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社会志愿服务讲话
时间:2022-10-23 03:16:00
导语:完善社会志愿服务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原来那种以“党、国家、社会”为核心、“单位制”为特征的“全能型”社会管理体制逐渐向以“市场与社会”为核心、“社区制”为特征的“有限型”社会管理体制转变,“小政府、大社会”模式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这内在地要求我们积极组建社区草根组织,尤其是各种志愿组织,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志愿队伍以及服务体系的发展仍处较低水平。一方面,很多社区志愿者队伍以及服务体系产生于国家行政权力尚未涉及、无法覆盖到的“真空地带”,使得社区志愿服务类型有限、领域不广、公共性不强。另一方面,社区志愿者队伍以及服务体系数量少、不够规范,它们只具有正式组织的雏形,大多数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带有临时性、随意性缺点,远没有达到社区志愿者队伍以及服务体系所应该达到的自主治理、自我服务要求。
一、社区志愿服务的不同类型
为了分析不同类型的社区志愿者组织及其服务体系运作逻辑,我们选取了厦门龙头社区、泉州少林社区、漳州西街社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促进社区志愿者队伍以及志愿服务体系完善的具体措施以及可能途径。我们把漳州的西街社区称为行政主导型社区志愿服务(简称行政型),泉州的少林社区志愿组织模式及志愿服务类型为社会型(简称社会型),而厦门的龙头社区则介于这两者之间,我们称为混合型。
我们之所以称漳州西街社区志愿队伍及其服务属于行政型主要就在于这个社区志愿者队伍的成立主要采取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式,该社区既没有成立“社区志愿服务协会”或“志愿服务站”,使得该社区的志愿小分队服务围绕上级政府下达的“各项中心任务”,行政性特征明显。社区志愿者的招募主要依靠政府的安排以及社区的动员,个人自愿参加的仅有13位同志[1]。同时,志愿服务组织的领导不是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而是通过社区干部的选举任命。因此,这样的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属于政府主导型。
我们之所以称泉州少林社区志愿队伍及其服务属于社会型是由于:一方面,少林社区志愿者队伍主要通过“志愿服务站”通过发放倡议书、张贴招募宣传广告、上门宣传等形式吸纳志愿者,组成志愿服务小分队,社区志愿服务站主动与驻社区单位沟通如何壮大志愿服务小分队力量。另一方面,少林社区志愿服务站对自身所建立的社区志愿服务小分队进行了规范管理。按照社区志愿小分队建立社区志愿者分类档案,建立“社区志愿者服务卡”,使社区志愿者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项目以及服务时间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记录。同时,志愿服务站围绕社区志愿服务态度、社区志愿服务的权利义务、服务技能等方面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培训,努力实现助人自助。
同样,我们之所以称厦门龙头社区志愿队伍及其服务属于混合型主要是由于:一方面,该社区通过成立常设机构——志愿服务理事会——来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理事会所设立的理事长由社区居委会书记或主任兼任,理事单位则由社区居委会与各驻社区单位以及个体工商户等组成,负责招募志愿者组成志愿服务队伍,志愿者小分队负责人则由居委会考察推荐与志愿者队伍自己选择相结合方式产生。这样的志愿服务组织具有行政与社会相结合特点。另一方面,从志愿服务内容来说,主要配合街道等政府部门的各类创建工作以及社区居民的日常志愿服务工作;从志愿者招募方式来看主要有志愿服务理事会组织招募以及社区居民的志愿参与相结合。
二、不同类型的社区志愿服务比较
我们认为志愿服务体系应当包括志愿服务输入、志愿服务筛选以及志愿服务输出这样一个组织化过程把志愿服务体系分为志愿者队伍组成方式、志愿服务经费来源、志愿服务开展、社会支持网络、志愿服务项目以及志愿服务价值实现等六个方面[2]。认为尽管社区志愿服务的类型有所不同,但是都应当围绕着这六个方面进行展开。为此,我们从这些方面对所调研的社区志愿服务进行比较。
指标社区
西街社区
少林社区
龙头社区
志愿服务类型
行政型
社会型
混合型
队伍建立
志愿者招募
行政指令
社会动员
行政指令、社会动员
队伍负责人
社区干部任命
志愿服务站选拨
经费
支持
经费来源
街道拨款
志愿组织募集
政府拨款、志愿组织募集
经费形式
现金
