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机构编制会议讲话

时间:2022-10-19 06:24:00

导语:市机构编制会议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市机构编制会议讲话

同志们:

根据省、市的统一部署,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全市机构编制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严格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精神,部署全市乡镇机关事业单位机构及人员编制情况的全面调查摸底,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及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下面,我先讲三个方面的意见。再请唐市长作重要讲话

一、高度重视,密切配合,搞好全市乡镇机关事业单位机构和人员编制调查摸底工作

1、充分认识调查摸底工作的重大意义。

3月底,省编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下发湘编办函[2005]18号文件通知,决定对全省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以及派驻乡镇的机构和人员编制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调查。对这次调查摸底,我们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去认识其重要性:按照中央的部署,用3-5年的时间,逐步取消农业税。今年,我省大胆实践改革,在全国第一批取消了农业税。这次调查摸底,就是为了配合我省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在取消农业税以后,为推进乡镇机构进一步改革所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搞好这次调查摸底,是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需要。要通过调查摸底,澄清底子,探索新的改革途径,让农民真正得到改革的实惠,进而促进农业的发展,农村面貌的改观,农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搞好这次调查摸底,也是适应角色转换加强乡镇政权建设的需要。取消农业税以后,乡镇政府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职能的转变。从过去的向农民收粮收税转移到如何给农民以支持、扶助,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进而强化乡镇的政权基础。搞好这次调查摸底,更是进一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的需要。当前,乡镇的主要职能和任务发生了改变,经济体制发生了变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乡镇政权机构也必须随之进行必要的调整改革。过去,我们的乡镇机构庞大,人员臃肿,农民负担较重。如西北一个仅20多万人的小县,却供养着6千多人的财政工资,比例为30:1。我市财政供养人员也超过二万人。因此,必须适应新的形势,进一步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省委、省政府就是要通过这次调查摸底,找准改革的切入点,为下一步乡镇改革提供理论参考和决策依据。通过更加有效的改革,使乡镇机构更能适应新形势,人员配备更趋合理,从根本上解决乡镇及相关单位人往哪里走,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因此,这次调查摸底,意义重大,大家务必高度重视。

2、吃透精神,明确此次调查摸底的对象和范围。

这次调查摸底统计,主要是针对农村乡镇这一块,包括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市直各部门派驻乡镇的机构,以及这些机构中的人员。这次摸底,不但要掌握在编、在岗人员的情况,也包括那些已经离退休的老同志,以及在前段机构改革中虽名义上已分流,实际上都未妥善安置的人员。因此,这次统计与我们平时的编制统计有很大的区别,要通过实名登记,准确全面造具好花名册。摸清、摸准乡镇这一块的家底,要对当事人负责,以免造成终生遗憾,引发矛盾。我们现在的乡镇机构和人员,主要分四部分:一是行政这一块,总计1300多人(包括财政所);二是乡镇事业机构,主要是中小学校和卫生院、农口等系统所属事业单位共12000余人(其中教育7000、卫生2000、农口2000、其它1000);三是市直机关派驻乡镇的机构及人员,包括公安派出所、基层法庭、检察室、司法所等,这一部分也有几百人。第四部分是离退休人员,约2000余人。各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明确任务,组织精干力量,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按时完成任务,特别是教育系统、农口系统点多面广、情况复杂,要引起特别注意。

3、严格要求,认真负责地完成好调查统计任务。

为了圆满完成好省编委下达的任务,体现我们**的办事效率和良好形象,给大家提五点要求:一是各单位要认真领会精神,精心组织实施这次调查统计,要选派能做事、会办事的同志来完成这项工作。二是要务必做到调查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可靠。首先,要造出准确的人员花名册,摸清每个人的情况,特别是对那些不在岗的人员,更要摸清情况。花名册的准确是填报统计表的基础。坚决杜绝弄虚作假,报表上填报人必须签名,主管领导必须签字,谁经手谁负责,谁主管谁负全责,发现哪个单位做假,哪个人做假,都要严格追究其责任。三是要按时完成任务。省编办要求各市州在5月31日前上报结果;衡阳要求各县市区5月20日前汇总上报;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各乡镇、各主管部门必须在5月15日前将结果报送市编办。因未及时上报而引发的一系列涉及当事人终身利益的矛盾,要追究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四是要求各乡镇、各单位准确领会上级调查摸底的意图和目的,不能主观臆断文件精神,以免造成人心浮动、思想混乱,要确保大局稳定。五是市编办要加强统计工作的业务指导,及时搞好综合汇总,按时上报有关材料。

