的组织人事档案中有记载证明党员身份的的材料;⑥持有加盖党组织印章的,有近一年内缴纳党费记录,并有收费人签名的党费证;⑦持有近两年参加镇级以上党组织举办的党员培训班颁发的有关证明书;⑧持有近两年受到各级党组织表彰的有关证书;⑨持有近两年参加党员民主评议的相关证明材料。对一些自称是党员工但暂未能确定身份的人员,先初步登记,再向其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发函查证。对没有党员的非公组织,要填写《无党员登记的非公有制组织情况调查表》,并由业主签名。

6、中介组织、行业协会、民办非公企业的党员普查工作的分工:行业协会、民办非企业的党员普查由县民政局负责,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非公有制企业和外出务工及中介组织的党员由各乡镇按属地管理原则负责,以工商部门提供所在地中介组织的属性来确定,县直机关的流动党员登记由县直局以上单位组织负责。

7、调查组进厂入户开展登记工作时应注意的事项:

①调查前要做好宣传工作,每组要携带《关于在全县开展流动党员普查登记工作的通知》、《致全县流动党员的一封信》等资料,随时拿出来让企业主和党员阅读,要向业主承诺“四个不”:不会与企业生产经营发生冲突;不会影响企业的决策和运作;不会干预企业财务管理;不会涉及企业的商业秘密。进入规模较大、管理较严的企业,调查组在事先与企业预约,确定具体时间。

②调查组人员要注重言行举止,不亢不卑。在现场与党员面对面解析政策,细致地做好填表说明。对于不配合登记工作的业主或不愿表露身份的党员,不要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命令或强迫其登记,要做好耐心思想工作。一时思想不通,可以先放下来,改日再来做工作。

四、要有的放矢,抓紧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和理顺党员组织关系

1、抓紧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要把建立健全党组织设置作为先教准备工作的基础工作来抓。抓紧落实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应建未建的党组织设置工作;同时,积极改革和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探索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等新模式,真正做到党组织全覆盖和党的工作全覆盖。要突出抓好在非公有制企业、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中建立健全党组织工作。凡是具备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都要按照党章规定及时建立党的组织。对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为非公有制企业的,应同步改建或组建党组织,并及时明确其隶属关系。对由于企业停产、半停产或破产等原因造成党组织软弱涣散或党员流动量大的,要通过帮扶、整建制划转、挂靠、联建或其他组织措施,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要积极抓好农村、街道社区等组织中的群众自治组织以及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等配套组织建设。

2、及时理顺党员的组织关系。各地各单位要根据有关政策规定,按照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有利于发挥党员作用的原则,对党员组织关系特别是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进行认真清理。

一是要正常做好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工作。其中,对离岗下岗或解除劳动关系的企业党员,将组织关系转移到居住地;党员重新就业后且所去单位有党组织的,及时将组织关系转到新单位党组织;对企业因改制、破产等原因需要成批向社区党组织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应将人员花名册等有关详细资料一并移交社区党组织;对退休的企业党员,一般应将组织关系转移到居住地党组织;对易地安置的退(离)休党员,将组织关系转到安置地党组织;对党员退(离)休后受聘到新单位(地区)工作且不便于在原所属党组织参加组织生活的,应将组织关系转到新的单位或新的居住地党组织:对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军转干部、复员退伍军人中的党员,将组织关系转到父母、配偶居住地或本人户籍所在地党组织;对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大中专毕业生党员,将组织关系转到父母居住地党组织。

二是要把流动党员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外出地点相对固定的流动党员,半年以上的,应将组织关系及时转到流入地党组织;半年以内的,应开具《党员证明信》,证明其党员身份,参加所去地方或单位党组织活动。外出地点不固定的流动党员,时间3个月以上、6个月以内,或时间较长但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应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参加流入地党组织的活动。这里强调一下,对本县流出和县内流动的党员,要按照“流出地为主、流入地为辅”的原则加强管理。流向集中的,由流出地负责建立临时党组织,接受流入地有关党组织和流出地党组织的双重领导,以流出地党组织领导为主;流向分散的,由流出地党组织建立外出党员定期联系汇报制度,并负责指导和帮助党员进行组织关系接转,或及时为他们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党员证明信》,参加流入地党组织活动。对县外流入的党员,流入地党组织也要认真开展调查登记、身份确认等工作,积极主动地为他们提供服务,并把他们编入相应的党组织参加活动。要力争每个基层党组织都能及时找到所属的党员,每名党员都能及时找到适合参加教育活动的党组织。

五、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准备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要建立健全机构,配强工作力量。为了做好活动正式开展前的准备工作,县里已抽调了15人成立了办公室,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也要建立健全专门的工作机构,明确专人领导,精心选配一批政治素质好、熟悉党建工作、具有较强文字能力的工作人员,负责组织先进性教育的各项准备工作,并作为全面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时的工作骨干。

二要认真制定方案,精心组织实施。整个准备工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机构、定方案,于8月下旬前基本完成;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实施各项具体准备工作,于10月15日前基本完成;第三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准备工作进行总结,于10月30日前基本完成。这次准备工作任务相当繁重,各地各单位要按照统一要求,明确责任,统筹兼顾,科学安排,灵活调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推进。

三要强化督促检查,狠抓任务落实。准备工作期间,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听取各级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各地各单位的领导同志和工作人员,也要经常深入基层,加强检查督促和具体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各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