现金、实物
现金、实物
充裕程度
紧张
紧张
充裕
服
务
开
展
小分队数
6
8
11
志愿培训
无
有
较少
志愿活动
少、短期、暂时
一般
较多
服务类型
扶贫济困
内容较多
内容较多
社
会
支
持
政府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
企业支持
一般
支持
支持
社会参与
一般,少
比较多
很多
居民参与
较少,普通志愿者
一般,易形成资深志愿者
比较多,易形成骨干志愿者、资深志愿者
服
务
项
目
项目确定
政府确定
志愿者确定为主,兼顾社区
社区与志愿者组织协商、社区与企业事业单位协商
服务目的
配合社区
志愿组织
社区、单位及志愿组织
服务规范[3]
不规范
较规范
较规范
志愿
价值
自我认同
服务社区
服务社会、实现自我
实现自我、服务社会
他者认同
很少评价
志愿服务
志愿精神的体现
志愿精神宣传
很少宣传
宣传,效果较好
宣传,效果一般
三、壮大社区志愿队伍,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思考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认为转型时期要想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不断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必须在坚持发展混合型志愿者组织的同时,吸收社会型志愿组织的优点,切实采取如下三点建议:
第一,建立健全社区志愿者队伍登记注册制度,为壮大志愿者队伍提供合法性身份认同。要积极推进社区志愿者登记注册制度法规的制定,统一规范社区志愿者登记注册的机关、内容、程序,整合志愿服务注册的不同性质,明确注册中社区志愿者应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及时制定志愿服务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促进社区志愿服务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同时要求每一个有志于为社区做贡献的人都应该严格遵循注册申请,颁发中国社区志愿者证。
第二,大力发展社区志愿者组织,规范自身管理与运作。首先要健全队伍招募制度。不仅要继续鼓励社区老年人参加志愿者组织,而且要动员和鼓励有专业技能的年轻人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其次要建立志愿者培训机制,对新招募的社区志愿者,进行社区志愿者基本概念、志愿者活动发展情况、志愿服务宗旨、发展目标、信念、志愿服务的有关规定、管理制度、相关道德法规等知识的培训。对老的志愿者进行文化理念、人际交往能力、专业服务技能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和系统培训。再次要健全社区志愿者的考核评估机制以及相应的激励机制,努力使志愿服务成为“付出、积累、回报”的爱心储蓄,实现“助人自助”。
第三,健全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拓展志愿服务内涵,提升志愿服务质量。既要努力拓展新的志愿项目,开展对特定群体的志愿服务,完善社区志愿服务内容,扩大服务的覆盖面与受益面。又要不断超越社区原有的志愿服务项目与服务内容,拓展社会救助、慈善公益、优抚助残、敬老扶幼、治安巡逻、环境保护、社区矫正、科普咨询以及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项目内涵,努力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和志愿服务质量,使志愿服务的价值得到认同,志愿服务精神得到推广。
--------------------------------------------------------------------------------
[1]即使这13位志愿者组成的社区公志愿小分队他们也主要根据社区居委会的安排进行的。
[2]谭建光、朱莉玲认为,社会志愿体系包括“精神文化、组织机制、行为规范、社会支持等多种因素”,尤其需要“志愿精神、志愿人员、志愿行为、志愿组织、志愿资源”等。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对志愿服务体系的界定与其不同。参见丁元竹、江汛清、谭建光主编:《中国志愿服务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150—163页。
[3]我们在界定社区志愿服务规范问题上主要依靠两个标准:一是有没有类似志愿者章程之类的规范志愿者权益的文件,二是志愿服务活动有没有记载以及记载的详细程度。调查中漳州西街社区基本没有,而厦门和泉州的社区比较健全。
- 上一篇:和谐社区建设讲话
- 下一篇:切实增强干部监督思考
精品范文
3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