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工作会议讲话
时间:2022-10-23 04:29:00
导语:食品安全工作会议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回顾过去,充分肯定20**年取得的成绩
过去的一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年。纵观全年的食品安全工作,我市各地各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切实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市食品放心工程三年规划》,切实把食品安全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监管责任制得到进一步落实;全面推进食品放心工程,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食品安全状况明显好转;“三网”建设强势推进,群众消费环境继续改善;信用体系、应急体系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全市食品安全工作呈现出“机制创新、亮点纷呈、监管到位、保障有力、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
(一)机制创新,长效机制建设取得新进展。
在监管机制上创新。分环节的监管体制对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交叉、真空。为此,各县(区)正视问题,不断探索完善的监管机制。定海区建立健全了食品安全联席会议制度,普陀区建立了工商、海事联络机制,岱山县制订了食品安全联合执法实施办法。这些制度的实施,使各项工作的沟通协作与指导力度得到了加强。
在监管措施上创新。“三网”建设是去年食品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县(区)、各部门动足脑筋,创新管理办法。普陀区利用上海“家得利”连锁超市品牌好、商品全、食品质量优的独特优势,搭建超市与渔船食品交易的桥梁,使超市食品直接配送到船头,打造海上渔民食品安全网。岱山县实行了放心店监管一周一通报、一店一警示、一月一巡查、一季一监测、半年一督查、一年一回访、一年一考评的“一字工作法”,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监管方式上创新。质量技监部门多措并举规范食品加工小作坊经营行为,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品种实行不同的整治方式。对豆制品作坊实行“一岛一策、合理布局、龙头带动、传统提升”的策略,加强整合力度,全市豆制品作坊从2006年底的168家整合为现在的48家。普陀区加强了对展茅鱿鱼市场进行集中加工整治工作,有50家鱿渔加工户通过改造,取得了QS证书。岱山县采用“专业合作社”形式,对蓬莱仙芝茶叶、两头洞海蜇、衢山紫菜三大特色食品加工业实行整合发展,建立了3家专业合作社,改变了过去分散加工、质量水平低的局面。嵊泗县运用股份合作的形式,将嵊山镇36家虾米加工户和黄龙乡12家虾皮加工户,分别整合为3家和1家合伙制企业。
(二)亮点纷呈,食品安全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食品安全示范乡镇抓得实。全市将创建食品安全示范乡镇作为开展食品安全全程监管的有效载体,加大了推广力度。定海区确定了小沙、马岙两镇,开展食品安全示范乡镇建设,普陀区、岱山县、嵊泗县也各确定了一个乡镇为创建食品安全示范乡镇,目前,全市已建成食品安全示范乡镇6个,初步建立了食品安全工作领导重视、监管责任明确、部门监管到位、生产经营者自律、公众饮食安全有保障的渔农村食品安全长效管理机制。
二是食品安全信用管理体系抓得实。在2006年开展畜牧养殖、大米加工、儿童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的基础上,去年我市又推行了水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市海洋与渔业局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选择了马目水产养殖基地等5家单位为我市初级水产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单位工作,建立了一套符合我市实际的可操作的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保证制度。市质量技监局选择普陀区勾山镇、嵊泗县嵊山镇开展试点工作,建立了信用征集、信用等级、信用披露等八项制度,取得了初步成效。
三是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抓得实。全市以“关注食品安全,共创和谐社会”为主题,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通过新闻媒体、展出画板、悬挂横幅等多种形式,积极向群众宣传普及食品安全常识和法律法规知识。一是结合相关节日开展宣传活动。如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三下乡”、科普宣传周期间,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二是创新载体开展宣传活动。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结合食品安全知识“进千家社区、入万户家庭”活动,深入社区和军营,为群众和驻岛官兵免费提供各种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资料。市农林局举办“千里行”农业综合执法十周年庆典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活动。市质量技监局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以“四送五帮助”为主要内容的食品质量安全宣传活动。定海区在乡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画报巡回展览时间长达三个月,并积极推行食品安全知识进学校活动。三是加强了与媒体的配合与沟通,充分利用媒体的监管作用,强化知识宣传,适时曝光批评,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监管到位,食品安全整体状况持续好转。
针对我市食品安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一方面,市属相关职能部门按照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分口把守,依法履行职能,确保监管到位;另一方面,紧紧围绕同一目标,相互沟通、密切配合,加强综合执法、联合执法,使食品安全日常监管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促进了全市食品安全整体状况持续稳定好转。