今年元月,中央编办在福建晋江召开的全国编办主任会上明确提出,为了巩固历次机构改革成果,在抓好党政机构改革和乡镇机构改革的同时,要对事业单位进行调查研究,摸清情况,为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为此,要配合此次对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的调查摸底,搞好全市所有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清理,澄清底子,掌握全面、真实的情况,为下一步的事业单位改革打下坚实基础。

二、强化“编制就是法律”意识,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

近年来,我市机构编制部门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在机构改革、机构编制管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自身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成效,较好地履行了机构编制管理职责,市委、市政府是满意的。下面,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谈些看法:

1、进一步提高对机构编制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机构编制管理既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一件非常敏感、非常严肃的工作。党和国家的历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同志在延安时期就曾抓过“精兵简政”;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编制就是龙头,编制就是法律”的科学论断。因此,我们各级领导要注重抓好这项工作,把机构编制工作列入我们的重要议事日程。第一,机构编制管理是国家机构改革方略和机构编制政策的具体落实,是党和国家管理系统的基础。第二,机构编制工作是法律的延伸,机构的设立是以法律为依据的。第三,机构编制管理是龙头,首先是经济工作的龙头,机构的设置、人员编制的数量,决定了行政成本的高低、行政效率的高低。第四,机构编制工作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一个成年人,要就业、要工作、要吃饭,涉及行政事业单位,就必然涉及机构编制工作。因此,机构编制工作非常重要,不可忽视。

当前,我市一些单位的领导,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机构编制的观念还不强,有些单位片面强调自己部门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增设机构,增加人员编制,没有大局观念。另一方面,一些单位则以超编为借口,不顾党和政府的政策,将政策性安置人员拒之门外,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必须坚决予以纠正。

2、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机构编制管理。

长期以来,机构编制工作是“一家把门万人推”,编制的控制难度比较大。要想抓好编制管理,控制人员的无计划增长,光靠几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要靠科学的机构编制管理制度,严格照章办事,才是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去年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修订了《机构编制管理的若干规定》(耒编发[**]7号),衡阳市下发了《关于县市区行政、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备案管理程序有关问题的通知》(衡编[2002]5号),省里以湘发[2003]2号文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冻结全省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有关事项的通知》(湘办发电[**]56号)。这些文件是管住管好我市机构编制的规范性文件,必须严格认真遵守执行。这里要重申机构编制管理的三个原则和“三个一”制度:一是总量控制原则。行政编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一次性分配核定的,属法定约束,不可擅自增加。事业编制的使用,要在核定的编制内严格控制,各单位必须在编制内按程序年初申报,严禁无计划进人。据编办反映,去年底7号文件下发以来,今年仅有卫生和林业两个部门呈报了编制计划。个别单位依然我行我素,无视机构编制纪律,擅自进人,引发矛盾,造成极坏影响。今后,编办要进一步严格履行职责,增强控编的力度,当好控编的卫士。二是凡进必考原则:根据现行管理规定,公务员序列单位和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的增人,必须先请示上级编制部门下达编制计划后,由省人事厅统一组织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全额事业单位增人则由组织部、人事局、编办几家组织公开招考;差额、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增人由编办会同主管部门组织招考。凡进必考的三个层次,要区别情况,认真把握。特别要指出的是,靠政策性收取规费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要视同全额拨款,从严控制,不得随意开口子,否则就要追究相关当事人的责任。三是人才优先原则。根据工作需要,副高以上职称或硕士研究生毕业以上学历的人才,可以免试列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取得学士学位的本科毕业生,单位需要可以免试列差额和自收自支事业编制。“三个一”制度,就是机构编制事项由主管领导一支笔审批,编办一家行文,一家办理。这些管理制度,编办都收录到《机构编制资料汇编》一书中,大家要很好地学习。