一是狠抓食品安全各环节监管。在海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环节,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海洋捕捞产品的源头质量控制管理。推行了渔船注册登记制度,加强了保鲜剂使用管理,推广无毒无害保鲜技术,开展了海捕虾质量检查;一手抓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实施高效生态养殖新模式,推进无公害水产品双认证工作。目前,全市累计有省级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30家,全国无公害养殖品种31个,“省初级水产品质量信得过”单位405家。建立健全了各类养殖管理制度,加强渔业生产环境、养殖病害、药残的监控和测报。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环节,加强了对农业投入品监管,抓好放心农资店评选工作,积极开展农产品无公害基地建设。全市累计有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46个,全国无公害农产品22个,绿色、有机食品21个。落实农产品例行检测、生猪瘦肉精检测和生猪定点屠宰等工作,全市生猪定点屠宰率达97.08%,比上年增加1.79个百分点。在食品生产加工监管环节,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年活动,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制订了豆制品、水产加工品、糕点等添加剂使用的有关规定,对食品加工小作坊加强了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目前,全市205家食品生产企业全部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其中104家建立了质量档案。在流通领域监管环节,实施了流通领域商品准入工程,积极推进大中型商场、超市食品进货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帐、质量承诺以及不合格食品退市、召回、销毁制度,并向渔农村拓展。完善食品质量安全预警机制,建立了“四位一体”的食品安全检测网,不定期地对农贸市场、农批市场、超市、商店经销的食品质量进行抽查检测。在消费领域监管环节,加快了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的推进工作,全市量化分级率达95.4%。加强对渔农村大型聚餐活动的卫生监督指导,建立健全食品卫生检测制度,提升食物中毒事件的预防与处置能力。
二是狠抓薄弱环节的专项整治。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开展了保健食品广告监测和违法广告整治工作;工商部门开展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酒类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质量技监部门开展了饮用水、豆制品、糕点、水产加工品等专项整治;卫生部门开展了“十万餐饮、百日整治”行动,对小型餐馆、学校和建筑工地食堂、渔农家乐的餐饮等开展专项整治;农林部门组织开展了对规模畜禽养殖场、农贸市场和屠宰场等重点场所的畜禽产品安全专项整治;海洋与渔业部门开展了养殖水产品苗种、渔业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经贸部门开展肉品质量安全整治。去年,全市共计查处各类食品案件1**4起,涉案总货值790.2万元,罚款金额96.4万元,取缔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食品非法窝点450家。通过专项整治,重点解决了一批食品安全领域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净化了食品生产经营市场环境,有效遏制了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杜绝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了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四)保障有力,食品安全工作强势推进。
一是经费投入多,计划落实快。市政府专门安排食品安全专项资金150万,各县(区)合计安排经费338万,比去年增加30%。市海洋与渔业局、市农林局成立了渔农产品的质量检测机构,市质量技监局、市工商局和市卫生局新添置了食品安全检测仪器设备。各县(区)政府把食品安全工作与中心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定海区进一步明确了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豆制品专项整治成效明显。普陀区进一步夯实基础,以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为契机,各项长效管理措施不断完善。岱山、嵊泗两县的信用体系建设、联合执法制度等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二是“千万工程”建设抓得紧,任务完成好。全市各地各部门进一步提高了对“三网”建设的认识,按照扩量提质、强化配送、分类指导的工作思路抓好“千万工程”建设。在千镇连锁超市覆盖率已达100%的基础上,全市上下明确目标,齐心协力,狠抓“百县万村放心店”工程建设。按照“政府牵头、工商主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组织力量,深入农村、海岛、企业,积极探索“放心店”创建模式,建立健全“放心店”考核验收监管机制,着力扩大覆盖范围。坚持“五个统一”,完善台帐内容,使“万村放心店”创建范围扩大到了社区、厂区、医院、学校、旅游景点等特殊区域。到去年底,全市累计创建“放心示范店”519家,有店行政村覆盖率达100%。为保证放心店进正货、售正货、树正牌,重点做好放心店货源统一配送工作,配送主体率和配送品种率分别达92.9%和60%,均超过了省政府对我们的考核指标。
三是监管责任网和群众监督网继续深化。各地各部门继续强化监管责任网建设,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初步建立起了相应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目前,全市共有社区(村)食品安全协管人员419名,对他们明确了职责,落实了任务,充分发挥了监督检查员、宣传员、举报员、引导员、协调员和记录员的作用。
(五)整体推进,食品安全水平全面提升。
通过各方努力,目前,“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第一责任主体,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食品安全工作格局已初步形成。各级监管部门根据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原则,通过加强综合执法、联合执法,进一步消除了监管漏洞,强化了统一、协调、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尤其是去年4个多月的全市专项整治行动,突出重点,合力攻坚,查处了一批违法案件,一些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一些薄弱环节得到显著改善,有力地规范了全市食品生产经营秩序。同时,坚持边整治、边规范,摸清了底数,积累了经验,为下一步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全市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打下了扎实基础。在“观音文化节”、“国际沙雕节”、“海鲜美食节”、“贻贝节”等节庆活动举办期间,加强食品安全保卫工作,没有发生一例食品质量投诉案件,确保了大型节庆活动的顺利进行。
海洋渔业、农林、质量技监、工商、卫生等部门持续加大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去年,共抽检水产品样品442批次,合格率为97.5%;抽检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蔬菜样品21009批次,合格率为99.92%;抽检农贸市场蔬菜1370件,合格率为99.2%;生猪瘦肉精抽检4023个样品,合格率为100%;市场猪肉“瘦肉精”检测合格率为99.23%;抽检各类食品生产企业产品740批次,产品合格率为86%。其中,水产加工品抽查合格率为91.2%,豆制品抽查合格率为92.7%,饮用水抽查合格率为89.6%;流通和消费领域食品1704件,食品卫生总合格率87.38%;检测餐具1824件,合格率为71.82%;农贸市场、农批市场、超市、商店等定性检测69345批次,合格率为98.81%。
2005年,市政府印发的《关于切实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出,要经过3年努力,初步建立比较完善的“三网”及监管、信用、标准、检验检测等体系,企业的食品安全责任和质量意识明显增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防范水平和监督能力显著提高,食品生产经营秩序得到明显好转,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和健康消费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三年来,各级各部门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强化各环节监管,积极开展专项整治,探索实施长效体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在省食安委对全省各市食品安全工作综合评价中,我市获优秀等级。对照《**市食品放心工程三年规划》,我们已经100%完成了市政府实施意见确定的任务和三年规划目标,**市的食品安全整体水平比以往前进了一大步。
二、关注民生,强化食品安全工作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
在充分肯定去年工作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取得的成绩大多还只是初步的、阶段性的,与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分析我们面临的食品安全形势,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食品安全面临的巨大压力将长期存在,食品安全状况仍不容乐观。从我市实际看,一是在监管形势上,源头食品质量还不稳定,农(水)产品偶尔还有有毒有害物检出。生产、流通、消费领域无证经营、“三无”产品仍占一定比例。食品加工小作坊还不规范,农村集贸市场卫生问题较多,群众食品安全意识有待提高。同时,境外船只的不断增加和境外食品的不断进入,增加了食品安全监管的复杂性。二是在监管能力上,全社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各级政府部门监管力量明显不足,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比较分散,有限的监管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配置和整合,造成了有限执法资源的浪费。在省食安委对我市食品安全综合评价各项指标中看出,管理指标和公众满意度稍低于全省平均值。我们的监管工作依然存在着重集中整治、轻日常管理,重审批认证、轻事后监督,重投诉查处、轻前期监管,重城镇、轻农村等现象,源头控制能力不强。三是在监管机制上,分段监管的模式导致监管真空或重复监管的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影响了监管的效能。有关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没有涵盖从源头到餐桌的食品生产经营消费全过程,而且相关法律法规被条条分割在各个部门执行,缺乏统一性。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把食品安全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党的十七大把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摆上突出位置,而食品安全正是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和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切实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食品安全问题,让人民群众在饮食方面感到踏实放心,是我们各级政府的重要使命。从今年起,我市食品安全工作将进入一个新阶段。2008年全市食品安全工作总体要求是:以“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民生”为根本,坚持“全市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通过努力,放心店食品配送主体率达到95%以上。源头产品质量得到强化,本地产蔬菜农残合格率在95%以上,初级水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在93%以上;通过整治,农村及城乡结合部、农贸市场、“五小行业”食品安全状况得到改观;通过规范,所有列入市场准入的食品生产企业100%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生产经营秩序进一步好转。通过宣传、查处、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明显减少。通过监管,食品安全事故明显下降,坚决防止和避免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社会对食品安全基本满意。
三、服务民生,增强食品安全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抓食品安全工作要有新思路。
一是理念要新。目前,我市食品产业总体发展形势不错,但生产企业创新能力不强,食品行业经营规模总体偏小,组织化程度低,管理水平落后。要从根本上提高我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必须提升食品产业发展水平。为此,今后各地各部门要围绕发展这个主题,积极引导企业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规范发展。在严格履行监管职能的同时,围绕中心工作,增强服务意识,多扶持几个龙头企业,多创几个名牌产品。加强食品行业的准入管理,严把食品生产经营的行政许可关,杜绝不具备条件的企业进入食品行业。要发挥行业协会自我规范、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功能,促进食品生产行业他律与自律相结合,增强内部约束力。