3、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不断实现机构编制管理方式和方法的创新。

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一是要进行前瞻性研究。机构编制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机构编制部门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去伪存真,按客观规律制定机构编制管理的超前控制规划,指导具体的工作实践。对这次省、市编办布置的调研任务,编办要认真研究,深入到各乡镇,就乡镇改革、乡镇事业机构设置、机构分类、编制配备、人员分流等情况认真调研,拿出有份量的调研报告,为上级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二是要建立决策论证制度。机构编制的宏观控制规划、年底调整计划以及具体的机构编制事项在审核审批以前,要进行科学论证。机构编制管理“牵一发而动全身”,没有充分论证就很容易出现整个系统的不协调;三是要实行民主的定期决策。机构编制管理的过程就是部门、个人利益调整的过程,决策必须慎之又慎,要把具体的机构编制事项放在全局工作中去考虑,不能就机构论机构、就编制论编制,更不能朝令夕废、随意决策。

建立有效的调控机制。一是要综合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对机构编制实施动态监督,建立编制、组织、人事、财政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加强对机构编制的管理;二是积极探索机构编制量化管理的实现途径,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科学管理机构编制;三是积极探索事业机构改革方法,要把纯公益性、准公益性和经营性事业单位的分类管理方式引入到编制与经费预算相结合的管理方式中,以经济为杠杆,调控各类事业单位的布局结构、发展规模,改变过去对事业单位统得过死的局面,使事业单位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四是机构编制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公仆意识,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服务水平,主动应对社会经济发展对机构编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使机构编制管理真正成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保障。

三、部门联动,规范管理,把我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推上新台阶

1、实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市场经济时期就是不断完善的法制经济时期,如同企业法人要依法办理企业法人登记、核准取得法人资格——营业执照一样,事业单位进入市场后也必须具有合法资格。国务院252号令《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规定:事业单位在经济和社会服务活动中,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核准能够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资格,办理受到法律保护、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身份证”——《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随着国家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事业单位作为国家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在其经济活动中,必将涉及主体地位的权益维护问题,在没有办理事业单位登记,或未及时年检,法人资格不明确的前提下,一旦出现经济民事诉讼,其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就要承担全部资产的民事责任。而办理事业单位登记及年检的单位,其经济责任限定在登记之中,能有效地保护国家财产,促进事业单位的正常运作。几年前,我市某局下属的一个事业单位因执法纠纷而被诉诸法院,由于没有依法登记,不享有民事权利,导致局长两次坐到被告席上。所以只有通过依法进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才能避免局长当被告,避免局里为下属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2、我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现状。

我市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开始于1997年。到目前为止,共有667个事业单位进行了登记。其中卫生、开发区、林业、民政、农业等系统的事业单位能按登记的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及时办理了登记手续,并且每年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了年检。但存在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个别事业单位至今没有进行登记,不合法地在进行经济社会服务活动;有的虽然进行了登记,但年检不及时,甚至跨年度不接受年检,丧失合法的主体资格。出现这种情况,首先是一些部门和事业单位的领导,法制观念淡薄,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登记年检无关紧要。更有甚者,个别主管单位对所属事业单位大包大揽,将其当作人员的蓄水池和经济上的出纳,致使许多事业单位成了行政单位的附属物,不让其成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主体。其次,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对不及时进行年检的,不实施登记管理的非法经济主体制约不够。各相关部门,尤其是机构编制部门要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加大执法处罚力度。

3、规范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一是严把“龙头”关。编制管理作为各项人事工作的龙头,在各单位申报增人计划、审批工资基金、办理编制、机构升格等手续时,编办必须严把第一道关口,要求其提供经年检合格后的《法人证书》,否则不予办理。

二是相关部门必须协调配合。机构编制部门要加强与人事、财政、公安、工商、银行、技监、国土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各相关部门要通力协作,共同把好《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查验关,对不能提供年审合格证书的单位,在办理编制、工资、养老保险等有关事项时,要理直气壮、严格把关。使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使用形成制度、形成规范,进而促进事业单位依法、依规、自觉地进行登记年审。

三是要加强对事业单位的检查监督。登记管理机关的同志一定要认真履行法规赋予的重要职责,切实加强对事业单位特别是其法定代表人的监督管理,逐步建立起经济责任审计与机构编制管理审查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同时要依法检查监督事业单位的运行情况,促使其依法、依规运行,成为结构合理、机构健全的市场运行主体。对违犯有关规定的事业单位,要依法予以严肃查处。

同志们,今年的机构编制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让我们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精心组织,团结协作,狠抓落实,圆满完成省、市交给的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调查摸底任务,把我市的机构编制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