二是标尺要高。要以点带面,全面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县(区)、示范乡镇建设工作。继续抓好普陀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区)建设。通过抓整治,建长效,促规范,提升全区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力争2008年底通过省考核验收。同时,启动定海区、岱山县第二批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区)创建工作,食品安全示范县(区)创建面达到75%,全市50%以上乡镇达到食品安全示范乡镇标准。
三是重心要准。要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示范县(区)、示范乡镇质量,加快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农贸市场”创建工作,从源头上把住群众菜篮子食品安全质量关,使菜篮子食品有出处、能追溯、可放心。由市食安委牵头,工商、卫生、质监、农林、经贸、海洋渔业、市场等部门配合,制订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按照“星级管理、诚信建设”的目标,本着“成熟一个,挂牌一个”的原则,运用联合执法、暗察暗访等方式,对农贸市场实施动态管理,促使其自我完善。
四是视线要远。“三网”建设是食品安全工作的治本之策,必须不断深化和创新。要进一步规范千镇连锁超市和万村放心店建设,重点是抓提升、抓配送、抓延伸。开展“放心店”动态管理,实施退出淘汰机制,提高放心店的“放心指数”。完善配送机制,强化配送力度,力争放心店配送主体率达95%以上。努力扩展放心店覆盖面,促进放心店由陆上向海上延伸,由集中地向偏僻村辐射,由有店村向无店村发展,由一村一店向船舶修造基地、渔农家乐基地等区域拓展。使全市人民都能享受放心店带来的安全、快捷、价廉的实惠。
(二)抓食品安全工作要有新机制。
一是要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要经常开展食品安全形势研讨,协调食品安全监管重大事项,研究食品安全全局性和阶段性工作,不定期印发联席会议纪要。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要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能作用,组织、协调、督促并推动各地各部门落实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经贸、农林、海洋与渔业、卫生、工商、质监等各个监管部门要有大局意识和整体意识,加强配合,密切协作,共同承担起维护食品安全的责任。在“食品安全示范农贸市场”创建工作中,各部门要加强指导和帮助,共同推进这项工作。
二是要建立部门联合执法制度。专项整治是当前抓食品安全的主要做法,通过专项整治和集中整治,制售假劣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得到了有力打击。今年要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目标任务,重点开展对“五小行业”和城区农贸市场的专项整治。对一些需要各部门联动的食品安全监管重点、难点问题以及突发性食品安全事件等,要采取联合执法,使监管无缝隙、无交叉,提高监管效能。要继续抓好城乡结合部、渔农村、风景区、渔农家乐和大型船舶修造基地、学校、建筑工地及周边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利用“送货下乡”等名义向渔农村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
三是要完善高效的应急机制。各有关部门必须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和应急观念,克服麻痹松劲情绪和侥幸心理,把提高应对危机能力作为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任务。各县(区)都要开展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演练,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指导,并对演练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估,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落实人员、物资。要加强对重大食物中毒和突发食品质量事件的预防和控制,做到有备无患,从容应对。进一步完善各监管部门应急预案配套措施,建立健全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食品质量监测和预警机制。
四是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市政府与各县(区)和7个部门签订了责任书,市食安委办公室要从评价机制上下功夫,完善食品安全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主要把评价的重点放在各地、各部门工作做得怎么样,而不是做了什么;既要看工作的过程,更要看工作的成果如何。要科学设置指标,在考核中增加量化指标和现场检查的比重;要把年度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合理分配权重系数。要强化督查,对推诿扯皮、拖而不办、进展不快等行为要加强督查督办。对产品质量优、信誉好、管理规范的企业要有褒奖的措施,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在服务上做得更细,在宣传上大力推介;对质量差、管理乱的企业要予以曝光。要完善监管部门的激励机制。对工作表现突出和年度考核优秀的在经费保障上予以倾斜,对工作人员予以适当奖励。
(三)抓食品安全工作要有新举措。
农林和海洋与渔业部门要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推行农业标准化建设和水产品无公害双认证工作,积极开展“千场无公害,万户(船)信得过”活动。试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开展水产品产地环境、渔业投入品质量安全状况检测和赤潮监测,初级水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3%以上。加大农兽渔药残留检测力度,市本级无公害蔬菜基地农残检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
经贸部门要加强生猪屠宰管理。完善偏远乡镇的生猪定点屠宰或肉品配送工作,推进本岛定点屠宰场点整合工作。规范定点屠宰场的生产经营行为,督促企业建立健全生猪进场验收、瘦肉精检测、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等管理台帐,形成积极有效的猪肉质量可追溯机制。强化监督检查,保持城区生猪定点屠宰率100%,乡镇定点屠宰率95%以上。
质量技监部门要继续加强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依照去年初步探索的证前证后监管的“七大制度”,重点对获证企业加强证后监管。积极探索全过程监管模式,加快构建完整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继续加强“两豆”整治,努力打造海岛豆制品行业发展新格局。将工作的重心从市场准入整治转到产业结构布局调整上来,力争今年全市县城以上实现“放心豆腐”、“放心豆芽”区域市场全覆盖。强势推进小作坊提升工作,在食品小作坊较为集中的区域开展“食品放心镇”活动,推动农村食品加工小作坊的技术改造,使其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
工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流通环节监管,巩固、深化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整治成果,把商品准入工作的重心从重点示范向普遍准入转移。贯彻《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依法监督,规范管理,加大快速定性检测工作的社会化服务力度,进一步加强检测中心、检测站、检测车、检测点四位一体流通领域食品质量定性检测体系建设,扩大抽查品种、范围。建立健全商品准入、进货索证索票和食品进货台帐、放心店商品全配送、应退市食品就地集中销毁等制度,加大监管力度,形成监管常态,全面清理净化食品市场秩序。
卫生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消费环节监管,深入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和“五常法”管理,由大中型餐饮店向小餐饮店推进。强化渔农家乐旅游点、渔农村家宴及学校、企业和建筑工地食堂等重点领域卫生监管,全面推行渔农村厨师培训、家宴申报、现场管理等制度,进一步落实监督巡查制度、登记索证制度、量化分级制度、卫生监督信息公示制度等工作制度,杜绝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好“监督、协调、组织”的职能,积极发挥市政府食品安全“抓手”作用,通过宏观研究和整体协调,形成“1+X”全市食品安全监管网络。要建立健全暗察暗访制度和监测信息定期通报制度,不定期对各环节食品安全情况进行暗访,整理、分析暗访情况,为领导决策做好参谋。通过督办、上报、通报等形式,促进市场秩序和食品质量的持续好转。
要充分发挥“多员合一”群众监督网和**食品安全网的作用。“多员合一”的做法得到了省食安委的肯定,要认真总结经验和做法,完善基层协管员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要加强培训教育、考核管理,整合规范群众监督网络。要加强信息统一整理、分析和,扩大信息公开范围,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社会监督权。
(四)抓食品安全工作要有新力度。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要落实各级政府食品安全工作的监管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县(区)、乡(镇)政府主要领导是本地区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对因工作失职而发生重大食品安全问题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要在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及时通报情况,交流经验,研究对策,解决问题,决不允许部门各自为政或者相互推诿。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之间要加强沟通、协调,特别是要加强与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联系,支持其开展工作。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切实改善执法装备和检验检测技术条件,保证办公、办案和监督抽验经费,为食品监管提供财力的支持。
二是要进一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市食安办要进一步加强调研,努力构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水产品是我市的主打产品,要在信用体系试点建设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切实抓好整治,努力提升我市水产品的声誉和档次。要结合各部门信用分类监管,强化粮食、生猪养殖等信用体系管理,扩大范围,整合提高,探索出一条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之路,促使企业自觉自律于诚信,使企业真正成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
三是要加快提升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当前食品安全形势对检验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通过整合现有力量,使我市的检验检测走高技术化、速测化、信息化之路。全市检验检测机构要进行科学合理布局、配置,实现检测结果互认、资源共享,充分发挥检测数据的查询、监管、决策依据等作用。要进一步加大检测力度,特别是加大对预包装豆腐、蜜饯等高风险、低合格率食品的抽验覆盖面。
四是要在宣传教育上抓出实效。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仅靠执法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发动社会和群众的力量。要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结合各地实际,选择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不断提高全社会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一是增强宣传的立体性。积极发挥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媒体的立体宣传功能,要在媒体上开辟专栏或专题,不断强化群众食品安全消费意识。宣传部门特别是新闻单位要支持、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开展工作,要本着社会效益第一的指导思想,一些关于食品安全的公告。二是提高宣传的针对性。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在内容上抓住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社会广泛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三是拓宽宣传的覆盖面。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消费常识送进基层。营造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参与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 上一篇:电网建设电视电话讲话
- 下一篇:新渔农村建设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